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

          時間:2021-11-27 19:33:1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1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一同操作、探究,觀察廣告紙片落下時的不同現象。

            2.能把觀察到的現象與同伴交流、分享結果。

            活動過程

           。ㄒ唬┮龑в變赫f說:廣告紙片除了“折紙”外,還有什么用處?

            那我們一起來用“廣告紙片”做其它游戲,好嗎?

           。ǘ┏鍪尽凹埰c紙球”,談論一下:它們落下來時一樣嗎?

            1.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一下。

            2.觀看它們落下時的不同現象?

            3.出示“紙條”,接著用紙條變魔術(在紙條上撕多個小口)變成“小芽”。

            討論:如果把“小芽”落下來,會怎么樣?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一下:怎么落下來的?(旋轉落下來)

            4.幼兒取廣告紙,動手操作“小芽”并探索“小芽”是怎么落下來的?

           。ㄈ┏鍪尽坝涗浖垼郝湎聛怼,交代記錄要求。

            請幼兒分別在紙上記錄:“紙片、紙球、紙片小芽”落下時的不同。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紙片和紙球自由下落的現象。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大膽的進行嘗試。在嘗試后,我和孩子們進行了討論:它們落下來時一樣嗎?幼兒發現紙球會直直落下來,紙片是慢慢地飄來飄去落下來。在小結中幼兒知道:物體扔到空中后都會落下來,而且不同的物體落下來的方法式不一樣的,并且有的快,有的慢。在第二次操作時加入了小芽,這一次嘗試,孩子們都很興奮,他們發現小芽是旋轉著落下來。通過這次的嘗試幼兒發現:同樣的紙,把紙片、揉成紙團、做成小芽后,它們落下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物體落落下來的是孩子們喜歡探索的問題,讓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索物體自由下落的方法,幼兒特別感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2

            活動目標:

            1.感知紙落下的不同現象,發現同樣大小的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樣。

            2.能大膽表述自己觀察的現象,體驗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條若干(如:報紙,蠟光紙,卡紙,鉛畫紙,宣紙,廣告紙等)

            2.大小材質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張卡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并了解紙下落的不同樣子

            1.幼兒自由選一張紙玩一玩。

            出示各種各樣的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紙,你自己選一張紙,拿在手里舉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來時是怎么樣的。

            2.幼兒自由玩紙操作。

            3.集中交流:說說你的紙是怎么落下來的,請幼兒表達并演示。

            甲:我的紙是慢慢飄下來的,那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乙:我的紙是翻滾著落下來,你也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丙:我的紙是很快“嗖”的落下來的。

            3.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有的是慢慢地飄下來的,有的是翻滾著落下來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來的。

            二、感知不同材質的紙下落的不同速度

            1.剛才是自己拿紙玩一玩的,現在老師請你去找一個與你不同的這張紙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們這兩張紙它們落下來時,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時放手,你又會發現什么。

            2.幼兒找一個手持不同材質紙張的同伴共同玩紙。

            3.集中交流紙落下來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紙時發現它們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它們誰先落地,誰后落地?)

            4.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速度不一樣,像卡紙、鉛畫紙厚一點的紙下落的時候速度快,像蠟光紙、宣紙這些薄一點的紙下落的速度就會慢一點。

            三、感知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不同速度

            (教師提供顏色不同大小材質一樣的兩張紙)

            1.教師交代材料:

            這里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相同材料的紙,一張是紅色的,一張是紫色的。請小朋友拿著紅色的紙想辦法變一變它的樣子,再跟紫色的紙比一比它們落下的速度會不會一樣呢?要求兩張紙同樣的高度同時放手落下,觀察它們的速度。

            2.幼兒操作探索:

            幼兒取紅色的紙進行操作,再跟紫色的紙進行比較。

            3.集中交流:

            (1)你把紅色的紙變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甲:我把紅色紙變了紙球,它是直直的很快落下來了,而紫色的紙是慢慢的落下來的。

            乙:我把紅色紙變了飛機,它也是很快落下來的,而紫色的紙是慢慢落下來的。

            (2)現在兩張紙下落的速度一樣嗎?

            小結:原來我們動動手,把相同材料的兩張紙變變形狀,它們下落的速度也會不一樣。

            四、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丫”字形的紙片,幼兒猜測它又會怎么落下來的,老師在區角里給你們也準備很多“丫”字形的'紙片,你們也去試一試,看看會有新的發現嗎?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象,才會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特別強。一次區域活動中,班上的孩子正在美工區制作“我的面具”,“看,我的紙在空中跳舞了”、“我的紙也能向雪花一樣飄呀飄”……安靜的區角突然傳來孩子們的陣陣喧鬧聲,原來他們在制作過程中,不經意間對紙的下落現象產生了關注?吹胶⒆觽儌個躍躍欲試,我適時抓住了教育契機,依托孩子的興趣點,生成了這一活動,旨在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探索和操作紙下落的不同現象以及改變紙的形狀后“自由落下”的特點與速度,讓幼兒感受科學發現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3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的現象,對物體的下落現象感興趣。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物體落下的現象。

            [活動準備]

            智慧蘋果6個、托盤5個、記錄單多于幼兒人數、相同的白紙人手一張、沙包、瓶子、紙杯、水果網、蛋糕盤、小手絹、瓶蓋等若干、彩筆4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這是一個沙包,請你仔細看,它怎么樣了?"

            1、教師操作沙包從空中落下。

            2、談話: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東西落下來,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3、獎勵1個智慧蘋果"你們真是一群認真觀察、大膽表現的孩子,獎勵你們1個智慧的蘋果。"

            二、挑戰游戲一-----探索兩種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有什么不同

            1、猜一猜出示沙包和小手絹,幫助幼兒理解同一高度、同時的含義。

            猜一猜,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會怎樣?

            2、教師驗證幼兒猜想,引導幼兒觀察它們下落的速度及路線。

            3、 教師示范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記錄結果。

            如:用圓圈代表沙包,正方代表手絹,在它們下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表示他們下落的樣子與速度。

            4、幼兒操作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你們也可以選兩樣不同的東西,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仔細觀察它們落下時有什么不同,把看到的結果記錄下來。。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找一個碰不到小朋友的地方試一試。"

            5、展示記錄單,學習多種記錄方式。

            1)教師提問不明白的地方,請問:xx小朋友,這個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間提問你對誰的記錄不明白,可以向老師剛才那樣提問。

            3)小結幼兒的記錄方法。

            6、獎勵智慧蘋果為了表揚你們遵守規則、物歸原位的好習慣,獎勵你們2個智慧的蘋果。

            三、挑戰游戲二----探索相同的紙不同的下落方式。

            1、教師示范一張紙飄落,提出問題。

            誰能用同樣的紙和我比賽,讓你的落下的和我不一樣。

            2、幼兒人手一張進行實驗,教師及時發現有創意的孩子和她比賽,鼓勵其他孩子創新出不同的方法。如:我只和第一位想出不同辦法的小朋友比賽。

            3、 幼兒回座位,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獎勵3個智慧蘋果

            5、為了表揚你們積極動腦,想出與別人不同的辦法去實驗,獎勵獎勵3個智慧蘋果。

            四、由智慧蘋果引出牛頓的故事。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隨時觀察物體落下的現象。

            活動反思:

            活動中第一次嘗試,探索發現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在這一環節老師沒有給幼兒提過多的要求,只是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和寬松的探索氛圍,這樣能便于幼兒自由嘗試,簡單的嘗試后,孩子們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落下來,并且有的快有的慢。孩子們的發現,我就緊接著提給孩子問題:到底什么東西落得快?什么東西落得慢?幼兒進行第二次嘗試,按物體下落的速度進行分類,和幼兒進行集體驗證后,根據幼兒掌握的情況,老師提出一個發散思維的問題:“除了老師給你準備的東西外,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落得慢?什么東西落得快?”孩子們的回答很豐富,有的說:樹葉落得慢,石頭落得快......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通過分類活動,幼兒對落得快落得慢的物體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重一點的物體落得快,輕一點的物體落得慢。老師發散性思維的問題,不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更進一步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但在這里有一個知識難點,幼兒認為物的輕重決定它下落的速度,這是幼兒探索的結果。也是幼兒感性經驗的反應。對幼兒的回答,我沒有下結論,而是給幼兒一個新的問題,給幼兒提供第三個嘗試機會,在這個環節中,幼兒知道了物體下落的速度除了與自身的重量有關,還與形狀、大小有關,這次探索是本活動中最精彩的探索,我用啟發性語言脫像了**給幼兒提供了方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遷移,我對幼兒進行了肯定和鼓勵,是每一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幼兒的探索活動推向了**。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顒友由旒ぐl了幼兒的求知欲,給幼兒提供了繼續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學教案:落下來】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落下來》12-20

          大班科學教案12-11

          大班科學教案《魯班造傘》12-20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葉子》12-20

          《熱水怎樣變冷》大班科學教案12-18

          《會變的水》大班科學教案12-21

          大班科學教案《生活中的數字》12-20

          大班科學教案《生活中的數字》12-2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風》12-18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落下來》09-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首页 |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