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2022-06-27 14:30:12 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1篇)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發布于和諧親子社區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3、體驗給貓喂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通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游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說一句“變變變,什么出來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幼兒說是什么形狀出來了,游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大小雪花片,在發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

            (5)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老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游戲數遍后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游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3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于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游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系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制作卡片寄托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鴨蛋,香包,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的、教室的門上掛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掛呢?

            2.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1)掛艾葉:凈化環境,驅蟲驅蚊。

            (2)賽龍舟:劃船救屈原。

            (3)吃粽子:屈原死了,投河喂魚救屈原。

            (4)配香包:驅邪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賽龍舟》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

            今天,小朋友們帶了了許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摸摸看,想一想,它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2.認識粽葉

            粽子上的陣陣清香是從這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并講訴粽子的餡以及它的味道。

            4.小結: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3、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音頻《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吃粽子和劃龍舟。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知道的端午節。幼兒嘗試用完整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引導幼兒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節日的氛圍。

            二、教學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5、端午節課件PPT圖片資料。

            三、教學過程

            1、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

            (1)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展示圖片,播放視頻《屈原的故事》。

            (2)教師總結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歷史人物屈原。

            2、教師繼續播放端午節課件,進入民俗風俗環節,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相關風俗活動。

            (1)教師出示香包(粽子),引導幼兒觀看,教師介紹什么是香包,幼兒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師播放端午節賽龍舟視頻,幼兒安靜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教師帶領幼兒做端午節傳統活動,賽龍舟的游戲。

            (1)將幼兒分成四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聽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

            (3)教師組織幼兒在室內外開展端午節賽龍舟的游戲,也可以幾個小組之間互相PK比賽。

            4、教學延伸

            教師總結以上關于端午節香包、端午節的粽子、端午節賽龍舟等都是風俗的傳統紀念儀式!

            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分發給大家品嘗粽子,體驗本次端午節活動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紀念意義。

          【端午節紀念屈原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詩詞06-09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作文04-15

          紀念屈原的端午節作文06-24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詩句06-09

          端午節紀念屈原教案(通用5篇)05-30

          紀念屈原班會開場白03-16

          端午節作文:紀念永遠的屈原04-01

          端午節紀念屈原作文05-11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紀念屈原06-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色狠狠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