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時間:2022-08-03 19:57:24 教案 我要投稿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1

            教學目標

            1.認識“岳、湘”等8個生字。

            2.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第二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什么?(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精彩)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想一想:每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評式的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呢?

            2.你是怎樣解決那些不懂的問題的?

            3.讀課本第31頁“交流平臺”的內容,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資料、請教別人)

            4.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看課本中的圖片。這是什么?(一張匯款單)

            2.請你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疑問?(匯款單上的金額為什么要大寫?)

            3.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為了防止金額被篡改。)

            4.出示大寫數字,指名認讀。(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個說數,另一個用大寫數字寫出來。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由于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他們的名稱有的是新出現的,有的是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含義。

            2.出示詞語:云技術、多媒體、克隆、互聯網,桌面、窗口、潛水、文件夾。

            3.讀一讀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分別屬于哪一類。

            4.小組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

            (二)第二題。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介紹事物的?讀一讀課本中的句子,指出說明方法。(作比較)

            2.作比較有什么好處?(將我們熟悉的事物與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更好地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說明的效果。)

            3.請你在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句子,并與同學們交流,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4.拓展練習:請你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事物。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讀準“塞”“鎖”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

            (1)“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這是出自徐悲鴻的一副對聯。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異。

            (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是一副回文對聯,就是上下聯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和順著讀是一樣的。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順,似順而倒”,這有賴于巧妙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匠心。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是蘇州滄浪亭的對聯。上聯出自歐陽修的詩歌《滄浪亭》,“清風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們沒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說原本是無價的。下聯出自蘇舜欽的詩歌《過蘇州》,寫蘇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濟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對聯,語言精練,對仗工整。上下聯巧用兩組數詞,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幾個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極其生動逼真地概括了濟南古城風貌的秀美景色。這不僅是對大明湖綺麗風光的精彩描繪,也是對風景如畫的濟南城的由衷贊美。

            3.你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請全班交流。

            (有雨云生石,無風葉滿山。雨過山頭綠,云來地上陰。萬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鏡雙清……)

            4.讀了這些對聯,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字的大寫,學習了新生詞匯,能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事物的特點,積累了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多觀察,發現自然的美麗和奧秘,體會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能針對問題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2.在學習中,能夠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句子的表達方式,并且能夠運用學過的方法來介紹事物。學以致用,才能不斷提高表達能力。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2

            教學目標

            1.同學互相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表達和評議,做到內容表述清楚具體。

            2.認識描寫人的品質、心情的詞語。

            3.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其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4篇課文,今天,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臺”。

            在本單元課文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舍己為人、寧愿犧牲自己而救助別人的哈爾威船長,有為了戰爭勝利而英勇獻身的黃繼光,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邊就可以找到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1.小組交流: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中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具體生動的同學。

            5.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他把事情說具體。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自由讀詞,自學生字新詞,體會其含義。

            2.指名朗讀。

            3.交流這些描述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并聯系課文用它們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中國名人故事》。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自讀成語,要求字音讀得準確。

            2.你發現這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3.自選一個成語,試著說說它的含義和故事。

            4.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競賽,使學生熟記這些成語。

            5.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二)第二題。

            仿照例句,寫一組連續的動作。

            1.寫出連貫的動作,把大動作分解成小動作來寫。

            2.動作要體現人物的特點。

            3.動作要符合生活實際。

            4.準確運用多種詞語描寫人物動作,盡量避免重復。

            5.從“蝴蝶飛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媽媽下班回到家”中選一種情況試寫。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注意讀準“強、患”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人物品質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文: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譯文: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文: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

            譯文: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樂而衰亡。

            3.你還積累了哪些與人物品質有關的名言?請在班內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許多描寫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學習了連續的動作描寫的方法,希望大家課后繼續搜集、積累與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質有關的成語,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在自己以后的習作中正確運用它們。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積累與自強不息相關的名言警句,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將成語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以強化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并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連續的動作描寫應用于寫作中,可以使習作更生動、具體。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3

            教學目標

            1.認識“搓、葵”等7個生字。

            2.了解用空行標示長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把握主要內容,把其中印象最深的內容和同學交流。

            3.運用邊讀邊想、前后聯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閱讀長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課文插圖)

            2.在這張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分享)

            3.這張圖片的主人公叫青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解決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嘗試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查閱字典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雪屑”——“屑”的讀音。

            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全班齊讀,讀中鞏固掌握。

            三、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對作者的認知,教師再補充。

            2.你能用簡短的語言為每部分擬寫小標題嗎?

            第一部分:青銅一家做了一百零一雙鞋

            第二部分:青銅冒雪去賣鞋

            第三部分:青銅賣鞋給城里人

            第四部分:青銅準備賣掉自己的鞋

            3.結合小標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冬季快要來了,青銅和妹妹葵花去采蘆花,他們一家子為了生計,要做一百雙蘆花鞋來賣錢。有一天下著鵝毛大雪,青銅為了家里生計,冒雪到鎮上去賣鞋。幸運的是,有幾個城里人把剩下的十雙蘆花鞋全部買去了。最后青銅甚至連自己腳上的鞋子也要賣出去。

            四、品讀文本。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4

            教學目標

            1、按照游覽順序,寫一寫自己游覽過的一個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想象,具體生動地進行描寫,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幾篇文章?(《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頤和園》《七月的天山》)

            2、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描寫時抓住景物特點。)

            3、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把自己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二、明確習作要求。

            1、寫文章首先要審題,只有明確習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選材。

            2、學生交流:要按游覽順序寫;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寫出景物的特點;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

            三、啟發思路。

            1、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出示: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世人矚目的天安門廣場,一望無邊的大海,聞名遐邇的黃山……)

            2、剛才老師展示的這些地方,你去過嗎?有什么印象?

            3、同學們在假期里還游覽過哪些地方呢?哪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如何才能把你游覽過的地方清楚地介紹給大家,使別人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呢?請小組成員討論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來介紹,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記錄下來。

            (2)要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游覽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過渡段或者過渡句。

            (4)要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出景物的特點(形狀、顏色、大小等)。

            (5)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習作指導。

            1、補充題目。在橫線上填上游覽的地方名稱,可以是小區附近的公園、果園、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風景名勝等。

            2、畫路線圖。可以先畫出游覽的路線圖,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例如,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4、習作思路示例:

            開頭:可以總體介紹你所要寫的地方。例如,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詳細地描述這個地方的風景。

            (1)抓住景物的特點,如長廊的長和美。

            (2)按照一定的順序,如空間順序、時間順序。

            提示:可以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寫每個自然段。描寫時適當運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結尾:總結自己對景色的感受。例如,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欣賞。

            5、學生自由習作,老師巡視指導。

            五、評中促改。

            1、教師選擇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兩篇優秀習作,請作者讀給大家聽一聽。

            2、同學們,你覺得他的習作好在哪里?(圍繞習作要求來談)

            3、結合剛才的點評,我們可以圍繞這些習作要求來修改自己的習作。

            (1)是否按照順序來寫;

            (2)是否寫出景物的特點;

            (3)是否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

            (4)是否運用過渡句;

            (5)感受是否真實。

            4、學生自主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拓展延伸。

            寫完之后,同桌交流,互相修改習作。

            教學反思

            1、因為前面已經學過四篇描寫景物的文章,了解了描寫游覽過的地方要按照順序來寫,寫的時候要詳略得當、巧妙過渡,抓住景物特點,所以大部分同學都能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來進行習作。

            2、在描寫景物時,因為學生缺少對景物的細致觀察,所以景物特點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今后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4-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天窗》教案03-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白鵝》教案03-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綠》教案03-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琥珀》教案03-09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案03-09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3-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3-08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蘆花鞋》教案04-29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03-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原创电影在线 | 亚洲一级理论软件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