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1-09-16 12:39: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秋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公開課教案

            中秋公開課教案1

            設計意圖: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作為傳統節日的中秋有其渾厚的人文底蘊,中秋蘊含著"闔家歡樂共賞月"的歡聚景象。在祖輩眼里,中秋節就是"共享天倫"的代名詞,而對于新世紀的孩童,也許他們的認識要比成人簡單的多。那個節日無非是香香甜甜的月餅而已,而對其深刻的內涵則知之甚少。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情商、智商并重,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人,一個有激情社會交往能力的人才無愧于一個完整的人。"幼兒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在6—7歲之間,這期間孩子的思維由形象趨于抽象,能學會思考,體會情感。中秋佳節這個涵蓋著極其強烈教育價值的節日,為我們提供了教育契機。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有關習俗。

            2、積極參與表達與交流怎樣過中秋節。

            3、體驗中秋節家人團聚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具:人物、花燈、月餅、桌子、紅菱、藕、糖水芋頭等圖片,教師自制ppt,實物:芋頭、蘇式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2、經驗準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完成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了解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師:明天是什么節日呀?中秋節有個美麗的傳說叫什么?里面講了個什么故事呢?

            師小結:嫦娥為了保護后羿才吃了仙丹,結果呀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只能遠遠地互相對望,互相思念。人們呀非常敬重嫦娥,為了紀念她,人們就把月亮又圓又大的那一天訂位中秋節。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師: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對!是農歷八月十五(出示字卡)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

            (二)知道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1、幼兒自由參觀調查表展板,與同伴交流分享。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也都調查了中秋節想和誰過,怎么過,現在請你去和好朋友看一看、說一說吧!

            2、集中交流。

            師:現在請你說一說,中秋節你和誰一起過?

            師:哦……中秋節你會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過(出示相應的圖片,并排成圓形)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將桌子圖片擺在中間)感覺怎么樣呀?

            師小結:哦!原來中秋節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三)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

            1、了解本地中秋節的風俗。

            (1)了解吃月餅的風俗。

            師:那你們想怎樣過中秋節呢?你吃過什么月餅呢?你還知道月餅的餡是什么做的,還有什么餡的月餅呢?誰吃過和他們不一樣的月餅?……師小結:原來月餅的餡不同,那月餅的味道也(不一樣)。

            師:你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呢?甜甜的月餅表示什么呀?還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

            師小結:恩!現在呀!還有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呢!那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月餅做成圓圓的呢?

            師幼: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蘇式月餅的特點。

            師:我們看,這兩個月餅有什么不一樣?(出示廣式月餅與蘇式月餅的圖片)還有呀它們的名字也不一樣,這個呀叫廣式月餅,這個叫(蘇式月餅)。

            師小結:很早以前呀就在我們這里有了蘇式月餅,后來慢慢流傳到了全國各地。

            (3)做月餅、送月餅。

            師:那月餅哪里來的呢?發的月餅和買的月餅是哪里來的呢?那我們也來跟著音樂一起做月餅好嗎?(播放《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邊做邊用語言提示)月餅出爐嘍,好吃的月餅送給誰呀?

            師:想對爺爺奶奶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呢?

            師:哦……你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小朋友都是孝敬老人、懂禮貌的好孩子。

            (4)了解吃糖水芋頭、紅菱、藕的習俗。

            師:那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會吃什么呢?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吃糖水芋頭嗎?糖水芋頭是什么味道的呀?(出示實物芋頭)我也帶來了一個芋頭,看看,我們平時吃的芋頭和這個芋頭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小結:我們平時吃芋頭時要把外面一層黑黑的皮去掉,是希望我們今后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師:除了吃糖水芋頭,還會吃什么呢?為什么要吃紅菱呢?藕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吃藕呢?

            師小結:中秋節真是個喜慶的節日,有那么多美味的食物。

            (5)了解賞月、猜燈謎活動。

            師:中秋節還會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樣呀?還有什么活動呢?

            師小結:中秋的月亮呀特別圓,特別亮,全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欣賞月亮,真幸福呀!中秋節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呢!

            師小結:原來中秋節會這樣過,(會吃月餅、吃紅菱、吃糖水芋頭、吃藕),晚上還會(賞月),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它。

            2、播放PPT,了解其他地方中秋節的風俗。

            師: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過中秋節了,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還會怎么過呢?(舞火龍、拜月、跳月)

            (四)慶祝中秋節。

            1、跳舞慶祝中秋節的到來。

            師:中秋節的活動真豐富呀!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們也來提前慶祝中秋節,圍成圓圈一起來跳月吧!

            2、圍著圓圈跳舞。

            師:我們班圍成圓圈也像一個團團圓圓的大家庭,剛才我們小朋友還帶來了月餅呢,我們一起去教室品嘗月餅吧!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請家長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感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中秋的濃濃親情與快樂。

            活動建議:

            塘幼:教師情緒高漲,環節過渡自然,幼兒能說會道,目標達成度較好。

            鹿幼:整個活動挖掘的知識點比較細,教師講解的也比較清楚、全面,最后它和孩子一起跳月,氣氛非常好,而且首尾呼應。如果再多點感受家人一起團聚的氛圍,效果會更好。

            妙幼:《中秋家家樂》這個活動教師比較有激情,小朋友事先對中秋節的習俗進行調查之后,也很會說。教師層層深入挖掘的很細、很透徹,還結合了實物:蘇式月餅、芋頭等,讓幼兒能更直觀的感受到它們的特點。就是整個活動講的太全面,重點不突出。

            鹿幼:課堂中教師能注意多種表揚方式,幼兒參與度較高,目標達成度較好,中間做月餅的過程,如果能找個視頻讓孩子們觀看,孩子會更清楚做月餅的過程。

            飛翔:活動中涉及到的內容有很多,我們也增添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如果在讓幼兒多感受一點與家人團聚的氛圍就更好了。

            活動點評:

            運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中秋家家樂》教學反思社會教育是由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及社會行為技能三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本次社會活動《中秋家家樂》恰如其分的將這些知識點融合在了一起,然而對于幼兒來說,枯燥乏味的社會知識不能只是教師機械說教似的"教",而應該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幼兒搭建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

            手段一:教具直觀,刺激記憶思維。

            幼兒的記憶方式屬直觀記憶占多數,而采用接近幼兒實際生活的直觀教具,更能刺激幼兒的記憶思維,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活動中,我也運用了多種圖片與實物教具去刺激幼兒的記憶思維,如:在重點認識蘇式月餅的特點時,我提供了一個蘇式月餅,與幼兒一起觀察掰開月餅會發生外殼散落的現象。實物的直觀視覺過程牢牢的刻印在了幼兒的大腦深處。又如在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地方中秋節的風俗時,我將其他地方過中秋的風俗圖片制作成ppt,圖片中熱鬧的場面和特別的服裝,讓幼兒眼前一亮,隨機立刻輸送到記憶深處。

            手段二:多種表揚,增強幼兒自信。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都喜歡被表揚,與之成正比的,表揚越多則表現力與自信心就越強。如活動中,我也注意運用多種表揚方式:動作的表揚如:獎你一對大拇指、擊掌、摸頭等,語言的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的小眼睛真亮!你是個懂得分享、孝順、懂禮貌的孩子等。每次幼兒被表揚到,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一笑,隨后便會更加積極的傾聽、發言,活動中,我也充分以幼兒為主體,讓他們積極地進行表述,教師則用引導者的身份來進行提升總結,可見教師多運用表揚手段便能打開幼兒的話匣。

            手段三:動靜交替,活躍課堂氛圍。

            社會活動提倡讓幼兒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并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大班的活動時間比較長,而社會活動涉及到的知識面也比較廣。為了讓幼兒不會覺得那么枯燥無趣,我加入了與幼兒一起做月餅的環節,用簡單而有節奏地語言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做月餅,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知道了做月餅的過程,中間加月餅餡時,幼兒也眾說紛紜,都想做一個自己愛吃的月餅,其中,體現幼兒主體性的同時又活躍了課堂氛圍。在活動的最后,我和幼兒一起用跳月的.方式慶祝中秋,既體現了活動中的動靜交替,又圍繞著中秋這一中心。

            《社會》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因此,我們應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社會學習也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作為教師因很好的將生活與教育相結合,真正的將社會教育滲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讓孩子了解更多、掌握更多。

            中秋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關于中秋節的掛圖,主要內容包括月亮的變化、宮燈、嫦娥奔月的故事情節。

            家長將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活動過程

            講述一個中秋節的傳說。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被做成圓形的,像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1)請個別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講述活動: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后月亮的大小變化情況。

            (3)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嘗月餅、水果等食物。

            中秋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 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觀潮》公開課教案11-18

          《背影》公開課教案09-04

          《鄉愁》的公開課教案08-23

          化石吟公開課教案09-04

          公開課教案《觀滄海》09-19

          《望岳》公開課教案11-16

          《觀潮》公開課優秀教案11-14

          公開課教案將進酒10-27

          將進酒公開課教案12-01

          《將進酒》公開課教案11-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