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時間:2022-04-24 20:49:25 教案 我要投稿

          《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5、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生朗讀預習→師范讀→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了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借助注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傳”意為注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注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余波。

            二、課文學習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注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范串講梳理第1段。(為學生后文的接龍串講做示范)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3)、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后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范)

            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扎;

            以其無禮于晉:介詞結構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于晉無禮”。

            (4)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扎位置:兩軍分兵駐扎,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說秦埋下伏筆。

            (5)師引導學生2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于……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范,然后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于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只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介詞結構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于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后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11-25

          《燭之武退秦師》課文講解12-12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15篇04-01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譯文08-16

          《燭之武退秦師》閱讀練習答案及翻譯07-16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集錦15篇04-07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合集15篇04-07

          《燭之武退秦師》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8

          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10-12

          韓愈退之由來04-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吊丝亚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 | 亚洲va中文字幕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