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物質的量》

          時間:2021-06-11 12:45:1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學反思:《物質的量》

            本課時主要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和摩爾質量。物質的量這個詞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初學時會將“物質的量”與“物質量”混為一談,在教學中可以類比學生學過的一些物理量,如質量、時間、長度、溫度、電流強度等,這樣學生就可真正體會“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的意義。因此,使學生正確地理解物質的量這一概念,是學生學好這一節知識的前提條件之一。

          教學反思:《物質的量》

            本節課通過啟發、對比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我們熟悉的知識來理解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等概念,從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目的。

            另外,在進行物質的量及摩爾的教學時,強調“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只適用于微觀粒子,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設計實驗:如何用普通天平測量一粒大米的質量?也可以安排在課前完成。然后進一步假設,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粒的大米能滿足全球 60 億人吃多久?學生通過計算可以深刻體會到摩爾只適用于微觀粒子。使用摩爾作單位時,所指粒子必須十分明確。

            在進行物質的'量教學時,我是按以下程序進行教學的:

            (1) 介紹物質的量的概念,給出物質的量的符號

            (2) 介紹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3) 介紹摩爾的基準,引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4) 討論使用摩爾的注意點

            (5) 討論出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換算關系式

            (6) 例題分析

            (7) 習題鞏固

            (8) 師生共同對本節課進行小結。

            在進行摩爾質量的教學時,先回顧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知道一個氧原子的質量和一個碳原子質量比為 16:12 ,然后同時擴大 NA 倍,比值還保持不變,而 1 摩爾碳原子質量為 12 克,所以 1 摩爾氧原子質量為 16 克,可以進行推廣, 1 摩爾任何原子的質量當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這樣摩爾質量的理解便順理成章。在進行物質的量計算教學時,以兩個關系式為抓手:

            N=n · NA

            在解題過程中強調帶單位運算,還應強調解題格式的規范化,因為規范化的解題格式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鞏固。

          【教學反思:《物質的量》】相關文章:

          《物質的量》教學反思06-07

          物質的量教學反思08-18

          《物質的量濃度》的教學反思06-14

          關于物質的量教學反思05-14

          物質的量的教學教案01-28

          物質的量的教學教案范文01-28

          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06-06

          物質的量教案11-23

          物質的量教案范文08-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 中文国产欧美不卡 | 久久久观看免费视频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