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2-15 10:04:5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時間:

            6.14

            活動名稱:

            科學:夏天真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夏季自然變化的特點,以及人們活動的情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講述能力。

            活動準備:投影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室外觀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動,讓幼兒感覺夏天天氣的特點,自由討論:小朋友,剛才在室外活動感覺怎樣?摸摸自己的頭上、身上有什么東西出來了?

            2、幼兒學習講述夏季的天氣特點。

            3、指導幼兒觀察圖片,提出要求。

            師:夏天天氣炎熱,樹上的知了會怎樣呢?小狗會怎樣讓自己涼快呢?水牛有什么涼快的好辦法?

            4、指導幼兒講述人們在夏天的活動。

            師:夏天天氣炎熱,人們穿什么衣服?人們喜歡吃什么東西?到哪兒去玩?

            5、小結夏季特征,教育幼兒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體健康。

            教學后記夏天真熱,幼兒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活動之前,我利用晨間時段鼓勵幼兒觀察夏季的景色、人們的穿著、氣候的特征,當幼兒有了充分的感受,他們在活動中就有話可說。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讓幼兒在與同伴的語言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面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面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活動環境,提供多樣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運用多用方法辨別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記錄。

            活動目標:

            1、在“真假面粉”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心與熱愛,并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2、在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時,讓幼兒形成較強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對比分析能力。

            3、通過探索實踐,讓幼兒在四種白色粉狀物中辨別出面粉。

            活動準備:

            百寶箱 、面粉、淀粉、糯米粉、水、鹽、饅頭、花卷、水餃皮、餛沌皮、電飯鍋、記錄表、筆

            活動建議:

            一、導入:通過游戲“百寶箱”出示饅頭、花卷、水餃皮、餛沌皮引起幼兒對活動興趣。并提問幼兒:饅頭、花卷、水餃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兒:“面粉”

            教師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鹽供幼兒猜想四種白色粉狀物品哪一種是真正的面粉。

            二、 展開:

            幼兒的操作記錄分兩部分:

            1)猜想記錄:要求幼兒只用眼觀察憑借以往的知識經驗判斷誰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記錄(四樣猜想物品分別用數字作為各自標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鹽)如:

            2)驗證真假并做記錄(在這里我挑選面粉、淀粉、糯米粉、鹽四樣食物是因為它們1、在外觀上比較接近可供幼兒探索2、即使幼兒用品嘗的方法來驗證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交流)

            驗證后的記錄:

            三、 師幼交流驗證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統計記錄總人數36人)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風箏”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它融科技、娛樂、文化等要素于一體,是孩子們喜歡的娛樂活動。他們對高高飄揚著的風箏更是感到好奇。風箏為什么會在高高的藍天上飛呢?風箏飛得高矮與哪些因素有關?本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探究風箏秘密的機會,孩子們在親身體驗放風箏的基礎上,了解風箏的放飛原理、風箏的種類、風箏的材質等等,通過記錄表征、交流討論、梳理總結等,讓孩子們了解風箏飛起來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了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系。

            2.嘗試與同伴合作放風箏,能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和探究風箏飛起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建議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匯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了解風箏飛起來與風的關系。

            (1)討論:有風的日子里和沒有風的日子里放風箏,成功和失敗有什么不同?

            (2)用數數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師生共同小結: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風有關。

            2.風箏飛起來與風箏構造、材料的關系。

            (1)討論:沒有風為什么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只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師生共同小結: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制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系。

            (1)討論:為什么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高)

            小結: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活動延伸

            1.出示幼兒收集的有關放風箏的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角內學習并調整風箏的結構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并做好記錄。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八篇01-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1-06

          大班春天科學活動教案(精選5篇)02-09

          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2-14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1-25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1-21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4篇01-20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五篇01-16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8篇01-15

          科學活動教案匯總六篇02-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国产片3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 在线免费看片a | 免费玖玖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