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論學習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4 19:34:40 教案 我要投稿

          孔孟論學習北師大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孟論學習北師大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孔孟論學習北師大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儒家代表人物關于讀書學習的觀點,領會讀書學習的基本道理。

            2.比較孔孟言論的語言特色。

            3.識記古漢語詞句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領會讀書學習的道理。

            三、教學時數

            3課時。

            四、預習要求

            1.誦讀并抄寫課文的前面七節(即《論語?學而》、《論語?為政》(三節)、《論語?公冶長》《論語?雍也》《論語?述而》。

            2.參照注釋,口譯這七節課文。

            3.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起來。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檢查誦讀(1—7節)情況(小組讀、個人讀)。

            2.同桌二位同學相互檢查抄寫(1—7節)情況,并對錯別字進行登記。

            3.教師在黑板上對錯別字進行匯總,并與學生一起進行訂正。

            4.請學生說出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課文討論時解答)。

            (二)導入課文

            學習第一節:《論語?學而》

            1.分別請二位學生口頭翻譯這一節。

            2.請其他同學評價這二位同學翻譯的情況(如有誤譯,要指出來)。

            3.教師總結學生的口譯和其他同學的評價,訂正誤譯并說出自己的翻譯。

            重點解釋:而(而且)習(溫習)說(通“悅”,高興)

            4.請學生交流本節內容所說道理的經驗或體會。

            學習第二、三、四節:《論語?為政》(三節)

            5.分別請二位學生口頭翻譯這三節。

            6.請其他同學評價這二位同學翻譯的情況。

            《孔孟論學習》原文和譯文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公冶長》)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下》)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能不受迷惑,五十歲能懂得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到別人說的話,不用怎么想就能明白,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超過規矩。”

            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學習就會危險。”

            子貢問孔子:“孔圉憑什么借謚號為‘文’?”孔子說:“他勤奮好學,不以對身份低微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稱孔圉的'謚號為‘文’。”

            孔子說:“比如堆積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堆成,停止,我自己要停止!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傾倒了一筐土,繼續,我自己要繼續!”

            孟子說:“大王的不明智,沒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種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也沒有能夠再存活的了。我和大王相見的次數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極點而那些諂諛小人就乘機來到王的身邊,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發呢?現在下棋作為一種技術是小技術;但不專心致志地學,就不能得到收獲。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著,卻一心覺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著拿弓箭把它射下來,雖然與另一人一起學習,卻比不上那個人學得好。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比不上另一個人嗎?回答是:不是這樣的。”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的內容,就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于其中的《武成》篇,不過取信它兩三頁罷了。仁道的人天下無敵,憑極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紂王,怎么會使許多血讓木棒都漂浮起來了呢?”

            《孔孟論學習》知識和素材

            一、孔子與《論語》

            1、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稱孔子,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孔丘在魯國做過官,又曾游說四方,但總的來說,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動是聚眾講學,由此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私家學派——儒家。他還整理過許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極重要的人物。

            “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結構中是核心部分。一般認為“愛人”是“仁”的主旨,所謂“仁者愛人”。“愛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孔孟論學習初二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孔孟論學習教案04-04

          《孔孟論學習》的教案06-17

          孔孟論學習教案07-30

          孔孟論學習原文及翻譯03-18

          孔孟論學習的原文及翻譯09-13

          《孔孟論學習》說課稿范文08-11

          《孔孟論學習》課文講解12-12

          初中語文《孔孟論學習》教學設計12-15

          《孔孟論學習》讀后感06-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AV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 性感AV天堂亚洲专区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