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

          時間:2022-03-15 09:11:2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1

            活動設計背景

            在黑板上畫一顆大樹,再在樹上面貼些水果圖片,仔細觀察這些果實它們的種子在哪里?這些種子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里?帶著問題進入課程,感受大自然的奧秘,神奇和美麗,教育小朋友要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獨特景色。

            活動目標

            1、嘗試發現植物果實里的種子,知道種子能長成新的植物。

            2、了解種子傳播的多種方式。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

            2、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

            3、種子怎么找自己的新家的?

            活動準備

            1、植物的果實,如蘋果、梨、葡萄、桃、西瓜等。

            2、歌曲《小種子》磁帶。

            3、一些植物的種子。

            4、反映種子找家的不同方式的圖片一組。

            5、水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問好。

            2、播放歌曲磁帶《小種子》,老師跟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跟唱歌曲。

            3、教師:歌曲里講的是什么事情?(提問全班幼兒)

            教師:大家回答正確,非常不錯,真棒!

            4、教師小結:種子在泥土里,喝夠了水、曬到充足的陽光,慢慢的發芽,成為新的植物,長大后就會結果實。

            5、教師出示植物的種子。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嗎?這就是植物的種子。

            二、切果實,找種子,說種子。

            1、教師: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什么呢?(教師展示實物果實)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蘋果、梨、桃、西瓜)這些水果哪些是樹上結的?出示圖片。教師總結:一粒種子可厲害了,可以結出很多果實來!那你們見過它們的種子過嗎?(見過)這些種子長什么樣呢!(例如:桃的種子呈橢圓形,上端鈍,下端尖。堅硬的種皮外表呈波浪高低起伏。)它們的種子在哪里?(在水果里面,只要把它切開就可以看見)

            2、教師:小朋友們不知道沒關系,等下老師切開給你們看,切的時候,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凈,在干凈的地方切,切之前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切到手了。教師先切桃。。。。。。然后把桃拿到幼兒跟前走一圈幼兒可以找種子、觀察種子!找到種子后教師出示桃的圖片,圖片以讓幼兒觀察桃的形狀、大小、顏色。

            3、教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這些種子的家在哪里?(在果實里)那它原來的家在哪里?(在泥土里),原來呀!種子有兩個家。

            4、教師:春季到來,這些種子被農民伯伯種在田野、果園里,給它們淋水、施肥、,陽光充足,它們就會長成新植物,長大后就會結果實,小朋友們就可以吃到新鮮甜脆的水果,多吃水果,我們的身體就會壯壯的,增強體抗力,小朋友們就會少生病。

            三、猜一猜

            1、教師:你們覺得這些種子會找到新家嗎?(種子都是靠人類幫它種到泥土里找到新家的)教師鼓勵(大自然多神奇、神秘、多美妙,有些種子可厲害了,不需要人類的幫忙自己可以找到新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種子究竟如何找到新家的?我們一起來看圖片,看完一張圖片教師都要提問?它們是什么種子?它們是怎么找到新家的呢?

            2、蒲公英(隨風飛去找新家)

            3、蒼耳(掛在動物身上或人的衣服上來找新家的)

            教學反思

            在課程中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探討性,小朋友的參與性很強,興趣很高,已經不是單純的看老師切果子找種子,而是讓幼兒參與其中,體會到如何觀察了解種子,我深深體會到:在主題探究學習中幼兒的個性得到良好發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2

            活動背景:

            1.22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孩子們是最喜歡過年了,過年有好吃的,好玩的,也有許多有趣的風俗習慣,親人團聚,紅火熱鬧更是春節的主題,所以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歡歡喜喜、紅紅火火的大年,大(1)班特別策劃了這次包餃子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

            活動內容:

            包餃子

            活動形式:

            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帶來的喜悅,知道自己長大了。

            2.了解春節習俗,豐富孩子的生活。

            3.提供一個合作的平臺,培養合作互助的精神。

            4.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場地:

            大(1)班

            活動時間:

            20xx.1.12

            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1.胡蘿卜30斤,肉15斤,鉸皮30斤,雞蛋82個

            2.蒸飯盒,碗,勺

            二、衛生準備

            1.給幼兒剪指甲,洗干凈手

            2.圍裙

            活動過程:

            一、分菜

            二、擇采

            三、洗菜

            四、和餡

            五、教師先講解包餃子前的一些準備工作,如包的細節、要領,然后幼兒開始動手操作,家長一邊在旁指導,一邊包餃子。

            六、家長與幼兒把所有的餃子皮包完后,教師就把餃子和雞蛋送到廚房煮。

            七、幼兒把熱騰騰的餃子端給家長吃,樂意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幼兒在這個時候,可以喂爸爸媽媽吃餃子、吃雞蛋。

            八、請一個家長發表活動感言。

            活動結束:

            整理教室,打掃衛生。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3

            課題生成:

            在當今社會大潮的沖擊下,一些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這些思想如果轉化為不良行為就是對生活的不負責任,導致離婚現象日益嚴重。夫妻鬧離婚,受害最深的是無辜的弦子,傷害在幼小的心靈深處打下烙印,是不容易消除的。我接觸了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內向、不愛講話、自卑,眼神里少了活潑、開朗,令人心痛不已。基于此種原因,我設置了這節社會活動《歡歡的家》,編排了童話劇《歡歡的家》,借歡歡留意爸爸媽媽吵架這件事,把歡歡的心理變化及對歡歡的影響,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充分反映幼兒的內心世界,使幼兒能由此找到很多共嗚,并引導幼兒如何擺脫心理上的陰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警示家長,為了孩子,應增強責任感,珍惜家庭幸福,為孩子創設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2、幫助幼兒理解家庭的幸福與溫暖的重要。

            活動準備:

            1、深入了解完整家庭與破損家庭對幼兒身心的影響。

            2、童話劇《歡歡的家》錄像片共分四段:A段歡歡向爸爸媽媽表演在園學到的本領;B段爸爸與媽媽吵架;C段小動物幫助爸爸、媽媽解決矛盾;D段爸爸和媽媽和好。

            活動過程:

            1、播放錄音“笑聲”,引起幼兒興趣,導人課題。

            教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這是誰的聲音?這是從歡歡家傳出的笑聲。來看看什么事這么高興呢?

            2、逐段播放錄像,引導幼兒討論。

            (1)播放A段錄像,引導幼兒感受歡歡有一個幸福的家。

            教師:歡歡在干什么?他的爸、媽在干什么?

            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歡歡有一個多么幸福的家。

            (2)播放B段錄像,幫助幼兒了解歡歡家發生的不愉快的一件事。

            教師:歡歡家發生了什么事呢?他們每個人的態度怎么樣?歡歡的心情怎么樣?

            3、播放c段錄像后,啟發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教師:歡歡這個時候多么需要有人來幫助他,誰會來幫助他呢?用的是什么辦法?他們是怎么說的?

            4、播放D段錄像后,幼兒討論。

            教師:鹿老師和小動物們幫助歡歡想了許多好辦法,那么,歡歡的爸爸、媽媽到底怎么樣了?歡歡心情怎樣?

            教師總結:歡歡的爸爸、媽媽和好了,歡歡又有了幸福的家。

            5、遷移經驗,拓展討論范圍,進一步體驗溫暖與幸福。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老師:關于歡歡的錄像看完了,那么,你的爸爸、媽媽吵過架嗎?他們為什么吵架的?當他們吵架的時候,你怎么辦?

            (2)幼兒自由討論: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3)小結: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家,愛爸爸、也愛媽媽。當爸爸、媽媽發生矛盾的時候,小朋友們就會動腦筋、想辦法,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幫助爸爸、媽媽解決矛盾。這樣,使我們的家更加幸福美滿,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太陽是爸爸,月亮是媽媽……”(小動物們出場,大家一齊邊唱邊舞)。

            活動延伸:

            繪畫活動《我愛我家》

            附童話劇《歡歡的家》劇照7幅

            ①歡歡有一個多么幸福的家啊!

            ②爸爸又喝醉了,和媽媽吵了起來!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1、分段觀看童話劇《歡歡的家》的錄像片,符合幼兒年齡點,為幼兒設計了一個很好的情感體驗的氛圍。

            2、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與同伴自由交談,充分調動了幼的積極性。

            二、專家點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教育活動,效果明顯。在活動中讓幼兒遷移經驗,拓展討論范圍,使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心里高并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反思與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4

            目標:

            1、指導樹木對環境的益處。

            2、嘗試與父母一同進行種植活動,了解粗淺的種植知識。

            3、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準備:

            1、與本地區的公園、綠化部門聯系,確定種植地點、種植內容。

            2、與園林部門的專業人員聯系,請他們在種植過程中指導幼兒及家長。

            3、幼兒設計好種植樹牌(參照幼兒用書)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及家長來到種樹地點。

            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種樹活動和注意事項。

            幼兒交流、討論。

            2、幼兒與家長共同進行種樹的準備。

            引導幼兒集體念一首關于種樹的詩歌。

            家長和幼兒與專業人員進行交流,了解種植知識和注意事項。

            幼兒與家長一同領取樹苗、工具。

            3、幼兒與家長一起種樹。

            幼兒與家長互相配合種樹:擺放樹苗-填土-澆水。

            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植樹牌在小樹上。

            幼兒和家長與小樹合影留念。

            幼兒相互參觀同伴種植的小樹。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就是考慮小班孩子對小動物會非常感興趣,仿變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只要孩子們感興趣、愛說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盡量形式多樣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這點我想做到了。課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我把:“歡歡喜喜”臨時給改成了“樂呵呵”,更易于孩子接受,讓我知道了其實沒必要非讓老師的來,叫聲如果改成孩子們喜歡的三次,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課:

            優點:

            1,形式多樣化,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圖片準備充分,吸引幼兒。

            2,層次性不錯,由易到難。結尾運用歌曲孩子們喜歡,而且新穎結束自然。

            缺點:

            1,孩子們說的過少,應讓孩子們仿編的時間應多一些,多給他們說的機會。

            2,仿編時形式單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們感興趣的歌曲錄下來邊唱邊學習孩子們更加感興趣效果會更好。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5

            設計背景

            期末在即,春節將至,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新年的氣息,了解春節在中國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標

            1、感受過新年熱鬧、喜慶的氣氛。

            2、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3、知道我國過年南北方不同習俗。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重點難點

            1、認識過年我國南北的習俗。

            2、流利講述自己過年的事。

            活動準備

            1、布置喜慶的環境氛圍、收集有關過年的各種活動的圖片(貼對聯、福字,放煙花,買年貨,穿新衣,壓歲錢,拜年,包餃子,放鞭炮,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并把這些圖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2、音樂:《恭喜發財》。

            3、福字、各種剪紙等。

            活動過程

            1.看課本《過新年》一課,參觀本班收集的當地“過年”圖片展,了解我國過年的南北方及本地區幾種習俗。

            (1)參觀“過年”圖片展,了解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在喜慶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參觀圖片展覽。各種喜慶、熱鬧的圖片成了孩子們談話的中心內容。有的說:“我家年年都做糍粑來吃”“我家包餃子,我也會包餃子的。”“我認識,這是‘福’字,過年的時候我家門上總是貼它的。”……

            (2)說說自己參觀后的感想,說說自己最喜歡過年時的哪項活動?“過年了,大家是怎么慶祝的?”

            幼兒圍繞自己剛才參觀時看到的內容并結合自身的經歷講述。因為圖片內容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發言。有:收紅包、穿新衣、放煙花、走親戚拜年等。

            (3)小結:過年真開心真熱鬧。

            2、布置教室環境。

            讓幼兒自己動手布置過年的環境。

            3、活動延伸

            進行區域活動,在“小小廚房”制作各種過年吃的食品。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我國南北過年的習俗及本地區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不足:操作材料少。

          【大班社會教案歡歡的家】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家》教案03-04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9-13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7-06

          大班社會倒影教案03-14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03-14

          大班社會教案影子教案03-14

          大班社會教案朋友教案03-14

          大班社會《時光的故事》教案03-07

          大班社會春分活動教案03-07

          大班社會疫情主題教案03-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高潮波多野结衣 | 在线视频综合站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日本美女天天爽夜夜爽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