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

          時間:2021-10-13 14:30: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列寧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小路,自覺鍛煉意志的故事。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構想

            教學中,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重點指導學生讀懂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兩次走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過許多有關列寧的故事,誰來說一說?從中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今天,我們學習14課,出示課題:《登山》講的也是列寧的故事,又表現了列寧的什么品格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三、講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列寧為什么要走危險的小路?

            3、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二、三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生共同歸納。

            (1)指名讀直接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出示投影片,引導學生觀察、體會。

            (2)有關這條小路,巴果茨基是怎樣說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3)巴果茨基是怎樣通過這條小路的?

            A、指名讀相關句子,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B、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巴果茨基輕輕舒了一口氣,說明什么?

            (4)列寧是怎樣走過這條小路的?

            4、下山的時候,列寧仍然堅持走小路,第二次走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1)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2)師生歸納。

            A、第一次必須走,因為要看日出,時間不夠。第二次是列寧自己堅持要走;

            B、第一次走:跟、停、定了定神、碎小的步子移動。第二次走:先走、毅然決然

            (三)學習第四段

            1、從山上回來,列寧為什么還要走小路?

            2、課文最后,列寧講了什么話?這段話每句講什么意思?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

            3、齊讀第四段,反復朗讀列寧的話。

            4、在兩次走小路中間,作者還描寫了一段日出的景色,寫的非常美,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為什么寫這一段?(蘊含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寓意。)

            四、總結全文。

            作業設計

            1、從查找關于列寧的`資料。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看日出 第一次:跟、停、定了定神、

            登山 碎小的步子移動 自覺磨練

            走小路 自己意志

            (危險)第二次:先走、毅然決然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學習他自覺磨煉自己意志的堅強品格。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四課<登山>,來進一步了解列寧。

            生:(齊)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檢測讀文情況,讀完后其他學生給予評價。

            師:列寧和巴國茨基在登山時,不就是過一條小路嗎?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小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組織好語言準備匯報。

            生:這是一條危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來的。請于興陽來讀課文。

            生:這是一條驚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14、15、17自然段看出來的。請朱立超來讀課文,我們是從這幾段描寫的動詞看出來這條小路是一條驚險的小路。

            師:聽了你們的匯報,把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帶上了那條小路上了,真令人膽戰心驚呀!那面對小路,列寧是怎樣表現的呢?(小組合作交流)

            師:當列寧第一次走這條小路時,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匯報 當列寧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頂時,展現在他們我們眼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相關的段落,欣賞美景,在談一談感受。

            生:課文第18段,談感受。

            師:你們都感覺這景色這么美,那同學們說說此時的列寧心中會有什么想法?

            生:說想法。

            師:一個小時過去了,列寧和巴果茨基也該回去了,他們有選擇了來時的小路。他們第二次走這條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組匯報)

            生:小組匯報

            師:我們知道了列寧和巴果茨基兩次走小路的表現,誰來說一說列寧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險路有哪些不同?

            生:匯報

            師:我們來看最后一段,誰來讀一讀?

            生:指名讀文 師:那么這一段我們怎么理解列寧說的話?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理解的很好,那誰來說一說列寧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生:列寧具有臨危不懼、遇險不驚、從容鎮定的精神品質。

            三、擴展

            師:我們知道列寧第二次走小路是為了鍛煉意志。課前你們也搜集了很多有關鍛煉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誰來說一說。

            生:積極說

            四、總結

            同學們搜集的真不少,學習了列寧的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也學會了很多,老師希望各位同學都要學習列寧的這種臨危不懼、遇事不驚、隨時隨地都鍛煉意志的品質。

            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望而生畏”“頭昏目眩”“深淵”等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正確回答課后第一題的三個問題。

            2、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時時鍛煉意志對人的成長的幫助與作用。

            3、能力目標: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列寧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整體感知

            1、課前師生圍繞名言、格言展開話題,在此基礎上引出列寧對巴果茨基說的一段話

            “我所以要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為我害怕它。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

            2、引出課題:登山。

            3、了解預習情況。

            (1)這段話是誰說的?(結合課件簡介列寧)

            (2)列寧在什么情況下說這段話的?(初知課文大意)

            二、質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讀列寧說的話。

            2、讀了這段話你最想知道什么?(學生自主提問)

            3、教師梳理學生問題,確定主問題: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學生合作探究,思考重點問題。

            (1)提示學習程序。

            尋找合作伙伴確定學習方式(朗讀、談體會或表演,任選一種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展示學習成果。

            (2)學生自由組合,確定學習方式。

            (3)分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4)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①表演:表演前適當提問,創設情境。(結合課文理解“巍峨””懸崖”“深淵”等詞)

            小組根據課文內容評一評剛才表演時有沒有把路的“險”充分表現出來。著重抓“緊緊貼”“扭向一旁…”“狹窄”“碎小”“舒了一口氣”“險些”“頭昏目眩”等詞句。

            ②朗讀:請朗讀小組讀有關描寫小路險的段落,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5、小結小組學習情況。

            6、課件展示日出美景,配樂范讀15自然段。

            7、師生合作有感情讀15自然段,進一步感受日出的壯美,體會登山的樂趣。

            三、展開辯論,升華認識

            1、引出辯題:列寧是一個革命者,他的神圣職責是領導俄國人民沙皇統治,而現在他卻選擇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萬一掉下去,后果會不堪設想……那么列寧究竟該不該走這條小路呢?

            2、組織辯論。

            (1)自由組成正方反方。

            (2)雙方各自從課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3)展開辯論(教師當辯論會主席,適當點撥)。

            3、教師小結。

            4、再讀列寧的話。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學了課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觸,請把自己對列寧說的這番話的理解和對全文的感悟,濃縮成一兩句話。(引導學生學寫格言)

            2、布置課外作業 。

            課外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從相關的課文、課外書以及網站上去搜尋列寧的故事,兩周后召開“感悟列寧”綜合學習報告會。(形式自擬)

          【小學四年級語文《登山》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優秀小學語文教案12-17

          小學語文《觀潮》優秀教案11-20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15篇01-04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4

          最新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01-13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優秀課程教案12-16

          小學小寒優秀教案01-05

          小學體育優秀教案12-28

          最新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范文01-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精品短视频在线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 日韩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