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

          時間:2021-10-08 20:27:28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10篇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1

            課題利率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利率(課本第11頁例4)

            課型新課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調查實踐中了解儲蓄的意義、種類,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確計算利息。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利息的計算。

            教學手段課件。

            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引導學習,總結提升;自主學習,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去過銀行嗎?你知道去銀行人民常做什么嗎?你知道我們周圍有什么銀行?你見過銀行卡嗎?

            二、創設生活情境,了解儲蓄的意義和種類

            1、儲蓄的意義

            師: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的單位里

            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

            2、儲蓄的種類。(學生匯報課前調查)

            三、自學課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1、自學課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然后四人小組互相舉例,檢查對”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師: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先讓學生談談你所知道的儲蓄有哪幾種,并舉例說明,然后教師作適當的補充。有時會有所調整,而且,根據存款是定期還是活期,定期時間的長短,利息也是不一樣的。

            3、利息計算

           。1)利息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請你幫助王奶奶算一算存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整存整取兩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這些相關概念之后,學生嘗試解答例題。

            在學生獨立審題解答的基礎上訂正。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四、實踐應用

            第11頁做一做

            完成練習時看清題目認真審題,注意計算要準確。

            五、課堂總結

            學生談談學習本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作業

            第14頁的第9題

            板書設計

            利率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利率的詳細講解以及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認識到利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的習慣獨以及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率與本金、利息、時間的關系;利率相關問題的解決過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表示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新課引入

            1、概念理解

            老師:同學們是不是都見過銀行卡呢?為什么我們要選擇把錢存入銀行呢?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使錢更加安全,還能增加一些收入。

            在銀行的存款方式有多種,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據國家發展規律的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

            2、例題詳講

            例:20xx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存兩年,問到期時可以取回多少錢?

            老師分析:王奶奶到期取錢時除了本金,還應該加上得到的利息,就是王奶奶可取回的錢。

            解:小明的解法:5000 x 3.75% x 2=375(元)5000 + 375 = 5375(元)

            小麗的解法:5000 x (1+3.75%x2)= 5000 x (1+7.5%)=5000x1.075=5375(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下面同學們分組討論小明與小麗解答方法的不同點,說出他們列出的式子的意義。

            小明的解法:先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取回的錢。

            小麗的解法:用本金與單位一加上利息率和時間的乘積相乘,就能得出直接得出可取回的錢。

            3、即時練習

            20xx年8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為5年,年利率為4.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解:8000 x 5x 4.75%=1900(元)8000+1900=9900(元)

            答:到期時張爺爺可得到1900元的利息,一共能取回9900元。

            拓展延伸

            媽媽有1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4.5%;另一種是買銀行1年期理財產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繼續購買下一年的理財產品。3年后,哪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大?

            解:第一種方式收益:10000 x 4.5% x 3 = 1350(元)

            第二種方式收益:第一年利息10000 x 4.3%=430(元)

            第二年利息(10000+430)x 4. 3%=448.49(元)

            第三年利息(10000+430+448.49)x 4. 3%≈467.8(元)

            總收益430+448.49+467.8=1346.29(元)

            1346.29<1350

            答:三年后,買3年期國債收益更大。

            課外任務

            去附近的銀行調查最新的利率,并與本節課的利率表進行對比,了解國家調整利率的原因。

            本課小結

            1、利率的概念和意義。

            2、利率有關問題的解答。

            3、根據利率的有關概念建立合理的理財方案。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3

            教學內容

            利率

            教材第11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小組合作調查,交流儲蓄知識,解決和利率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能正確解答有關利息的實際問題。

            3.體會儲蓄對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意義,積累關于儲蓄的常識和經驗。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利率與分數、百分數的含義。

            難點:解決有關“利率”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導

            師:同學們,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的單位里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爸爸媽媽會不會把一大筆現金放在家里?為什么?

            生1: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應該把錢存入銀行。

            生2:爸爸媽媽不會把一大筆現金放在家里,這樣太不安全了,他們會存入銀行。

            生3: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利息呢。

            ……

            師: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錢存入銀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與“利息”相關的問題。

            【設計意圖:借助主題圖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獲取有價值的數學信息,為下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

            二、探究體驗,經理過程

            師:先來大膽地猜一猜,你覺得利息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1:不可能說錢存入銀行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錢存入銀行的時間有關。

            師:對,利息的多少與存入的時間長短有關,存入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存期。

            生2:不可能說存入銀行的錢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存入銀行的錢的多少有關,存入的錢越多,相同時間內的利息應該越多。

            師: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把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況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3:在學習計算應納稅額時,我們知道應納稅額的多少與稅率的高低有關,我想是不是利息的多少也應該與利率有關呢?

            生4:我們小組的同學進行過調查,在銀行內很顯眼的位置公布著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與利率有關。

            師:說得很好。我們把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那么,誰愿意把課前調查知道的有關儲蓄的其他知識與大家做一下交流呢?

            學生可能會說:

            o我知道了儲蓄的種類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樣。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

            師:你們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計算嗎?

            生: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師: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利率表)

            學生觀察利率表。

            師:能運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關知識幫王奶奶解決問題嗎?試一試。(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有利息,本金我們已經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關鍵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據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我們從上面的利率表中對應找到存期兩年的利率是3.75%,這樣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錢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們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單位“1”,這樣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這樣到期時可以取回的錢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學生解答正確,講解合理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在學生的交流討論中完成新知識的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同學們談談學習本課有什么新的收獲。請同學們回家與父母商量,把自己過年的壓歲錢存入銀行,按活期儲蓄存到學期末,看看你從銀行取款時,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實踐延伸,給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的要求,讓學生獲得實踐體驗,感受到所學知識能運用于生活的樂趣】

            利率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計算利息時,學生經常把時間漏乘,這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地方。通過簡短的爭論,練習時學生很少把時間漏乘,從簡短的爭論中,引導學生發現方法,要比教師反復強調效果好得多。

            2.儲蓄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本節課是在百分數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我們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體現數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課堂作業新設計

            A類

            鄭老師買了3000元的國債,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錢?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B類

            為了給亮亮準備2年后上大學的學費,他的父母計劃把10000元錢存入銀行,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更好呢?為什么?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新設計

            A類:

            3000×3.81%×5+3000=3571.5(元)

            B類: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兩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兩年比較合適。

            教材習題

            第11頁“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計算存款利息。

            2.使學生初步認識儲蓄的含義,感受到儲蓄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及益處。

            3.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財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利息和本息和的計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計算。

            教學過程

            1.談話。

            大家的壓歲錢是怎么管理的?為什么把錢存入銀行?

            2.導入。

            把錢存入銀行,會獲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1.探究有關儲蓄的知識。

           。1)儲蓄的好處。

            (2)儲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2.深入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課件出示:小紅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紅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3元,共103元。

            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與本金和的計算方法。

           。1)分析題意,引導學生探究利息的計算方法。

           。2)組織學生嘗試解題,交流匯報。

            鞏固實踐爸爸媽媽給貝貝存了2萬元教育存款,存期為三年,年利率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時憑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可以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1)貝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錢?

           。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應繳納利息稅多元?

            板書設計

            利率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5

            難點名稱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之間的數量關系,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整年度的利率,只要根據利率表,把整年度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起來,相乘、再乘本金即可求出整年度的利息。但是求半年的利息,學生往往容易出現本金×半年的利息×6?匆姼鶕降挠袉栴},學生的利率和存期的關系一一對應起來。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對什么是利息,概念抽象、理解困難,六年級學生的心理上一看套公式解決問題,心理的松了,機械的帶公式解決問題。學生沒有理解半年的年利率的含義,年利率的和存期沒有一一對應起來,導致錯誤。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錯例對比分析,發現利率和存期是一一對應關系,

            2.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學生理解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將多余的錢存入銀行即可增加收入,又支援了國家建設。

            2.出示存單,介紹利息,思考利息與什么有關系?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出示利率表,根據利率表解決第一個問題,王奶奶到銀行存錢,到期后可以取多少錢?思考問題的同時介紹本金、存期、利息的概念,出示求利息的計算公式,解決王奶奶本金5000元,存期1年后可取回多少錢的問題。

            4.改變存期,本金不變,存期由一年變成兩年,兩年后王奶奶可取回多少錢?主要考察學生能否把存款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起來,

            存款是整年:只要用本金×年利率×存期就能求出相應的利息了。

            5.設疑激趣,引發學生思考

            改變存期由兩年調整到半年,半年后的利率是多少呢?

            出示計算方法,5000×1.55%×6=465(元)

            發現半年的利息怎么比一年的利息還高呢?問題出在哪里?

            6.尋找出錯原因

           。1)1.55%是半年的利率,6是6個月,6個月是多少年呢?1/2或0.5年,現在計算是多少?

           。2)介紹另一種計算方法,突出利率和存期可對應關系,

            5000×1.55%÷12×6=38.75(元)

            (4)通過兩種計算利率的方法,理解利率和存期的對應關系。

            存期用多少年表示,就要用年利率;存期用多少月表示,就要用月利率。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7.鞏固練習

            王奶奶本金不變,存期三個月,到期可得多少利息?(獨立完成)

            5000×1.35%×?=16.88(元)

            5000×1.35%÷12×3=≈16.88(元)

            四、小結

            8.擴展思考:存款、貸款、理財產品都涉及到利率的問題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6

            課 題 生活與百分數

            教學目的

            通過設計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經歷信息搜集的全過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綜合運用信息解決百分數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 點:經歷搜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難 點:設計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動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儲蓄的相關知識,知道了生活中離不開百分數,今天我們就繼續來研究生活與百分數。(板書:生活與百分數)

            昨天我給大家留了一個作業,讓你們去調查一下附近銀行的最新利率,并與教材上的利率表進行對比,了解國家調整利率的原因,F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W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你們知道國家為什么要調整利率嗎?(向學生介紹:國家為了社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根據不同的社會情況來隨時調整利率。)

            二、活動二

           。1)調查理財方式。

            師:除了以上關于利率的事情,你們還調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問題。

            課件出示:李阿姨準備給兒子存2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請你幫李阿姨設計一下,黑板上的三種理財方式哪種的收益更高?

           。3)學生用計算器獨立完成后,進行小組內的交流。

            請三位學生到黑板上板書三種方式的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教學中,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先讓學生討論清楚三種儲蓄方式,然后自己獨立思考,再列式計算,最后通過對比發現本金和存期相同時,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數和萬分數

           。1)千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千分數。千分數也叫千分率。與百分數一樣,千分數也有千分號,千分號寫作“‰”千分號具有一切百分數的特點。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總數是3500000人,這一年出生嬰兒28000人,該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604萬人,出生率為11.93‰,死亡人口960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4.76‰。

            (2)萬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萬分之幾的數,叫做萬分數。萬分數也叫萬分率。與百分數和千分數一樣,萬分數也有萬分號“?”。萬分數也具有一切百分數和千分數的特點。例如:一本書有10萬字,差錯率不能超過1?,即該書的差錯數不能超過10個。

            三、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利率,能利用百分數知識,解決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會合理理財,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概念,能利用百分數知識,解決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利率有關知識:稅收的種類,應納稅額,稅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積攢一些零用錢,我們積攢的暫時不用的零用錢,會怎么處理呢?學生回答,由學生的回答引出“儲蓄”。

            3。誰存過錢?怎么存的?將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呢?討論利息的情況。

            4。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相關儲蓄方面的知識,探討利率有關的知識。

            二、新課探究

            1。自讀教材11頁例4上面的部分內容:

            學習要求:理清以下問題

            (1)存款有哪幾種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樣計算利息?

            學生自學教材,學習后匯報。教師結合學生匯報,考查學生對利息的理解,對利息公式的理解。

            檢測:

           。1)結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說說各種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學以致用,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讀題思考: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取回哪些錢?包括幾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引導學生知道是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

           。4)歸納整理匯報:實際取回的錢數=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學生計算過程,避免丟落項和計算不準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1)學生讀題,分析題目,比例此題與例4的不同:本金不同,存期不同,利率不同。計算方法相同嗎?

           。2)學生運用公式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9題。

            先讓學生觀察存款憑證,從中能獲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時間各是多少?再根據利息的計算方法進行解答。

            3。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2題。

           。1)媽媽需要慎重選擇嗎?怎么辦?

           。2)第一種方式的時間,利率是多少?第二種呢?

            (3)分別計算后比較并做出決定。學生獨立解答。講一講自己的解題思路。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這樣做出選擇,選擇時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過程不要怕麻煩,按照時間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懂得儲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在銀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種,如活期、整存爭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們還知道了計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計算時遇到步驟比較的計算時,要一步一步認真計算,有耐心,保證計算結果正確。

            板書設計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時間)

            例4 5000 ×(1+3。75%×2)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1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儲蓄的含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能正確地進行利息的計算。

            2.經歷儲蓄的認識過程,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廣泛應用。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稅率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單位里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爸爸媽媽會不會把一大筆現金放在家里?為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各種可能性和原因)

            師生共同小結: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使得個人錢財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錢。

            那么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有時我們把錢存在銀行,最后去取的時候錢會變多呢?

            同學們知道嗎,在不同的銀行,有時我們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為它們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教師板書課題: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質疑,理解相關概念。

            (1)學生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科書第11頁,不理解的內容可在小組討論或做上記號。

            學生看書時,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的討論。

            (2)匯報交流。

            師:通過看書學習和討論,你知道了儲蓄中的哪些知識?能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教師說明: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學例4。

            (1)課件出示例4。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本題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別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應加上利息。

            (4)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師講解:存期是幾年,就要選取相對應的年利率。本金與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兩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頁“做一做”。

            先提問本題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別是多少?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科書第14頁第9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存款憑證后提問:存期是多長?半年用多少年計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教后思考】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本節課中概念較多,教學中結合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學生在解決有關“利率”的問題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錯誤:計算利息時忘記乘存期;沒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對應性;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時間的單位應是年等。要將學生的錯誤轉化成學習資源,在糾錯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9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說明了儲蓄的意義,介紹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例4讓學生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道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2.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理解概念,能解決與利息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鞏固應用,提升能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一定很喜歡過年吧,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得到不少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是誰在保管著呢?(引導學生想到儲蓄比較安全,并且能夠得到利息)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儲蓄嗎?關于儲蓄有哪些知識呢?這節課我們了解一下儲蓄的知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11頁關于儲蓄的知識。

            (1)出示自學提示:

           、賰π畹暮锰。

            ②儲蓄的方式。

           、凼裁词潜窘、利息、利率?

           、芾⒌挠嬎愎绞鞘裁矗

            (2)檢驗自學成果,引導學生找出下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課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1.5元,共101.5元。

            2.用儲蓄的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組織小組討論: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就是求什么。

            (3)組織學生嘗試解題。

           。4)組織全班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錢?扇』劐X數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單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幾,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錢?扇』氐腻X數為本金×(1+年利率×2)。

            三、鞏固應用,提升能力。(10分鐘)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第9題。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5分鐘)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2.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月。

            板書設計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優作業1.劉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銀行2年。現有兩種儲蓄方法:第一種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種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時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選擇哪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種儲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種儲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84,選擇第一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提示:在累計存期相同的情況下,一次性存款比其他存款方式所獲得的利息要多一些。

            2.趙伯伯把一筆錢存入銀行5年,年利率為2.75%,到期后取得275元利息。趙伯伯存入銀行多少錢?

            275÷2.75%÷5=20xx(元)

            答:趙伯伯存入銀行20xx元。

            教學反思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問題。

            微課設計點教師可圍繞“利息的計算方法”設計微課。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10

            難點名稱

            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讓學生綜合運用折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促銷”問題,使學生對不同的促銷方式有更深入地認識,經歷綜合應用知識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解題過程中對學生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熟練度有較高的要求!吧虉龃黉N”雖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但學生購買促銷商品的經驗還不足,對各促銷方式的實質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復習整理、引導分析、鞏固練習,運用百分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促銷”問題。

            2、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反思總結體會各促銷方式的實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媽媽想買一件原價7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這條裙子多少錢?(重點理解答五折的意思)

            2.指名學生回答

            700×50%=350(元)

            答:五折之后這條裙子350元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下面我們來看例題

           。1)課件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

            讀完這段話我們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小明提出了這樣兩個:

            ①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谶x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題目給出的數學信息中,哪些是關鍵呢?

            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

            打五折它表示現價是原價的50%,那么每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快來思考一下吧!

            就是在總價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個100元減去50元,不滿100元的零頭部分不優惠。

           。2)在A商場買,直接用總價乘50%就能算出實際花費。列式:230×50%=115(元)

            在B商場買,先看總價中有幾個100,230里有2個100,然后從總價中減去2個50元。

            列式:230-50×2=130(元)230-50×2=130(元)

            答:在A商場買應付115元,在B商場買應付130元;打五折的方式更省錢。

            (3)你還有疑問嗎?

            ①滿100元減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優惠的結果不一樣呢?

            原來打五折就是無論標價是多少,實際售價都是原價的50%!岸鴿M100元減50元”就只能是原價中滿了100元的部分能優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滿100元的部分就沒有折扣了。

           、谑裁辞闆r下兩種優惠會一樣呢?

            如果商品的售價剛好是整百元的時候,兩種優惠結果是一樣的。

           。4)回顧與反思

            看起來每滿100元減50元不如打五折優惠。如果總價能湊成整百多一點就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陪媽媽購物,幫媽媽算賬。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鞏固練習: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按“每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

            商場打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A商場:120-40=80(元)

            B商場:120×60%=72(元)

            80>72

            答在A商場買應付80元,在B商場買應付72元,選擇B商場更省錢。

            四、小結

            1.在購物時,可以運用學過的百分數知識對商家的優惠方式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選出實惠、省錢的方案。

            2.商家的促銷方式:“打幾折”,“每滿100元返50元禮券”,“每滿100元減50元”,“買五件送一件”都轉化為百分數的知識來理解。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利率》教案10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復習要點08-26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四單元作文:第二個“魯濱孫”01-07

          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1-06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11-23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07-13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整理和復習》01-11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整理和復習》09-26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整理和復習教案09-26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11-23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三單元作文:追尋理想09-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波罗野结衣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