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

          時間:2022-01-03 11:03:54 教案 我要投稿

          虞美人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虞美人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虞美人教案集合5篇

          虞美人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掌握詞的文體知識,了解詞的四個發展階段和兩大流派。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了解詞的韻律和章法。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代趙翼《論詩》)唐詩過后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于完善、臻于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板書課題)

            解說:激發學生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創新才是文學發展的出路。

            二、解題

            介紹詞的一般知識(分段投影顯示):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三、研習《虞美人》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①齊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

            (解說:引導學生體會詞的音韻美,整體感知詞的思想內涵。)

            ②內容與形式總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這是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解說:引導學生讀注釋,并且從'情”的高度理順詞的脈絡。)

            2.具體研習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說:進一步挖掘詞的思想內涵, 引導學生用兩點論思考問題。)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虛詞的表達作用。)

            ④討論: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征,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

            明確:“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⑥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反復對比宇宙之永恒不變與人生短暫無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恒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常”?

            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回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解說:整理全詞的脈絡,讓學生理解詞人的匠心。)

            ⑧欣賞品味:“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9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并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愁苦嗎?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這兩句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詩人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讓他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這樣的不朽篇章。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5.課堂小結

            李煜后期的詞發自內心,寫的是從未有人寫過的作為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而詞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情緒,因此藝術感染力大大加強;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使他成為我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樂,在鄧麗君《虞美人》的歌聲中進一步體味這首詞的意境。

            結合板書,背誦這首詞。

            (解說:進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與第一步遙相呼應,并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

            四、布置作業

            1.延伸閱讀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預習思考題

            (1)《雨霖鈴》和《念奴嬌》的韻腳在現代漢語中也押韻嗎?如何理解這兩首詞的用韻?

            (2)柳永和蘇軾分別是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試從題材范圍、意境、造語等方面比較《雨霖鈴》和《念奴嬌》二詞。

          虞美人教案 篇2

            一、情景導入

            上節語文課我們具體分析了“20xx年高考新課標二試卷”的詩歌《殘春旅舍》,里面有一個題目是這樣問的“頷聯乃晚唐巧句,具體分析巧在哪里”。在詩歌鑒賞題里重點分析某個字某句詩的這種題型,我們稱之為煉字煉句。今天我們以煉字煉句作為解讀突破口,具體賞析有著雙重身份的詞人李煜流傳千古的名詞《虞美人》。

            二、 簡析作者

            1、身世 2、愛好 (PPT展示)

            3、詞風特點 :前期詞多表現宮廷男女愛情生活和離愁別緒;后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郁蒼涼。

            4、語言特點: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記筆記)

            三、創作背景

            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過著“日夕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兩年后他41歲生日時(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詞,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觸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飲所賜藥酒被毒死,該詞便成了后主的絕筆之作。

            四、 誦讀指導

            1、 找出每一句你認為需要重讀的字詞

            (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幾多)

            自己試著讀,明確讀出的感情基調——低沉凄迷

            2、 思考關鍵字詞有哪些?

            五、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 你認為全詞的詞眼是什么?——愁

            2、作者的愁情是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的?

            華清中學第二屆教學新秀第一輪賽教語文課堂實錄春花秋月 往事

            小樓東風 故國明月

            雕欄玉砌 朱顏

            六、品析鑒賞,感受藝術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什么?即作者懷念的是什么? 物質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

            精神上: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

            4、 “朱顏”的含義是什么?

            后宮佳麗的容顏,

            詞人的容顏,

            國家的容顏。

            5、 改變的僅僅是“朱顏”嗎?“改”

            朱顏 (貌美如花到容顏衰老) 地位 (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 心情 (歡樂自由到愁思綿延)

            6、前六句里,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明確:不變的“外物”巨變的“人事”物是人非之痛

            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你覺得這句話寫的好嗎,好在哪里?明確:以水喻愁,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晝夜不舍,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七:寫法鑒賞——“以水喻愁”

            李煜之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不如李煜詞境界闊大,氣象超邁。李煜之后:“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秦觀不如李煜詞流暢自然、明白如話、眼界闊達八、小結本課

            法國作家繆塞: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虞美人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情況;

            2、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詞思想內涵;

            3、體會詞的藝術特點,對李煜的詞風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重點

            1、如何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提高詩歌鑒能力。

            教學方法

            在多媒體網絡下的協作式教學。師生相互質疑、討論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平臺。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詞的背景及詞的相關知識;

            2、理解本詞的內容,感知詞的思想內涵,體會詞的音韻美;

            3、當堂背誦本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寶庫中,有兩顆璀璨的明珠,一顆是唐詩,另一顆就是宋詞。詞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經出現了,至宋代達到全盛時期。五代時期最杰出的詞人是李煜。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1、提問學生

            2、教師補充

            “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為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為常見。

            詞按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則為長調。

            三、簡介作者

            由學生簡介后,教師補充。李煜,世稱南唐李后主,人多稱之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國君,過著奢華的生活。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者離愁別恨。亡國后,詞多數是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首。

            四、配樂朗誦(范讀)

            學生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五、集體朗誦(多媒體顯示朗讀MTV)

            根據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指導。

            六、學生借助手頭資料及課本注解分組討論詞的字面意思,根據學生掌握情況質疑、答疑。(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相互質疑解答)

            七、品味詩歌

            采用分組協作討論的學習方式。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束呢?

            學生發言,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后,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從而對花謝花開、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束。

            板書補充:一切景語皆情語眼前景(實寫)——心中情(虛寫)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分小組發言。

            教師點撥: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的歡樂、尊嚴、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點撥:宇宙之永恒不變“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

            對比手法:人生之短暫無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

            寫出了詞人作為一位亡國之君面對物是人非,復國之夢難圓的無限悵恨之情。

            4、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引導學生思考詞句用了什么方法來寫愁?抒發了詞人的怎樣的感情?還有哪些詩句中用了這種手法來寫愁思?

            激發學生思考,小組協作討論,發言。啟發學生體會抓住意象的特征來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師點評: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

            以水喻愁(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運用比喻寫愁思的名句,可啟發學生思考,然后列舉一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5、知識延伸討論:詞中兩次出現“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義嗎?

            啟發學生思考,聯系他們所學過的詩歌進行分析討論。由“月”而“柳”、“長亭”。

            教師點撥:

            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之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秦時明月漢時關。

            柳:同“留”,依依惜別之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長亭:送別之意。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MTV。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體會詞的意境。

            九、學生背誦全詞。

            加深體會詞人的感情

            十、延伸閱讀(課堂練習)

            1、課后閱讀李煜的《相見歡》完成練習: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下面對于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1、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2、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3、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得。

            4、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象東流水一樣滾滾東去,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無憂了。

            2、下列對于詞作內容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

            1、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這首詞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詞作之一。

            2、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疾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的哀傷。

            3、詞的下闋,抒寫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這首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情景交融。

            十一、小結

            李煜后期的詞作語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寫情。抒發的是作為一位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情感真摯,藝術感染力很強,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詞史上杰出的詞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學生學唱,體味詞的意境。

            十三、課后思考

            試分析本詞的主旨,找出詞的“詞眼”。

          虞美人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把握詞中意象的特征,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能力目標

            學習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手法。

            3、情感目標

            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思路:

            整首詞的學習以“讀”、“感”為主,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意象特征的整體把握從而更好的深入探尋作者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把握詞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品味鑒賞:

            1、讀詩悟情(是什么):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朗讀語調

            概括全文的情感

            2、追尋愁因:(為什么)了解李煜

            3、愁情表達:(怎么樣/方法技巧)

            1)品味意象

            2)賞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小結:

            二、聯想比較:

            1)都是東流水,試比較《虞美人》的結句與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中的“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表情達意有什么不同。

            2)都是末路王侯,同是絕命詞,《垓下歌》與《虞美人》的風格有何不同

            三、“愁”句集錦:

            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3、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成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4、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

            四、遷移運用:

            1、仿照例子,自擬一個描寫對象,寫一組句子,要求所寫句子使用夸張、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這滿山遍野的桃花,開得熱火朝天,驚天動地,是一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把青春揮灑得淋漓盡致。

            2、片段練習:以“李煜,我想對你說”為題

            附頁:

            一、關于李煜:

            1李煜能詩文、善書畫、通音律,尤以詞聞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男女戀情,風格柔靡。后期則描寫了思鄉之情,亡國之恨以及對昔日生活的懷念,表現出濃厚的感傷情緒,在題材與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寫艷主的窠臼。相傳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詞,李煜被宋太宗賜酒毒死,所以本詞也就成了他的絕命詞。

            二、關于詞的知識:

            1、詞興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種和樂可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2、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可分為上下兩段,叫“片”或“闕”

            3、詞牌名:虞美人: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后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后人欽佩美人虞姬節烈可嘉,創制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虞美人”因以逐漸成為詞牌名

            三、前人評價:

            1、前人憑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主。”的確,作為“好聲色而不恤國政”的亡國之君,李后主確實可悲可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章確實難尋其右……

            2、唐圭璋《李后主評傳》指出:"他身為國主,富貴繁華到了極點;而身經亡國,繁華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極點。正因為他一人經過這種極端的悲樂,遂使他在文學上的收成,也格外光榮而偉大。在歡樂的詞里,我們看見一朵朵美麗之花;在悲哀的詞里,我們看見一縷縷的血痕淚痕。"

            3、王國維《人間詞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四、相關連接:

            1)垓下歌

            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金陵酒肆留別(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虞美人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整體把握詩歌,體會詩人作者的亡國之痛和濃如春水的愁緒。

            2、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學習重點:

            1、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2、體會詞中三度對比、隔句相承的藝術手法。

            學習過程:

            導讀

            作者及背景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導學、導思

            詩歌鑒賞

            1、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為什么而愁?

            3、“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束呢?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5、“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表現用法?

            7、這無限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寫“愁情”的呢?

            ①意境的創設上: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實寫:

            虛寫:

            實寫:物是(自然永恒)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作者運用了這么多的意象,創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將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寄寓在這些意象上,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③三度對比,隔句相承

            對比:

            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

            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短暫無常。

            如此回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曲曲傳出。

            ④發問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可以說是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一唱三嘆,層層疊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作結,這哪是一江春水,簡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達到了極致。

            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①

            ②

            導練

            1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2背誦這首詞。

            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

            《虞美人》配餐作業(22)

            組題康建英時間3月30日

            一、基礎知識

            1、下面詞語中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A、虞美人(yù)窈窕(yǎo)驚蟄(zhé)

            B、漫溯(sù)廬冢(zhǒng)雕欄玉砌(qiè)

            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

            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辨別籌碼顛簸雕闌玉砌

            B、忽略題詞肄業疼心疾首

            C、聯手召喚惆悵屈意逢迎

            D、朱顏伏法寂寥對薄公堂

            3、對下面詩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是()

            A、春花秋月何時了了:了結,終止

            B、雕欄玉砌應猶在雕欄玉砌:指所在的羈押處

            C、只是朱顏改朱顏:指詩人自己的容顏

            D、問君能有幾多愁君:你

            4、下面對《虞美人》表現手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B、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上闋兩句都是由虛到實。

            C、“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一句是實寫,用了對比手法。

            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虛寫,運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體化。

            二、課內閱讀

            閱讀《虞美人》,完成下面1---2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分析“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中“只是”的表達作用

            2、“小樓昨夜又東風”的“又”字在表達上有何作用?

            三、課外閱讀

            閱讀李煜的詞,完成下列問題。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下面對于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2、下列對于詞作內容理解不夠確切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急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哀傷。

            B.詞的下闋,抒寫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詞的結句是主題特別深刻之處。

            C.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詞。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它是李煜早期詞作的代表作之一。

            D.這首小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意味深長。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虞美人教案集合5篇】相關文章:

          關于虞美人教案四篇12-23

          高二語文《虞美人》教案設計12-16

          虞美人 秦觀 行行信馬虞美人01-03

          虞美人 秦觀06-07

          虞美人秦觀05-12

          《虞美人》秦觀04-10

          辛棄疾《虞美人》07-22

          古詩虞美人 秦觀06-13

          虞美人秦觀譯文02-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性欧美黑人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片片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