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4-01-25 23:00:32 澤彪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學會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

            養成教育訓練點:

            1、培養孩子們動手操作、發現問題的能力。

            2、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分橘子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復習除法豎式。

            2.星星幼兒園又到分水果的時間了,猜一猜這回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水果?看來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別多。不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是——橘子。誰來數一數這里有多少個橘子?

            你們來幫幼兒園的老師算一算,如果每4個放一盤,14個可以放幾盤?出示1。

            二、新課探索

            (一)分橘子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讓學生動手分一分,感受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

            2.算一算、議一議。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可以列豎式計算,試著算一算。

            給同桌講一講豎式中每一步所表達的含義。

            先寫“÷ ”,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蘋果,也就是被除數寫在“÷ ”的左面。把每盤的蘋果數4,也就是除數寫在“ ÷”的右邊。

            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理解有余數除法。

            一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14的個位對齊。

            二乘:商與除數相乘的積是分走的橘子個數,3×4=12,把12寫在被除數14的下面,相同數位對齊。

            三減:每盤放4個,放3盤正好分走12個,從總數14里減去分走的`12,14—12=2,看豎式說一說每部分表示什么?

            寫完豎式再填橫式,在等號后面寫商,為把商和余數區分開,在商的后面寫6個點,再寫余數,在豎式下面寫答。

            (1)交待寫法,指名余數及單位名稱的寫法。

            20÷6=3(盤)……2(個)

            (2)你能試著算一算,你的計算結果對嗎?

            (3)完成試一試(2)。

            比較兩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

            余數都比除數小。

            被除數相同,除數不同,商不同。

            三、鞏固練習

            1.通過練習,你發現什么?(余數都比除數小)

            2.思考

            余數怎么都比除數小?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習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課重點是有余數除法,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余數除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分一分,還余下2個,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認識有余數除法,體驗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除法豎式的含義,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2

            教材簡析:

            《分橘子》是三冊語文中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記敘劉少奇小時候在私塾讀書,因為不亂摘橘子受到老師獎勵,劉少奇又把獎給他的橘子分給同學的故事,贊頌了革命領袖劉少奇的優秀品質。通過領袖的榜樣,教育學生應從小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有快樂與人同享的思想品質。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文章,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課文采用敘述語氣,語句淺顯易懂。但學生對課文敘述的內容不太熟悉,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補充介紹劉少奇的生平、功績,以激發學生的感情。通過課文的學習,不僅要使學生懂得不亂拿別人東西,關心別人、有快樂與人同享是孩子必須養成的重要品質,而且要使學生逐步養成這些好品質。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是通過課文學習要求逐步達到的一個思想情感目標。

            學生情況:

            《分橘子》這篇課文通過記敘劉少奇小時候分橘子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有了快樂應與他人同享。課文采用敘述語氣,語句淺顯易懂,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理解課文的字面意思。但學生對課文敘述的內容不太熟悉,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補充介紹劉少奇的生平、功績,以激發學生的感情。領袖的榜樣行為,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模仿欲望,對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養成有很大作用。但是在物質生活資料豐富的今天,學生雖然能理解課文的字面意思,卻不太理解為什么劉少奇從來不摘一個橘子,還要把橘子分給同學是一件十分值得稱贊的事。而我們學習課文不僅要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更要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內容。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循序漸進,通過幾個步驟讓學生逐漸理解劉少奇的行為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好品質。

            設計思路:

            首先,初讀課文,了解課文時代背景。

            利用聽課文錄音、自由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體上的理解。在學習第1小節時,通過對劉少奇的生平介紹、"私塾"這個概念的初步認識,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

            其次,抓住重點句,品詞讀句,理解課文。

            在學習第2小節時,主要抓住其中描寫橘子的話:"秋天,黃澄澄的橘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通過分析掌握這個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在分析這句重點句時,我注意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品味詞句,尋找句子中最能體現出橘子可愛的部分。并結合多媒體課件,看圖思考比較,分析討論,逐步理解"黃澄澄、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等詞語的含義,體會橘子的可愛。由此,來理解劉少奇不摘橘子是一種值得稱贊的好品質。

            最后,練習設計,創設情境,進一步體會主人公的.好品質。

            在課的最后,我又安排了一個說話練習,要求學生把朱老師夸獎劉少奇的話說具體,并且積極創設當時的情境,讓學生試著模仿朱老師說話時的語氣,從而更進一步地理解劉少奇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一種優秀的思想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生學習,并激起學生學習的強烈動機。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要求學生養成不亂拿別人東西的好品質。對于低年級學生,往往是知先于行,要做到知行結合本身就是個難點。因此,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長期目標。有的學生雖然能理解不亂拿別人東西是一種好品質,但對劉少奇優秀品質的學習往往只停留在思想上,在行動中未必能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通過課內外的長期訓練,結合生活實踐不斷地指導提高才能達到。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了劉少奇小時候分橘子的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shào),理解"橘子、枝頭、燈籠"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1、2、4段,知道劉少奇小時候是個懂規矩,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初步培養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按提示分析句子,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思想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橘子。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你喜歡橘子嗎?為什么?

            2、橘子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水果,人人都喜歡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出示課題《分橘子》,齊讀。

            課題中有一個生字,出示"分",說說這個生字怎么記?

            3、再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誰分橘子?把橘子分給誰?怎么分?……)

            二、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聽聽課文錄音。

            聽后說說,課文中講誰分橘子?分給誰?

            shào

            出示:劉少奇。讀準生字"劉",多音字"少"。

            看劉少奇照片,簡介劉少奇生平:劉少奇爺爺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功勞,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

            三、自學課文。

            1、輕聲讀課文,要求:

            (1)邊讀邊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讀準字音,記記字形。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2、指名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惹"。

            齊讀生字。

            3、說說課文有幾個小節。

            四、學習課文第1、4小節。

            1、指名讀第1小節,思考:讀了這一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這一小節告訴我們故事發生時劉少奇的年齡,劉少奇讀書的地方。原來孩子們不是到學校讀書,而是到老師家里去讀書的。)

            2、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大家,請回答這些問題。

            出示: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指名回答。

            3、朱老師是怎么評價劉少奇的?從課文的哪一節看出來?(第4小節)

            出示: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齊讀。

            五、學習課文第2段。

            1、朱老師夸獎劉少奇是個好孩子,那劉少奇好在哪里呢?我們來學學課文的第2小節。

            自由讀該段,同桌討論,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從哪里看出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摘過一個橘子。

            "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3、看看橘子生長的地方(朱老師的房前)橘子就長在朱老師的房前,劉少奇卻從來不摘。是橘子不可愛嗎?(不是)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出示:秋天,黃澄澄的橘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

            讀句子,你從哪里體會出橘子是很可愛的?(討論,交流)

            (1)黃澄澄。這是橘子的顏色。(看圖,黃澄澄的橘子)這黃澄澄的橘子成熟的時間是--秋天。看圖體會橘子的可愛。

            (2)像一盞盞小燈籠,掛在枝頭。為什么說橘子像一盞盞小燈籠?(看圖,掛滿橘子的橘子樹)體會"像一盞盞小燈籠",并理解"掛在枝頭"。

            (3)從這些地方,我們看出橘子是可愛的,用句子中的詞說,就是--真惹人愛。

            這么可愛的橘子,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誰能換種說法?句式練習:

            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4、橘子這么惹人愛,劉少奇卻從來沒摘過一個,是他不愛吃橘子嗎?那是為什么?

            從中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5、學到這里,你知道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了嗎?指名用不同的句式說說。

            誰能把朱老師的話說得具體些?

            出示: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注意語氣)

            六、復習鞏固。

            1、因為劉少奇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所以朱老師要夸獎他。可是朱老師夸獎他還有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2、讀讀這幾小節中出現過的生字,說說怎么記。

            重點:惹:上中下結構,下面是"心"。生在作業本上寫一個,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完成課后第3題,按課文內容填空。

            朱老師的()有棵橘子樹。秋天,黃澄澄的橘子()在枝頭,像一盞盞(),真()愛。

            填寫,校對。

            板書設計:

            12、分橘子

            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從來沒摘過一個橘子 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教學反思:

            在教授《分橘子》這一課時,我深感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公平分配”概念的重要性。課堂上,我通過實際操作和情境模擬的方式,讓學生親手“分橘子”,體驗并理解等分的概念。然而,在反思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邏輯理解仍有困難,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過渡講解,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幫助他們建立直觀感知與數學理論之間的聯系。此外,我亦意識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樣重要,讓他們在“分橘子”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協商,達到知識與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標。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學準備:

            投影儀,學生準備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今天,動物學校也開學了,為了招待新來的小動物,二(2)班的猴班長準備了14個橘子。你們看,這一共有14個橘子,猴班長想每盤放4個橘子,可以放幾盤呢?

            (課件出示書本第3頁的情境圖)

            二、探究新知,師生互動

            1、體會平均分后有時會出現余數。

            (1)課件再次顯示14個橘子畫面。

            (2)請每個同學用代表橘子的圓片實際分一分。

            (3)組織小組討論:有14個橘子,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橘子?

            (4)小組內討論怎樣列出算式,用豎式怎樣表示。

            2、進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投影顯示學生的圓片圖,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認識余數。

            14÷4=3(盤)……2(個)

            3 ……商:“3”表示分3盤

            除數…… 4丿1 4 ……被除數:“14”表示有14個橘子。

            “4”表示1 2 ……商和除數的乘積:“12”表示需12個橘子

            每盤放4個橘子2 ……余數:“2”表示還剩2個橘子沒分完

            答:可以放3盤,還剩2個橘子。

            3、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各數表示的意義:“14”表示把14個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盤放4個,“3”表示可以放3盤(強調單位“盤”),“12”表示3盤共12個(4×3=12)。“2”表示放了3盤后還剩下2個(強調單位:“個”),說明“2”是這個豎式的余數,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

            4、試一試

            讓學生獨立解答課本中的試一試,指名板書,并說一說每個數字所表示的意義,組織學生對孩子的板書進行評價。

            5、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1)先由學生獨立解答課本的“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演。

            (2)學生討論:比較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

            (3)匯報結論: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4)組織全班學生對孩子們的板演進行評價。

            三、鞏固練習:第4頁“練一練”第1、2、3、4題。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反思:

            在《分橘子》的教學過程中,我深感引導學生理解“公平”與“分享”的核心價值至關重要。通過實際操作和情境模擬,孩子們不僅直觀地理解了等分的概念,更是在實踐中體驗到分享的樂趣與公正的意義。然而,在教學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于復雜分割情況的處理還存在困難,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此外,我將更加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分橘子教學設計03-30

          分橘子教學設計01-30

          《分橘子》教學反思06-01

          《分橘子》教學反思12-08

          分橘子教學反思04-03

          關于分橘子教學反思02-08

          分橘子教學設計8篇04-26

          分橘子教學設計7篇03-21

          《分橘子》教學反思6篇04-02

          《樹上的橘子》教學設計05-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在线a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13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