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反思

          時間:2021-02-15 10:56:2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反思

            《土壤中有什么》這節課的內容很多,主要分五個部分:觀察新鮮的土壤、觀察干燥的土壤、研究土壤的沉積實驗、燃燒土壤、了解土壤與生命的關系,內容相當多,所以進行簡單的引入后可以直奔主題了。

          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反思

            學生對土壤并不陌生但是沒有系統地認識,所以在課堂上觀察新鮮泥土還是必要的,里面有動植物的活體和殘體,會給學生帶來驚喜,但是在喜悅的同時記錄也相當重要,可以采用多種記錄方式,如文字和圖畫。觀察干土壤,要求學生用牙簽把顆粒大小分清楚,學生感覺有難度,但是如果我們用手去觸摸、去感覺,學生的印象很深刻,在這個時候引入地質學家區分顆粒大小的標準,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再用手比劃兩毫米有多少大。根據顆粒大小的標準,學生自己對土壤進行分類,他們會發現黏土太小,無法用肉眼區分,引出“土壤沉積”實驗,這個實驗采用教師演示實驗,將干燥的土壤放到水里學生會發現有氣泡出現,“這個說明了什么?”學生很容易想到是空氣,對于土壤的沉積實驗時間比較長,教師可事先準備好。土壤在沉積的過程中,師可以繼續引導:土壤中只有肉眼看得見的物質嗎?老師來做兩個實驗,從中你能看到土壤中還有什么?

            (1)燃燒土壤,讓他們聞到一股臭味,引出“腐殖質”。

            (2)燃燒浸泡土壤的液體,水燒干后他們看到勺中的白色斑點,引出“鹽分”。通過這樣的`內容安排,課堂上的主要內容學生便可以充分掌握。

            課的最后一部分,是關于“土壤與生命的關系”通過土壤的橫截面圖,讓學生了解生命和土壤間的關系,滲透熱愛土壤的思想。

            我在課還有一些疑問:在分析教材后,產生了兩個疑問:一是借助放大鏡真的能比肉眼觀察到更多的內容嗎?通過學生的實驗記錄我發現使用放大鏡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觀察工具越多學生注意力會分散。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土壤的分成實驗學生很難發現沙子,為了讓學生更清楚的發現分層現象,我在土中拌入了一定量大小不一的沙石。我到底該不該作假?

          【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反思11-26

          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學反思11-27

          關于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學反思09-11

          《土壤中有什么》課堂教學反思01-20

          《土壤中有什么》教學設計06-25

          《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學設計11-22

          土壤中有什么_教學設計11-27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09-06

          《土壤里有什么》的教學反思12-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中文有码亚洲综合区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