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時間:2022-03-29 12:34:47 教案 我要投稿

          《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1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體會古代人民認識、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

            重點了解一些相關的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語,熟讀并背誦《共工怒觸不周山》

            難點多角度討論分析,理解文章的內涵。

            教學設計

            一、導入并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夸父逐日》使我們認識了一位神話英雄,《共工怒觸不周山》將引領我們走進遠古神話的戰爭之中。請看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體會古代人民認識、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

            二、指導自學(2分鐘)

            1.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弄懂詞句的含義和全文內容;

            2.借助《學習與》等資料,了解作品及人物.

            3.熟讀并背誦《共工怒觸不周山》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四、檢查自學效果,并引導學生更正(10分鐘)。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幫助更正讀音并讀朗讀時的節奏和感情提出看法。

            2.學生把原文抄在黑板上,請同學逐句翻譯。其他同學翻譯質量。

            3.理解原文大意,并把此故事講聽。

            4探究,加深理解

            師:本文章寫的是一場戰爭。與我們以往了解的戰爭描寫有所不同,它沒有寫戰斗場面,沒有寫戰爭規模,甚至沒有寫戰斗過程,那么主要抓住了戰爭哪一角度,共工哪一方面,即文中的哪一字來寫的呢?

            生:怒。

            師:“怒”反映了共工怎樣的心理狀態?

            生:不順心。

            師:從“怒”中,你看出了什么?(合作探究,教師引導)

            設計思路:

            a.從“怒”看其表現——“觸”

            b.從“怒”看其后果——天柱折地維絕

            c.從“怒”看其戰斗過程——激烈

           。ㄎ闹胁]有寫,但是從“怒”中,我們不難看出共工的心不甘,且造成了如此破壞性的后果,如此神勇,想想他與顓頊的爭斗的.激烈程度,自可不言而喻。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斗場景究竟是怎樣的?可小組交流,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把握神話想象和夸張的特點)

            d.從“怒”看其人——你覺得共工是一個怎樣的人?

           。ㄓ赂、豪氣、堅強、愿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

            2、再讀感悟

            在朗讀時,應讀出共工的那種心不甘,那種憤怒之情,那種地動山搖只勢!

            a.自由讀

            b.指名讀

            c.男女競賽讀

            3、我們從共工身上學到了什么?面對挫折、困難時,我們應該如何應付呢?(挑戰)

            五.主題探討:

            去掉神話色彩,還原本色。(即去掉文中的想象和夸張)這則神話故事實際反映了哪些內容?

            a.遠古時期原始部落間的激烈斗爭。

            b.先祖對自然界的巨變的認知。

            主題:文章反映了遠古部落間的斗爭,塑造了一位勇敢、堅強、頗具挑戰的共工形象,從神話角度向人們解釋了天傾西北,河向東南流的自然現象的原因。從側面反映了遠古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

            六、作業

            1.發揮想象,描述“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爭場景。把它寫成一短文。

            2.背誦課文。

            3.課后題三

            板書設計

            共工怒觸不周山

            爭帝----觸山------柱折-----維絕-----天傾-----物移-----地陷-----塵歸

          《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體會古代人民認識、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啟發學生多角度理解,珍視其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難點

            多角度解讀故事蘊涵的寓意。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夸父逐日》使我們認識了一位神話英雄,《共工怒觸不周山》將引領我們走進遠古神話的戰爭之中。2兩則神話故事都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可貴的認識自然的探索精神,我們應該發揚這種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發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發現的開端。

            2.翻譯,整體感悟

           。1)四人小組討論、翻譯,也可以互相提出問題。

           。2)教師在多媒體出示需要重點理解的詞。

            (3)全班討論,落實翻譯。教師可以側重指導學生注意實詞的積累、常見虛詞的用法及文言文中詞語省略的現象,爭取達到不看注釋能正確解釋和翻譯。

           。4)學生反復讀課文,當堂背誦課文。

            3.探究,加深理解

            思考:

           。1)“怒而觸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現了共工怎樣的性格特點?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觸不周山》中結尾的兩句話?

           。3)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么做?請你作一點推測。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最后總結歸納。

            參考答案:

           。1)“怒”字表現了共工的豪氣、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剛烈。

           。2)《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神話故事。它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斗爭,同時涉及到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遠古的人類顯然還不能解釋日月星辰運動變化的原因,對這一現象的最好解釋就是借助于神話,通過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現象。神奇的傳說中帶有現實主義的色彩。

            (3)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爭為帝”,即爭奪部落首領的位置。他的怒觸似乎包含有失敗的憤怒與不甘心,而且,似乎還夾雜著與對方同歸于盡的想法。當然也體現了共工龐大的氣勢。

            4.拓展延伸

            討論:對共工與顓頊為帝而“爭”,你是怎么看的?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推舉代表發言。

            4.小結

            傳說中的共工氏當然并不一定實有其事,然而他那種勇敢、堅強,愿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5.作業:發揮想象,描述“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爭場景。把它寫成一篇短文。

          【《共工怒觸不周山》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共工怒觸不周山擴寫作文01-27

          共工怒觸不周山650字-想象作文01-17

          “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美麗的張公山公園作文共6篇01-05

          《山市》的教案03-16

          憤 怒_1000字01-26

          高一語文《商山早行》教案設計09-02

          感 觸_650字02-14

          觸 摸快樂_650字02-11

          溫庭筠:《商山早行》教案10-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在线一免费区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字幕 | 久久精品免费观 | 亚洲国产日本综合aⅴ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