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彎曲》教案

          時間:2021-10-14 20:01:40 教案 我要投稿

          《植物的彎曲》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物的彎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物的彎曲》教案

          《植物的彎曲》教案1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產生興趣,認識集中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4號,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9—30頁。

            2、在幼兒園附近事先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為什么會有彎繞。

            1、T:老師這兒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的時候啊,小朋友要帶著你們的小眼睛仔仔細細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樣生長的?(出示掛圖)

            2、T:你看到了什么?這些植物長得怎么樣啊?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那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3、T:爬山虎長得怎樣?它為什么能爬在墻上生長呢?還能爬那么高?

            T:原來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說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那我們一起來再來仔細看看。

            (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4、T:看看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xiàn)象,即卷須及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5、T:西瓜大家都吃過吧!那西瓜藤見過嗎?西瓜長在地里時有一根長長的"辮子",這根"辮子"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6、總結: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它可以幫助植物和其他東西攀附在一起,沒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牽牛花也不能開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

            T:我們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我請小朋友來說說看,你見過的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哪些?

            (時間允許可帶幼兒們去外面尋找)幼兒結伴尋找攀緣植物,并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xiàn)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 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 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持、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為,并給予一些觀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xù)觀察法、分類法、記錄 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的不同。 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 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fā)現(xiàn)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 薇開花前開花后的效果,發(fā)現(xiàn)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fā)現(xiàn)了 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持、贊賞她的發(fā)現(xiàn),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墻上,有助于她后續(xù)的觀察。在觀察 和探索過后,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 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征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 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 形成受益于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植物的彎曲》教案2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產生興趣,認識集中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4號,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9—30頁。

            2、在幼兒園附近事先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植物為什么會有彎繞。

            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這些植物長得怎樣?

            爬山虎長得怎樣?為什么會爬得這么高呢?(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xiàn)象,即卷須及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西瓜長在地里時有一根長長的“辮子”,這根“辮子”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

            2、找找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

            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讓我們去找找看吧。

            幼兒結伴尋找攀緣植物,并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xiàn)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即可。

            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植物的彎曲》教案3

            設計意圖:本活動選材于建構式課程。在此活動中,我充分利用社區(qū)的有利資源,因為我們所在的東白魚潭小區(qū)是花園式小區(qū),綠化面積較大,各種植物琳瑯滿目。在活動中我通過帶幼兒到小區(qū)觀察彎曲植物,讓孩子感受到植物的彎曲生長,體驗到植物世界的千變萬化。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社區(qū)中的彎曲植物,對植物的彎繞現(xiàn)象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主動關注植物,關注大自然。

            二.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觀察社區(qū)內有彎繞植物的場所:有關彎曲植物的視頻。

            三.活動過程:

            (一)交代觀察要求:看看今天的植物與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1交代觀察要求。

            2帶幼兒去社區(qū)有爬山虎的居民樓前。

            (二)植物為什么彎繞

            1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的名稱嗎?

            2爬山虎長得怎么樣?為什么爬的這么高呢?

            3爬山虎是怎么生長的呢?你還看見過哪些植物也是彎繞的?

            (三)尋常社區(qū)里彎繞的植物。

            1你找到了什么植物?

            2它的藤蔓是怎么長得?

            (四)回教室欣賞視頻中的彎曲植物。

            四、課后反思:

            中班幼兒形象思維占主導,本活動通過帶幼兒到小區(qū)實地觀察,讓孩子形象的看到植物生長的一種現(xiàn)象,所以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濃厚。

          《植物的彎曲》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活動來自主題《彎彎繞繞》,彎繞既是許多物體的自然形態(tài),又凝聚著人們的刻意創(chuàng)造。這種形態(tài)不僅體現(xiàn)了物體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體的實用性。而對于植物的彎曲運動對于孩子來說說近不近,說遠不遠,活動中需要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各種植物的彎曲現(xiàn)象,并對一些彎曲了解他們的作用,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產生興趣,認識幾種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5號。

            2、事先在幼兒園附近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為什么會彎繞

            1.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這些植物長得怎樣?

            2.爬山虎長得怎樣?為什么會爬得這么高呢?(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3.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xiàn)象,即卷須及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4.西瓜長在地里時有一根長長的藤,這根藤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5.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

            (二)找找彎彎繞繞的植物

            1.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讓我們去找找看吧。

            2.幼兒結伴去戶外尋找攀緣植物并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xiàn)植物的盤曲彎繞現(xiàn)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持、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為,并給予一些觀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xù)觀察法、分類法、記錄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征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的不同。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fā)現(xiàn)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薇開花前開花后的效果,發(fā)現(xiàn)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fā)現(xiàn)了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持、贊賞她的發(fā)現(xiàn),并利用拍照的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墻上,有助于她后續(xù)的觀察。在觀察和探索過后,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征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形成受益于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植物的彎曲》教案】相關文章: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教案課件05-13

          彎曲的手臂作文800字10-19

          《抵抗彎曲》說課稿7篇11-12

          中考滿分作文:彎曲的智慧作文12-02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說課11-08

          多種多樣的植物教案課件05-13

          植物的共同特點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課件PPT05-16

          《一天中的動植物》教案課件05-13

          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案課件05-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