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

          時間:2022-11-25 16:12:22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準備

            1、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課件及人民幣有關掛圖。

            2.1角的硬幣10個,用膠布粘連在一起;1分的硬幣l個,用膠布粘在一起。

            3.學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個十有( )個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個一

            3.2個十是( ) 5個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情境.引出買東西,要用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板書:認識人民幣)

            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板書:元、角、分)

            2.教學例1

            教師: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學掛圖,請小朋友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1)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錢? (2)它是什么模樣的?

            3.教學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

            (2)讓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問:一個1角硬幣可以換幾個1分硬幣?1角=10分

            (3)出示10個l角的錢,一角一角地數,數出10角用膠布粘連,把它貼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問:“誰知道l0角和l元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推出1元=10角。(板書)

            (4)引導學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鞏固練習。

            四、布置作業

            1.填空。

            (1)1張5角餞可以換( )張1角錢。

            (2)1張1元錢可以換( )張5角錢。

            (3)1張1元錢可以換( )張1角錢。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解決關于人民幣的簡單問題時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

            2、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了解不同的解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及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題策略。

            難點:指導學生有序思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周末,媽媽和玲玲一塊兒來到郵政報刊門市部,媽媽用購書券買了一些書,玲玲看到了一些適合小朋友看的雜志,也想買。購書券只剩下13元了,媽媽說:“玲玲,你選兩本雜志正好用完媽媽的購書券吧!”玲玲該怎么選呢?

            理解題意

            師: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怎樣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師:你能根據媽媽的要求選出正好13元的兩本雜志嗎?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實際問題引入,抓住關鍵詞理解問題。由于例題中的數量關系比較簡單,計算也是20以內的加、減法,教師應注重讓學生說明思考過程,為后面問題策略的教學做準備。】

            二、探究問題,尋找策略

            (一)教學“嘗試—調整”策略

            1、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這么快就選出了這兩本雜志。可是玲玲是這樣選的:

            師:玲玲選的雜志符合媽媽的要求嗎?

            學生得出:這兩本雜志共計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師:那該怎么調整呢?

            學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換成貴一些的;也可以把兩本都換成貴一些的。

            師:玲玲接受大家的意見,她換了一本貴一些的雜志,小朋友們幫她看看,這回符合要求了嗎?

            學生得出:這兩本雜志共計12元,還是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師:還可以怎么調整呢?

            學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換成再貴一些的,也可以把兩本都換成貴一些的。

            師:可以把兩本都換成貴一些的嗎?換成這兩本雜志行嗎?

            學生得出:把兩本都換成貴一些的總價就超過13元,變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連環畫》換成《卡通世界》就正好是13元。

            2、小結解題策略

            引導學生總結:有時候,我們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試算的結果和要求進行有方向性的調整。如果試算的結果大了,我們可以調整成小一些的;如果試算的結果小了,我們還可以再調整成大一些的,直到找出正確答案為止。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嘗試—調整”。

            板書:“嘗試—調整”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參與,大膽發言。解決問題的本身不是目的,教學活動應重在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調整的方向性,指導學生有序思考。】

            (二)教學“有序羅列”策略

            1、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還有什么其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得出:還可以把所有的選擇方法全部羅列出來,然后分別算出總價,看看哪種搭配正好是13元。

            2、有序搭配

            出示情境圖:

            (1)師:媽媽讓玲玲從這些雜志中選出2本,玲玲可以怎樣選呢?

            指名學生回答。

            (2)師:小朋友們想到了很多種不同的情況,從這4本雜志中選出2本來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呢?怎樣才能把所有的情況都列出來,而且不重復、不遺漏呢?

            分組活動:怎樣把把所有的情況都找出來?

            (3)匯報交流

            先讓學生說一說搭配的方法,教師把學生說出的方法用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板書:

            第一種:《我是小學生》和《畫報》

            第二種:《我是小學生》和《卡通世界》

            第三種:《我是小學生》和《連環畫》

            第四種:《畫報》和《卡通世界》

            第五種:《畫報》和《連環畫》

            第六種:《卡通世界》和《連環畫》

            (4)小結搭配方法

            先選出一本,用這一本分別與其他三本有順序地一一搭配起來;再選出一本,用這一本與剩余的兩本有順序地一一搭配起來;最后把剩余的兩本搭配起來。

            3、解決問題

            再分別算一算:

            第一種:《我是小學生》和《畫報》 5+6=11(元)

            第二種:《我是小學生》和《卡通世界》 5+8=13(元)(√)

            第三種:《我是小學生》和《連環畫》 5+7=12(元)

            第四種:《畫報》和《卡通世界》 6+8=14(元)

            第五種:《畫報》和《連環畫》 6+7=13(元)(√)

            第六種:《卡通世界》和《連環畫》 8+7=15(元)

            學生得出:第二種:《我是小學生》和《卡通世界》和第五種:《畫報》和《連環畫》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

            4、小結解題策略

            引導學生總結:先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羅列出來,然后分別算出總價,看看哪種搭配正好是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正確答案。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有序羅列”。

            板書:“有序羅列”

            【設計意圖:由于計算被限制在20以內的加、減法,因此顯得很簡單,但須明確計算不是重點,重在引導學生經歷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有序思考的優勢,學會在解決問題時運用策略。】

            三、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

            要求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的策略來解決問題,由于這道題的計算比較簡單,因此教師可以偏重于訓練學生運用“有序羅列”的策略,指導學生有序思考。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的策略,體會有序思考的優勢。】

            2、完成練習十三第4題

            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策略解決這個問題,再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重在展示思維過程,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3、完成練習十三第8題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

            (2)同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3)學生匯報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付了多少錢”和“找回多少錢”的關系,板書呈現學生的思考過程,指導學生有序思考。

            付出的錢找回的錢籃球的錢

            共60元4元56元

            3元57元

            2元58元

            1元59元

            (4)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鞏固所學策略,體驗有序思考的優勢,提升思維能力。】

            4、拓展練習

            師:媽媽給了玲玲一張20元錢購物券,叫他到超市買3樣零食,正好把這張購物券用完。玲玲走進超市,超市真大呀,零食多極了,該怎么選呢?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

            (2)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3)匯報交流解題方法。

            學生得出:運用“嘗試—調整”策略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好。可以先隨便選3件,然后算一算價格,再根據試算的結果和要求進行有方向性的調整。如果試算的結果大了,我們可以換成便宜一些的;如果試算的結果小了,我們還可以再調整成貴一些的,直到找到正確答案為止。

            (4)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驗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解題策略,提升思維的'靈活性。】

            四、回顧總結

            師:今天我們解決了許多問題,我們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鞏固所學的策略。】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4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共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教學具準備:

            每組2袋人民幣,一個錢包,一張白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宗。

            (考慮到人民幣學具卡表演不清晰,與真幣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沒有反面,容易造成學生認識上的誤差。真幣票面清晰、真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接近,便于學生認識和學習,所以我們為學生準備的是真實的人民幣。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準備的是新幣,同時注意提醒學生養成用后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創設情境

            課講演示“藍貓當家”的動畫,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把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認一認,說一說;不認識的請小組的小朋友幫忙,看誰認的多,認的準。

            (小組活動,初步認識人民幣。)

            2、分一分,理一理。

            師:剛才小朋友們認的很好。但老師覺得這些學具人民幣這樣放在桌子上有點亂。下面請同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這些人民幣分一分,有順序、整齊地整理到錢包里,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好。

            (小組活動;通過整理錢包,進一步認識人民幣。)

            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整理的。

            (通過展示學生的整理結果,使學生清晰地、有序地認識,人民幣。)

            3、猜一猜,擺一擺。

            分別出示一枝鉛筆,一個轉筆刀,一個鉛筆盒,讓學生猜猜并擺出它們的價格。

            (通過讓學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擺法,說自己的想法,討論得出:2角可以換2個1角;5角可以換5個1角;l元=10角。)

            三、應用拓展

            出示實物,標明價格:2角、5角、7角…… 1元。

            師:如果你有1元錢的話,打算買什么?

            四、全課總結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60—62頁例題,試一試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準備1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準備10個1分硬幣,10張一角紙幣、硬幣。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導入新課。

            講述: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媽媽經常要買東西,小朋友上學要買文具,那么,買這些東西需要什么呢?(錢)對了,買東西離不開錢,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嗎?(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的知識——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板書課題: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2、認一認。

            (1)師講述:老師給每個小組都發了一個存錢的小箱子,我們稱它為小小銀行,請你們到小小銀行里拿兩張你認識的人民幣。(面值在1元以內)

            師: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來介紹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錢。

            (相機介紹: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紙幣是國家用特殊的紙張印制的;硬幣是用特殊的金屬鑄造的。)

            學生說說自己拿的錢的面值。

            (2)小結:我們已認識了1元的錢和比1元少的錢,其中1角、2角、5角這些都是幾角的錢,1分、2分、5分這些都是幾分的錢。平時小朋友講的1塊或幾毛,是地方話,1塊應該說成1元,幾毛應該說成幾角。

            3、練一練。

            過渡:能認識這么多的人民幣,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接下來,老師出了兩道練習題,你們想來試試嗎?

            (1)“想想做做1”——連一連。

            ①圖上畫了些什么?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多少?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是多少?

            ②指名上講臺前演示,其他學生在書上練習。集體交流說說是怎么連的?

            (2)“想想做做2”——填一填。

            ①師講述:老師這兒有一些人民幣,可老師一時也忘了算算有多少錢,麻煩小朋友們幫老師算一算,好嗎?

            ②出示“填一填”。

            師:老師請小朋友們把括號上面的錢合起來算一算有多少,填在括號里。

            師指名上黑板前演示,集體交流。

            4、拿一拿。

            (1)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能拿錢買東西嗎?

            (出示貨架:)練習本自動鉛筆一塊卡通橡皮

            5角8角1元

            師:如果要買1本練習本,需要多少錢?(5角)你會拿5角錢嗎?

            學生分小組用不同的方法拿5角錢后交流,比一比哪組拿法最多,交流時對每種拿法都要組織學生評價對不對。

            (2)提問:如果我要買1枝自動鉛筆,應付多少錢呢?(8角)你會拿8角錢嗎?

            拿好后交流,比一比哪組拿法最多。

            5、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1)提問:如果買1塊卡通橡皮,我們要付多少錢呢?(1元)你能拿出1元錢嗎?

            (2)學生分小組試著拿一拿,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交流拿的結果。

            方法可能有:

            1元= 10個1角1元=2角+2角+2角+2角+2角

            1元=5角+5角

            ……

            (3)師講述:付1元錢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了幾角?10角就是多少元?1元就是多少角?

            1元=10角

            板書:

            學生打開書本填空,再齊讀。

            (4)師:從剛才買卡通橡皮,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出示:1角=()分]請你們從自己的小小銀行中拿出1角來。看哪一組拿得方法多。

            學生試著拿一拿,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們,我們發現付1角的方法也很多,同樣不管用哪種方法都是付了幾分?那么,誰來當一回老師,到黑板前來填一填。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書上填空。

            1角=10分

            齊讀:

            二、“小小商店”購物活動。

            1、創設一個購物情境。

            (1)出示物價牌,并擺放若干實物。

            橡皮自動鉛筆鉛筆尺本子小刀

            2角8角4角3角5角9角5分

            (2)安排售貨員和收錢、找錢的人員——準備好盛錢箱。

            2、講述: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下面請小組長給每個小朋友發1張1元人民幣。小朋友喜歡買什么就買什么。

            3、學生自由購物、交流。

            (1)先交流買1件物品,請學生說說自己買了什么?付了1元錢后,找回多少錢?

            (2)再交流用1元錢買兩件或更多件東西的付錢、找錢情況。

            三、課堂總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你還知道些什么?

            四、課后作業。

            1、“想想做做”第7題。

            2、幫媽媽購買物品。

            3、到商店看一看哪些東西的價錢大約是1元。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11-24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秀教案10-12

          《認識人民幣》數學教案08-08

          認識人民幣數學教案07-18

          認識人民幣的數學教案07-18

          關于數學認識人民幣的教案08-12

          《認識人民幣》的數學教案08-25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人民幣》09-22

          原創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07-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 亚洲AV色影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