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

          時間:2022-01-07 17:48: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2、區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通過圖形和直觀演示加深對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由直觀到抽象地區別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長的毛線和1個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

            2、你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課: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63頁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動筆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和一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問:

           、偈裁礃拥膱D形為1平方厘米?

           、谛〗M討論說一說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勰隳芘c用手勢比畫1厘米和1平方厘米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請同學們用手勢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師手里有一根毛線,它的長大約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長的毛線)

            (3)出示正方形請同學們估測這是1什么?

            引導:你們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別了嗎?

            (4)請你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學生畫的圖。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師的講桌的長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認一下是從哪里到哪嗎?

            (2)講桌的面積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區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同學們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區別嗎?(小組合作到前面演示,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四個同學把伸開的雙臂手搭手圍成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4、通過估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先小組合作估計同學們所用課桌的長度和寬度,教師用皮尺幫助學生驗證。

            (2)估計自己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再用同學們準備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說一說,你周圍哪些物體的一個面分別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5題。

            2、畫一個正方形并標出這個人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3、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擺圖形,算出它們的面積和周長。

            4、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一條線段長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積大約是10米。

            (3)一根鉛筆長15厘米。

            (4)一座高樓高約100平方米。

            (5)小明從學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維訓練

            動腦筋,想一想。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直觀圖形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面積單位的概念,能夠正確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能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加深了對年級單位和長度單位概念的理解。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2.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及數學應用意識。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養成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通過整理和復習,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學習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w納整理

            1.同學們,我們剛學過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這一部分內容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2.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嗎?

            3.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4.針對小組匯報的各部分內容進行板書,同時對學生的匯報予以肯定和鼓勵。

            5. 同學們整理的非常全面。那么筆算減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樣進行驗算?怎么樣估算?接下來,我們就先對筆算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二)復習提高

            1.梳理算法。

            (1)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題呢?(老師板書)

           。2)獨立完成黑板上這些題。

           。3)訂正。

            在計算筆算加法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注意些什么?

            在計算筆算減法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注意些什么?

            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4)要想知道我們算的對不對,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5)誰來說說加、減法有哪些驗算方法?

            (6)把剛才的題進行驗算,全班集體訂正。

            2. 反饋測試。

            (1)練習十第1題。

           、侏毩⑼瓿

           、谌翁2道題進行驗算,寫在旁邊。

            ③(出示課件)全班訂正、反饋。表揚鼓勵。

           。2)小老師。

           、俦纫槐饶膫老師當得好?看誰不但可以挑錯,還能給同學們講清楚。

           、诩w訂正

           。ㄈ┩卣箲

            其實計算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學好計算還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呢!

           。1)練習十第2題。

           、伲ǔ鍪菊n件)

            ②從圖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么跟它有關系的數學問題?

           、苓叧鍪締栴}邊訂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337+118=455(只)

            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455+337=792(只)

            還剩下多少個雞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圖書

            ①(出示課件)

           、趶膱D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這道題。

            合作要求:A. 給同桌提一個問題。

            B. 每人根據同桌提出的問題,先估計一下得數大約是多少。

            C. 根據這個問題列式計算。

            D. 提問題的同學進行驗算,檢查其計算的對錯。

           、苋嘟涣。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4

            一、數與計算:

            1、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

            2、有余數的除法

            3、多位數乘一位(口算、筆算)

            4、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量與計量:

            1、測量(毫米、分米、千米、噸)

            2、時、分、秒

            三、空間與圖形:

            1、四邊形

            2、周長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六部分:萬以內的加、減法,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時、分、秒及千米和噸,分數的初步認識。本冊第八單元“可能性”和第九單元“排列、組合”是為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復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重點是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分數的初步認識,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等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各部分內容的復習作一簡要說明。

            1.“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是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法,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難點是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根據《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第一學段只學習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而第二學段沒有安排筆算加減法的內容;也就是說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因此,本單元的內容要讓學生切實學好,并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有余數的除法”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為后面繼續學習除法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要讓學生會解決有余數除法的問題。

            3.“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和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估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并能夠解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實際問題。多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要讓學生切實掌握。

            4.“四邊形”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至于四邊形的概念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初步認識就可以了。

            5.“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時、分、秒”是在一年級初步認識時間的基礎上,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并進行簡單的計算和估計。“千米和噸”主要是讓學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建立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時間和質量的簡單計算和估計。這兩部分內容與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比,加強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探索性,并注重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6.“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初步體會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都是分數。至于簡單的分數大小比較和計算,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目標】:

            系統梳理本冊所學知識,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兩、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4課時進行復習。復習時,對于本單元的主要內容要重點復習,了解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還有什么困難,切實加以解決;其他內容的復習,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對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內容要重點復習,使學生都能夠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2.復習萬以內的加、減法時,結合教科書第120頁的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黑板上這道題的計算錯在哪里,應該注意什么;然后再讓大家做第1題,做完后再進行全班交流,結合學生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說一說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再讓學生做第120頁第2題,筆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最后集體訂正。

            3.復習有余數的除法時,讓學生通過做第120頁的第3題,了解學生計算有余數除法時還存在什么問題,及時糾正;再通過一定的練習達到計算熟練。結合第121頁的第4題,要了解學生列式及單位名稱寫得對不對,讓學生結合題意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4.復習多位數乘一位數時,結合第121頁第5題,先讓學生估算,再筆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針對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訂正,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5.復習四邊形時,要注意歸納整理,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結合第121頁第7題,學生畫完幾種四邊形后,讓學生進行全班交流,說一說每種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結合第122頁的第8題,讓學生說一說周長的概念,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復習“時、分、秒”和“千米和噸”時,要注意全面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結合實例讓學生體會這些單位的大小和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7.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除了結合第123頁的第11、12題外,還要結合一些實例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含義,體會到“整體”既可以是各種實物,也可以是各種圖形。

            8.關于練習二十六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計算方法,使大家知道解決這類問題可以用簡單的推理的思考方法。如第1小題,先想個位上幾加4等于7,3加4等于7,所以上邊空格填3;十位上6加幾等于10,4加6等于10,所以下邊空格填4;得數的百位上雖然是9,但是十位上向百位進了1,所以要想幾加3等于8,5加3等于8,所以上邊空格填5。

            第7題,可先找幾名學生說一說題意,如果大家理解題意了,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如果大部分學生沒有理解題意,可以分小組討論(不要討論解答方法),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大家知道只要分別求出正面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結果。

            【課時安排】:共4課時

            第1課時:萬以內的加、減法有余數的除

            第2課時: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

            第3課時:時、分、秒、千米和噸

            第4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萬以內的數和簡單的分數有進一步的認識;對千克和克以及24時記時法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運用學過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2、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等計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觀察物體,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周長的含義,解決有關周長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認識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體會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二、具體安排

            1、乘法、除法(第一、七單元)

            2、認數、千克和克(第二、三單元)

            3、24時記時法(第五單元)

            4、長方形和正方形(第六單元)

            5、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認識分數(第八、九、十單元)

            6、加和減(含應用題)(第四單元)

            整理與復習1

            復習內容:乘法、除法(第一、七單元)

            復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等計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復習過程:

            一、 出示題目

            1、238×4 208×4 280×4 800×4

            要求說出題目之間的區別。

            指名板演,并齊練。

            評講:計算過程、計算的注意點、格式的書寫要求。

            說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并熟記。

            2、64÷2 65÷2 65÷6

            指名板演,并齊練。

            評講:計算過程、計算的注意點、格式的書寫要求。

            要求說出題目之間的區別。

            說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并熟記。

            二、 練習指導

            1、 P109.4

            估算得數大約是幾十多,并要求說出估算方法。

            指名計算,再進行比較異同。

            2、 P109.6、7

            獨立審題,理解題意,對學生中存在的解決問題中出現的困難給予解答。

            三、 全課總結

            四、 作業

            1、 P109.4、6、7

            2、 補充應用題(略,五題)

            整理和復習2

            復習內容:認數、千克和克(第二、三單元)

            復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萬以內的數有進一步的認識;對千克和克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運用學過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復習過程:

            一、認數

            1、回憶在"認數"單元學會的知識內容。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2、課堂練習

           、呕貞浫f以內數位順序表,要求熟記。

           、谱x數:3245 3045 3005 3050 10000 3500

            要求:讀出上面各數。說出讀數過程的注意點。說出各數的組成。

            ⑶寫數:五千四百一十三

            四千零七十

            八千零六

            一萬

            二百三十

            九千九百

            要求:寫出上面各數。說出寫數過程的注意點。說出各數的組成。

            ⑷萬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比較上面第⑵中各數的大小,并能說出比較方法。

            3、練習指導:P108.2

            指導看圖,獨立完成。

            全班交流,組織討論:你是怎樣解答第2小題的?

            二、千克和克

            1、回憶已學過的質量單位。

            名稱、實際重量、進率。

            2、P108.3

            獨立完成,組織交流。

            問:怎樣比較出商品的重量?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布置

            1、練習冊上相關內容。

            2、補充應用題(略,五題)

            整理與復習3

            復習內容:24時記時法

            復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24時記時法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運用學過的時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復習過程:

            一、引導梳理知識

            1、在"24時記時法"中你學會哪些內容?

            2、你在這一單元中哪些內容學得最好?有什么學習經驗或學習中要注意的地方介紹給同學們?

            二、組織復習

            1、時間的轉換

           、艑⑵胀ㄓ洉r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上午6:20 上午9:30

            中午12:00 下午1:40

            晚上7:50 晚上11:25

            ⑵將24時記時法轉換成普通記時法

            6:40 15:40

            12:00 24:00

            20:40 17:30

           、侵该麑W生口述轉換的方法。

            2、P108.1

            獨立看圖,理解圖意

            獨立完成,組織評講。

            歸納總結。

            二、課堂練習

            1、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覺,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他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長?

            2、一家快餐店5:30營業,23:00結束一天的營業,求這家快餐店每天的營業時間。

            3、圖書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1:30,13:30--18:00,求這家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4、一列火車7:15從南京開出,8:10到達鎮江,8:21分再從鎮江開往常州,你能算出這列火車從南京到鎮江的運行時間和這列火車在鎮江的?繒r間嗎?

            三、全課總結

            四、完成作業

            補充題目(包括時間的轉換和有關時間知識的應用題)

            整理與復習4

            復習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

            復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周長的含義,解決有關周長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復習過程:

            一、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

            2、 要求說出圖形名稱。

            問: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

            教師相機板書(特征,關系,各部分名稱,周長計算方法)

            二、周長計算方法

            1、計算圖形周長

            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求它的周長。

            長是5分米,寬是3分米,求它的周長。

            長是6米,寬是3 米,求它的周長。

            邊長是5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2、課堂練習

           、沤o一塊邊長是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縫制花邊,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花邊?合多少分米?

           、菩〖t沿著長30米,寬20米的長方形操場跑了2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墙o一塊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菜地圍籬笆,籬笆長多少米?

           、冉o一塊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菜地圍籬笆,如圖:

            籬笆長多少米?

           、捎脙蓚邊長都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圖形,拼成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视脙蓚長都是4厘米,寬都是2厘米的小長方形拼圖形,拼成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

            1、P111.10--12(完成在書上)

            2、練習冊上相關習題。

            整理與復習5

            復習內容: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認識分數

            復習目標:

            1、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認識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體會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

            2、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簡單的分數有進一步的認識,提高運用學過的分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復習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110.9

           、弄毩⒖磮D,理解圖意。

            指導學生從正面依次觀察六幅圖,說出看到的圖案。

            ⑵再要求從側面、上面進行觀察。

           、前凑n本中的要求練習。

           、冉M織討論交流。

            ⑸拓展:按教師要求畫出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案。

            2、P110.13

           、乓龑Э磮D,了解圖中每一份所用的分數。

           、埔龑忣},明確題目要求。

           、侵笇伎肌

           、冉M織交流。

           、山處熜〗Y。

            3、P112.15

           、胖笇Ю斫忸}目意義,分小組活動。

           、平M織討論題中第⑶⑷問。

            ⑶全班交流,歸納總結。

            二、全課總結

            三、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習題)

            整理與復習6

            復習內容:加和減(含應用題)

            復習目標: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復習過程:

            一、應用題解題能力指導

            1、一條褲子28元,一件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

            2、一條褲子28元,一件上衣的價錢比褲子的3倍多(少)5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一條褲子28元,一件上衣的價錢比是褲子多(少)3元。 ?

            4、一條褲子28元,一件上衣84元,一件毛衣的價錢比褲子和上衣的總價錢少15元,一件毛衣的價錢是多少?

            5、商店有6袋乒乓球,每袋有5個,每個乒乓球售價2元,這些乒乓球一共售價多少元?

            6、一頭牛一天吃草15千克,照這樣計算,5頭牛一個星期吃草多少千克?

            7、看圖,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二、全課總結

            三、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上相關習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6

            一、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六的第14—18題。

            二、教學目的: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ㄒ唬┳鼍毩暥牡14—18題

            1、做第14題。

            讓學生同時做,教師計時,做完了舉起手來,教師告訴所用時間,學生把時間記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到3分時,看有多少人做完,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要給予表揚.

            2、做第15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在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做第16題。

            做題前,先小聲地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后再做.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2700÷5+306×4,85×6—1799÷7是怎樣脫式的,為什么乘除法可以同時脫式.

            4、做第17題。

            先讓學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稍加提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要想求出平均每月節約水費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今年前6個月平均每月的水費知道嗎?該怎樣求?

            5、做第18題。

            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可以問一問學生:第二問缺少什么條件?缺少的條件在哪里?

           。ǘ└鶕䦟W生做題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或補充練習。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一)(p12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比較熟地進行

            計算。

            2、進一步掌握連除、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教學重點:復習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比較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今天我們要復習這部分內容。通過復習,要使同學們更好地熟練地進行解答。

            二、復習運算順序

            1、提問:有哪幾種計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請學生歸納:(運算順序及小括號)

            3、練習復習(一)第2、3、4題。

           。1)各自獨立完成。

            (2)校對,講評2、3題,校對后講評第4題。

            三、復習應用題。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題。

            2、完成后,說說分析思路解題步驟。

            3、引導歸納: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四、小結:(混合運算順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五、作業《作業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二)(p126)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會用分析法或綜合法分析所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解答。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正確分析各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熟練地解答。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練習第8、9題題組練習。(觀察比較得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調解題時認真審題)。

            2、練習10、11、12題,獨立完成,逐題講出思考過程,講評。

            3、練習第13題,明確題意,用移多補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題是移多補少的逆向應用題。

            師生共同探討完成。

            5、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應注意什么?

            6、作業《作業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三)(p127)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并能比較熟地進行解答。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滲透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所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訓練,投影儀顯示下列題目

            1、根據下面問題聯想條件,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①兩個雞場一共養雞多少只?②兩個雞場養雞的只數相差多少?

           、燮骄總雞棚里養成雞多少只?

            ①第二養雞場要給第一養雞場多少只雞,兩個雞場的雞同樣多?

            2、根據下列條件提出問題,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蘋果是桔子的3倍。

           、谟刑O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點訓練:圍繞上面第1題聯系第15題訓練。

            四、獨立完成其余幾題。

            五、引導完成思考題

            六、作業《作業本》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8

            總復習(四)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F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對全冊課本的主要內容進行復習。教材先復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100以內)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積100以內)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以及萬以內的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的筆算,然后復習兩步混合運算的式題和應用題;再復習時間單位、角和直角的概念;最后是應用題的綜合練習。通過總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深化概念,正確計算,進一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二、復習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100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積100以內)和一位數除兩位數。能比較熟練地筆算萬以內的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

            2.掌握兩步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兩步混合式題。

            3.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能分步列式解答以“求剩余”、“相差關系”、“和”等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三、復習重點與難點

            1.復習重點:萬以內減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以及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

            2.復習難點:被減數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并正確解答。

            四、教學時間7課時。

            (1)萬以內的減法總復習(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正確地口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減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數。

            2.能比較熟練地筆算萬以內減法,能用減數和減數相加等于被減數的方法來驗算減法。

            (二)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重點: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萬以內減法的筆算退位減法。

            難點:連續退位減法。

            (三)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明確復習目標。

            小黑板出示:

            復習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2.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減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數;

            3.掌握減法筆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萬以內的減法;

            4.能掌握減法驗算方法,養成驗算習慣。

            2,復習口算。

            口算,直接寫出得數。

            52+2670-5567+972-25

            95-2145+1881-34.47+36

            600+8001500-7005000+400

            900-3007900+120093-71

            (1)檢查校對。,

            (2)同桌互說52+26、95-21、600+800、900-300的口算方法。

            (3)指名說說口算方法。

            3.復習筆算。

            (1)請學生獨立計算:4801-45641600-539

            (2)整理:

           、贉p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谌f以內減法的計算法則。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

            c.被減數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尋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數加在一起,再減。

            (3)出示

            9100-27969010-2796

            9001-27964060-2805

           、賹W生列豎式計算。

            ②根據學生練習情況,提出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a、認真書寫,數字、符號、得數不要抄錯;

            b、認真計算,做一步查一步,計算退位減法時,千萬不要忘記減去退去的數。

            (4)檢查減法計算是否正確,有哪些驗算方法。

           、偎娜诵〗M討論匯報。

           、隍炈9001-27964060-2805

            4.綜合練習。

            (1)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980910049475948

            一427-7407一3456-325

            56317035914513

            (2)下面方框可以填幾。

            兩次退位兩次進位

            51383246

            -1口口4+2口3口

            5.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怎樣進行減法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對照復習目標,你能得幾分?

            6.課堂作業。

            計算并驗算:

            6548-3127875+43195000-1284

            1280-7951625+35783020-1456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0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說說怎樣脫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復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然后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量關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說一說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畫出線段圖加以說明

            然后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后,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6頁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9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鞏固已認識的8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7個方向,進一步認識簡單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并從中體會到物體間位置的相對性。

            2.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旋轉和平移的現象和特征,并能利用旋轉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描述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3.在復習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創新和意識,樹立進一步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東、南、西、北中,參照物變化時方向的確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復習有關空間和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

            二、復習

            1.東、南、西、北

            (1)同桌相互說一說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2)教師:給定一個方向,你們能畫出其余7個方向嗎?同伴合作畫出一個方向板,教師巡視。方向板如圖:

            指名說一說:當你面向西北面時,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3)出示第128頁東、南、西、北第1題中的動物圖。

            全班交流,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參照物發生變化后,方向仍然不變。

            (4)小玲家在學校的()面。從小玲家到學校要向()面走()米;從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轉和平移現象

            (1)出示第128頁情景圖,學生觀察后,讓學生說出情景圖中的運動現象,很快判斷哪些是旋轉,哪些是平移。

            (2)小組內先議一議旋轉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間相互做動作

            (3)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31頁第8題,列舉生活中的旋轉和平移現象。

            三、全課

            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提高?

            四、練習

            (1)第131頁第7題。

           。2)觀察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向家長說一說。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課我

            們繼續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3

            復習內容: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的知識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萬以內的加、減法"和"有余數的除法",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有余數的除法的復習。

            教學難點:系統地出萬以內的、加減法豎式計算該注意的地方。

            熟練地計算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

            利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具體問題。

            教學過程

            一、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師:時間過的真快,我們已經把這本厚厚的數學書快學完了。同學們還記得你自己都學了些什么嗎?

            生根據課本目錄會回答不同的內容。

            師:學了那么多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第二單元的知識。是什么呢?

            生:萬以內的加、減法

            師:老師這里有幾道題要來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呢?

            ⑴出示例題1題目:用豎式計算計算下列各題

            175+162=310-207=259+148=

            985-423=325+464=806-774=

            師:老師先請同學來說說如果讓你來完成你會怎么做?

            多種回答:①口算

            ②豎式計算(引導豎式計算的注意點并及時板書)

            師:三(1)班有三位同學已經把前面的三題做好了,我們一看他們做的怎么樣?

            出示錯題:175+62=795310-207=113259+148=

            175310259

            +62-207+148

            795113397

            學生評判并分析錯因:題1數位沒有對齊

            題2沒有退位

            題3沒有退位,橫式上沒有寫結果

            師:你們能幫他們改正嗎?

            學生口答改正。

            師:三(1)班的同學可真粗心,他們為什么沒有發現自己做錯了呢?

            預設回答:沒有驗算。

            師:我們在做加減法時可以通過驗算來檢查自己剛才有沒有做對。一道加法題的驗算方法有哪些?減法題的驗算方法又有哪些?

            預設回答:加法題目: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次

           、诤-加數=加數

            減法題目:①被減數-差=減數

            ②減數+差=被減數

            師:加、減法題分別有2種驗算方法,在驗算時同學們只要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就可以了,F在請同學們認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題完成在數學課堂練習本上,其中最后一題要求驗算。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問題。三位有問題的同學板演。

            可能出現橫式上寫驗算的結果。

            師強調:驗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橫式上應該寫豎式計算的結果不能寫驗算的結果。

           、瞥鍪纠}2:從西村到東村有幾條路?哪條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題目集體回答從西村到東村有幾條路?(2條)

            師:同學們反應可真快,哪位同學眼更尖已經看出哪條路近了?

            生:經過北村的那條路近。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預設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東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東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經過北村的那條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結果,應給予肯定。

            師: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來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

            學生獨立完成:534+368=902(米)455+152=607(米)902-607=295(米)

            集體交流,強調單位不要漏寫。

            ⑶練習

            填上合適的數字

            □6□□2□8□9

            +3□4-6□7+14□

            9072411031

           、

            科技書

            故事書

            連環畫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還回

            137

            245

            169

            現有

            要求獨立思考后完成在課本上。題②理解借出又還回。

            二、有余數的除法的復習

            師:剛才大家一起回憶了加減法題,老師又帶來了口算題。

           、瘸鍪究谒泐}25+10=36+21=50+50=

            69-48=86-54=46-20=

            6×7=60×7=80×3=

            54÷9=36÷6=38÷8=

            師:同學們先觀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題有什么特點?

            預設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題,第二行是減法題,第三行是乘法題,第四行是除法題。

            師:原來這里的口算加減乘除都有了?谒泐}老師相信肯定難不倒大家的,不過現在老師有個問題需要

            大家來解決。假如老師要請一個同學做2題,那老師需要請幾位同學來做啊?

            預設回答:一共有12題口算,每人做2題,12÷2=6(人)所以需要6人來做。

            開小火車的形式每個同學做兩題,檢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師:看來這個問題也難不倒大家,確實是需要6人來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問題解決的?

            預設回答:除法。

            師: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題挺特殊的?

            生:38÷8=4……6,因為它有余數。

            師:對,現在我們不光會表內除法還會做有余數的除法了。那你們對有余數的除法還知道些什么?

            預設回答:在豎式計算時商要寫在被除數的個位上。

            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⑸出示例題3

            26÷3=□……□35除以4,商,余。

            要求獨立完成。

            ⑹解決具體問題(區分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出示例題4:媽媽買了38個紐扣,每件衣服釘5個,可以釘幾件?還剩幾個紐扣留作備用?

            要求:先與同桌討論,然后獨立完成。

            師組織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預設回答:有38個紐扣,每件衣服釘5個,38里有7個5還多3,所以

            38÷5=7(件)……3(個).就是說可以釘7件衣服還有3個紐扣留作備用。

            重點講解商的單位是"件",余數的單位是"個"。

           、司毩

            練習二十六第3、4題。

            要求獨立思考后認真完成,兩位同學板演。

            三、課時

            今天我們一起回憶了加減法和有余數的除法,大家還會把它們給忘了嗎?

            四、作業設計

            1.豎式計算,帶△的要驗算

            310-52=545+98=△387+143=△900-389=

            48÷8=67÷9=

            2.估一估,連一連

            289+90682-79420-308624+128

            603802379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課外書,把這些書平均分給8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本?還剩幾本?如果要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幾本?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加減法的。筆算原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混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筆算加減法復習

            1、完成復習第5題。

            (1)學生筆算。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之處,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法則。

            2、分組完成復習第6題。

            (1)學生分組練習。

            (2)分別說說筆算加減法驗算的根據。

            三、混合運算復習。

            1、完成復習第8題,只口答運算順序,不計算。

            2、學生混合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四、課堂作業

            復習第7、8題。

            教后隨筆:

            課題三:千克、克、時、分、秒和直角初步認識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0頁復習第9–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復習

            1、長度單位復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小?一米大概有多長?(手勢比較)1分米、1厘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復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么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么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復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并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復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并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復習第11題。

            4、復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并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復習第12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并進行簡單的計算和估計。

            3、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建立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時間和質量的簡單計算和估計。

            4、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懂得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時、分、秒”

            1、結合實例說說時、分、秒在實際生活中的用法。

           。1)一節課的時間是40(),課間一般休息10(),再加上()分鐘就是1小時。

           。2)眨一下眼大約是1(),呼吸一次約需3()。

           。3)時針從數字2走到數字5是()時,分針呢?

            2、時間的計算。

           。1)3時=()分4分=()秒

            (2)一列火車7:52?空九_,8:05駛出,在站臺停留()分鐘。

            3、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9題。

            二、復習長度單位和噸

            1、說一說你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分別用手勢比劃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

            2、舉例說說身邊常見物體(或常用到的單位)的長度。

            3、進率換算。

           。1)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1噸=()千克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10題。

            三、復習四邊形

            1、完成教科書第121頁的第7題。

           。1)、先讓學生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2)、歸納,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3)、任選一個圖形說說什么是周長,并估算出它的周長。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8題。

            先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線段屬于周長,并用鉛筆描一描,再計算出各自的周長,在全班交流訂正。

            四、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1、完成教科書第123頁的第11題。

           。1)數一數,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個小正方形。

           。2)涂一個小正方形,并說說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涂兩個小正方形,并說說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有幾種分數表示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結合題目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

            (4)讓學生接著涂完,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如何計算。

            五、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第7—11題。

            第7題,先引導學生看圖觀察,彩帶的長度與哪些數據有關,待學生理解題意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第8題,先讓學生從情境中提煉信息,敘述提意,然后解答交流。

            第11題,屬于排列,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石頭、剪子、布,共有9種可能。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篇】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復習教案09-26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27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數學上冊各單元復習要點08-27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教案12-31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31

          高三數學上冊復習資料08-09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復習教案4篇09-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