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小數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時間:2021-11-01 19:19:30 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1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大家知道我們學校是一個棋類特色學校,下個月馬上又要進行各棋類比賽了,老師打算再(出示一副象棋12元,一副圍棋15元)購買3副中國象棋和4副圍棋,你能算一算,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嗎?

            2、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列式計算。

            3、指名交流,并說說每一步的含義。

            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1)分步計算: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2)綜合算式:12×3+15×4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例題。

            1、談話:兩位同學用不同的列式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綜合算式你同意嗎?誰再來說說這個綜合算式表示的含義?

            (指名交流)

            2、提問:比較一下,12×3+15×4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混合運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

            3、談話: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含有三步運算的混合運算”(板書:混合運算)那么這個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呢?你能自己嘗試一下嗎?

            (1)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說清自己是怎么想的。

            4、 小結: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運算要先算乘法,這樣的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計算。

            找出學過的平面圖形中互相平行的線各有幾組。學生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內交流。

            (完整板書:12×3+15×4

            =36+60

            =96(元)

            答:她一共要付96元。)

            (二)練習。

            1、出示:240÷6-2×17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指名說說運算順序,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對。

            3、提問:這兩個混合運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交流。

            不同點:三個運算符號不同。

            相同點:都是先算兩邊,再算中間加減法,計算原則是先乘除后加減。)

            (三)完成“試一試”。

            1、出示:150+120÷6×5

            談話:看一看這個綜合算式中有哪些運算?你覺得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里交流。

            3、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不同算法的兩個學生板演。

            4、指名說說自己計算時是怎么想的,全班校對,及時糾正錯誤。

            (四)小結。

            1、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在算式中含有加、減、乘、除的三步混合運算。應該按怎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學生交流)

            2、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板書:不含括號的)

            三、鞏固練習,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指名交流,說說運算順序。

            全班校對。

            2、第2題。

            (1)學生審題后獨立改錯。

            (2)指名交流,說說錯在哪里,分析錯誤原因。全班校對。

            3、第3題。

            (1)學生一組一組進行計算,比較上下兩題,思考有什么發現?

            (2)指名匯報,并交流自己的發現。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

            4、第5題。

            (1)學生審題后理解題意。

            (2)鼓勵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同學可先分步計算,再根據分步計算的結果列綜合算式。

            (3)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指名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分析:美術組:18人書法組:18人的2倍合唱組:比兩個組多6人

            四、課堂小結。

            1、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覺得在計算的時候哪些地方要值得注意?

            2、布置作業:書本P36的第4、6題。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2

            第五單元小數乘法和除法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課本第76頁。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經歷計算、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數加法、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法、乘法同樣適用。

            3、能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培養簡便計算的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乘法的運算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4分鐘左右)

            1、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乘法運算律有哪些?請用字母表示出來。

            總結:

            (1)同一級符號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確課題。

            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二、自學例14。(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14中的數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看圖,根據題意列出綜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3)比較兩種解法,哪一種更簡便?

            (4)計算并比較三組算式。

            點撥:先分別算出種茄子和辣椒的面積;或先算出這塊長方形菜地的長是多少米。

            點撥: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相同。

            總結:“先算出這塊菜地的長,再算它的面積”相對簡便些。

            3、小組交流。

            交流內容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2)三道算式的圓圈里能填等號嗎?為什么?

            (3)整數加、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乘法也都適用嗎?

            4。集體交流。

            導學要點:整數加法、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乘法同樣適用。而且,應用運算律常常能使計算過程比較簡便。

            三、鞏固練習。(13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整合“練一練”第1題和練習十四的第2題,先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點撥:“練一練”第1題的(1)可以先同時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練習十四第2題的最后一題,算式中既有中括號又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

            2。整合“練一練”第2題和練習十四的第2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點撥:0。25×36=0。25×4×9

            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2。4×1。02=2。4×(1+0。02)

            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二)口答練習。

            1、練習十四第1題中的6道題。

            提醒:

            (1)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數點。

            (三)整合練習。

            1、練習十四第4題。

            提示:要求這四名同學完成接力賽的總時間,只要把表中的四個數據相加就可以了;而求這四個數連加的和時,可以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練習十四第5題。

            點撥:

            (1)400×0.25×0.35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數,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數;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數,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總千克數。

            (四)創編練習。

            簡便計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或

            0.125×8.8=0.125×(8+0.8)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教學反思:

            精選閱讀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數學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3課時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材第73頁。

            教學目標:

            學生進一步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逐步形成計算技能,經歷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鞏固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鞏固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計算訓練

            1、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練習混合運算,完成練習十一上的練習。(板書課題)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計算下面各題。指名說說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完成練習十一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提醒自覺驗算。

            4、練習十一第10題。

            說說每組中兩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斷哪道算式的得數大。

            通過計算檢驗。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練習十一第11、12題。

            學生獨立解答。

            反饋交流各自的解題思路。說說是怎樣整理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的,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

            2、練習十一第1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估算,并說說是怎樣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結果,并把它與估算的結果比較。

            3、練習十一第14題。

            學生讀題,獨立解答。

            反饋解題思路。

            引導思考“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三、課題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四則混合運算

            這一單元的目標是這樣定的:

            1、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從教參的教學目標定位來看,應該是既注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然而結合我們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看,兩樣都已初步的感受過,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則運算的計算順序包括帶括號的計算順序都在平時的練習中曾經碰到過,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對于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作為重點來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懷疑過。讓我懷疑動搖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新課程一線教師都清楚現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欠缺。所以,這一次四則運算知識的教學也正是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的一次好機會,與我有這種相同想法的教師還真不少,認為還是有必要側重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

            在教學式題過程中,我要求學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來口述式題的運算順序,減少運算順序的錯誤,同時也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業時還要求學生根據式題的運算順序用簡單的畫順序線,以增強運算順序的形象感。如:第11頁例題5:先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順序是:先算括號里的減法,再算口述順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號外的乘法,最后算括號外的加法。算減法。

            而在教兩三步計算解決簡單的數學實際問題時,我先要求學生口述解題思路,讓其明白列綜合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東西搞得的盡可能的形象,從而更接近于小學生的實際。

            只有多鞏固練習,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則運算式題的順序無誤,列綜合算式條理清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獲是差生做式題的計算減少了不必要的錯誤。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系統地總結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適時滲透法制、德育教育,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哩念。教學重點:能系統地總結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⒈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將前幾節課學習的混合計算進行練習,比一比誰練習得最好。(板書課題)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

            4×1960÷15

            二、整理混合運算順序

            ⒈運算順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請同學們算一算,說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⑵出示:30÷6×530-6+5

            請同學們算一算,說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請同學們算一算,說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⑷提問:剛剛計算的幾道題可以分成幾類?應該怎樣計算?

            ⒉完成練習五第2題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請同學們分組分別進行計算。

            ⑵比一比。

            提問:每組中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實際應用

            ⒈完成練習十一第5題。

            ①出示題目列表。提問:通過這張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問題。請同學們列綜合算式來計算。

            ②指名請同學們說說解題思路,并相應地說綜合算式為什么這么列式。

            ⒉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

            ①出示第6題的3小題。提問:這3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學們獨立完成。

            ③分析、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一第1、3、4題

            練習十二⑵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體會到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體會到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⒈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復習混合運算,完成練習十二上的練習。(板書課題)

            ⒉口算:

            720÷90484÷2450÷5028+4213×4840÷21360×265-1756+8

            ⒊計算下面各題。指名說說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87-49+21(90+70)÷80100-5×1332×(47-17)

            二、靈活運用

            ⒈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⑴出示題目:請同學們一線一組地算一算。

            ⑵比較: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關系?

            ⑶小結:能過這組題的計算,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個數邊續除以兩個數,與除以這兩個數的積,結果相同。⑷組織同學們分組舉例,并證實以上的結論。

            ⒉完成練習十二第8題

            ⑴請同學們獨立完成,可以不計算,通過觀察比較。

            ⑵集體訂正,指名說說每題比較時的思考過程。

            ⒊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同學們獨立完成,發現問題及是糾正。四、全課小結:通過練習,你有那些收獲?

            十二、布置作業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提示:

            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這些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計算中,無論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過活動,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經歷對比、推理、總結混合運算的特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草稿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學習用品嗎?

            生:買過。

            師:買過什么文具?

            生:買過2個筆記本和1支筆。

            師:你買的筆記本每個幾元,筆每只幾元?

            生:筆記本每個2元,筆每只1元。

            師:,你們能幫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錢嗎?

            生:5元。

            師: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筆記本的錢2×2=4(元),再算4+1=5(元)

            師:說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類的問題。出示課題: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

            師:生讀題,說說要解決的問題。

            生: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師:獨立列分步算式解決問題。小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誰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個文具盒多少錢,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42+55=97(元)

            師:誰能把這兩個算式合并到一起嗎?

            生:可以寫成:6×7+55

            生:還可以寫成:55+6×7

            師:這兩個算式對不對。(小組討論)

            生:第一個對。因為先算乘法,第二個先算加法。

            師:像上面的算式無論乘在前還是在后都應該先算,所以都對。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講解:像同學們這樣,分列了兩個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分步解答”,這兩個算式叫“分步算式”。我們還可把這兩個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兩步的算式,這種算式叫做綜合算式。在綜合算式中,我們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設計意圖: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2、試試身手。

            81—17×4

            師:計算這道題時,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減法。

            81—17×4

            =81—68

            =13

            再次總結: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三、鞏固新知

            1、完成第59頁試一試。

            2、將下面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綜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歲,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歲?

            答案:1、536、12、20+3×56×8—183、28歲

            四、達標反饋

            1、24×3+19(注意運算順序)

            2、森林醫生。(改正錯誤)

            16+40×8

            =56×8

            =448

            3、小紅拿50元錢去買8個6元一個的筆記本,應找回多少錢?

            答案:1、912、16+40×83、2元

            =16+320

            =336

            五、課堂小結

            師:大家回顧一下,綜合算式中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減。

            師:為什么?

            生:因為加減是同級運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

            六、布置作業

            1、我會列式計算。

            3個7再加28是多少?

            71減去6個8是多少?

            2、我來算一算。

            65—8×8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看了4天,每天看6頁,還剩13頁沒有看。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4、媽媽買來12盒月餅,每盒有9塊。送給奶奶16塊,還剩多少塊月餅?

            答案:1、49、232、1、453、37頁4、92塊

            板書設計:

            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分步:7×6=42(元)42+55=97(元)

            綜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和乘法,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5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2課時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71、72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三步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根據一些常見的`基本數量關系式進行分析、列式。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300-120+25×4

            強調混合運算順序。

            二、添上括號,新課引入

            計算300-(120+25×4)

            提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算式里有小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明確:這題含有小括號,那第一步就應該算小括號里的;其他的步驟還輪不到算,只能把它們移下來。如果小括號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混合運算的三個等級:(1)小括號;(2)乘或除;(3)加或減。

            小結:混合運算一定要先觀察算式的特點,考慮它的運算順序,然后再開始計算。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組織反饋與交流。

            2、做練習十一第5題。

            (1)先出示左邊的一組題,比較第一、二小題,說一說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較第二、三小題,說一說小括號的位置有什么變化,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評價。

            (2)出示右邊的一組題,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比較和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反饋評價。

            3、做練習十一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以及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4、做練習十一第7題。

            學生自由讀題,說說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整理條件和問題,在小組里討論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列綜合算式解答。

            反饋不同的解題方法。

            說說分析數量關系的思考過程和列式的依據。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四則運算

            教學內容: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P2P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在經歷探索發現加與減的互逆關系及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歸納、判斷推理能力。

            3、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加法與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加法和減法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來研究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探索發現

            1、探究加、減法的意義。

            (1)教學加法的意義

            出示教材P2例1主題圖

            思考:怎樣求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怎樣計算?你能用線段圖表示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獨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線段圖。

            結合加法算式,說一說加法算式的意義。

            教師總結: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稱嗎?

            教師總結: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

            (2)教學減法的意義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6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2課時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不含括號的三步計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70—72頁

            教學目標:

            1、學生聯系現實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學生在按順序進行計算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策略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下棋嗎?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李老師正在體育用品商店為同學們購買中國象棋和圍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再問:想一想,要求李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請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與同學交流。

            指名板演,并組織講評。

            提問:如果列綜合算式解答這道題,可以怎么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3+15×4。

            2、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展開教學

            1、教學例1。

            啟發:你會算這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嗎?請同學們先根據例題中的填空想一想,這道算式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再試著算一算。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追問:你覺得按這樣的順序計算正確嗎?能聯系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來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嗎?

            比較分別計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兩種情況。提問:誰的計算過程更簡略一些?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

            談話:這里還有一道三步混合運算的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先算出結果,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2)反饋,說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引導歸納。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三步混合運算,都是不含括號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1)出示左邊一組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練習后,試著解釋兩道題得數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邊一組題,讓學生先按順序計算,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合唱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書法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個組的人數?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并組織反饋。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包括附錄部分)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包括附錄部分)

            1、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⒉通過適當的練習,使學生及時鞏固新學的運算順序,并讓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進一步理解相應的運算順序。

            3。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通過技能的生成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例題插圖教學過程:一、復習⒈口答列式:

            ⑴28與32的和是多少?⑵60減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積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筆記本5元,買3本這樣的筆記本要多少錢?學生在本子上列式。集體訂下,說一說這題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學新課⒈教學例題1。

            ⑴出示例題圖:提問: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單價分別是多少?

            ⑵出示問題: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問:你們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問: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樣得出來的?20呢?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必須要知道什么?

            ⑷請同學們試著將兩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綜合算式。

            ⒉教學例2。

            ⑴出示問題:小紅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應找回多少元?

            ⑵請同學們列出綜合算式,并想一想綜合算式應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

            集體訂正。提問:算式中50、18、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為什么?

            ⒊總結運算順序。

            ⑴比較算式。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時,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問:如果題目中同時出現了乘法和加、減法,你應先算什么?

            ⑶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通過解決問題,發現了一個什么規律?

            三、組織練習⒈完成練一練108頁,想想做做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業

            2、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

            2、通過對比、估計等針對性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有關混合運算的順序。

            3、通過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性的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學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通過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性的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學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將學習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1、出示109頁習題插圖和問題,明題意嘗試列出算式

            (1)先讓學生說說場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標價是知道的,圖中營業員所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知道什么?

            (2)根據大家對題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鋼筆和一個訂書機總共多少元該我們可以怎樣運算?你有幾種方法進行運算?

            【讓學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計算結果,然后和同桌討論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總結方法,并板書出各種方法。】

            2、交流探究結果,并讓學生明白每一種算式的數量關系是什么,說說自己列式時的想法。

            3、自己列出的算式進行計算,最后交流計算結果。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兩步混合運算算式在計算時要先算什么?根據數量關系為什么要先算?【通過該教學點讓學生理解相應的運算順序】

            4、教學“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1)學生列式計算;

            (2)組織交流,在交流中明確運算的順序。

            5、總結運算順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減法,應先算除法。

            (1)讓學生先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2)加以歸納形成清晰的認識。

            三、鞏固提高1、完成書本練一練

            讓學生明確題意然后指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靈活地選擇信息,然后引導學生提出一個兩步計算的問題,集體交流。

            四、適當總結,完成作業“想想做做”第2題剩余習題和第6題(自己提出的問題也要完成)

            3、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問題中數量關系的把握,引導學生自己列算式解決實際問題。2。在學生產生疑問時使學生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通過計算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理解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作用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引入課題

            同學們,昨天我到百潤發大賣場買了一件80元的T恤,我一共帶了100元,你們幫老師算算剩下的錢我還可以買5元一雙的襪子幾雙?學生計算,然后交流自己計算的方法。

            根據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進行靈活的引入,并板書課題。

            例:【如果學生情況全部是:100-80=20(元)20÷5=4(雙)分步驟做那么可以這樣引入:同學們都是用分步驟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那么我們能否用一個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將學習新的知識—『課題』】

            二、探究新知,明確算法

            1、確定計算方法可能一: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還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組織學生充分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解決例題中問應該先算什么?列成這樣的綜合算式對不對?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才能解決哪一步必須先算的問題?

            學生自學課本第34頁。

            可能二: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也有可能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讓學生說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說明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組括號,用意是什么?學生說明后,立即表揚這樣的學生,并讓學生開始自學課本第34頁。

            2、讓學生充分感受需要改變這個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組織討論:在自學過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3、組織學生感知明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讓學生完成“試一試”,可以指名2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書上,最后校對結果并再一次明確運算順序。

            三、鞏固提高,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應該先算什么?

            (2)、任意選擇2題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體校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分組完成每組算式,并讓3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3組題;

            (2)引導學生觀察每組題,說說運算順序的不同,并校對結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讀題,嘗試自己列綜合算式進行解答,指名2位學生進行計算【可以選擇性地選擇學生板演,一差一優有利于發現問題】;

            (2)就板演結果進行校對結果,口頭統計學生錯誤情況,并指出錯誤同學的錯誤,明確為什么要用小括號的理由;

            四、簡單總結,完成作業P35“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5題

            4、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步混合運算(包括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根據一些常見的基本數量關系式進行分析、列式。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841-41)÷25×4講評學生容易有的錯誤:=800÷100=8強調混合運算的三個等級:(1)小括號;(2)乘或除;(3)加或減。

            指出:這題含有小括號,那第一步就應該算小括號里的;其他的步驟還輪不到算,只能把它們移下來。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級的,應該按順序來計算。

            2、添上括號,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240÷40+20×2=890-30÷3×5=400

            90-30÷3×5=100建議學生:(1)按現在的運算順序算一算結果;(2)自己嘗試添加括號;(3)交流。在交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有一定的推理過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試。

            小結:混合運算一定要先觀察算式的特點,考慮它的運算順序,然后再開始計算。

            二、解決實際問題:

            1、編題組練習:

            (1)周六的數學興趣小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個什么問題?(一共有多少人?)指出:這是我們一年級學習的解決實際問題,它只要一步就能解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想到了哪個基本的數量關系式?板書:男生+女生=總人數

            (2)現在我們要改遍這題,“周六的數學興趣小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這兩句不變,把“女生有15人”這句信息不直接告訴,可以怎么說?(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這樣題目就變成了兩步計算的問題了。

            比較兩題:什么沒變?(基本的數量關系式沒變)在列式的時候還是要“對號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來的的時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數的“25-10”加個小括號,這樣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3)現在繼續改編,要把這題改成三步計算的問題,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數比女生的2倍少5人)

            這句信息是變了,基本的數量關系變了嗎?要求學生“對號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兩部分合起來。

            比較小結:解決實際問題從一步發展到三步,其實很多題的基本的數量關系式是不變的,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這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式,再做到“對號入座”。

            2、書上的第8題,學生讀題,說說這題所涉及的數量關系式:邊長×邊長=面積小面積×塊數=大面積

            介紹:鋪磚時,這間房子的面積是不變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鋪的方磚面積比較小的時候,需要的塊數就會比較多;反之,方磚的面積比較大,需要的塊數就比較少。“小面積×塊數=大面積”,這里的小面積指的是方磚的面積,大面積指的是房間的面積。這個關系式還可以反過來說“大面積÷小面積=塊數”、“大面積÷塊數=小面積”。學生列式解答該題。

            3、書上第9題,學生讀題,說說該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書上的兩個問題。

            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老師要注意學生提的問題是否都合適。

            練習十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和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逐步形成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檢查口算本練習情況、布置今天的口算作業。

            一、完成書上的練習:

            1、第1題:(1)學生看題后,把每個算式的第一步先劃線,再交流。(注意第1小題可以同時先算乘法和除法。)

            (2)把這四題做在作業本上。

            (3)補充75×12、280÷35的簡便算法:75×12=(25×4)×(3×3)=100×9=900280÷35=280÷7÷5=40÷5=8做完后交流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沒有括號的,先乘除后加減;(2)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3)有中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

            2、第2題:你能直接在每組得數大的算式后面畫“√”嗎?審題:要“直接”比,不是在計算之后。

            先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交流判斷的依據。

            3、第3題: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讓學生先自己觀察各算式的特點(如左邊兩題是連加,右邊的是連乘),可以如何簡便?各是運用了學過的哪些運算規律?

            指出:不能隨意改變運算順序,而是要依據一定的運算規律。交流后,把這4題寫在作業本上。注意小括號的運用。

            4、第4題:學生看懂題意,先說說這題要用的基本關系式是:單價×數量=總價

            再讀第一個問題,說說在估算的時候是怎么想的?(把單價看成某個接近的整百數)說說最后估計的結果是多少?

            算一算:學生在本子上完成這題的計算。

            比一比:把估算的結果和列式算得的結果比較,說說估算和筆算價值分別在哪里。

            二、布置回家思考p。42的思考題要求用脫式計算在自己的本子上。(能做幾題算幾題)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講評昨天的回家作業(p。42的思考題,要求學生填寫符號后,用脫式計算):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1、(3+3)÷(3-3)=6÷0=6指出:除數不能為0,“6÷0”這個算式沒有意義;2、(3×3+3)÷3=9+3÷3=12÷3=4

            指出:括號里有2步,先算乘,加沒算,移的時候要把括號也移下來。3、(3+3)+3÷3=6+3÷3=9÷3=3

            指出:看計算的過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開始的算式應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還應加上“[]”,變成“[(3+3)+3]÷3”4、[3×3-3]÷3=[9-3]÷3=6÷3=2

            指出:在小括號的基礎上,才有中括號,不能直接寫中括號。5、補充:3+3-3+3=6-6=0或3×3÷3×3=9÷9=1

            請學生說說上面兩題對嗎?正確的結果應該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數就對了?通過上面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學生練習:

            ,請學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提醒:第1題除和乘可以同時算。

            三、布置作業:第6、7、8題

            其中第7、8題要求學生寫出基本的數量關系式。

            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讓學生經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檢查回家做的計算作業。

            一、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讓學生看圖后說說圖的意思,老師整理成:合唱組:84人

            航模組:男生8人,女生6人美術組:是航模組的2倍

            看信息,分別讓學生說說“航模組”、“美術組”的人數應怎么列式。板書問題: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問:解決這個問題用到哪個基本關系式?板書:合÷美=幾倍

            2、“對號入座”,對照關系式分別寫上“84”、“(8+6)×2”。問:在它們中間添上“÷”行嗎?為什么?(結合黑板上的算式,讓學生說說它的運算順序,發現最后算的算式沒有意義,不是我們想要的。)那我們想要的運算順序是怎么樣的呢?要實現這個想法,得請中括號來幫忙。老師添上中括號,說清楚它的寫法。指導讀:84÷[(8+6)×2]

            3、說一說:昨天我們講到混合運算的三個等級,一是括號、二是乘除、三是加減,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號,運算順序又該是怎樣的呢?

            先指名結合每一步算式的意義說,再指出:同樣是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其他不變。4、學生練習,完成書上的例題

            二、鞏固練習:

            1、在自備本上完成:540÷3+6×2,540÷(3+6×2),540÷[(3+6)×2]指名板演,結合講評發現問題,強調正確的運算順序。

            2、第3題。

            看圖后,請學生說清楚該題的信息,并說說列式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三、學生自己閱讀,了解“你知道嗎?”

            四、學生作業:完成p。40剩下的練習。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7

            先乘除后加減,小括號最優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 944÷(105—89)

            (158+125)×2 1210÷(89+21)

            196÷(712—698)2112÷(16×3)

            456÷19×83 134×16÷67

            1300×(700÷10)

            反思與重建

            經過一個寒假,學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較慢,必須通過強化訓練得到改善。期間要重視學生的書寫和計算習慣的培養,注重草稿與驗算。

            作業布置

            基礎練習(A套、B套)

            A套:P5的遞等式計算

            B套:補充計算

            每日一題

            在6+36÷3-2×4-1=47

            這個算式中添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二年級數學下冊《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教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教案

            教學內容: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復雜運算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利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回顧,情境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想一想:在一個算式中,有加減、有乘除,要按什么順序計算?

            看下面的算式,說說運算順序。

            86—6×810×30÷545+35÷593+26–40

            學生說一說。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學習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觀察,說說發現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蘋果圖)3籃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2、解決問題:3籃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1)根據信息想一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第一步求什么?

            列式:60—38=22(個)

            22×3=66(個)

            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你能把上面的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綜合算式嗎?

            (2)綜合算式:60—38×3

            這樣可以嗎?說說理由。

            觀察算式發現:根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可知,要先算乘再算減,不符合題目的意思,怎么辦呢?怎么才能讓別人知道要先算減呢?

            學生想辦法。

            口答。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要想改變運算順序,可以加上小括號。(60—38)×3,這樣在計算時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3)先說出各題運算順序,再計算

            (86-56)×89×(260+40)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

            3。解決問題:爸爸摘的梨能裝幾盒?

            (1)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想一想怎么解答,獨立完成。

            學生交流算法

            (43+21)÷8

            說說怎么想的,括號里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加上小括號?再訂正結果。

            (2)先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48+24)÷6(72—24)÷8

            獨立完成,訂正

            4。試一試:你會計算下面各題嗎?

            84÷(8—4)56÷(5+3)

            學生試做,交流訂正。

            5。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不計算。

            240—(180+20)360÷(2×3)(52+12)×7

            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總結:混合運算算式中有小括號的,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三、自主練習,鞏固提升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

            240-180+20xx+11×7

            240-(180+20)(59+11)×7

            學生計算,說說有什么發現。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入:是不是只要加上小括號,運算順序改變,得數就一定改變呢?再出示下面的題目:

            360-74-26466-(65+35)

            360-(74+26)466-65-35

            做一做,比一比,說說有什么發現?

            2、學校有6間微機室,每間有35臺電腦。現在每間增加了10臺電腦。現在有多少臺電腦?

            3、媽媽給了小蘭80元錢。小蘭買書花了56元,剩下的錢正好買了3支鋼筆。每支鋼筆多少錢?

            學生獨立解答上面的兩道題目,訂正時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題:你會計算(55—50)×(6+3)嗎?

            學生說說想法。像這樣有兩個小括號的題目,可以同時計算兩個小括號里面的。

            四、總結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4課時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74、7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使學生經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525÷(81—56)×3

            強調混合運算順序。

            二、添上中括號,引入新課

            1、計算525÷【(81—56)×3】

            提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

            介紹:“【】”叫做中括號,和小括號一樣,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其他不變。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指名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回顧本單元學習的計算,說說三步混合運算要按怎樣的順進行計算。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小結。

            3、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算式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

            反饋評價。

            三、學習“你知道嗎”。

            閱讀教科書第74頁的“你知道嗎”,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找出典型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及時改正。

            2、練習十二第2題。

            比較每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

            3、練習十二第3題。

            學生讀題。

            說說題中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張紅平均每小時比王莉多采蓮蓬多少個,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組織交流。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年月日、簡單的統計和四則混合運算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42~143頁第6~8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年、月、日等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進一步認識24時計時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經過時間。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的數據分類、整理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年、月、日

            1、年、月、日的進率。

            我們本學期學習了時間單位年、月、日。這節課先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板書:復習年、月、日)

            請同學們在下面表中括號里填上進率。(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根據公歷年份來判斷閏年?

            2、年、月、日的練習。 ·

            請同學們把期末復習第6題填在書上。

            小黑板出示第6題,學生口答練習中填的數,老師板書。結合提問是怎樣想的。

            二、復習簡單的統計

            1、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

            提問:簡單的數據整理分哪幾個步驟?指名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如下:

            簡單的數據整理

            (1)找出數據范圍。

            (2)把數據合理分段整理。

            (3)繪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提問:簡單的數據整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何作用呢?

            2、簡單的數據整理練習。

            用投影出示第142頁第7題,男同學的體重記錄單。

            (1)讓學生看著記錄單說一說數據整理的三個步驟。

            指名學生說數據的分段,教師板書。

            體重(千克)25以下25~29 30~34 34以上

            (2)讓學生統計各段的人數。指名口答各段的人數并集體校對。

            (3)繪制統計表。

            (4)看表分析第143頁的兩個問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接著讓學生說說還想到了什么。

            三、復習四則混合運算

            l,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提問: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如果有括號,該怎么樣呢?學生口答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老師歸納、板書。

            2、四則混合運算練習。

            做第8題第一行兩題。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指出:第1題可以把乘法、除法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第2題可以把兩個小括號里的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哪幾方面的內容?說一說各個方面的知識要點。

            五、課堂作業

            期末復習第8題余下4題。要求先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在課堂上,我們先一起做了幾個簡單的兩步計算的題目,孩子們先嘗試,然后讓學生起來講解怎么做,確定“順序”是最重要的。雖然沒有給他們分類,但是第一層的練習題是同級運算的,在做題時讓學生慢慢體會這種類型的題目該怎么去做,先學會方法再去追求正確率。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

            1、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動情境,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計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使解題的步驟與運算的順序結合起來。當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后,還要追問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據及表示的實際意義,促進學生正確地概括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給予學生發展思維的空間,交給學生思考的主動權。

            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把思考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心地讓學生去想、去做。讓學生有進行深入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使每個人的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當然,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有些學生會得出錯誤的答案,但這些“錯誤答案”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學生們最樸實的思想、經驗最真實的暴露,是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反映出學生建構知識時的障礙。面對錯誤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獲得新的啟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識體系。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8

            學生獨立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并獨立嘗試畫線段圖。

            指名板演后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總結:要求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就要從西寧到拉薩的鐵路全長中去掉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而要求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就要從西寧到拉薩的鐵路全長去掉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

            請觀察以上兩道問題與之前第(1)題有什么聯系?

            總結:第(1)題實際是已知兩個數,求它們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題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做減法。

            想一想:減法是一種怎樣的運算。

            總結: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其中的一個加數叫做減數,所求的另一個加數叫做差。

            2、探究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你能說一說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教師并板書。

            你覺得加法和減法之間有什么關系?用一句話來概括。

            教師總結: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三、鞏固發散

            1、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寫出下面算式對應的兩道減法算式。

            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

            2、獨立完成P3做一做,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814+1142=1956(千米)1956—1142=814(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加法: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減法: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和=加數+加數差=被減數—減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四則運算》數學教案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四則運算》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復習四則運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復習四則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做題習慣和檢查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四則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四則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巡視學生練習情況,集體校對。

            做口算練習第一頁上的1。

            二、情境引入

            學習有關奧運的知識。

            (出示賀年卡)談話:這是老師在假期收到的賀年卡,你認識它嗎?(福娃)

            說說有關“福娃”的知識

            三、四則運算練習

            1、提問:

            你想了解更多奧運知識嗎?

            正確計算結果就有答案了!

            學生同桌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1。沒有括號的計算題。

            出示:

            2630—867+133

            581—31×18

            做完自覺復習

            2。有括號的計算題。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交流自己檢查的方法。

            3。小結計算順序并練習。

            組織學生集體校對答案。

            齊讀奧運知識

            2、將答案填入書本第一頁,全班一起朗讀有關奧運知識。

            3、你們還想了解嗎?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組織學生集體校對答案。

            學生同桌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做完自覺復習

            交流自己檢查的方法。

            齊讀奧運知識

            將答案填入書本第一頁,全班一起朗讀有關奧運知識。

            四、課堂總結

            歸納:四則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我們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問題

            板書設計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手拉手(小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05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 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16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四則運算與運算定律》的數學課件05-02

          小數的性質說課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說課稿11-08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國標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說課稿 一個數除以小數11-04

          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練習題總結05-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