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

          時間:2022-08-26 19:01:12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鞏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體會測量的實質,能選擇合適的標準,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體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長度觀念和數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目標分析】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建立長度單位的觀念;體會度量的思想和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體長度的過程,實質上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進行度量的過程;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豐富的測量經驗,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三、教具準備

            米尺、軟尺、卷尺、測量記錄單、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揭示課題

            1.回顧長度單位。

            (1)說說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厘米、米)

            (2)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長度。

            (3)你知道1拃有多長嗎?一步有多長呢?(一拃長約15厘米,一步長約40厘米)

            (4)除了這些,你還想知道什么物體的長度呢?

            2.揭示活動主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用測量長度的工具量一量身邊的物體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長度單位,激活學生的活動經驗;通過追問你還想知道什么物體的長度,激發學生了解身邊物體長度的欲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分組合作,參與活動

            1.小組合作,實際測量。

            (1)全班交流,認識測量方法。

            請學生介紹每種測量工具、測量的方法以及測量時要注意什么。例如:測量時,尺子的刻度0通常與物體測量的起點重合;測量身高時,人要站直,這樣測量的高度才準確等。

            (2)觀察圖片,了解測量的內容。

            ①課件出示主題圖(數據不出現)。

            ②交流圖中的孩子們在測量什么。(有測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測量講桌長度的)

            (3)合作測量,體驗測量的方法。

            ①提出測量要求: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寬,記好測量結果。

            ②學生先估一估,再測量,教師巡視指導。

            ③反饋交流,讓學生說說選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④數據記錄:指導學生比較,測量的數據大約是多少?(30厘米)

            ⑤板書:

            肩寬大約30厘米

            (4)分組實踐,做好測量數據的記錄。

            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對象后開展測量活動,如:兩臂展開的長度,學生一步的長度,講桌的長度,教室的長度,身高,課桌高等。測量前,教師再提出要求,如請學生先估一估,再進行測量。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測量的機會,并記錄下測量結果。

            ②匯報測量結果并板書。

            重點討論身高和兩臂展開的長度比1米長一些時怎么記錄。如( )米( )厘米。

            測量結果板書如下:

            (5)變換形式,建立所測物體長度的表象。

            ①閉眼想:教師讀板書中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物體的實際長度。

            ②用手比:學生比劃測量物體的長度。

            ③比長短:如,課桌要比肩寬長一些,身高比課桌要高得多等。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測量身邊熟悉的事物,認識它們的長度,在頭腦中形成所測物體的長短表象,建立長度觀念,同時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體驗,而且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

            2.選擇單位,描述長度。

            (1)用合適的方式描述鱷魚身長6米這個長度。

            ①直觀感知6米的長度。

            請兩名學生用卷尺拉出6米的長度,讓學生們直觀感受一下長短。

            ②借助熟悉的.標準描述6米的長度。

            猜一猜:先讓學生猜猜看,如果同學們肩并肩站著,要多少個同學才能達到6米長?

            比一比:請同學們上臺肩并肩站一站,看看猜得對嗎?

            預設:20個人并排站著和鱷魚差不多長。

            試一試:如果是同學們手拉手兩臂展開呢,幾個同學就夠了呢?

            預設:5名學生手拉手,和鱷魚差不多長。

            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還能用其他的方式來描述鱷魚的長度嗎?

            (2)自主選擇活動素材描述其長度。

            ①課件出示教材第89頁表格。

            ②讓學生按照描述鱷魚長度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測量單位描述表格中的物體長度。

            【設計意圖】在多種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測量本質的體驗,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初步建立長度觀念。

            (三)綜合應用,全面評價

            1.估一估,量一量。

            (1)估一估,寫出兩個你身體的某些部位的長度或高度,再量一量。

            (2)估一估,寫出兩樣學習用品的長度,再量一量。

            2.想一想,寫一寫。

            通過這節課的測量活動,你對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印象最深?還有哪些感想和認識?請用數學小日記的形式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數學活動課重在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獲得合作的樂趣。因此,在應用時要重視學生的操作,然后引導學生把收獲的喜悅表達出來。

            (四)反思活動,升華經驗

            這節活動課,你有哪些收獲?

          【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09-13

          二年級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教案08-03

          《量一量,比一比》教學設計05-29

          關于量一量比一比教學反思03-08

          二年級數學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學設計06-20

          《量一量》教案10-08

          《量一量》教案10-08

          二年級數學量一量比一比教案07-30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量一量,比一比》教案03-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