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2-08-08 18:46: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5-6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圖形旋轉的牲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度。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4人或6人小組,一個風車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軸對稱變換,其實,圖形的變換還有許多種,比如:平移,旋轉等等。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旋轉變換。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牲與性質。

            1、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含義。

            (1)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鐘表,播放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誰能說一說是怎樣旋轉的?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繞○順時針旋轉到30度到“1”。

            板書:指針從“12”繞點○順時針旋轉30度到“1”。

            師:想一想,為什么指針從12指向1就旋轉了30度?指針走1個字旋轉了多少度?2個字呢?你覺得怎樣的旋轉是順時針?怎樣的旋轉是逆時針?

            ②多媒體課件出示鐘表,播放動畫。(指針從“1”指向“3”)

            師:這次指針是如何旋轉的?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從“1”繞○順時針旋轉60度到“3”。

            ③如果指針從“3”繼續繞○順時針旋轉90度會指向幾呢?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示鐘表,播放動畫給予驗證。

            ④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順時針旋轉180度會指向幾呢?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出示鐘晴,播放動畫給予驗證。

            (2)小結

            小結:要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不僅要說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說清楚旋轉圍繞的點方向以及角度。

            2、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牲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

            ①師:這是什么圖形?風車的旋轉你見過嗎?看!在風的吹動下,風車就要旋轉起來了。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車,播放動畫。(風車旋轉起來了)

            ②師:請注意觀察風車是怎樣旋轉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車,播放動畫。

            師:從圖1到圖2,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③師:風車從圖1繞點○逆時針旋轉多少度到圖2呢?怎樣才能知道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風車從圖1繞點○逆時旋轉90度到圖2。(板書)怎樣才能知道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2)繼續觀察風車的旋轉。

            師:如果我們將風車在圖2的基礎上,繼續繞點○逆時針旋轉到圖3,風車旋轉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轉后,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化呢?

            得出結論:三角形的位置變了,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點○的位置,對應線段的長度,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三、繪制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一個圖形旋轉的全過程,想不想自己試著畫一畫呢?

            1、出示例4方格圖,與學生一起明確畫圖要求;

            2、學生在方格紙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畫法;

            4、小結畫法。

            根據旋轉的性質,旋轉圖形對應線段的長度不變,對應線段的夾角不變,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可以首先確定對應線段,然后連線。

            四、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感受旋轉創造出的美。

            1、師: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一些簡單的圖形旋轉而來的,請欣賞第5頁第1題,這些圖形分別是由哪個圖形旋轉而來的呢?

            多媒體課件出示動畫,演示圖形的旋轉。

            2、利用旋轉畫一條小花。

            學生自主畫,然后交流,你是怎樣畫的?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呢?

            布置作業:

            第9頁第4、5題。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2~9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操作和考慮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并能靈活運用方法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置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發展同學的思維能力,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圖。

            學具:每四位同學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學具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很多同學都知道套圈游戲,一起來看。(媒體出示:三年級一班的男女生進行套圈競賽,每人套15個圈。下面的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想請大家來當裁判,愿意嗎?可要比比哪個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兩隊人數相同,每人套中的個數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組男、女生套圈成果統計圖。

            提問:要知道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你認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學回答后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

            (二)兩隊人數不同,每隊中每人套中的個數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組男、女生套圈情況統計圖。

            請同學一起回答是哪個隊套得準一些。

            提問:有同學認為可以比比他們套中的總個數,你們覺得公平嗎?

            結合媒體演示小結。

            (三)兩隊人數不同,每人套中的個數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組的套圈成果圖(例題),引導比較,得出與第二小組套圈成果圖的異同。

            小小組四位同學利用學具板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比的結果。

            指出:其實,象這樣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別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再去比的。

            結合電腦演示教師講解揭示平均數的含義。

            2.提問:你還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幾個嗎?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說說想法。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談話引導同學觀察、比較,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4.小結。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辨一辨、說一說。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三條絲帶的長度分別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選一選。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3

            一、教學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二、重點難點

            整點:指導學生如何將圖形進行分割,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簡便性。

            難點:學生能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地毯上的圖形面積》。請同學們把書P18頁,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地毯圖,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組討論。

            3、匯報:對稱圖形、邊長為14米的正方形、圖案由藍色組成。

            4、看這副地毯圖,請你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圖形面積是多少呢?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怎樣簡便就怎樣想,并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3、小組內交流、討論。

            4、全班匯報。

            a)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為了不重復,在圖上編號。(數方格法)

            b)因為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化整為零法)

            c)用總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大減小法)

            d)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蘭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轉移填補法)

            5、師總結求藍色部分面積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題。

            (1)學生獨立思考,求圖1的面積。

            (2)說一說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不滿一格的.當作半格數”。

            2、第二題。獨立解決后班內反饋。

            3、第三題。

            (1)學生獨立填空。求出每組圖形的面積。學生完成后班內交流反饋答案。

            (2)學生觀察結果,說發現。

            第(1)題的4個圖形面積分別為1、2、3、4的平方數。

            第(2)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第(2)題的3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前面一組題的前3個圖形面積的一半。

            (四)總結

            對于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可以“大減小”,還可以轉移填補。

            四、板書設計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一個一個地數(數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為零法)

            總面積減去白色面積。(大減小法)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設計上講,我充分考慮到學生是主體的新理念,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大膽猜測、積極嘗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對于不同情況優化選擇。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范文4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假如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與規范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1.8千克。

            ④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倒數》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09-14

          小學數學公開課圓的周長教案11-27

          關于小學數學公開課圓的周長教案07-12

          小學數學公開課圓的周長教案范文11-26

          公開課數學教案02-09

          中班教案公開課數學08-25

          數學公開課教案模板08-08

          小學數學公開課反思08-28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03-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先锋影音亚洲国产精选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