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時間:2022-04-21 17:46:05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原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草原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接力出版社音樂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20頁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感受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韻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2、過程目標:通過學唱、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讓學生體驗蒙族民族民間音樂的美感和兒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蒙族以及蒙族音樂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我是草原小騎手》。

            教學難點:

            唱準“ 1”和“ 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

            在《草原贊歌》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進教室。

            1.說一說

            師:剛才我們一起“騎著馬兒”,非常神氣地進了教室,你們知道哪個少數民族的人最喜歡騎馬嗎?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帶你們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賞一下那里迷人的風光吧。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二、學唱歌曲

            1.看視頻,聽歌曲錄音。

            師:大草原可真美呀,許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這里比賽騎馬呢,而且她們的舞蹈也融入了騎馬的動作,老師這里就有這么一種歌舞表演,同學們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師:但是老師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帶著這些內容聽歌曲,“歌曲的情緒;大切分和大附點節奏在歌曲中的把握; ”和“ 是怎么唱的?” (放《我是草原小騎手》視頻)

            2.解決問題

            分別提問學生。

            師:我看哪個同學是細心的孩子,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a.歌曲的情緒:優美,歡快,自豪地。

            b.師敲打黑板上寫出的節奏。

            c.“ 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學唱歌曲

            同學們真像這神氣的小騎手,這么多難關我們都一一闖過了。好,那我們來一起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輕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詞

            4.歌曲處理

            師:我剛才聽見有一位小朋友是這樣唱的(范唱有下滑音的部分),你們也一起來試一試,覺得這樣唱好聽嗎?為什么?

            (有模仿牛羊叫聲的感覺,這么唱就更加貼切。)

            三、合作,創編,表現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現這首歌曲呢?

            1.分組討論,創編

            2.分組展示

            3.集體展示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草原游玩了一番,非常高興。蒙古族還有很多我們沒有了解過的東西,希望同學們課后自己去了解。下面,我們就以蒙族一首非常典型的民歌結束我們本節課。

            (在《牧歌》的音樂中,帶學生跳蒙族舞蹈走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2

            音樂教案:《草原上》教學設計

            一、設情激趣。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草原嗎?草原是什么樣的呢?

            生:草原上有藍天。

            生:有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綠草。

            師:同學們,說的真美,草原上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和清清的水。還有壯壯的奶牛,肥肥的羊兒和奔馳的駿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風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請同學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吧。請坐。

            1.聽辨節奏。

            ××︱×—︱××︱×—︱

            師:現在,我來打一條蒙古族歌曲節奏,你們能試著模仿嗎?由強—弱。由弱—強。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我們現在來靜靜地聽一首蒙古族歌曲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聽著這首音樂,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前面練習的節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師:好,這些節奏型就是這首樂曲中的基本節奏,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的重點節奏。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打這條節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現在我們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音樂好嗎?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動)。

            二、學習歌曲,走進音樂。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有點蒙古族感覺,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蒙古族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師: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藍天

            生:羊兒叫

            生:草原好熱鬧。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動。

            生:甜美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草原上》。

            師:首先,來認認我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誰知道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3。

            生:3.

            師:這個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5。

            生:5.

            師:兩個都說對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音,大家一起說好嗎?做出手勢6。

            生:6.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學這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同過這三個音的學習來學唱《草原上》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邊唱邊用手勢體會音高。

            師: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勢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學習樂譜,樂句學會后連起來唱。

            師:我們現在用身體來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師帶領學生根據音高的位置來用身體感受。

            師:同學們真棒。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歌詞,大聲有感情的來朗讀。

            生:朗讀歌詞。

            師:請同學再有感情,聲音洪亮的來讀讀歌詞。

            生:朗讀歌詞。

            師:老師領你們讀一遍好嗎?

            生:和老師一起很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很好。現在我們小聲的跟著鋼琴來試一試唱歌詞。

            生:和著音樂小聲唱歌詞,一段。

            師:同學們的節奏感真不錯,我們現再勇敢點再來唱一唱歌詞吧。

            生:1遍。

            師:請同學們再唱的跳躍活潑一點,注意聲音位置。

            師:彈琴伴奏。

            生:唱。

            師:注意長音的位置,發音要準。

            生:唱。

            師:讓我們懷著對草原的熱愛,激情飽滿的再來做一回小牧民。還記得我們的節奏么?請你們在歌曲前奏部分打著節奏加進來好嗎?(試一下老師帶學生邊哼著前奏曲邊打節奏。)

            生:聽著音樂唱。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草原上的天氣會不會總是風和日麗,陽光普照呢?如果遇到狂風,遇到暴雨小牧民會怎樣呢?下面,我們來即興表演一下,老師來彈一段旋律,你們聽到了什么,盡情來表現?《暴風雨》

            師:親愛的同學們,暴風雨來的這么猛烈,你們能勇敢的來面對,并用熱情來戰勝它,你們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讓我們用激情飽滿的歌聲來贊美他好嗎?大家穿上皮靴,帶好頭巾,騎上駿馬,奔馳在草原,做一個勇敢的小牧民!

            生:騎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節奏為自己伴奏。

            師:我的小勇士們,你們可真棒!看!這是什么?蒙古包,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吧。

            三、了解蒙古。

            師:在我國的北部地區,居住著勤勞,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草。靜靜的湖水和肥壯的牛羊。人們說著蒙古話,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住著蒙古包,騎著駿馬,揮舞著長鞭。瀟灑的再草原上飛奔,所以也稱蒙古族為馬背上的民族。正如詩中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壟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播放PPT配音樂天堂)

            師:諺語

            說的蒙古話,穹廬做居家,男人會三藝,婦孺能飛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燒柴用牛糞,渴了喝奶茶,

            無歌不成禮,進門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戶戶養牛馬!

            師:同學們,男人會三藝說的是哪三藝?

            生:(騎馬,射箭,摔跤)

            師:婦孺能飛馬是什么意思呢?

            生:婦女和小孩也很會騎馬。

            師:這些諺語充分的體現了蒙古族人生活習性和熱情好客和民俗風情的畫面。

            四、拓展

            師:我們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們也學學跳蒙古族舞好嗎?誰上來做做動作(3)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和我們剛才做的律動很像噢。

            師: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帶好頭巾一起來跳舞好嗎?

            五、大家一起跳起來。(播放音樂)(圓圈位置)

            同學們,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音樂總是那么美好,請同學們記住我們今天的蒙古之行。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草原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著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劃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牧的情景。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可供學生觀察,想像,以加深課文內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圖、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時: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認識新偏旁(二)重點、難點、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樣呢?

            (板:草原的早晨)領讀:

            師:我國的內蒙古及兩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早的樹木,適應放牧牛羊。

            3、說能說說記住“原”學的辦法。

            (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蹦跳著向前奔)

            另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①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讀一節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這些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交流

            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

            ②指名讀第二小節

            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讀第三小節

            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4)復習鞏固生字詞

            ①認讀

            ②結合認讀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業

            1、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 遠處 飄動

            想想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寫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廠”字頭 ( )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另寫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課文,另寫生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工 遠處 飄動

            (2)聽寫,說出“處”“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精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什么時間的事: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 新綠鋪滿草原)

            時間 早晨 黎明

            ②口頭填空:

            鞭聲打破 寧靜。 草原醒來了。

            (3)自由討論并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過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著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了。一樣)

            指導: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板書:羊兒牧民)

            ②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涌出了圈門, 奔向 草原牧民們 ,追趕那 。

            ③交流:一只只:羊兒多

            蹦跳著:羊兒歡快

            無邊:草原大

            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④這一段寫羊兒多,牧民歡樂,感情朗讀。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話,誰會誰讀

            ②寫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③作者為什么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

            (羊、云都是白色的,并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作業: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 ( )草原

            ( )羊群觀點 (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 一( )氣

            一( )白鵝 一( )小船

            3、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學寫新字詞

            完成有關練習

            二、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寫好生字

            三、教學難點:

            認真書寫

            四、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 遠處 飄動

            五、部誦指導:

            ① 的 ,打破了 。 草原醒來了。

            ② 羊兒 圈門, 奔向 。牧民們 ,追趕那 。

            ③ 羊兒像 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

            練習背誦

            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

            無 打 處 民 動 牧原新

            指名認讀

            3、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發言、歸納:

            打:左高右低

            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

            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

            新:左右兩邊上面齊平,右邊“斤”的豎拍長。

            無:獨體字

            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平捺

            與“外”相區別

            七、作業: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難寫的多寫幾遍。

            板書:

            5、草原的早晨

            羊兒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趕

            一群群 飄動 歌聲

            (多) (樂)

            教后小記: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草原是陌生的,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運用錄像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課上并沒有立即就讓學生看錄像,一面是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通過讀書,讓學生有所觸動,有所感受,進行質疑,這時,錄相的加入讓學生的疑問與圖像相聯系,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示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草原教案 篇4

            活動來源:

            《北京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社會領域提出了“通過多種媒介和活動,使幼兒了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懂得尊重少數民族和其他地區的風俗習慣"。于是在班級中我們開展了“中國民族多"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對于民族舞蹈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和幼兒通過欣賞、學跳、創編來感知民族舞蹈的特點n這次活動是其中的一次。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族三段體音樂歡快、優美的音樂風格特點。

            2、初步嘗試合作創編蒙古族舞蹈,感受創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課件、小水桶。

            2、經驗準備:幼兒了解認識蒙古族的習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樂特點

            1、幼兒聽《草原小牧民》律動進教室。

            2、蒙古騎馬、擠奶動作練習。

            二、欣賞音樂并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一)幼兒欣賞音樂。

            1、師:今天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小朋友認真聽聽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像看到了什么?

            2、幼兒。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二)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并欣賞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同時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

            1、現在夏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們都在做什么?

            2、幼兒根據幻燈說出人們的生活。

            3、你發現音樂有什么變化?

            4、教師為幼兒介紹音樂。 (這首音樂是三段體音樂表現蒙古族人民在那達慕盛會上騎馬、摔跤、擠奶的歡樂場面)

            三、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快慢變化

            1、剛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們有趣的生活,如果你是蒙古人你想做什么事情?想一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做什么,慢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2、分段欣賞音樂:

            (1)快的時候做什么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

            (2)跟著快的音樂做一做動作。

            (3)慢的時候做什么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

            (4)跟著慢的音樂做一做動作。

            四、幼兒分組聽音樂進行編舞

            1、請幼兒聽音樂分成5組進行舞蹈創編。

            師:剛才小朋友的動作做得很漂亮,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做個蒙古小牧民,一起來編個舞蹈,可以加上簡單的隊形變換,注意音樂的快慢變化,讓你的舞蹈更加漂亮。

            2、教師鼓勵幼兒合作,并簡單介紹道具。

            3、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自由展示

            1、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展示。

            2、幼兒分組自愿展示

            六、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中國民族舞蹈體裁、主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幼兒在學習表演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欣賞到民族舞蹈優美的動作、悅耳的旋律,而且能感受到中國各個民族的不同習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市幼兒園教育綱要》藝術領域目標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和創造的初步能力。作為蘊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精神豐富內涵的中國民族舞蹈是幼兒園舞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選擇,但是幼兒對于民族的認識比較淺,因為民族離幼兒的生活比較遠,于是我們以主題活動為載體,通過視頻、圖片、故事等多種形式豐富幼兒對蒙古族、蒙古舞蹈的經驗。

            以前在教民族舞蹈時更多的是讓幼兒模仿學習,幼兒多是單純的訓練,而大班幼兒有創編能力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于是我在讓幼兒學習基本動作后進行了此次創編活動,意在發展幼兒的創編能力。在本節活動中我選取了三段體的音樂,幼兒能夠大膽創編舞蹈 最重要的就是對音樂的傾聽和理解,于是活動一開始我請幼兒完整 的欣賞音樂,讓幼兒對-I-=樂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分段欣賞進一步讓 孩子理解音樂,為幼兒創編舞蹈打下基礎。為了讓幼兒更豐富的創編舞蹈,我通過同伴學習、小組協商、動作頻率變化、方位變換等方式引導幼兒創編,應幼兒的需要還為幼兒提供了擠奶筒,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幼兒體驗成功提供幫助。

            本次活動幼兒的興趣從頭到尾始終高漲,整個活動過程注重體驗與感受、交流與發揮,真正達到了活動化的共共同學習。

            專家點評:

            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傳統民族舞蹈教育活動時,往往注重的是動作的訓練,一般以教會為目的,過程中要求幼兒單純模仿,忽視幼兒對民族舞蹈的感受力、創造性和表現能力。延慶二幼的夏淑芳老師,在進行蒙古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育活動時,從藝術領域核心價值入手,旨在激發幼兒對音樂、舞蹈的感受和興趣,運用不同方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為幼兒前期經驗的豐富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支持。蒙古族舞蹈對于大班幼兒來講,相對陌生,他們不知道蒙古族的人每天在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那些舞蹈動作,夏老師通過圖片、視頻、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對蒙古音樂和舞蹈的欣賞,豐富了幼兒關于蒙古的生活經驗,了解了一些民族風情和習俗,為舞蹈的創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以及認知的發展水平,滿足了幼兒好奇、好動、好問、愛模仿的心理特征,引發了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為教學活動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是能夠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逐級分化,為達成目標創造贛是草原小牧民.豢謦蠡琴擎黲》贛澄幼兒園教育活動親例及評析了良好的條件。在有限的教育活動時間內,大班幼兒要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快慢和特點,還要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如果沒有主次之分、沒有有效的調節,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對教材的透徹分析,以及對本班幼兒的全貌了解,就不可能十分準確的定位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而夏老師憑著對職業的高度責任感和對幼兒的愛,以及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很好地把握了重點和難點的逐級分化,為幼兒能夠有興趣、專注的參與活動,完成活動目標,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是幼兒自主自由自愿狀態的激發,符合藝術領域中舞蹈教學的核心價值的倡導。舞蹈的學習是富有個性和自我的學習,若千篇一律,統一要求,整齊劃一,就嚴重違背了藝術領域的價值追求,而夏老師在整體教學活動過程中,很好地處理了教師主導和幼兒主體地位的關系,教師始終站在幼兒的角度去實施教育,引領幼兒去發現、探索,整個活動動了起來,充滿了活力、富有朝氣,能夠不斷地聽到教師接近于生活語調的親切、愉快的說話聲、歌聲和笑聲,讓人有身臨其境并渴望融入其中的愿望。總之,舞蹈教學對幼兒園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不但施教教師要有舞蹈素養,還要有作為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只有了解幼兒、了解幼兒教育的教師,才能夠根據需要,仔細洞察幼兒美麗的童心世界,潛移默化的陶冶幼兒的心靈,制定合理的教學活動計劃,讓舞蹈成為幼兒喜愛并對其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活動。

          草原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草原的美麗遼闊和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懷古,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那么……那么……","既……又……","不管……總……"造句.

            提高對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的認識了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小節.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第一小節,體會草原的美.

            教學難點:

            對于"綠色渲染","墨線色勒"這兩個國畫技巧術語的理解.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書中第一幅插圖的幻燈片一張;繪有草原上小丘的國畫兩張(一張只有綠色渲染,另一張小丘的線條用墨線勾出).

            導入

            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師:聽了這段歌曲,你們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嗎(板書:草原)

            你想知道關于草原的哪些情況呢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3課.(板書:13《草原》)跟著作者老舍先生去領略草原的風情.

            檢查預習情況

            師:課前我已經布置大家預習了,現在來了解一下預習的情況.

            開火車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師注意正音.

            分段朗讀課文,教師注意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和讀破的句子.

            學習第一小節

            老舍先生是因什么事去草原的(訪問陳巴爾虎旗)

            師:"旗"就相當于我們這兒的縣.陳巴爾虎旗所在的大草原是個什么樣的呢請大家看投影(出示書中第一幅插圖的投影).誰來說說自己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學生自由發言)

            老舍先生是怎樣介紹他眼中的草原的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1小節,看看從中能得出對草原的哪些認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畫下來.

            請你先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草原的感覺,再說說是從第1小節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討論時抓信以下幾點:

            (1),"空氣是那么清鮮,天氣是那么明朗." 空氣特別新鮮,天氣特別晴朗.

            理解"那么……那么……"所起到的強調作用.練習用"那么……那么……"造句,區別比較"清鮮"和"新鮮","明朗"和"晴朗"的不同.

            (2),到處都是綠色——"一碧千里","翠流","綠毯","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等.理解"一碧千里","翠流".

            (3),在討論時注意讓學生紅塵讀自己找出的句子,要求通過朗讀把自己對草原上天和地的感受體現出來.

            在第1小節中,你還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嗎

            學生質疑:由其他同學解疑,教師點拔幫助,主要疑難有下面幾點:

            (1),"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這是因為視野開闊而空氣明凈,所以再遠的地方也看得很清楚,不會模糊一片.

            (2),"綠色渲染","墨線勾勒"——出示兩幅繪有草原上小丘的中國畫,一幅全用綠色渲染,使小丘和草原的界限融合.另一幅小丘邊緣用墨線勾出,使小丘的線條清晰地凸現出來,讓學生比較得出哪一幅是只用"綠色渲染",哪一幅還用上了"墨線勾勒",這樣就形象而深刻地理解這兩個詞.再看圖體會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那幅圖,給人以什么樣的視覺效果呢(小丘和平地融為一體,和天地融為一體,那濃郁的綠色,甚至都滲入天邊了.)

            (3),在解決某個疑難之后,讓學生自由讀讀帶有這個疑難的句子,再次體會該句所表達的內容和意境.

            看到這樣的草原,你想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老舍先生有這樣的想法嗎找出來讀一讀,指名讀,指導用"既……又……"造句.

            不僅人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草原確實太美了,現在我們再來看書上的第一幅插圖.(再次出示投影圖片)你能用書中的語句來介紹一下嗎可以先讀讀背背第1小節.

            學生練習背誦,指名看圖背誦第1小節

            分清動,靜描寫

            在前面一課中,我們已經了解什么是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大家說說本文的第1小節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

            學生討論.

            練習

            畫出第1小節中的比喻句,并思考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討論.重點要讓學生弄清最后一句"在這境界里,邊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就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是想象而非比喻.

            第二,三課時(略)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草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二、能夠根據《銀杯》及《小黃鸝鳥》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銀杯》;能用獨唱的形式演唱《銀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黃鸝鳥》。

            三、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萬馬奔騰》,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能夠辨別馬頭琴的音色。

            四、學習并感受五聲調式音階,嘗試用五聲音階進行旋律創作。

            教學重、難點:

            1、繼續訓練用和諧自然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

            2、學習五聲調式,并進行創作。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

            我們平時過節都是怎么過的呀?(學生自由討論)

            二、學習歌曲《銀杯》

            1、歌曲簡介:它是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調民歌。每當節日集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家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友誼、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

            2、聆聽《銀杯》,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

            5、完整的演唱歌譜。

            6、自由朗讀歌詞。

            7、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

            8、老師隨機糾錯,指導。

            9、完整演唱。

            三、進行音樂知識拓展活動

            1、讓學生自由學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動作。

            2、創設情境,隨音樂進行蒙古族關節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體會氣氛。

            四、演唱《銀杯》,結束新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銀杯》

            二、對比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緒、風格。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女聲演唱的不同之處。

            3、對比聆聽《天堂》,請學生思考,與上一首歌曲在風格、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第一、二樂句劃旋律線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聽音樂。

            三、邊播放錄音,邊完成作業。

            第三課時

            一、開課:

            1、復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形式。

            2、談話:我們前節課學習了蒙古長調民歌——《銀杯》,那么長調與短調有什么區別呢?(請學生復習長調與短調的含義,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蒙古歌曲《小黃鸝鳥》,看看它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

            二、學習歌曲《小黃鸝鳥》

            1、老師范唱、初步聆聽,學生感受旋律并判斷它屬于長調還是短調。

            2、簡單介紹歌曲。

            3、讓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學生演唱歌譜。

            5、自由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如何讀歌詞才好聽。

            7、把歌詞帶進歌譜里,試著演唱。

            8、隨機糾錯。

            9、完整演唱。

            三、音樂活動

            1、找出《銀杯》與《小黃鸝鳥》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興創作旋律。

            四、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觀看蒙古舞蹈錄象——筷子舞

            二、簡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的一種民族舞蹈。這種舞蹈多在喜慶的節日里由男藝人做單人表演。表演時,演員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勢邊唱邊跳舞。舞動時,用筷子敲擊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時還旋轉著敲擊地面。通常,舞蹈的節奏會由慢到快。總之,這種舞蹈具有節奏性強、情緒熱烈歡快的特點。

            三、跟著音樂,學動作。

            四、隨音樂舞蹈。

            五、分組展示。

            六、小結。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草原教案04-12

          有關草原教案模板匯編9篇04-17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集錦9篇04-13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集錦10篇04-11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4-10

          關于草原教案模板匯總8篇03-22

          草原贊歌教案04-05

          關于草原教案錦集八篇03-27

          關于草原教案范文合集6篇04-10

          關于草原的詩_關于草原的古詩09-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永久在线 |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亚洲高清在线一区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