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

          時間:2022-03-14 19:18:2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里面裝水)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拎一拎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游戲,游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么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么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游戲。

            5.組織交流:為什么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著短邊卷。女:順著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游戲:撕一撕

            1.教師:為什么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里藏著秘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秘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游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么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里藏著的秘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著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戲:拉大鋸

            1.介紹游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準紙的纖維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游戲。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1.師:面巾紙里有紙纖維,還有什么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里面的纖維走向,并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里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紙站起來,并探索讓紙站得穩的多種方法。

            2.探索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增加紙的支撐力。

            3.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白紙若干張 、 書若干本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1.出示書和紙師:書和紙是一對好朋友,可是他們今天吵架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們為什么吵架?

            瞧!書神氣地說道:"當我站起來的時候,能穩穩地站住!" (老師操作:書本穩穩地站著)可是,紙聽了很不服氣地說:"哼,你能站,我也能穩穩地站著!"2.猜想:你們覺得紙能站起來嗎?(請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測)二、幼兒第一次實驗1.到底紙能不能穩穩地站起來,老師今天為小朋友準備了紙,我們一起試一試,好嗎?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3.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方法。

            4.小結:小朋友的手真巧,通過折、卷等方法,使紙站了起來,紙這會兒開心極了。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可是,書這會兒又說了:"我不僅能站住,而且還能把你紙穩穩地托起來呢!"(老師演示:書托起一張薄薄的紙)1.猜測:紙也能托起書嗎?

            2.到底能不能,我們試一試。(幼兒再次實驗)3.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教師進行小結。

            四、提升難度(幼兒第三次實驗)你們聽,書又說了:"你才托起一本書,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紙呢!"(老師演示:書托起好多紙)1.紙也能托起很多書嗎?(幼兒猜測)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可以任意改變這張紙的形狀,讓它變小、變矮能托起更多的書。

            3.幼兒操作嘗試,教師觀察指導,并給予幼兒一些提示和幫助。

            五、教師總結:

            紙的支撐力跟它接觸的地方和紙的高度都有關,上下接觸的面大,它的支撐力就大,相反,接觸的面小,力就小。

            活動延伸:

            1.師:工人叔叔阿姨根據紙的這些特性,用紙做出了很多物品,你知道的有哪些?(紙杯、紙箱、紙袋)2.我們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再找找身邊還有什么物品是跟紙的特性有關的。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3

            游戲目標:

            1、了解改變橋面厚度、形狀與紙橋承重力的關系。

            2、通過自我檢驗及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比對,不斷探索增加紙橋面承重力的方法。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游戲準備:

            積木橋墩(橋墩固定)、白紙、本子(每份數量相同,用于操作)。記錄紙、記錄筆。

            游戲玩法:

            1、幼兒將兩個積木固定成橋墩。

            2、用白紙折疊后放在橋墩上做小橋,上面放本子。一直放到紙橋承受不起。

            3、幼兒繼續折疊,再次實驗。并將每次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4、記錄折疊的次數和承受的本子數。讓幼兒知道折疊次數越多,承受的能力越強。

            活動反思:

            1、提供適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中介,只有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深入,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的物化著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而且是幼兒有持續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進行充分猜測和驗證,有助于幼兒多方面經驗的主動建構,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

            2、設計探究的過程

            整個過程設計體現了教師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親歷科學探究的主體性。活動從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答案進行推測,為證實推測而設計“紙條提水”實驗,收集數據(記錄表),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提出新問題,提升經驗,解決問題拓展遷移經驗于生活。承上啟下、層層遞進的'流程,提升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3、要求及時的記錄

            實驗記錄是幼兒在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究的過程。本次活動要求幼兒在每嘗試一種紙條后就記錄下數字結果,有助于幼兒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助于幼兒同伴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

            4.大班科學活動紙的力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里面裝水)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拎一拎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游戲,游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么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么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游戲。

            5.組織交流:為什么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著短邊卷。女:順著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游戲:撕一撕

            1.教師:為什么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里藏著秘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秘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游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么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里藏著的秘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著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戲:拉大鋸

            1.介紹游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準紙的纖維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游戲。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1.師:面巾紙里有紙纖維,還有什么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里面的纖維走向,并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里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

            活動反思:

            1、提供適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中介,只有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深入,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的物化著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而且是幼兒有持續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進行充分猜測和驗證,有助于幼兒多方面經驗的主動建構,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

            2、設計探究的過程

            整個過程設計體現了教師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親歷科學探究的主體性。活動從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答案進行推測,為證實推測而設計“紙條提水”實驗,收集數據(記錄表),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提出新問題,提升經驗,解決問題拓展遷移經驗于生活。承上啟下、層層遞進的流程,提升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3、要求及時的記錄

            實驗記錄是幼兒在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究的過程。本次活動要求幼兒在每嘗試一種紙條后就記錄下數字結果,有助于幼兒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助于幼兒同伴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

          【大班數學紙的力量教案】相關文章:

          《紙奶奶的生日》教案課件05-09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投紙球》09-22

          大班數學《糖果店》教案03-08

          大班數學《豐收的果園》教案 含反思03-04

          中班體育小小紙球教案03-10

          大班數學《喜歡鐘表的國王》教案含反思03-07

          《撕紙添畫》教案教學設計04-20

          大班春分的教案03-07

          大班數學《糖果有多少》教案含反思03-07

          幼兒園大班數學《誰最長》教案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高清色婷婷视频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视频日本有码中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