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優質課電話:變了變了

          時間:2021-09-15 12:46:4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科學優質課電話:變了變了

            設計意圖

          小班科學優質課電話:變了變了

            "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考慮到趣味性對小班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就以游戲的形式來貫穿始終,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教案目標

            1、感知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愿意動手嘗試泡發食品。

            2、在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喜歡探究科學的興趣。

            教案準備

            透明玻璃杯兩個,小碗幼兒人手一個;盛有溫水的大盆四個,小碟四個,盤子四個;木耳、菊花茶葉若干;音樂磁帶一盤。

            教案過程

            1、以"變魔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手。

            師:對,老師的手會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戲"幼兒園教案變變變",導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變變變,變成毛毛蟲。……

            過渡:老師還有一個本領,我會把兩個一樣的東西變得不一樣,你們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開始時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圍繞"變"的小環節,旨在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出示兩塊大小基本一樣的木耳,動手實驗師:你們知道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嗎?

            幼:木耳。

            師:這兩塊木耳一樣大嗎?

            幼:一樣。

            師:待會兒老師要把兩塊木耳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一個杯子里倒上水,另一個杯子里不放水,一會兒它們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會變成什么樣?

            4、幼兒進行猜想,并說說為什么:

            ①木耳變大了;

            ②木耳變小了;

            ③木耳大小沒變化。

            (大部分幼兒說木耳會變大,理由五花八門。盡管孩子們的想法很夸張很幼稚,但我沒有打斷和干預,而是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表述,因為那是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在閃爍。)

            5、幼兒驗證猜想結果,并觀察和比較干、濕木耳的區別。

            6、組織幼兒自主選擇泡發木耳師:小朋友,老師有件事情想請你們幫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們能幫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嗎?

            (以尋求幫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產生積極的.行為動機。)

            7、幼兒動手泡發木耳,進一步感知和驗證(幼兒在等待驗證結果時,啟發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聯想:你還知道那些食物泡發后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8、師幼共同游戲:變呀變請幼兒變成會泡發的食物原地不動做準備,教師隨音樂講述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幼兒隨音樂變化做動作,讓自己越變越大,變到最大。教師用道具隨音樂"攪拌翻炒食品",幼兒則翩翩起舞。

            (科學與音樂活動相融合,引導孩子發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食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動靜結合,并能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9、幼兒動手沖泡菊花茶,品嘗茶水教師以優美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菊花在杯子里慢慢"開放"的過程,體驗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對孩子探索的獎勵,另一方面是加深他們對泡發食物由小變大的感知和理解。)

            活動延伸

            教師和孩子一起將泡發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請阿姨炒菜用。

            教案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注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么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游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秘。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后,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愿望;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

          【小班科學優質課電話:變了變了】相關文章:

          弟弟變了05-11

          “它”變了01-13

          他變了作文12-31

          家鄉變了小學作文01-10

          家鄉變了-小學作文01-10

          挫折改變了我01-05

          北京變了_950字01-21

          初三,我變了01-11

          現在我變了的作文02-22

          爺爺變了作文(6篇)12-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