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滬教版高一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3 19:27:58 教案 我要投稿

          孔雀東南飛滬教版高一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雀東南飛滬教版高一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孔雀東南飛滬教版高一下冊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二、教學設想: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詩可從人物命運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

            三、教學時數:

            2教時(總第課時)

            四、教學日期:

            五、課前預習:

            1、通讀全詩,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了解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故事情節)。

            3、找出詩中含有“相”“自”“見”字的句子,解釋這些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一教時: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入題:

            1、勾勒詩歌發展脈絡:《詩經》——楚辭——樂府民歌

            2、樂府雙璧:《木蘭辭》《孔雀東南飛》

            3、《孔雀東南飛》簡介(見課文)

            補充:《玉臺新詠》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二、簡述故事情節,分析詩歌結構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詩歌的故事情節。

            要點:劉蘭芝的美德,兩情相依的重要情節,蘭芝抗婚,雙雙殉情,化鳥雙飛的愿望。

            2、詩歌結構:

            層次章節標題情節段落

            起興首句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蘭芝自訴開端

            第四部分“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節化鳥雙飛尾聲

            三、歸納“相”、“自”、偏義復詞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稱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代“你”)

            ②及時相遣歸(代“我”) ③還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將(代“她”) ⑤嬉戲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負(代“你”) ⑦不得便相許(代“你”)

            ⑧登即相許和(代“它”) ⑨躡履相逢迎(代“他”)

            ⑩悵然遙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與“卿”復指)

            (2)副詞,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見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應④葉葉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蓋⑥仰頭相向鳴

            ⑦黃泉下相見

            (3)名詞,命相,相貌。如:

            兒已婚薄祿相

            (二)偏義復指

            ①晝夜勤作息②勤心養公姥③我有親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⑤其日牛馬嘶

            (三)“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釋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詩中的“自”字解釋如下:

            ①我自不驅卿(本) ②本自無教訓(本是)

            ③自可斷來信(即) ④葳自生光(且,還是)

            ⑤自名秦羅敷(其) ⑥自名為鴛鴦(其)

            ⑦好自相扶將(親自) ⑧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四)歸納部分古今異義詞的用法

            例:古義今義

            汝豈得自由

            雖與府吏要

            可憐體無比

            適得府君書

            卻與小姑別

            千萬不復全

            好自相扶將

            何意出此言

            舉手長勞勞

            奄奄黃昏后

            四、布置作業:

            1、完成《梯度學練》第一課時練習

            2、熟讀全詩,并背誦規定的片斷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分析人物性格與命運,分析詩歌的賦比興的手法,理解詩歌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

            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焦仲卿和劉蘭芝)從上文語言和語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

            劉蘭芝是一個聰明、善良、愛勞動、重感情,忠于愛情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無所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劉蘭芝是一個堅強、持重,不為威迫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的女性。她明白婆婆要驅逐她,就主動要求“遣歸”,對仲卿說“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對婆婆說“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亢不卑,很有教養。阿兄逼婚,她說“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外柔內剛,自有主意。劉蘭芝還是個溫順善良的婦女。她對仲卿體貼諒解,一方面忠于愛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一方面設身處地,“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焦仲卿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而不敢直接抗爭,只能消極反抗,忍辱負重。他深愛蘭芝,揚言“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無怪乎焦母聽到后“槌床便大怒”。后來不得不與蘭芝暫別,他又鄭重聲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他還說“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諱,態度明朗。而最后的辭別母親與“自掛東南枝”的行為則表現了他的反抗性格。

            焦母是一個突出的反面形象。是一個極端蠻橫無理的封建家長的典型。對于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妻的愛情毫無同情和認識,獨斷專行。對兒子,她一會兒惡語威脅,一會兒又軟硬兼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長制的丑惡本質。

            劉兄著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趨炎附勢,丑態畢露。他對蘭芝所說話的態度既粗暴訓斥,盛氣凌人,又見利忘義,不顧兄妹親情。其尖酸刻薄,冷醒無情,是一副典型的市儈的面孔。

            (要求學生結合詩歌具體的描寫,從外貌、勤勞、重情、堅強等方面進行分析。)

            二、現實主義要求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達到反映生活本質的目的。我們從焦、

            劉身上可以看到怎樣的社會現實?(由學生討論,然后總結。)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制度漸趨嚴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長制成為清規戒律。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面對儒家所規定的封建家長制度、封建禮教,焦仲卿舉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幟,無疑是茫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

            三、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以時間為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矛盾沖突為線索,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四、分析賦、比、興手法的運用(以具體問題探討的形式分析)

            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可參照《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將五五,羅列行不齊。忽然卒疲病,不能飛相隨。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

            2、①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②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

            明確:第13段是第2段內容的重復,都是強調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但轉換了敘述的角度,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③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姿態上作橫的鋪陳。無論那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起了積極的作用。

            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桑》,在描寫秦羅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

            3、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的發展有何關系?

            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生了誤會,出現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的發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小結:賦、比、興是樂府詩常用的表現手法。它對推動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樂府詩時應予以重視。

            五、細節鑒賞: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

            1.聯系上下文,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

            明確:在揭示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確地表示要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以此來向焦母求情。說明仲卿對愛情的珍惜和忠貞。

            2.聯系全文,理解“黃泉共為友”。

            明確:

            ①向焦母求情時,仲卿表示與蘭芝永不分離的決心:“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②在焦母的壓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則表示了他堅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婦,終老

            不復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變初衷,對幸福生活還存一線希望:“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④在送別蘭芝的途中,仲卿還是信誓旦旦:“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⑤在得知蘭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線希望已絕,他毅然表示:“吾獨向黃泉!”

            ⑥蘭芝已死,活著又有什么意義?于是他——“自掛東南枝。”

            由此可見,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后來的一切活動,都發端于“黃泉共為友”。可以想見當初說這句話時,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愛情破滅,就以死相抗!

            3.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理解“黃泉共為友”。

            小結:對語境體察得越充分,對語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就越豐富。那么,我們對作品閱讀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六、布置作業:

            1.背誦相關章節。

            2.以“惜別離”為題,發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孔雀東南飛》中的“同事”和“千萬”賞析

            《孔雀東南飛》中有這么兩句話,一句是“共事二三年”,一句是“千萬不復全”。這兩句話中的“共事”和“千萬”,在現代漢語中都保留著,它們的用法還一樣嗎?

            先看“共事二三年”。焦仲卿得知蘭芝不堪其母驅使時,向母親求情,說“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這兩句話教材是這么注釋的:“(我們)在一起過日子不過兩三年,(婚姻生活)剛開始,還不算很久。”從中我們可以推出“共事”是“共同生活”意思。這么解釋當然可以,有沒有更好的解釋呢?

            “共事”現代漢語中是在一起工作的意思,對在一起工作的人,我們稱為“同事”,“共事”是動詞,“同事”是名詞。

            在古漢語中,“事”有“從事”和“侍(事)奉”的意思,“共同從事”就是現代漢語“共事”的意思。如果把“共事二三年”中“共事”解釋為“共同侍奉”,我們看好不好。仲卿說這話時是為妻子而向母親求情的,這種場合如果說我們夫妻共同侍奉您老人家才二三年,是不是效果更好?(當然對焦母再好聽的話她也聽不進去)這么理解的話,“共事”中的“事”就更有了著落。我感覺解釋為“共同侍奉”更好。

            “千萬不復全”中的“千萬”,教材解釋為“無論如何”,全句意為“無論如何不能再保全了”。有人說,這里的“千萬”同現代漢語中的“千萬”用法一樣,如“千萬別遲到”就是“無論如何不要遲到”。這樣解釋似乎可以。

            《現代漢語詞典》對千萬的解釋是這樣的,[千萬]:“務必”,表示懇切叮囑。如“千萬小心”、“千萬記得回家”。

            我們仔細分析,盡管現代漢語中的“千萬”解釋成“無論如何”也能講通,但這時的“千萬”都是用于懇切叮囑,都有“務必”的意思。

            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比較出“千萬不復全”和現代漢語中的一樣不一樣,我們把“務必”代替“無論如何”,意思就講不通了。因為“千萬不復全”的“千萬”是來突出不管什么樣的條件情況,而不是用來懇切叮囑的。替代法有時可以很快的辨析一個詞是否是古今異義詞。

          【孔雀東南飛滬教版高一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6-12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8-29

          草莓(滬教版高一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滬教版高中語文《說數》教案02-17

          滬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14

          滬教版語文《秘密》教學反思11-30

          滬教版小學語文《秘密》說課稿07-14

          語文滬教版《童年的發現》說課稿03-28

          小溪巴赫(滬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12-06

          《邂逅霍金》(滬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