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

          時間:2021-09-24 19:41: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1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豆、扁豆、四季豆,學習比較它們的異同。

            2、學習剝大豆,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只盤子,盤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曬干的大豆若干。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2、秋天到了,豆寶寶們都成熟了,請大家來看看它們吧!

            二、觀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植株。

            2、分別出示三種豆,讓幼兒觀察,將植株與果實一一配對。

            讓這三位豆寶寶找到媽媽。

            3、說說各種豆的特征。

            4、剝豆,認識豆莢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實。

            5、觀察三種豆豆莢的不同。

            大豆豆莢小,綠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較硬、薄;扁豆的豆莢大、扁,有點紫色,摸上去較硬、較厚;四季豆的豆莢細長、綠色,摸上去厚、軟。

            6、觀察比較三種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問:“你們喜歡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結:大豆剝了莢吃它的籽,大豆籽還可以曬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漿---------,扁豆、四季豆的豆莢及豆籽都能吃,因為它們的豆莢很嫩。

            3、教師小結。

            大豆、扁豆、四季豆營養好,大家都喜歡吃。

            四、師幼一起剝豆,然后將剝好的豆送到廚房。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棉花,知道棉花的結構組成。

            2、能用語言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棉花的用途與好處。

            3、大膽運用棉花棒等作畫工具,進行繪畫,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實物棉花一株。

            2、已剝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顏料,顏料盒,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棉花。

            1、教師出示一株實物棉花。“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株我們植物?(棉花)它是生長在哪里的?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從棉花的形狀,顏色等方面回答)

            2、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一下,棉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3、教師小結:哦,原來棉花是一株生長在地里,由根,莖,葉,花,果實組成,它的果實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師:“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棉花的結構,形狀,顏色,那你們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嗎?有我們好處嗎?

            2、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回答,教師適時對幼兒的回答做補充說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褲,穿著舒服,暖和,不會過敏,對身體好……)

            3、師小結:“原來棉花的用處和好處有這么多,我們應該感謝農民伯伯種出這么多雪白的棉花來。

            三、我用棉花來畫畫。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棉花,準備好了水彩顏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讓你們用棉花來畫一幅好看的圖畫。

            2、教師示范作畫:在火柴棒上繞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顏色,在畫紙上畫下來。

            3、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嘗試用棉花做成棉簽在紙上做畫。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體會布局的變化。

            2、大膽表現自己見到過的糧食豐收的景象。

            活動準備:

            1、已經觀察過水稻豐收的景象。

            2、繪畫用具:水彩筆,紙。

            3、表現豐收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欣賞。

            1、師啟發幼兒回憶在田野里看的糧食豐收的景象。“我請幾位幼兒來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師出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二、討論交流。

            1、師:“我們已經看到過糧食豐收的景象,也看到過豐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讓你來畫,你覺得畫什么可以表現糧食的豐收的情景?(豐收的田野、運糧忙、收割稻子……)2、師提出作畫要求:糧食豐收的畫面一定要畫上糧食,可以重疊畫景象,但可以不畫人。

            三、自由創作繪畫。

            1、幼兒自由創作畫畫。

            2、教師啟發幼兒:遠的景物要畫的小一點,近的景物要畫的大一點,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各種顏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評價。

            1、師請幼兒相互看看畫面是不是體現了豐收。

            2、對于敢大膽創作,體現個性化的幼兒進行表揚。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4

            活動目標:

            1、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番薯若干;牙簽、小棒、畫筆若干;裝飾用的各種紙等。

            2、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小飾物老師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二、啟發思維。

            1、教師隨意地取出一個番薯,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個或幾個番薯拼起來,可以做成什么?

            三、討論交流。

            1、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交流:我準備用x個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作品,說說老師用幾個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啟發幼兒根據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膽想象,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特殊的創意,并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名稱,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師幼一起評出最具形象獎若干個。

          【大班優秀主題教案《豐收的季節(下)》】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豐收的季節教案01-19

          大班科學豐收的季節01-19

          豐收的季節秋天手抄報07-26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作文(4篇)12-27

          大班寒假主題教案12-21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春天》09-23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作文通用4篇12-27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噪音的來源》09-22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參觀小學》09-23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幫手》09-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尤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 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