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科普題材的課文,全文圍繞“為什么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這一中心問題來安排材料。共有八個自然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地球與火星的既相似又有差異的復雜科學問題用“孿生兄弟”的方法表達的清楚明晰。
我在此課的教學上沒有采用傳統的講授點撥這種方法,而是大膽改革將三個課時的'第一、二課時內容整合為一個課時,第二課時側重于學習第三段及完成學習手冊作業訓練;第三課時側重于星球知識交流,培養學生科研的興趣。
第一課時,以學生自讀為主,學習生字新詞,掃除文中的“攔路虎”。語文學習離開瑯瑯的讀書聲是無法學好的,學完了一課,教師辛苦分析了一通,學生辛苦回答了一氣,結果連課文都讀不通順,這樣的語文學習絕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在第一課時我還是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讀。正如張若田教授所說:“語文教學的法寶,一是讀,二是讀,三還是讀。”
學生讀通課文之后,從課題入手,通過劃劃讀讀說說弄明白“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的原因。
接著我借助電腦、圖片與學生們一起觀看了火星的資料片,使學生對火星有形象的了解。學生們熱情高漲,觀看仔細,連續播放了兩遍。看完之后,學生又回到課文,交流火星上有水但是卻留不住水的原分析過細,繞在“家常便飯”“集體大逃亡”這兩個詞的理解中出不來。使得課堂不夠完整大氣,實為敗筆。
另外,如果采用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更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的興趣、熱情,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五年級語文下冊《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4-0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4-0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的教學反思01-19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02-0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1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05-23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0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