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教案

          時間:2023-03-23 13:43:50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端午節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端午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端午節教案(匯編8篇)

          關于端午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我國端午節的習俗,由來與時間,嘗試查找日歷中的農歷.

            2,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

            活動準備:1,孩子前期經驗:用各種方式收集信息與調查記錄傳統的節日,來歷與習俗.在前期活動中,認識日歷.2,環境材料創設:多媒體設備以及課件"端午節"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憶:引出端午節

            1,在一年中,有許多節日,你知道哪些節日是只有人才有的節日

            :只有人才有,別的國家沒有的,從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節日,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傳統節日(出示字卡: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2,最近,要有一個傳統節日,猜猜看是什么節日 (端午節)

            二,交流分享:端午節的習俗與由來

            1,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有什么快樂的事情

            :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吃粽子,這是吃的方面;可以劃龍舟比賽,這是游戲;戴香包,香香的;戴紅絲帶,這是用的.端午節有許多開心的事情.

            對于端午節你還知道些什么

            插艾葉,戴香包,畫藥酒通常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是良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身體健康,夏天不生病.

            :

            端午節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還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

            2,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 請幼兒說說看,個別零散經驗的交流.

            播放多媒體"端午節的來歷",給幼兒完整的認識,梳理,豐富經驗.

            聽了故事就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扔粽子,為什么劃龍舟了.

            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與來歷.端午節是為了記念屈原先生,希望后人能夠記住他,學習他那么愛國的

            三,操作,探索:端午節的時間

            了解端午節的時間,感受農歷為所特有的

            剛才小朋友對端午節說了那么多,老師這里有一個疑問,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嗎 這里有一張今年的日歷,我們來找找看,為什么端午節有兩個時間呢 (一個公歷,一個農歷)找一找日歷上的5月初五.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原來端午節是按照農歷的時間慶祝的,是我國特有的節日.以后我們再來找一找傳統節日是什么時間.

          關于端午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了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課程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拔妩S”指黃鱔、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痹陂喿x過程中,同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例,學生通過對“忠誠愛國,很有才干”,“在他的輔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語句的感悟,從而也使學生受到愛國的情感教育。達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關于端午節教案3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么?[相機出示詞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你知道嗎?[相機出示詞卡:中秋]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借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粽子、月餅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才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么?(包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范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這4個生字的`。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后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關于端午節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默讀課文,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4.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導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節到底是怎么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合句子說說屈原為什么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么?

            3.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么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么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注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么強調“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贊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么?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么?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理來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作業布置】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讀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愛戴—— 輔佐—— 誣陷—— 流放——

            二、指導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填寫。

            (1)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端午節是為紀念:

           。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

            屈原投江后,百姓們( )、( )、( )

            現在的端午節( )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著復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作業布置】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小報。

            【板書設計】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

            人民 悲痛

            悲憤 包粽子為國捐軀

            吃粽子、賽龍舟

          關于端午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了解中國農歷記年的方法。

            2、幼兒用書:《快樂端午節》。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教師: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在全班面前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五日。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師: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故事?

            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請兩名幼兒講述,大家分享端午節的傳說。

            教師小結:古代楚國的詩人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在秦國攻破楚國京都時,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后,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3、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教師: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

            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配香囊等。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鞏固對端午節的了解。

            教師:書上有許多活動,請你找出端午節里人們的活動。

            幼兒認讀,并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一、引入部分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什么節日要吃團圓飯放鞭炮呢?那我們再來看一組圖片

            (3)師:什么節日要放風箏掃墓?還有最后一張圖片這是什么節日要吃的東西?今天我們就要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一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4)師:看來我們中二班的孩子是真的長大了,這么難的問題都沒有難倒大家。

            二、基本部分

           。ㄒ唬1、師:端午節當天要吃粽子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ǘ1、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新疆是很少見的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簡短的視屏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2師:現在我請所有的小朋友站起來跟我一起站起來嘗試一下劃龍舟做動作我今天還帶了五個可以劃龍舟的玩具我需要兩組孩子和我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當觀眾幫我們加油

            3、師:進行劃龍舟游戲沒有玩到的孩子下午我們出去作游戲的時候玩

           。ㄈ1、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會有很多蚊蟲點燃的艾草有這樣一股特殊的味道他可以趕走蟲子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樣子

            2、觀看圖片

            三、結束部分

            1、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一起感受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最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畫片,在動畫片里會告訴我們為什么會有端午節。

            2、師:你記住了嗎?請男孩子慢慢的劃著龍舟去上衛生間吧

            四、活動延伸

            1、手工課可以進行包粽子的活動

            2、環境創設上進行端午節的布置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關于端午節教案6

            活動:

            話說端午節

            重點領域:

            (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關于端午節教案7

            在4月25日的片信息技術優質課選拔時上了《端午節》一課,現把點滴感想記錄如下:

            這一課是小學信息技術(四下)教材中,網絡單元的第二課時,在教材中,它確定了兩大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確定相關主題;第二部分:查找整理資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它又分了3個方面:

            1、確定主題后圍繞主題搜集資料;

            2、建立好相應類別的文件夾;

            3、找到資料后,分類下載到電腦上。

            在拿到教材時,第一感覺是這一課的內容是比較單調的,簡單來說“搜索”、“下載”、“整理”6個字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有興趣的走入課堂,又能讓他們帶著收獲與思考走出課堂,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時考慮最多的!

            細看這一課的內容,深深感受一點,這一課的學習不只對本單元下面的課時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可以讓他們有序的找到內容進行小報創作,而且,對于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如何對信息進行管理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更有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重點考慮了如下幾點:

            1、分類整理應該是學生的一種內在的需求。

            在教材上有兩個方面的目標達成,一方面是建立各類別的文件夾,另一方面是找到資料后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試教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的順序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達成一堂課的能力目標,便是對于以后實際的運用的影響是比較弱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在下載資料的過程中,要是沒有要求分類,大部分學生是不會分類的,他們會把他們找到的各種信息放在一個目錄下,是他們不會建文件夾嗎?不是的.,那是他們沒有這種需求。在這堂課中,即使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學生“明白”建文件夾分類比較清晰,在下載資料前進行各種文件夾的分類然后下載,但是,在以后的學習中,有幾個學生會在下載內容時先主動給資料分類呢?有小部分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他們感受不到,這是他們的一種需要!

            在學習這個環節中我做了調整,我先讓學生自由下載各種各樣的信息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下,然后再讓學生從凌亂中自己去思考能讓信息變得有條理化的方法,結果全班有大概20%左右的學生,能自己想到用各類文件夾進行整理,當他們把自己實際體驗中的想法告訴大家時,再讓全班同學來整理自己的信息,兩種方式對比下來,明顯學生對于這樣的過程比較樂意接受。而且,在以后我們的實際運用中,我們自己電腦里的有些信息也是陸續存下來,到了一定量后,再根據已有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信息課不是純操作課,學生應該有美好的情感體驗。

            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已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形式,用純“工具論”的眼光把它視為一門純“應用”性的學科是片面的。我們的小學生生動也靈動,如何讓他們從豐富多彩的學習中去感受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魅力,是我們一線老師應該更多思考的!

            端午節這一課是以端午節為載體,讓學生進行查找整理信息的學習。如果僅僅是按部就班下來,教材也不用選擇端午節這樣一個有民族氣息的日子了,只要會搜索,會新建文件夾,會按一定的目錄保存就可以達到目的了。而我們的小學生活潑而有朝氣,他們有他們的思想,有他們的喜好,他們在他們每一天的學習中體驗著不同知識的到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的心靈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內部生成的,人的心靈具有自覺能動性,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敝挥性趯W習中同時也有美好的情感體驗,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學習,愛上學習!

            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把感受端午節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主線,用美好的情境與內容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開始音樂小短片的導入,讓學生初步感受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從而引發他們的求知欲,比如過程中的音樂圖景,比如最后的交流感受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在走出課堂時告訴別人,今天我們學習了建文件夾,學習了搜索,而是想讓學生告訴別人: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節,那是一種美麗的節日,我學會了用更好的方法與了解它!

          關于端午節教案8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端午節活動教案

            20xx-06-06來源:中國幼兒教師網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端午節活動教案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二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帶五彩線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五彩線若干。

            3、 準備有關端午節慶;顒拥匿浵

            三、活動過程:

            1、 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 (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教師補充)

            3、 講述屈原的故事,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5、 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6、 觀看有關端午節慶;顒拥匿浵瘢私夤澣盏拿耖g慶祝習俗。

            ——包粽子活動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2、樂于參加包粽子、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綁粽子的繩 、裝米的盆(4個)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 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 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學前班的小朋友們 和老師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二、在音樂聲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包粽子。

            三、將包好的粽子交給伙房蒸煮

            四、品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教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教案02-18

          《端午節》教案02-27

          端午節教案06-16

          端午節的教案06-07

          《端午節》教案02-07

          端午節教案07-13

          大班端午節教案:《認識端午節》08-23

          關于端午節教案10-09

          關于端午節的教案03-15

          小班端午節教案03-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