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14 13:35: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嘴巴》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嘴巴》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嘴巴》大班教案

          《大嘴巴》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探索并發現夾子玩偶制作的奧秘,嘗試用夾子自制玩偶。

            2、能抓住動物特征繪畫側面頭像,在夾子開口處正確黏貼嘴部。

            3、體會自制玩偶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青蛙、巨嘴鳥、老虎、鱷魚,演示文稿一份。

            2、 材料準備:人手一份夾子、繪畫紙、記號筆、油畫棒、剪刀、雙面膠、毛梗等輔助材料。

            3、經驗準備:閱讀過繪本《大嘴巴青蛙》。

            活動過程:

            (一) 回顧繪本故事

            1、 都聽過《大嘴巴青蛙》的故事吧!故事有哪些動物呀?

            2、 今天敏敏老師把故事里的動物都帶來了,你還記得大嘴巴青蛙喜歡吃什么嗎?打開看看!

            3、 故事里的其它動物愛吃什么呢?請它張開嘴巴看看!

            4、 敏敏老師還會用玩偶來表演這個故事呢,想看看嘛?(教師表演故事片段)

            (二) 探索制作奧秘

            1、 你覺得這些玩偶怎么樣?有趣在哪里?為什么這些大嘴巴都能張開藏食物呢?

            2、 教師小結:動物頭像的后面都有一個夾子,夾子一張一合就像大嘴巴一樣,該怎么做呢?

            3、 現在請你仔細研究一下,看誰能發現它的制作方法!如果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請大家來幫幫忙。

            4、 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出重點和難點:頭像大小、側面特征、嘴部剪貼、食物安裝。

            (三) 嘗試分工制作

            1、 你們都會做了嗎?每組5個小朋友一起分工制作故事里的玩偶,做好了自己搭建小舞臺表演故事,開始行動吧!

            2、 教師巡回指導,給予有困難的孩子及時的幫助。

            (四) 融入場景展示

            1、 合作嘗試邊操作夾子玩偶,邊表演繪本故事。請一組幼兒來介紹玩偶,并且演一演。

            2、 小朋友你們用夾子玩偶表演有趣吧,那我們把它帶到教室里再一起表演吧!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教室里用夾子玩偶表演故事。

          《大嘴巴》大班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

            2、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教學過程:

            1、認識“>”

            以“大嘴巴”兄弟來跟我們做游戲為引子來導入。

            (1)出示7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2)請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3)在出示8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大于號擺放好。

            2、認識“<”

            (1)出示4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2)請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在出示3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小于號擺放好。

            此環節重點: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3、數字游戲介紹游戲玩法: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4、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5、教學延伸可將這些游戲道具放在數學區,供小朋友自由操作、自由游戲。

          《大嘴巴》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

            2.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3.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4.養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5.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文.章出自屈a老師教.案網"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活動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于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大嘴巴》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線索,以兒童思維發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律

            4、用已知規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大嘴巴》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數字(1—9),符號“〈”“〉”。

            學具:(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

            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活動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于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大嘴巴》大班教案6

            目標:

            1、通過游戲使幼兒知道書要一頁一頁翻看,初步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習慣。

            2、能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

            準備:《大嘴巴》大圖書制作

            過程:

            一、觀察常見的菜肴圖片,說出名稱。

            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一頁一頁翻看圖書。

            1. 先看封面,這本書的書名叫什么?

            2. 教師示范,一頁一頁翻看圖書。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歡吃什么?(請幼兒喂食)

            3. 小青蛙吃了小蟲,力氣大了,它開始唱歌了:小青蛙,呱呱呱,我愛蟲子,你愛吃什么?(教師示范)

            4. 按以上方法學習:小鴨子,嘎嘎嘎,我愛吃小魚,你愛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愛吃骨頭,你愛吃什么?

            小花貓,喵喵喵,我愛吃小魚,你愛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樣樣東西都愛吃。

            三、教育幼兒樣樣東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圖書的制作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它會唱歌,書中的動物形象可以讓幼兒喂食,同時可供教師生動形象地演示書要一頁一頁翻看,因此,對于年齡小的幼兒來說,活動中教師教具的運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隱性指導作用。

          《大嘴巴》大班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剪、貼、畫等技能的綜合運用,巧妙利用夾子開合的特點,創造性地制作夾子玩具。

            2.體驗廢舊材料創意制作帶來的快樂體驗。

            二、活動準備:

            1.范作若干。

            2.廢舊夾子、硬卡紙、彩紙、油畫棒、雙面膠等。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二、探索方法,嘗試練習。

            1.討論:他們玩了什么游戲呀?為什么他們的嘴巴都能張開呀?(夾子)張開的大嘴巴里面還有什么秘密呢?

            2.示范:讓我們邀請更多的朋友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吧!猜猜老師請來了誰?以灰太狼為例,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嘴巴”的制作方法,學習粘貼在夾子上的技巧。

            三、實踐操作,創意無限。

            1.討論:你想做誰“張開了大嘴吧”?里面藏了什么呢?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制作。

            四、分享展示,快樂游戲。

            1.引導先做好的幼兒向朋友介紹、分享自己的作品。

            2.游戲“張開你的大嘴巴”。

          《大嘴巴》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思考對折剪出對稱物體的方法,在學折紙“東南西北”的基礎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觀察了解精靈臉部的不同特征,并運用剪貼的方法制作小精靈。

            3、在大膽創意中,體驗制作大嘴巴精靈的快樂。

            活動重點:

            注意觀察出剪貼添加不同特征變成動物的方法。

            活動難點:

            思考對折剪出對稱物體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對應位置,添加出形態各異的精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初步會折“東南西北”

            2、物質準備:(1)ppt課件(2)已經折好的大嘴巴精靈(兩個)(3)彩色正方形紙(若干)(4)各種彩色碎紙(5)剪刀(人手一把)(6)雙面膠(若干)(7)膠棒(若干)(8)彩色水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調動幼兒興趣,創設游戲情境。

            1、師:綠綠的草地上,誰來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出示大嘴巴螃蟹精靈,引導幼兒觀察螃蟹精靈的特征)

            2、教師用螃蟹精靈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紹自己身體特征、做游戲、說話等。

            師: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靈,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們的大嘴巴張開和我比一比,誰的大,啊……,恩,你的大,你們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師:我一個人在草地上玩真沒勁,朋友們你們快來陪陪我吧,看看誰來了?(從而引出課件中的各種精靈)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師:誰來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小貓咪,喵喵的尖耳朵長長得胡須。)

            2、師:你們看,我還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們喜歡誰,它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發現各個小精靈的特點: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長長得胡須。注意觀察出剪貼添加不同特征變成動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須、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觀察的真仔細,如果幼兒有遺漏的地方,教師補充:我喜歡……)

            教師總結:這些小精靈們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睜著的,有的眼睛貼臉的邊上,有的眼睛貼在中間一點。他們的耳朵有一樣長長的(問像什么小動物),也有尖尖的,還有的圓圓的。他們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長長卷卷的舌頭,有的有尖尖的牙齒。還有的精靈長了長長的胡須。每個小精靈都有自己的特征,我們一看到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靈。

            (二)探索大嘴巴精靈的制作方法

            3、師:這些小精靈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驟圖)幼:東南西北師:我們來看看東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請幼兒示范)

            4、探索對折剪的方法。

            師:大嘴巴做好了,怎樣把他變成一個可愛的小精靈呢?

            師:原來我們可以彩色紙畫出來,然后剪下貼在大嘴巴精靈的臉上,給精靈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須和卷舌等等,把它變成不一樣的精靈。

            師:我要問小朋友剪小精靈耳朵和眼睛的的時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讓它同時剪出兩個相同的形狀呢?(將紙對折,剪出來)師:你來試一試剪出大眼睛。(請一名幼兒演示,其余幼兒觀察)師: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兩只眼睛,我要幫它打扮一下。(添畫出眼睫毛,眼珠)(強化難點)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貼位置師:我這里有一對小耳朵,你們來幫我貼一下,看看貼在哪里。

            (三)幼兒剪貼操作

            1、介紹材料,交代要求。師:我在后面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請你們自己選擇,做一個你喜歡的小精靈。

            2、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幫助幼兒實現想法。(通過實踐探索,引導幼兒解決耳朵、眼睛的對應位置。)

            三、結束部分

            (一)欣賞作品

            師: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著自己的小精靈和其他小精靈說說話,并向別人介紹一下你的精靈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集體小結:請一位出現貼的位置錯誤的小朋友說說看自己制作時出現的困難,已經解決方法。

            師:這是你一開始折的吧,我們玩玩看,出現什么問題啦,(耳朵/眼睛貼反了),那你是怎么解決困難的呢?

            (二)開拓思維出示大的可以帶到頭上的精靈,啟發幼兒。

            師:我們來看看,這還有一個大精靈呢,下次我們一起合作制作一個精靈王國的國王吧!

            活動延伸:

            1、在美術區,幾人合作,制作大精靈。

            2、在表演區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靈創編小精靈的故事。

          《大嘴巴》大班教案9

            活動名稱

            《大嘴巴魚》(量的比較)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并了解其含義。

            2、技能目標:學習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表示兩個數字的大小。

            3、情感目標:積極參與游戲,并能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

            活動重點:

            能熟練判斷10以內數字的大小。

            活動難點:

            會正確使用大于號和小于號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能正確讀出不等式。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布置好大嘴巴魚和小蝦的家、大嘴巴魚圖片。

            3、不等式、數字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談話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大嘴巴魚吃蝦”,學習數量多少的比較。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并叫個別幼兒示范游戲。

            (2)指導幼兒分組游戲。

            2、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并了解其含義。

            (1)觀看課件,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2)通過計數的方式比多少、大小。

            (3)用身體動作表示大于號和小于號。

            (4)看卡片上的數,判斷大小。

            (5)觀看課件,引導發現。

            (6)練習大于號和小于號的用法。

            3、游戲:“找朋友”,鞏固10以內數量大小的比較。

          《大嘴巴》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

            2、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3、養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

            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有關數量關系

            1.玩拍手數數游戲(1—20):集體。

            2.序數游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游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游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游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游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游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游戲,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游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游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游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游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游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游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游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游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游戲起一個名字。

          《大嘴巴》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數量的多少。

            2、初步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了解其含義,并學習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表示兩個數字的大小。

            3、積極參與游戲,并能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配合游戲戲使用的音樂。

            2、不同顏色的粉筆或呼中間環啦圈。

            3、不等式題卡若干(正面寫不等式,背面寫答案)

            4、練習冊

            活動過程:

            1、游戲:大嘴巴吃是,學習數量多少的比較。

            2、(1)、小朋友,老師今天想帶領你們玩個大嘴巴魚吃蝦子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2)、游戲玩法

            ※11個人一組,選擇一個人當大嘴巴魚,其他10人當蝦子。

            ※我們在地上畫兩個顏色不同的方框當是子的家;兩個方框之間畫一個圓圈當大嘴巴魚的家。

            規則:間樂響起,蝦子們邊游泳邊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水面透透氣吧”。這時大嘴巴魚在呼呼大睡。音樂停止,大嘴巴魚伸個懶腰,張大嘴巴做吃蝦子的動作,這時蝦子們邊游邊說:“大嘴巴魚來了,快回家啊!”(蝦子分開跑回兩個家里。)大嘴巴魚跑進圓圈里說:“哈哈,讓我來數一數,哪邊蝦子多,我就把大嘴巴對著哪邊,就吃哪邊的是蝦子”。大嘴巴魚點數后,張大嘴巴對著蝦子較多的一邊,若比較正確,就做:“阿嗚真好吃”的動作,若比較不正確,就罰下場。一輪游戲結束后,換另一位幼兒當大嘴巴魚,繼續游戲。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4)教師小結并表揚在游戲中表現較好的幼兒或其他方面有進步的幼兒。

            3、操作練習冊,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并了解其含義。

            (1)、通過計數的方式比多少。

            (2)、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3)、經營活動習大于號和小于號的用法。

            教師小結:開口向左邊的叫大于號,開口向右邊的叫小于號。口子喜歡對數字的大的一邊,所以哪邊數大它的開口就朝哪。

            4、游戲:搶答賽,鞏固10以內數量大小的比較。

          【《大嘴巴》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我的“大嘴巴”姑姑作文09-02

          我的“大嘴巴”姑姑_700字10-29

          大班小寒教案01-04

          春節教案大班語言教案12-14

          大班詩歌教案《搖籃》08-23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7

          大班新年娃娃教案12-26

          大班小寒節氣教案01-05

          大班節氣小寒教案01-04

          大班新年美工教案1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