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時間:2024-10-31 09:40:5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環境教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精選12篇)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1

            主題來源: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社會因素中,環境對學生心理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有段古文這樣寫道:“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短短數語,表明了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因為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教室布置在教學情境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一環,它具有欣賞、教學及創作的功能,若能發揮得當,更能激勵人心,鼓動、激勵學生之功用。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教室里環境問題的種類,以及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影響。

            2、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你身邊的小事做起。

            3、通過各種活動,學生了解解決教室環境問題的方法,開展創建綠色教室行動。

            活動課時:

            2——3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一、引出話題

            師:學校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有沒有環境問題?如果有,有哪些?

            學生小組討論。

            二、確定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討論環境問題,同時結合《環境教育》六年級下冊P29上圖,啟發學生歸納到以下幾個主題:

            1、噪聲問題

            2、光污染問題

            3、垃圾問題

            4、粉塵問題

            5、其它

            三、根據學生的討論主題,結合自己的喜歡的情況進行分組。

            四、各小組根據自己的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師重點指導:(出示活動計劃的表格)第一欄內填寫組員分工情況,第二欄內寫下小組成員討論出的.活動步驟與策略,第三欄內確定活動所用的方法……

            小組活動

            活動主題:

            活動地點:

            活動方式:

            時間安排:

            小組分工:

            活動準備:

            第二階段:

            1、各小組按各自的主題進行活動

            2、老師及時了解各組學生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第三階段:

            1、各小組交流活動所得

            2、全班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教室里的環境污染,怎樣創建綠色教室?你為創建綠色教室做了些什么?

            各組展示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3、說說活動后的體會。(先由說代替寫,在說的基礎上再過渡到寫體會)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2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課前準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

            2、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3、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導入: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么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這個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180000千克180噸

            月5400000千克5400噸

            年65700000千克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4、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二、說一說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 (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復。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近日向社會公布了處理城市垃圾的國家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后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并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四、聯系實際: (說一說)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創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采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么呢?”

            1、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試一試)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么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六、活動小結

            (略)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3

            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動植物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動植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初步樹立保護動植物的思想觀念。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學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我們常見的一些動植物。

            2、掛圖或幻燈片──地球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3、關于動植物的錄像帶。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引入

            1、放映關于動物和植物幻燈或錄像。

            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或錄像帶),有什么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我國動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板書課題: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

            (二) 學習新課

            1、人類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燈片)。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們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述綠色植物養育了人類,給我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動物的`幻燈片)。

            教師過渡:和植物一樣,人類的生活也離不開動物。你們都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對我們又有

            什么好處呢?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這些朋友(出示我們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幻燈片)。

            教師沉重地告訴學生:同學們,看吧。我們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這樣的破壞:沙暴,洪水,污染?所有這些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引起的。為此,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野生動植物(舉例具體是哪 些方法),因為保護動植物就是保護自然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三) 鞏固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我們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護它們。

            2、提問:

            (1)你知道動植物對于我們人類有哪些作用?

            (2)我國為野生動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討論: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亂砍樹木或捕殺野生動物,應該怎么辦?

            (四)布置作業出一份"保護環境報"。寫一個星期的環保日記。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4

            教學目的:

            1、通過認識植物的變化,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愛環境的情感,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深刻內涵。能分辨什么樣的`行為是保護環境,什么樣的行為是破壞環境。

            3、讓學生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在生活中能養成環保的習慣,具備環保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離不開礦藏。離不開海洋,離不開江河。離不開山崗,離不開森林。離不開草原,離不開土地。環境是一切自然資源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活在線》學生自學課文討論:你獲得什么知識?

            小結2、學習《追根求源》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小組討論:楓葉為什么紅了?

            小結3、自學《二十四節氣》

            三、環保在行動

            1、調查小麥、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種后時間、和收獲時間。

            2、調查借助自然氣候應當干旱、霜凍等惡劣天氣的措施

            3、考察一種作物的耕作時令并親自種植。

            四、總結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5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系,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臟物,不踐踏草坪,不隨意摘花摘葉。

            教學策略:

            寓思想性于整個活動過程之中。

            教學過程:

            一、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輕快的.音樂,喚起我們對美的向往;甜美的歌聲,激發我們對祖國、家鄉、學校的熱愛。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去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看,青山綠水相伴,鳥語花香相隨。這么美麗的自然風光,令我們振奮,但,是誰在隨地吐痰,亂扔臟物,踐踏草坪隨意摘花摘葉呢?破壞了這怡人的環境。

            二、活動深入:

            1、參觀校園。

            2、尋找到被同學破壞的環境

            資料1: 每年地球有16000萬公頃的森林要消失,同時將約有600萬公頃沙漠急劇擴展。如此發展下去,現在的良田再過500年將流失得干干凈凈。

            資料2:據科學家統計,全球每年有50億噸的二氧化碳污染著我們,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也在劇增。

            資料3: 由于人類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廢水,使河道阻塞、水質變臭,魚類也在迅速減少。

            主持人: 由于環境被污染,我們的生存正受到嚴重的威脅。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

            齊答:面對環境污染,我們——未來的主人決不能袖手旁觀,決不能任其發展。

            主持人: 對,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朗誦:

            一滴水流進長江,變成了洶涌的波浪; 一個浪打進東海,變成了澎湃的汪洋;

            保護綠色生命,裝點出祖國的春天。 廣闊的田野更綠更美;

            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 這是環保的功績, 這是環保的恩賜。

            主持人: 你們看——水清清,天藍藍,大地春回光燦爛。

            你們聽——田野里,笑聲歡,動植物們喜開顏……

            主持人: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保護自己的家園、愛護美麗的學校”的活動中去吧,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三、活動結束。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6

            教學目標:

            1、經過“尋找身邊浪費紙張、令紙張悲痛的現象”,讓學生了解自我哪些行為造成了紙張的浪費,規范自我的日常行為。

            2、讓學生了解造紙的過程、使用資源狀況和產生的污染物,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

            3、讓學生初步認識森林資源是有限的`,并且懂得要去珍惜。

            4、讓學生了解再生紙的定義和環保性,提倡使用再生紙。

            5、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節儉用紙的具體措施,體驗參與節儉用紙、保護環境實踐活動的樂趣。

            6、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紙張的生產過程和原料

            教學難點:

            節儉用紙的措施

            教學準備:

            1、搜集用紙和造紙的資料、圖片和視頻等等。

            2、設計調查表格,為“走出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齊讀“紙張的自述”,導入新課,使學生初步了解紙張的一生,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開動腦筋:

            1、引導學生從身邊出發,尋找浪費紙張、令紙張悲痛的現象,在同伴交流的教程中,對自我一些不以為然的浪費行為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2、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紙制品,給學生供給一些參考,讓學生了解自我哪些行為造成了紙張的浪費,便于以后規范自我的行為。

            三、探究園地:

            展示造紙的過程,并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文字,了解造紙的全過程,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造紙的哪些環節需要利用資源,哪些環節會污染環境?讓學生討論交流。

            四、齊心協力:

            閱讀課本中一段很重要的文字,了解什么是再生紙,并經過再生紙與普通紙的比較,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再生紙的環保性。經過學生之間互相回憶,討論在學校和自我家中發現過的再生紙有哪些。

            五、走出學校:

            把調查表格拿出來分析:怎樣節儉用紙?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類的朋友——可愛的動物的外觀、本領等方面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動物的愛心,使學生認識到其他動物與人類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2、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其他物種所應持有的態度。培養學生從全局看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其他物種所應持有的態度。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的文字資料和相關圖片。

            制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揭題:第七課 動物哪里去了

            二、學習:多么可愛的朋友

            1、我們先進入第一個版塊的學習,認識這些可愛的朋友。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有哪些生物朋友等著我們去認識。你認為他們可愛在哪里?

            同學自主閱讀。

            2、通過閱讀,你能說說你認識了那些可愛的朋友,這些朋友又分別可愛在哪里,它們具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

            我們一起看大屏幕,再一次感受它們的.可愛。

            3、課前同學們也都搜集了一些朋友的資料,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朋友具有哪種特點呢?

            4、小結:正是這些朋友具有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所以我們的生活才會這么多姿多彩,家園才顯得生機勃勃,可是……

            三、學習:我們的朋友在減少

            1、一起看大屏幕:錄像出示

            讀文字:你覺得這些動植物的數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是啊,它們的數量正在減少,而且有些物種現在的生存環境十分艱難,正在逐漸走向滅絕。

            2、除了這些,你還知道我國或世界上哪些動植物已經滅絕或正瀕臨滅絕?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朋友,(出示視頻)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師:這是金花茶,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數量已經十分稀少。

            這是白頰長臂猿,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十分稀少。

            這是白暨豚,是一種古老而又美麗的動物,有“活化石”之稱,現在的數量不及大熊貓的5%。

            4、假設自己是這些動植物種的一種,請以它的口吻說一句“遺言”,或發出一句呼吁。

            5、總結并組織討論51頁提出的問題。

            有人認為保護動植物只是因為他們對人類有用,那些看起來沒有什么用的動物就不用保護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站在動植物的角度上,發表自己對生存處境的看法。)

            6、討論書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動植物。說說書上三組生物鏈的關系。

            7、以小組為單位,自己仿照游戲中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系,寫出一組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的動植物,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8、有感情地朗讀“世界滅絕動物墓地”上的墓志銘。

            討論:沒有了動植物,人類將何去何從?從這里你讀懂了什么?動植物的消亡之時,也是我們人類的滅亡之時。

            9、那么到底誰是殺手呢?

            觀看課件,討論,出示一組文字。

            過渡:人類是動物的殺手!也許有的人是故意的,也許有的人是無意的,下面請大家來朗讀一下這首小詩。

            10、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讓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成員能和睦相處,讓我們這個大家庭繼續多姿多彩,關鍵的是需要我們的行動。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準備在保護動物方面的做法。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8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有關電子垃圾的知識,使同學對電子垃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 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實踐體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事先查閱有關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

            2、建立專題網站,收集部分資料。

            3、準備相機等設備記錄部分活動過程。

            4、聯系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進行參觀采訪。

            具體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課題研究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機。電視機,手機等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對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于電子垃圾與環境的問題。你們覺得該研究或者探討哪些問題呢?

            二、定題質疑

            1.電子產品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方面?(思考、討論)

            2.電子產品報廢后如何處理?

            3.報廢后的`電子產品對環境有何影響?

            4.如何綠色環保的處理回收電子垃圾?

            三、歸并總結,提出研究內容:

            1.電子垃圾的產生;

            2.電子垃圾的發展狀況;

            3.電子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危害;

            4.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處理。

            四、自由分組、小組合作展開調查研究

            1.找出核心問題,定好研究目標

            a. 電子產品的調查 電子產品類型及作用

            說說我們目前的電子產品使用情況 電子產品的使用的壽命調查

            b. 電子垃圾的產生和發展狀況的調查 了解電子垃圾發展的歷史知識 世界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我國的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c. 電子垃圾產生與環境污染的調查 報廢后電子產品的去向調查

            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 d.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回收處理

            2.進行具體分工,分工合作、查找資料

            3.制訂課題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五、抓住重點、匯報指導

            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方案,交流總結并完善自己的方案。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9

            活動目標:

            1.了解口亂吐香糖帶來的煩惱以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裝紙上的環保標志的含義。討論消除口香糖污染的辦法。

            3.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樂意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活動準備:

            1、口香糖的外包裝紙若干,將口香糖扔進垃圾桶的圖標一組。

            2、5張錯誤處理口香糖方法的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這是什么?小朋友吃過沒有?誰能告訴我口香糖是什么樣的呢?

            (請一個幼兒現場吃吃看說說口香糖的特點:軟軟的、粘粘的`,不能咽下去)

            吃口香糖有什么好處嗎?

            (防止蛀牙,清新口氣,幫臉部做運動,口香糖還能吹泡泡,很好玩)

            吃口香糖有那么多好處,小朋友喜不喜歡吃,(喜歡)可是,因為口香糖不能咽下去,所以它也有不少的煩惱!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說說圖片內容,了解口香糖的煩惱。

            (1)圖片1 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2)圖片2、3 把口香糖扔在地上踩到了口香糖

            (3)圖片4把口香糖粘到墻壁上

            (4)圖片5把口香糖放到別人頭

            2、討論,怎么做才能消除口香糖的煩惱

            (1)探索口香糖包裝紙上的秘密

            人手一張包裝紙,找找包裝紙上的秘密。

            (2)請幼兒說說自己找到的秘密。

            (3)出示圖標,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

            3、延伸

            提問:除了不亂吐口香糖我們還能為保護環境做什么?當你看到身邊的人或是爸爸或是媽媽做了污染環境的事的時候,請你們做一名環保小衛士,提醒他們不要污染環境,要愛護我們的環境。現在,讓我們到操場上去看看有沒有小朋友們亂扔的垃圾,去把它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好不好?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10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表達學生對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的美好愿望。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情況、事例。

            2、安排幾位學生表演小品,道具自己準備。

            3、復習語文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文。

            活動過程:

            一、小品引入主題(請老師自由發揮)。

            二、具體事例,初步認識。

            師:破壞我們生存環境的有很多。活動前叫大家去調查過。下面請同學們說說。

            生:工廠向江河排放廢水。

            生:人們向江河投放垃圾。

            三、分析事實,深化認識。

            請同學們針對上面的現象,說說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1、先說水源是怎樣被污染的。

            2、隨意砍伐樹木、開墾土地,也會危害我們人類,請舉例說明砍伐樹木造成的危害。

            四、聯系身邊事實,加深學生對環境污染的認識。

            請同學們匯報自己所了解的當地環境污染的情況。

            五、師:同學們了解了很多環境污染的現象以及害處,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是十分關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么要保護環境?怎樣保護環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議嗎?

            六、以后我們怎樣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呢?要求學生討論后匯報。

            七、教師總結。

            小學環保教案:傾聽自然

            目的:通過傾聽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達到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親近自然的目的,在錄音過程中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

            所需物品:小錄音機或復讀機、磁帶、電池、筆、紙、雨傘。

            活動方法:

            (1)帶學生到郊外有山有水的地方,讓學生分散開來,尋找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并把自己喜歡的聲音錄下來。

            (2)在錄音的同時用筆、紙記下所錄的聲音是誰發出的,記下錄音的時間、地點

            (3)將學生集合在一起,讓他們分別把自己錄下的聲音放給大家聽,并進行講解。

            (4)回到學校后,請學生把錄自然界聲音的感受寫下來,并寫出與所錄聲音有關的成語、詩詞(如:水到渠成、滴水不漏?)。

            (5)在市區內,讓學生用課余時間錄下周圍的聲音,比較一下學校、家、馬路、公園內等的聲音與在郊外錄的聲音有何不同。并按照聽到的純自然之聲與城市生活中產生的聲音列表加以對比。

            (6)讓學生比較自然之聲與城市生活嘈雜之聲哪一種更優美、更和諧。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11

            一、教學內容:

            “環境教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類的朋友可愛的動物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動物的愛心,使學生認識到動物與人類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2.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動物所應持有的態度。培養學生從全局看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和人類和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對待動物所應持有的態度。

            四、教學準備:

            收集動物消失的文字資料和相關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人類和許多動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這些動物種類繁多,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生存的家園才會這么生機勃勃。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身邊的朋友。

            (二)、介紹我們可愛的朋友繁衍過程同學們介紹自己準備好的動物的資料。師小結:有人認為保護動物只是因為他們對人類有用,那些看起來沒有什么用的動物就不用保護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

            (三)、觀看我們的朋友在減少

            1、展示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動物簡介。這些動物的數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假設自己是這些動物種的一種,請以它的口吻說一句“遺言”,或發出一句呼吁。

            3、站在動物的角度上,發表自己對生存處境的'看法。

            4、分成三組,扮演書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動物。

            5、以小組為單位,自己仿照游戲中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系,寫出一組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的動物,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6、有感情地朗讀“世界滅絕動物墓地”上的墓志銘。討論:沒有了動物,人類將何去何從?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 12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收廢電池活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保護環境。

            2、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調查了解電池的消費情況:

            1、出示實物:手電筒、手表、計算器等。

            提問:你知道這些物品的.心臟是什么嗎?(學生回答:電池)在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電池?你知道電池有哪些類型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隨機展示不同類型的電池)

            2、電池的品種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那么人們對電池需求情況又是怎樣呢?學生交流調查情況。

            3、觀察調查表得出:電池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世界電池消費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

            二、聯系實際,了解廢電池的危害:

            1、這么大的消費量,產生了許許多多廢電池,廢電池到哪里去了?

            2、這些丟棄的廢電池對人類有危害嗎?為什么?

            3、廢電池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有哪些危害呢?

            讓我們來比一比,看誰了解的最多。(學生利用書籍、電腦查閱有關資料)

            4、長期以來,人們光知道使用電池,卻隨意亂拋廢電池,結果產生了嚴重的后果。現在你知道該怎么辦了嗎?(學生討論得出:應回收廢電池)

            三、出謀劃策,正確處理廢電池:

            1、國外許多國家都已經非常注意回收廢電池的管理工作,那么我國回收廢電池的情況又如何呢?

            2、學生查閱有資料,獲取有關信息。

            3、交流小結,從大量的資料可看出:我國上億只廢電池大部分沒有回收處理,而是被隨意丟棄,它對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我國政府現在也已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4、作為一名小學生,你認為對廢電池如何處理呢?

            (小組討論,交流,評議)

            四、活動總結: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己。讓我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從回收廢電池開始,為環境出一份力。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環境教育教案05-19

          環境教育教案03-16

          環境教育的教案12-09

          環境教育教案07-13

          環境教育的教案12-21

          環境教育的教案05-25

          環境教育的教案最新05-04

          大班環境教育教案03-03

          小學環境教育論文01-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视频思思久久免费国产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