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2-01-06 20:17:24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一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一)初步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和認數情況。

           。ǘ┦箤W生初步了解分類的含義,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ㄈ⿲W生進行愛學習、愛學校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難點:學會分類方法。

            課前準備

           。ㄒ唬┙叹撸喝虒W圖及1~10數字卡片。

           。ǘ⿲W具:1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師談話 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上數學課。我們在數學課上會學到好多好多知識,比如:認識數字、認識圖形、會計算等等。現在請同學們看一幅圖。

           。ǘ⿲W習新課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邊是什么?

            右邊是什么?中間是什么?

            數一數:圖的上面有幾架飛機?下面有幾輛汽車?圖的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棵白菜?中間有幾只燈籠?

            小結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認真看圖,還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們看圖、看書、做事都用得上這些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做認識新朋友的游戲:說一說:你座位四周的同學都是誰?(要說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誰)

            2.學習數數:

            出示學校新學年開學圖。

            師說:這幅圖畫的是開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大家仔細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數數:

            圖上有幾位老師?幾個同學?(一組一組地數)一共有幾個人?

            圖上面有幾朵向日葵?幾棵樹?幾只小鳥?(從左往右數)

            (2)數周圍的實物:

            數一數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數一數教室里有幾盞燈?幾扇門?幾扇窗戶?

            數一數自己的鉛筆盒里有幾支鉛筆?衣服上有幾個扣子?

            3.學習分類。

           。1)看書上圖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鉛筆和球)

            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師說: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類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鉛筆是寫字用的,和球不是同類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圖片:

            請你們分一分,哪些是同類物品,學生回答后,教師圈上圈。

           。3)學生看書上圖:

            師問:圖上都畫了些什么?(書包、小雞、母雞、公雞和氣球)

            可以把哪些東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雞、母雞、公雞圈在一起)為什么?

            師說:你們說得對!小雞、母雞、公雞都是雞,所以把它們圈在一起。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圈一圈。

            4.了解學生認數的情況。

           。1)看圖回答問題:

            師問:每個圈里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邊的數是幾?

           。2)指名幾名學生分別數出1~10實物的個數。

            (3)教師帶領學生打亂 1~10各數的順序數數。

           。ㄈ╈柟谭答

           。1)看數擺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5根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3)做練習一第1題,把同類的圈起來。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數10以內的數。學會了把物品進行分類。這是為我們以后學習數學的一節準備課。(板書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新生入學后的第一節數學課。在這節課里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使學生初步了解學習數學的目的。通過看圖、數數、游戲、動手擺實物來激發學習興趣。

            二、在這節課的開頭設計了分清方位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會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練習數數上,除了數課本上的圖片還設計了數周圍的實物。目的是不僅了解學生是否能抽象的數數。還要了解每個學生能否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

            四、在學習分類這個環節,不但要求學生能把同類的圈起來。而且還要求說出為什么這樣圈。從而體現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星空中由7顆星組成的星座。

            2.知道“7”的正確書寫方法。

            【能力目標】

            1.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2.能正確書寫“7”。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心情。

            2.在畫星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發散性思維。

            教學重點:

            根據星座正確數星星。

            教學難點:

            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教學準備:

            教師:光盤、實物投影儀、數字書寫卡片。

            學生:方格紙、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準備交流

            請你說說自己生日所在的星座。

            2.光盤演示

            (1)出示書本上的4個星座。

            (2)介紹這些星座的名稱:天鵝座、獅子座、大熊星座、射手座。

            3.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二、探究

            1.觀察這些星座是由多少顆星星組成的?

            請大家一起數數:1、2、3、4、5、6、7師:全是7

            2.小組活動

            (1)用小圓片拼出數為7的星座圖案。

            (2)為圖案取個星座名稱。

            (3)匯報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取這個名稱?

            3.出示題2:按給出的數畫星圖

            (1)學生嘗試自己畫。

            (2)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星圖。

            三、練習

            1.書寫7

            (1)學生嘗試自己寫。

            (2)交流寫法及注意點。

            (3)師指導寫法。

            2.拓展

            選擇1到10個數。

            3.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圖案。

            4.說說你的圖案像什么?

            四、小結

            請學生說說今天你學習的愉快嗎?你又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教案3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游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 時間安排

            單周四下午3:40——4:40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綱要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為依據,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于質疑,樂于討論探究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課上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把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落實下去。

            六、 內容安排

            1、認數

            2、我的位置

            3、趣味拼圖

            4、折一折,比一比

            5、我會編故事

            6、猜一猜

            7、找規律

            8、生活中的數字

            9、巧擺火柴棒

            10、有趣的數學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00以內的數,建立100以內數的數感。

            教學難點:

            100以內數的“拐彎數”。

            教具準備:

            小棒、方塊、回形針、珠子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驕傲的青蛙

            1、老師講故事

            2、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誰能從0數到20?

            二、數數活動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數。老師準備了一些物品,誰來說說你們組都有什么?(小棒、方塊、回形針、珠子)

            2、數出物體的個數,思考:“怎樣擺放,才容易看清楚?”

            3、匯報,交流數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總結出“先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10,在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100”

            4、幫小豬數泡泡。

            5、動手擺一擺

            同桌合作要求:隨意抓一把物品,數一數有多少個?

            三、鞏固練習

            1、說明游戲玩法。

            教師:下面我們做個游戲。(教師抓一把糖,放在實物投影下。)請學生先估一估,然后數一數,看誰估得準數得對。

            2、學生同桌做游戲。

            3、發展游戲。

            四、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教案5

            準備課:上學了

            教學內容:1——2頁

            教學目標:1、在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中,讓初入學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滲透思品教育。

            2、在數1-——10各數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最初步熱情。

            3、讓兒童在數數過程中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以感受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親切,克服陌生感,產生愉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帶數字的一句話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問:九月一日是什麼日子?學生回答,板書(上學了)

            今天,小朋友們上學了,老師先帶小朋友一起參觀校園,請小朋友門仔細的觀察,我們的校園都有什麼?

            師: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參觀校園,誰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看見了一些什麼?學生交流]

            師: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學習的樂園,寬闊的操場就是我們活動的天地,校園是我們學習和活動的場所,你喜歡自己的校園嗎?

            二、出示掛圖

            老師這里也有一所美麗的校園圖,你們還想不想看看?

            學生觀察:這所校園有些什饃?同學們在干什麼?

            觀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10]

            小結:小朋友剛才觀察的非常仔細,數的也非常認真,在校園里,我們找到了那些數呀?學生說1——10,并齊讀

            三、那你能用帶數字的一句話說說身邊的事嗎?

            學生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原來呀,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數,到處有數學。

            四、誰知道我們這節課上的什麼課嗎?你們喜歡數學可嗎?

            課后記:

            一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形象的,生動有趣的數數活動,讓兒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達到能認識、讀、寫10以內的數,會用10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交流。

            2、讓兒童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表示10以內數的大小,在比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過程中,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初步體驗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計算過程。

            4、注意數字,符號。算式的規范書寫,培養兒童認真看,認真算,認真寫的良好習慣。

            5、-讓兒童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一些初步數學活動的經驗與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時間:

            22課時

            1、1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4——5頁1——5的認識例1——例3

            教學目標:1、對1——5各數感性的認識

            2、培養良好的習慣

            3、初步體驗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數

            2、由抽象的數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特別是數字,我們常常用,請你仔細聽,找找老師說的下面的這句話中有那幾個數字:小紅書包里面有1個文具盒,2本書,3個本子。你能象老師這樣用數字說一句話嗎?

            二、教學例1

            (1)出示圖,看圖,用數字說一句話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按照數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擺學具數數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在黑板上數字上面百圓

           。2)老師指圓,學生說數,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小結: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使的物體。

            小組討論: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5頁例4,6頁課堂活動3、4,12頁練習一1、2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的聯系,變化,感悟數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范書寫1-5各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

            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根據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6頁1,寫數

            2、6頁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課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7頁0的認識,例1——例3,8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正確書寫0

            5、能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教學重難點:

            1、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每當節日的時候,人們總會放飛許多美麗的氣球,你們見過嗎?(幻燈演示)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字幾表示?放飛后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小朋友一個氣球也沒有了,傭0表示,0表示什麼?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出示吃魚圖:(1)這圖話的誰?在趕什麼?

           。2)原來有幾條魚?現在呢?

            (4)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老師示范書寫0

            2、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8頁1——2

            2、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里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你發現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

            老師: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多1,從右往左,依次少1

            3、12頁3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內容:9頁比較大小,例1——例2

            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正確使用

            3、初步培養學生具有辨證唯物思想。

            教學重難點:比一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

            美麗的春天到了,花園內開了許多美麗的花,花兒真鎂,引來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瞧,誰飛來了?

            你能用那些數字表示圖中的小動物和花?學生數并且填在書上

            學生用學具擺花兒和動物,并且比較多少。

            小組交流后學生匯報自己的擺法和結果

            怎樣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們要學會一個一個對著擺的方法來比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較同樣、多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花和蜜蜂,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老師:蜜蜂的只數3,花兒的朵數也3,3和3同樣多,我們就說3等于3,用3=3表示,中間的符號是等號,學生練習讀并且書空

            練習:老師擺4個圓,學生擺同樣多的三角形,說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你能在說一個幾等于幾的式子嗎?

            2、比較多與少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蜻蜓和蜜蜂,你發現了什麼?

            蜻蜓的只數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們就說4大于3,寫做4〉3,中間的符號是大于符號。學生練習讀,并且書空

            蜜蜂十。蜻蜓4,3比4少,就說3小于4,寫作3〈4,中間的符號是小于符號。學生讀并且書空

            3、觀察討論

            4〉33〈4,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兒和蜻蜓的比較方法一樣,你會嗎?

            練習:(1)擺3個圓,5個三角形,比較大小

          一年級數學教案6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

            5、用自己的辦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課堂活動。

            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

            五、課堂小結

            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六、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和媽媽。

          一年級數學教案7

            一、分析任務: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約零用錢。

            二、課前調研: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調研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問題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嗎?

           。2)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3)你知道人民幣都分哪些種嗎?

            (4)你自己買過東西嗎?能說說你是怎么買的嗎?

           。5)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么辦?(老師提供樣幣)

            通過這些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里,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說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說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后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

            1、(課件顯示“購物”兩字)

            師:小朋友,大屏幕的兩個字你認識嗎?誰能大聲地讀出來?

            生:購物

            師:購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買東西。

            師:對,買東西就要用到錢。

            師: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呢?(課件出示各國的錢)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國使用的是美元,(課件上指點給學生看。

            2、引導中國的錢叫人民幣

            師: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的認識)

           。ǘ┲v授新課

            1、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請小朋友將準備好的錢袋拿出來。(同桌合作)

            師:把你認識的人民幣拿給同桌看一看,看誰認得最多,開始!

           。ń處熝惨暎

            師:剛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認得不錯,下面我來看看你們都認對了沒有?(課件出示)

            師:說說你是怎么認的?(著重講可以看數字、顏色)

            (第一組:放大的100元第二組:放大的20元第三組:放大的10元)

           。ㄒ辉褰,一角的硬幣及紙幣同時出現)

            師:兩個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指著硬幣,紙幣的課件)

            生: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對,他們制作的材料不一樣。

            師:兩個硬幣的背面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什么?

            生:是我們國家的標志。

            師:很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

            2、給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錢放在桌上,你們覺得怎樣?

           。ㄕn件出示一堆零亂的錢,面值參照書P54)

            生:很亂。

            師:那你們能把它們有規律地分一分嗎?

           。ㄕ堃粋小朋友說,教師移動鼠標將錢分類)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分一分?說說你按什么來分的?

            生:按數字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硬幣紙幣分。

            生:按元、角、分來分。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來給他們三兄弟排排隊?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隨小朋友說,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打開課本55頁,書上的人民幣你都認識嗎?發現書上印的人民幣與我們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左下角有一個紅顏色的斜線。

            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這是樣幣。

            師:這小朋友知識面真廣,這是樣幣,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簡單的`角與角的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按單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ㄕn件出示)一張兩角可以換——()張一角,一張五角可以換——()張一角。

            師:(教師演示換2角,請小朋友拿自己準備的錢上來換。

            同桌小朋友動手相互換一換5角(教師巡視)

            師:(匯報成果)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一下?

            (分別請兩個小朋友上講臺拿5角與其他小朋友換1角)

            師:剛才小朋友只換了2角,5角,現在4個小朋友隨意換一換。(用他們準備的錢)

           。ń處熝惨暎⿴煟簱Q好了嗎?你是怎么換的,誰愿意來告訴老師?(分別請3組小朋友)

            4、學習1元=10角

            師:老師這里有些玩具,一元一個,誰愿意來買?

           。▽W生來買的錢拿給小朋友看,說明小朋友拿1元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師:老師可以賣給他嗎?還有不同的付法嗎?(進行3—4組,用不同的分法進行)

            師:我們從來買的小朋友付的1元錢中發現什么?

            師:對,不管用什么方法付,是不是加在一起都是10角?

            1元=10角(板書,課件出示)

            師:那你們能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嗎?用你手里的學具來驗證一下。

            生:1角=10分(師板書)

            師:好!下面我們來看這些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課件出示練習20角=()元3元=()角1元2角=()角)

           。ㄈ┯螒,逛超市

            師:你們想不想用手里的錢去買你想要的東西?

            師:好!下面我們去小小超市逛一逛,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售貨員,誰愿意(準備卡通售貨員的帽子)

            師:誰愿意來買,帶上你需要的錢!

            (操作中,教師指導:你把他的錢數了嗎?問售貨員:你覺得當一名售貨員責任是什么?并穿插進行禮貌教育)

            師:下面小組合作,先請小組長當售貨員,四人輪流,兩人買,一人監督,付錢的數目對否?

            師:小朋友都用自己手中的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后小朋友可以不要每件事情都麻煩爸爸媽媽,有些東西可以自己去買,但我們自己的零花錢不能亂用,要積累起來,用在該用的地方,好嗎?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這節課的感受。

           。ㄎ澹┌鍟O計

            人民幣的認識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進一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教學重點:

            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教具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回答:說出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說出十位是5的數。

            開火車答:說出27后面的5個數。

            說出各位是0的數。

            2、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燈片,學生觀察母雞下蛋圖,比較左右兩邊圖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比較呢?

            (1)根據雞蛋圖來比,只看最后一行,左邊有3個,右邊有1個,所以28大于26。

            (2)根據數的順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據數的組成比,28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26由2個十和6個一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計數器比較數的大小:

            39和45比較,四人小組討論,怎樣比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比較小,指名回答,說說小組討論結果。

            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教師板書: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樣的方法,或用老師歸納出來的方法學習比較圖。

            3、教師可多寫幾個數,讓學生直接比較(不用計數器)。

            4、教師寫出三個數讓學生比較大。嚎上日页龊妥钚〉臄,再決定中間數。

            5、教師再次總結比較數的一般方法。

            三、板書設計:

            比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一年級數學教案9

            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含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估算意識.

            3.創設發新書的真實情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課前準備

            小棒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發新書

           。ㄒ唬﹦撛O發新書的情境,引入新課. 【演示課件發新書】

            師:今天我們一起先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是新華小學一年級(1)班的一名同學。他可是一個特別關心集體的人,班里的事情他總是搶著做!你們瞧,他又在忙什么?

            師:同學們說對了,他在幫老師給同學們發新書!他好像在想著什么!你們看出來了嗎?

            生:他在想這些書夠不夠!

            生:他們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他一共抱來40本書,每個同學發一本也不知道夠不夠?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你們說夠嗎?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新朋友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看圖,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進行熱愛集體的思想教育.)

           。ǘ├们榫,引入新課,提出并解決問題.

            師: 同學們一致認為夠了,那你們是怎么想的呢?

            生1:假如他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這些書就正好,可是他們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夠了!還剩下兩本呢!

            生2: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19人,我還知道我們班一共有38個人,如果把書給我們都夠了,那他們班比我們班人少,也一定夠!

            師: 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小明抱來40本新書,發給同學們每人一本,他想知道這些書夠不夠?其實,只要算出來班上的人數,就能知道40本書夠不夠。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據這個數學問題列個算式嗎?

            生:18+19=?

            師: 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先自己試一試,再和你們小組的伙伴說一說.

            師: 那么,19+18 到底等于多少?我們該怎么算呢?老師相信你一定有辦法!

            (三)學生匯報:

            生1:我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10+10=20,個位和個位上的數相加,9+8=17;再把這兩個得數加在一起就是一共多少人,20+17=37.

            生2:我是用19先和18的十位上的10相加,19+10=29,29再和剩下的8相加,29+8=37.

            生3:我是先把19看成20,這樣算起來會覺得簡便一些,用20+18=38;把19當成20來算,多加了1個,這樣算出38后,要把這多加上的一個給減去,38-1=37.

            師:這些都是不錯的口算方法,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種方法來口算,相信除了這些方法,你一定還有別的好方法,不妨在課后告訴你的小伙伴!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我們還可以用學具盒中的小棒!

            師:同學們試一試吧!

            師:有同學提議: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怎么樣?自己有信心做對嗎?好,試試看吧! (生自己動手用豎式來計算.)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生敘述自己豎式計算的過程,教師對滿十進一的寫法進行指導。

            師:怎么樣?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做對了,就快為自己鼓鼓掌吧!你真棒!如果讓你自己完成幾道題還能行嗎?

            (設計意圖: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學生的方法還是很多樣的!隨后,一起解決到底怎樣計算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動,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促使他們實現知識的遷移。在探究計算方法時,利用小棒突破難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獲得直觀體驗,鼓勵算法多樣化,發展學生創新意識.)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設計思路

            對于幼兒“>”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課意在為幼兒創造一個 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分析: 重點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掌握相等與不相等的轉化;難點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一個開口向左,一個開口向右,很不好玩,我們得找規律記住它們。”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得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找出4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找兩名幼兒分別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9大于7”“7小于9。”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3~55頁的內容及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會讀、數、寫數字8、9,知道9以內的順序,會比較他們的大小。

            2.培養數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8和9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6~9的數序。

            【教學難點】

            會工整的書寫8和9。

            【課前準備】

            教師(計數器, 主題圖中各中物品和人的圖片, 寫字練習本, 8只五角星等)

            學生(學具圓片,小棒,圖形等10個,硬幣9個,彩色筆, 寫字練習本等)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提問:這幅圖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教師適當地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2、小組交流:圖上有哪些人和物,數量各是多少?學生數數,全班交流結果。

            3、重點指導學生數出“蝴蝶”的只數,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

            強調:在數的過程中,不管從什么地方數起,都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要是一個挨著一個地數,不重復不漏數。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8和9。板書:8和9。

            (評析:在數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主題圖),以小動物參觀校園為主線,在數數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了9以內數的順序,初步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同時也為后面的數學活動做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體驗生活中的“8和9”。

            (1)數出主題圖下面的人物和點子的個數。

            (2)任選2種學具,數出8和9個,擺自己喜歡的圖形。

            (3)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來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數序。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7個珠子,再撥1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7顆珠子以后再撥1顆是8顆珠子的過程。然后再撥1顆珠子就是9顆珠子。

            3、整體感知8、9的數序。

            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1)出示直尺,讓學生補充直尺上( )里的數。

            (2)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說出9以內數的順序。

            (評析:將序數與基數的區別融入到實際生活場景中,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從而培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應變能力,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特性)

            4、觀察7、8、9的點子圖,比較7、8、9的大小。

            提問:怎樣能很快數出三幅點子圖的數量?(學習6和7時,做過相應的鋪墊)

            讓學生任選其中的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結果,反饋6種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數意義

            讓學生按照要求在書上涂色,分組適當討論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區別,讓學生正確理解8、9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評析:充分利用課本的數學資源,教師采用開放的,多種思維角度的途徑給學生理解和想象的余地,達到教與學的目的)

            6、教學8、9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8、9的字形:8像什么呀?9像什么呀?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著重說明8和9的筆順。

            (3)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練習寫8、9,教師作指導。

            (4)提醒學生坐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5)同桌交換評一評,你認為你的同桌寫得好就給它畫張笑臉。

            統計得到笑臉的學生,鼓勵學生書寫要工整。

            (評析:在書寫8和9的過程中,積極倡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初步體驗評與被評的樂趣,也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三、鞏固練習

            1、數數

            (1)聽指令快速數出實物(數8根小棒,9個小圓片)

            (2)8個小組比賽報數。

            2、完成練習八的第一、二題。

            獨立思考,集體訂正。

            四、課后延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課本57頁的“生活中的數”。

            讓學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關8和9的數據。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8和9的認識

            樹的圖片:8棵 ★ ★ ★ ★ ★ ★ ★ ★ ★

            字的圖片:8個 第8個

            人的圖片:9個 第9個

            花盆圖片:9盆

            蝴蝶圖片:9只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ㄈ┑掠凉B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谥该麑⑻}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垡龑в^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菹嗷ブg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壑笀D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軒熒餐〗Y: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儆么帕Π寤螂娔X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谕瑢W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坌〗Y: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芫毩暎赫n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俚谝恍袛[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诘谝恍袛[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鄣谝恍袛[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僮x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僦笇Э磮D,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谧x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勰切袌A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偕眢w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谟糜沂治展P,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俳處熢诜糯蟮木毩暩裆线吺痉哆呎f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谡埻瑢W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與過去元、角、分的教學內容相比有較大的突破。過去的教材以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為主,F在的教學內容是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使用人民幣,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在教材編寫方面,過去的教材把學生認知起點定格為零,脫離購物活動教學人民幣的知識,F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知識和簡單的購物技能。

            下面是本單元教材的內容結構:

            小面值人民幣(1元、1角、1分) 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5角、2角,5分、2分 小面值換幣,小金額付錢與找錢

            大面值人民幣(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換幣,較大金額的付錢與找錢

            實踐活動(在自辦的小小商店里進行購物活動 解決實際問題,積累購物經驗)

            從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編排是很有層次的。先教學小面值的人民幣,再教學大面值的人民幣,是合理的認知線索。先教學1元、1角和1分,因為它們是人民幣的主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后教學其他面值的人民幣,這些都是輔幣,分別由若干個1元、1角或1分組成的。還安排了許多換幣、付錢、找錢等使用人民幣經常進行的活動,能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利用已有經驗,設計多種活動,幫助學生逐步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都見過人民幣,對人民幣或多或少有一些認識,部分學生還有購物的經驗。

            教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組織本單元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

            第68頁利用小朋友在商場門口的畫面,引出本單元的課題。前后共3次提問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引導學生觀察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交流中互補,在合作中學習,避免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方式。想想做做第69頁第1題、第71頁第1題根據價錢把物品與相應面值的人民幣用線連一連,不僅再次認識人民幣,而且聯系物品的價錢,感受了人民幣的面值。

            教材沒有對元、角、分間的進率采用灌輸式教學。第68頁插圖中筆記本1元錢,引導學生認識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出1元=10角,并類推到1角=10分。再通過第69頁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進率。

            在學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材通過試一試在換錢活動中鞏固進率。1張1元幣可以換2張5角幣,5張2角幣可以換1張1元幣,因為2個5角與5個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頁第3題先通過1張5元幣可以換5張1元幣,體會幾元就是幾個1元。然后進行大面值人民幣的換錢活動,讓學生聯系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并驗證換的錢是否正確。有了換錢的經驗,才能在購物時合理付錢。

            2、付錢的方案往往有多種,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從而靈活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案。

            買東西要付錢。教材第70頁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思考從1張5角幣、2張2角幣、5張1角幣里怎樣拿出5角錢。這道題取錢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種幣(1張5角或5張1角),也可以取幾種幣合起來(2張2角與1張1角、1張2角與3張1角)。第5題怎樣付8角錢的問題能使學生明白,付錢時要根據自己有哪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并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案。付幾種不同面值的錢是比較難的,第70頁第2題和第71頁第2題為此作了鋪墊。

            第70頁第4題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第73頁第6題可以怎樣付錢、第7題10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等問題能讓學生知道,付出的錢可以剛好與所購物品的價錢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價錢,同時還要根據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靈活地確定付錢方法。如果付出的錢多于物品的價錢,應該找回一些錢。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錢的練習。如第70頁第4題、第72頁第4題。

            教材讓學生在付錢的問題中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發展思維能力。第72頁第5題提出買1個單價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幣,應該付幾張的問題,再次體會應付的錢不能少于、盡量接近物品的價錢。這題如果付40元顯然是不夠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頁第8題也以付錢經驗為基礎,在尋找正確答案的過程中還要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購物活動中經歷買東西的過程,積累經驗。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課堂應該是開放的。初步學會使用人民幣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參加購物實踐是認識人民幣的最好方式。第73頁第9題引導學生走進商店了解物品的價錢,觀察他人的購物過程,體會買東西時的主要活動,為自己購物作準備。

            《小小商店》是一次實踐活動,有兩部分內容: 一是在購物環境中回答幾個問題(第74頁)。這些問題涉及買東西時經常進行的計算、估計和判斷,都是買東西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辦一個小小商店,大家都來買東西(第75頁)。商品由學生帶來,價錢由學生規定,買什么由學生自己選擇。幾名學生當營業員,負責收錢和找錢,其他學生當顧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說一說買東西的經過嗎這一問題是學生參加小小商店的購物活動后,對買東西過程的回憶和反思,能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35—36頁,例9及做一做。練習九第6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能準確的計算出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三)德育滲透點

            進一步感知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能準確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

            (1)40是( )個十

            (2)45里面有( )個十( )個一,4個十和5個一是( )

            (3)38里面有( )個十( )個一,3個十和8個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②5+8=

           、9-4=④15-7=

           、8+9=⑥15-6=

           、14-6=⑧4+6=

            二、探究新知

            1.設疑導入

            通過口算練習,同學們對2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給你一些比20大的數字,讓你計算加減法,你能算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教師邊口述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9

            (1)用小棒擺一擺。

            請同學們先擺出4捆小棒,明確:它們代表4個十。(板書:4個十)

            再擺出5根小棒,明確:5根小棒代表5個一。(板書:5個一)

            請同學們把兩部分合到一起,討論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導學生明確: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個十是40(板書:“40”)

            5個一是5(板書:“5”)

            教師講述:40加5(邊口述邊板書上“+”)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所以40+5=45(板書:“45”)

            (2)引導學生討論總結40+5的計算方法。

            把40看成4個十,5看成5個一。

            40+5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

            所以4O+5=45

            (3)教師出示:60+3

            引導學生思考用小棒怎樣表示,學生敘述教師在投影儀上演示。

            引導學生說出:把60看成6個十,3看成3個一,

            60+3就是把6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63

            所以60+3=63

            (4)反饋練習

           、僮鲆蛔龅1題,第(1)小題。

            投影出示題目,學生擺小棒。

            明確:5捆小棒是5個十,也就是50

            6根小棒是6個一也就是6

            5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56

            列成算式是:eq x(50) eq x(6)=eq x(56)(填書)

            ②讓學生邊說算法邊計算出結果。

            30+4=20+8=50+2=

            3.教學:“45-5”

            (1)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試著算出45-5=?說一說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明確: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組成的,也就是4個十和5個一,減去5就是去掉5個一,還剩4捆,就是剩下4個十,也就是40

            所以45-5=40。

            (2)教師指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45是4個十和5個一,45-5就是從4個十和5個一中去掉5個一,還剩4個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學生試算63-3(板書:63-3=)

            引導學生說出:63是6個十和3個一,

            63-3就是從6個十和3個一中去掉3個一,還剩6個十,也就是60,所以63-3=60(板書“60”)

            把例9填充完。

            (4)反饋練習

           、僮鲆蛔龅1題,第(2)小題。讓學生看書擺小棒填書啟發學生說出想法。eq x(35) eq x(5)=eq x(30)

           、谟嬎悴⒄f出算法。

            36-6=

            48-8=

            4.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

            想一想:5+40=□(板書)應該怎樣計算?

            (1)可以啟發學生再擺一擺小棒,引導學生明確:

            5+40表示5個一和4個十合起來,得45。與例9:“40+5”只是加數的位置不同,但結果相同。(板書結果“45”)

            (2)反饋練習

           、僭囁2+50并敘述計算方法。

           、谧约壕帋椎劳惣臃ǹ谒泐},再顛倒位置口算。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2.34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個十和5個一是( )

            3.看圖寫算式

            四、全課小結

            讓學生結合例9說一說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

            36頁練習九6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活動一:認識我的前后

            過程: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1、今天有這么多聽課的老師,誰愿意向老師們介紹一下自己,你愿意在介紹你自己的同時,把你的前面、后面同學也一起介紹一下嗎?

            2、我也想介紹一下我的前后。我的前面是一(三)班43個可愛的同學,我的后面是黑板。今天在這里我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前后(板書)

            3、寫完“前后”這兩個字,我發現剛才好像向大家介紹錯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學們。這是怎么回事?

            4、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5、他說的對嗎?那什么是前?什么是后?

            師:我現在明白前后與我站的方向有關。我面向著你們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學;我的背對著的方向是我的后面就是黑板。

            6、你們的前后是什么呢?

            全體起立,面向老師,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面向聽課老師,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同桌互相說一說:如果面向窗戶,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再想像一下,如果面向走廊,你的前面是誰?后面又是誰?

            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說,一人仔細聽,聽的小朋友就是小評委,聽伙伴說完后還要評一評。

            活動二:排隊買票

            過程:在情境活動在中體驗前后

            1、上課前,笑笑向我透露一個消息,說今天動物園舉行一場森林運動會,她作為一個記者要去現場做采訪報道,F在她正在排隊買票呢。(電腦出示)

            2、笑笑排到哪兒?你怎么知道的?她前面有幾個人?她后面有幾個人?

            3、從前面數或從后面數,你能說一說你在組里的位置嗎?(同桌互說)

            4、請每組的最后一名同學站在最前面來,再觀察一下,你的位置變了沒有?兩人說一說。你的同桌說的對嗎?在說的時候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活動三:按要求做動作

            1、那我們也要進場了,為了方便老師給每一位小朋友編號,按順序第一排1號,第二排2號依此類推。

            2、教師講解規則教師要哪些人起立,那些人要迅速起立,做得又好又快的可得到紅花。師:哪位小朋友能說說游戲的要求有哪些?生復述。

            師:—同學小耳朵靈

            3、活動開始:①2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②5號后面的同學拍拍手。③3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④1號后面的同學跺跺腳。⑤2號后面4號前下、面的同學請起立。3號后面6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⑦6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

            活動四:百米賽跑

            過程:在情境中理解前后變化的相對性。

            1、同學們,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有哪些運動員參加比賽。預測誰得冠軍。nhb

            2、比賽開始,跑了一會,情況怎么樣?你看到了什么?兩人說一說。

            3、學生反饋,誰跑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誰跑在最后呢?誰在它的前面?你還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

            4、如果跑步比賽繼續進行,可能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你想一想,猜一猜。馬上要到終點,現在你又看到什么?誰能說一說現在每只動物的位置?四人一組,說一說每只動物現在的位置。

            活動五:卡丁車賽

            過程:在具體情境中,主動探索前后位置與順序。

            1、緊張的百米賽跑剛剛結束,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車大賽就要開始了。笑笑趕快來到卡丁車賽場準備進行現場報道。忽然信號不好,沒有畫面了。真遺憾,我們沒辦法看到比賽。比賽的情況怎么樣,我們也不知道。沒關系,笑笑用手機給我們發來了這樣一個信息,小朋友聽仔細:2號車排在最前面,1號車在4號車和3號車的后面,3號車的前面是4號車。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用手中卡丁車圖片擺出比賽的畫面嗎?

            3、四人一組擺圖片(其中一組在黑板擺)

            4、反饋交流

            5、回答幾個問題:1號車是第XXX名,4號車在XXX號車的后面,在XXX號車的前面。

            6、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活動六:機動(數車的輛數,動畫出現)

            活動總結:

            1、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本領?

            2、現在應用我們所學“前后”的知識,來做一個游戲。

           。1)我的前面是你,你的前面也是我;

            (2)我的后面是你,你的后面也是我;

          【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2-24

          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最新模板12-28

          《左右》數學教案12-17

          幼兒園數學教案12-29

          對數的數學教案范文03-22

          數學教案:《方程的意義》12-18

          生活中的數字數學教案12-26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數學教案12-17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分類》09-22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做客》09-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 亚洲欧洲美婷婷久久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