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秋節的教案

          時間:2021-09-13 19:19:5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5篇)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1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掛圖15號;

            2.活動前幼兒向家長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

            活動過程:

            1.關于中秋傳說的交流與分享。

            關于中秋節的傳說。

            引導幼兒講述、分享。

            2.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問:

            嫦娥怎么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后羿聽到這個消息后,做了什么?

            從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對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3.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家》第17~22頁“嫦娥奔月”。

            4.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故事。

            5.關于中秋習俗的交流與分享。

            活動結束:

            說一說人們為什么要過中秋節,人們一般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后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并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借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其實對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于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么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里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了解。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漂亮的月餅盒,體驗中秋節的快樂

            2、玩月餅盒,有發現探索的欲望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月餅盒

            活動過程:

            1、展示月餅盒(1)請幼兒說一說,我的月餅盒是怎么樣的?是哪兒來的?

            (2)說一說我的月餅盒和別人的有什么不同?

            2、講述月餅盒(1)我的月餅盒象什么?

            (2)我要讓我的月餅盒變成什么樣的?

            (3)我和誰一起玩月餅盒,我和誰的月餅盒做朋友?變成了什么?

            3、玩月餅盒引導幼兒用各種各樣月餅盒進行搭建,玩月餅盒節日的由來(大班)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網絡資料。

            活動過程:

            1、中秋節的由來請幼兒討論中秋節的習俗。教師講述中秋節的來歷。

            2、結合錄音磁帶講述請幼兒觀看圖片進行講述。

            3、活動結束,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3

            活動目標:

            動力系統: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和語句,體驗愉快的節日氣氛。

            能力系統: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知識系統:學習詞組“又大又亮又圓”,理解字詞“鉆”、“擠”、“團圓”、“歡樂”。

            活動準備:

            1。圖片《中秋節的月亮》(PPT)

            2。字卡(中秋節 月亮 鏡子 團圓 歡樂 鉆 擠 月餅)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什么時候是中秋節?中秋節的月亮是什么樣的?你和誰一起過中秋節?都做什么?

            二、進行:

           。ㄒ唬┏鍪綪PT,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提問:

           。1)圖片上有什么?(月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朋友、房子)

            (2)月亮是什么樣的?(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又……又……”的方式)

            (3)大家都在做什么?(吃月餅、喝飲料、做游戲)

            (4)每個人心情怎么樣?(開心、高興、快樂)

            (5)圖片上說的是什么節日?(字卡:中秋節)

           。ǘ┙處熃柚鶳PT圖片朗誦散文,幼兒欣賞,初步了解散文內容。

            提問:

           。1)中秋節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用“又……又……”的方式回答)

            (2)中秋節的月亮像什么?(字卡:鏡子)

           。3)中秋節是什么樣的節日?(字卡:團圓)

            (4)團圓的時候家家戶戶心情怎么樣?傳出了什么樣的笑聲?(字卡:歡樂)

           。5)誰從窗戶進來了?怎么進來的?(字卡: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6)月亮還從哪進來了?怎么進來的?(字卡:擠,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7)月亮還灑到哪了?(字卡:月餅)月餅變成了什么?(字卡:月亮)

            (三)教師帶領幼兒借助字卡、圖片一起跟讀散文。

            討論:

           。1)聽完散文想想你過中秋節時是什么心情?

           。2)你喜歡中秋節的月亮嗎?為什么?

           。ㄋ模┙處煄ьI幼兒朗誦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三、結束

            鼓勵幼兒將散文說給爸爸媽媽聽。

            延伸:引導幼兒觀察、繪畫月相,了解月亮漸變的過程。

            附散文:

            中秋節的月亮

            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亮又圓,像一面銀色的鏡子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上。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傳出歡樂的笑聲。月亮也從窗戶鉆進來,從門里擠進來,湊個熱鬧。

            啊!月光灑到月餅上,月餅也變成了月亮。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知道節日與月亮的關系,引起幼兒對天文現象的興趣。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從陰歷的八月初一開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長一起觀察記錄月亮,孩子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講述自己的發現,家長用文字記錄下來。第二天早上來園后,互相講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2、十五過后,將自己的記錄帶到幼兒園,掛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尋找月亮變化的規律。

            3、從十六開始,晚上觀察后,早上來園后將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互相講述。

            4、堅持記錄一個月后,引導幼兒總結、表述月亮的變化規律,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反思:

            家長的配合意識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幾個孩子記錄的很完整,很仔細,其他孩子的記錄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講述,參與的感官太少;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發展無關緊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動配合,沒有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所以當老師讓他講述發現的時候,孩子無可奈何。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待改變。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在共同品嘗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3、有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月餅、各種水果。

            2、學習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準備關于月亮的故事。

            3、民間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你知道中秋節是那一天嗎?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使幼兒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提問:你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講述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或豐收節,為什么?

            教師小結: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月圓就會聯想到家人的團聚,所以把中秋節叫團圓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所以中秋節又叫豐收節。

            3、了解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以及中秋節的有關習俗。提問: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中秋節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中秋節的月亮是怎樣的?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使幼兒進一步體驗節日的快樂。

            觀察月餅的外姓,知道月餅又圓又大,表示團圓的意思,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提問: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為什么要把月餅做成圓形的?月餅品種一樣嗎?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餅呢?

            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品嘗月餅、水果,體驗分享的快樂。

            (1)幼兒結伴講有關月亮的餓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詩。

           。2)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中秋食物。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此次活動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是兒童所熟悉、感興趣的,具有教育價值的。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加透徹地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傳說以及一些民間習俗、文化,讓幼兒進行直接體驗,促進幼兒的發展,體驗了活動的樂趣。

          【中班中秋節的教案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領域教案范文01-17

          中班除夕教案(精選7篇)01-11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三篇01-19

          中班元宵教案(精選6篇)01-15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4篇01-18

          【精選】中班安全教案3篇01-11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三篇12-29

          中班有關春節的教案(精選10篇)01-07

          中班除夕教案01-11

          中班元宵教案01-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 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