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時間:2021-08-24 10:35:1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6篇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1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難點: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動準備:

            1、教具:PPT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3、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配套課件:大班數學公開課課件《認識人民幣》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

            二、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

            三、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四、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動評價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2

            一、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元名稱:元、角,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

            小結:

           。1)形狀不同,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圓形,我們把長方形的錢叫紙幣,把圓圓、硬硬的錢叫硬幣。

           。2)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錢,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錢,前面數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錢呢?以此鞏固認識。

           。3)這些錢上都有圖案和數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我們要愛護我們國家的人民幣。

           。4)1串糖葫蘆1元錢,2串多少錢?5串呢?怎樣來付錢?5元錢:可以是5個1元,也可以是1張5元等。

           。5)一個棒棒糖1元錢,10個棒棒糖多少錢?怎樣付錢?10元錢:可以是10個1元,也可以是2張5元,還可以是1張5元和5張1元等。

            (6)5個1角=5角,10個1角=10角=1元

           。7)1張5元錢,想買1本3元錢的圖書,應找回多少錢呢?

            二、指導意見:

           。1)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帶孩子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讓孩子自己去購買一些物品。

           。2)和孩子進行買東西的游戲,練習錢之間的兌換與找零等。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幣值。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4、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6、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與在超市做營業員的家長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不同幣值的人民幣10元。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教師讓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人民幣,告訴大家:我帶來的是幾元錢?

            老師分別出示各種貨幣的面值,讓幼兒認一認。

            觀察錢幣,讀一讀上面的數字。

            2、小組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錢幣有什么用?用錢可以做什么?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幣值的人民幣?

            3、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帶了多少錢?

            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遠足活動,為遠足活動準備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朋友只有10元錢,每個小朋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在10元的范圍內購物。

            幼兒相互討論,作出打算。

            來到超市,自主購物。教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需要的商品。

            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講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活動反思:

            在組織認識人民幣這一課前,我們還在猶豫著是讓老師自己準備,還是請幼兒自己帶?起初我們想自己帶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怕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里要家長配合的地方太多,一會兒帶這,一會兒帶那,連錢也要帶?又怕萬一丟了,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但一想,明天剛好是遠足活動,也許準備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機會來一個購物實踐活動?不是“結合家庭教育資源,優化教育活動”,很好的一個機會嗎?通過孩子自己帶錢,并去體驗購物帶來的快樂,一舉兩得,再麻煩,我們也決定拋開顧慮,試一試。

            于是,我們在家園知心屋中,告知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及緣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時帶了各種幣值的錢幣。在認識錢幣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介紹自己帶的人民幣,我發現他們大多已經能準確無誤的說出幣值。我意識到,其實讓孩子“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發現,探索,學習的過程。這樣上起課來,輕松多了。在購物過程中,他們也會盤算著自己有多少錢,明天遠足需要些什么東西?有多少錢能買多少東西?

            更令我們欣慰的是,在放學時,家長們見孩子拎著自己買的東西,興奮地告訴他們自己購物時的經歷,那快樂的模樣,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確實成長了,對老師的做法也表示贊同,沒有絲毫的責備麻煩的意識,他們紛紛表示,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對家長,對孩子,對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4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如何識別人民幣幣值的正確方法。

            2.了解人民幣的單位,知道元、角之間的大小。

            3.在購物游戲中,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籃子等。

            活動過程:

           。ㄒ唬、認識人民幣

            1、直接引入: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大屏幕。”

            2.猜測(課件):a、“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錢!

            B、“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錢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

            “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C、小結:人民幣又分紙幣與硬幣。

            3、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

            師: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4、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

            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一認、說一說

            課件:你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嗎?你認識的有哪些?看看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點介紹角幣,識別角幣的單位。

            (課件)紙幣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幾個數字1?教師點擊課件,共同尋找人民幣1元上的數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從漢字、拼音的單位上都能告訴我們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幣,并小結:原來1元人民幣既有硬幣又有紙幣,他們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幣。

            看課件,找找還有哪些人民幣也有硬幣,隨機轉動。

            (2)互動游戲

            a、師取錢,幼兒說。

            b、老師說,幼兒取。

           。ㄈ┯螒颉皽愬X”

            老師交待活動要求——為災區小朋友買一批學習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幣只有1、2、5元。怎么辦?

            1、小結:學會湊錢

            2、幼兒游戲,老師指導。

            3、集體檢查湊出的錢是否不多不少剛好買你所需的學習用品,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x元錢。

            活動反思:

            本節課來源于大班下期《領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到人民幣,如收到壓歲錢,隨大人去超市購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親身購物的經歷,所以他們對人民幣也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學期幼兒對10以內數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這也為感受10元以內人民幣的數量關系作了知識方面的準備。在本次活動中,認識人民幣,知道面額的大小,了解元與角的關系,是個重點,而使用人民幣進行分解組合,有計劃合理消費是個難點,整個活動以“認識人民幣”——“識別人民幣面值大小”——“為災區小朋友購買學習用品”三個環節來貫穿,從而讓幼兒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來獲得人民幣的粗淺知識,練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分解組合,及養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環節中,我使用了課件、實物等教具讓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來讓幼兒認識人民幣及其面值,知道它們的單位大小關系。在活動中發現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而對元與角之間的大小關系不清楚,所以我請幼兒比較:數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知道其單位不同、數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環節,根據幼兒的知識準備,我們設計了超市購物的游戲,讓幼兒來感受x元錢的不同組合形式。這里我們給幼兒準備了10元、5元、2元、1元面額的人民幣,在操作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的數字錢也是有講究的,10元只有1張,5元面額的有1張,2元面額的有1張,1元的比較多,這樣做就是要促使幼兒在沒有X元面額的情況下動腦筋去嘗試別的組合形式。而且這里我向幼兒提出了要求,購物后幼兒之間要互相交流,這個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進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進行著自我糾正,自我調節。在這個環節中,加入了收銀員教師的收錢環節,既對幼兒的操作進行了驗證,又使活動更加情節化、游戲化了。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5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 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么?"(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微)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節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6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重點:

            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活動難點:

            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么?"(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微)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1、教學活動準備充分,所用的真幣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對幼兒很有吸引力。他們興趣高,都樂于表現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訴幼兒人民幣不能撕毀,這是犯法的,幼兒都很認真的和老師一起把撕爛的錢幣粘補好。通過給幼兒自己認真觀察,給他們了解可以通過顏色、數字的不同,認識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大班幼兒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展開“兌換”這一環節,我從簡單的2角兌換1角到5角兌換2角和1角,一步步引導幼兒掌握了簡單的兌換關系

            3、老師適時把自己當成幼兒,既是活動的主導者,又是活動的參與者,幼兒在平等的氛圍中和老師打成一片。

            4、本次活動整個過程幼兒很活躍,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為會是枯燥的一節課,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兒。

            5、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此基礎上,加入故事情節,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故事讓幼兒更深地了解人民幣,并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6篇】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01-22

          《認識人民幣單元復習整理》教學反思09-15

          認識梯形數學教案01-19

          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說課11-12

          大班數學教案大全01-13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01-27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人民幣的換算》09-23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最新模板01-27

          一年級《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12-23

          大班數學說課稿 認識正方體11-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夜夜夜久久久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