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

          時間:2022-04-08 17:49:41 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通用6篇)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1

            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2.能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3.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活動難點:能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圖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節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故事導入。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個孩子,雖然這四個孩子都在很遠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順,一到過節都會回家來看望自己的親人。(小朋友你們都知道有哪些節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個孩子都回來了。他們每人給花婆婆帶回來了一件禮物。花婆婆非常高興,驚奇的問:“你們怎么回來了,還帶禮物。”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因為今天過節呀?花婆婆說“今天什么節日啊”孩子們說,打開禮物你們就知道啦。

            二、基本部分: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出示第一個禮物盒--艾蒿。請幼兒觀察猜節日。

            2.依次出現香包、劃龍舟的圖片、粽子請幼兒猜節日。

            3.師小結:現在你們告訴花婆婆,過的是什么節日呀?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在這一天人們就會用這些特別的方法來慶祝。(端午節的各種來歷和傳說,最常見的傳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秦國攻破楚國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農歷五月初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后,抱石投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涌入江邊去憑吊屈原。人們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4.請幼兒交流:你們過端午節都干些什么?隨機介紹端午節的習俗。

            --艾草通常是長在田野邊,它的作用是驅蚊,辟邪,把它插在門上。)

            --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各地方包的形狀各異,有三角粽,有長條粽。口味不同,有紅棗餡,有肉餡,有無餡的。

            5.幼兒嘗試包粽子。

            6.播放端午節劃龍舟視頻,幼兒游戲:賽龍舟。

            三、結束部分

            劃龍舟出場。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活動。

            活動準備:

            有關端午節的錄像片斷:賽龍舟、吃粽子。實物粽子一串。

            活動與指導:

            1.出示一串粽子,尋問幼兒這是什么吃食?你吃過嗎?是什么節日吃的?要過什么節了?引起幼兒渴望了解的興趣。

            2.老師講粽子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

            3.請幼兒觀看錄像片斷:包粽子、劃龍舟、了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幼兒品嘗粽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一氣合成,在活動中運用故事來讓幼兒更加深切的體會感受端午節。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通過錄像的教學方式讓更加有興趣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引導每位幼兒都能看了錄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綱要中出,讓幼兒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在最好環節讓幼兒一氣分享品嘗粽子,讓孩子們感受到這種傳統節日的風俗和有趣。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粽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 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二、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了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

            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頻)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反思

            在設計活動的的時候想到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由于自己本身也沒有包過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難是易。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長命縷若干。

            3、 《小朋友的書》每人一本。

            4、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

            活動過程:

            1、 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

            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

            3、 講述屈原的故事。

            教師借助《小朋友的書》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5、 觀看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了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6、 品嘗粽子。

            幼兒邊品嘗粽子,邊觀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 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 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 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的傳說及相關習俗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孩子興趣濃,熱情高漲。

            2、這節課通過三個小活動,讓幼兒與爺爺奶奶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孩子親自參與了活動。鍛煉了孩子動手能力,增進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

            3、從這次活動整個開展情況來看,我覺得孩子們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同時也得到爺爺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覺得爺爺奶奶及孩子他們知道的還很欠缺,需要進一步提高。

            4、此次活動,自我覺得參與度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進入角色,還需要我做更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對孩子的服務質量。

            5、從這節課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讓我在開展同樣的活動,我會采取更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積極參與,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小百科,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活動中班教案(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中班夏至活動教案04-06

          中班社會端午節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03-31

          中班環保主題活動教案03-31

          社會活動中班教案03-15

          2022端午節中班活動策劃方案(通用5篇)03-30

          中班幼兒母親節活動教案(通用5篇)04-07

          清明節主題活動中班教案(通用12篇)03-31

          中班世界地球日活動教案(通用5篇)04-07

          《游子吟》中班語言活動教案(通用7篇)03-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午夜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