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課教學計劃

          時間:2021-03-24 11:23:34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中職德育課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互相聯系,共同反映教學內容。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中職德育課教學計劃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職業生涯規劃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本課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和職業理想教育。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以此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為順利就業、創業創造條件。

            二、課程教學總體目標

            使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

            三、教學內容及其具體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理想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增強職業意識,形成正確的職業觀,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及其與職業理想的關系,明確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

            教學要求

            認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以及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了解職業、職業生涯、職業理想的內涵。理解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理解職業生涯規劃對實現職業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觀念:初步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基本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形成關注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及未來職業發展的態度。

            運用:區分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其他人群職業生涯規劃的不同,培養自信、自強的心態。

            教學內容

            1.面向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

            (1)職業與職業生涯。

            (2)職業生涯的特點與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

            (3)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

            2.職業理想的作用

            (1)職業理想對人生發展的作用。

            (2)職業理想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3)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理想的實現。

            (二)職業生涯發展條件與機遇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從職業的角度了解所學專業、了解個人特點、了解社會需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立足本人實際,把個人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熱愛專業,增強職業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學要求

            認知:了解所學專業及其對應職業群和相關行業,了解職業資格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了解不同職業對從業者的個性要求和自己的個性特點。理解職業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理解“興趣能培養、性格能調適、能力能提高”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觀念:樹立行行出狀元、中職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

            運用:分析所學專業應達到的職業資格標準,分析本人發展條件,了解本專業的社會需要;體驗個性調適和自我控制的過程;挖掘自己與職業要求相符的長處,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學內容

            1.發展要從所學專業起步

            (1)專業和專業對應的職業群。

            (2)職業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

            (3)職業資格與職業生涯發展。

            (4)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2.發展要立足本人實際

            (1)興趣分析與培養。

            (2)性格分析與調適。

            (3)能力分析與提高。

            (4)就業價值取向分析與調整。

            (5)個人學習狀況和行為習慣分析與改善。

            3.發展要善于把握機遇

            (1)家庭狀況變化分析。

            (2)行業發展動向分析。

            (3)區域經濟發展動向分析。

            (三)職業生涯發展目標與措施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掌握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構建發展臺階和制定發展措施的要領,發揮職業生涯規劃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敬業樂群、積極進取的作用。

            教學要求

            認知:了解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構成。理解發展目標與發展條件的關系,理解近期目標和發展措施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觀念:形成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實事求是的觀念,確立“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是最好的目標”的發展理念,形成腳踏實地實現發展目標的態度。

            運用:根據本人實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立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構建發展臺階、制定發展措施。

            教學內容

            1.確定發展目標

            (1)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構成。

            (2)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必須符合發展條件。

            (3)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選擇。

            2.構建發展階梯

            (1)階段目標的特點和設計思路。

            (2)近期目標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領。

            (3)圍繞近期目標補充發展條件。

            3.制定發展措施

            (1)制定發展措施的重要性。

            (2)措施制定三要素(任務、標準、時間)。

            (3)實現近期目標的具體計劃。

            (四)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創業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和創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初步掌握求職基本方法,了解創業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徑,做好就業、創業的準備。

            教學要求

            認知:了解就業形勢和有關創業的政策,理解角色轉換的重要性;理解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及其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理解就業、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

            情感態度觀念:初步形成創業意識,形成關注適應社會、融入社會能力的態度,確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

            運用:修改、完善發展目標和發展臺階,針對自己與“職業人”和創業者素質的差距,制訂提高措施,踐行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行為,嘗試求職的基本方法,編制模擬創業計劃書。

            教學內容

            1.正確認識就業

            (1)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觀。

            (2)就業形勢與擇業觀。

            2.做好就業準備

            (1)做好由“學校人”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

            (2)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準備。

            (3)掌握求職的基本方法。

            3.創業是就業的重要形式

            (1)創業的重要意義。

            (2)創業者應有的素質和能力。

            (3)中職生創業的優勢。

            (4)在校期間的創業準備。

            (五)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與調整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和調整對實現職業理想的重要性,明確在校學習與終身學習、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引導學生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自身條件變化,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科學管理與適時調整。

            教學要求

            認知:了解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對職業演變的影響。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調整、評價的必要性,理解終身學習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

            情感態度觀念:形成科學管理、適時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觀念,培養成功者的心態,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努力追求職業理想的實現。

            運用:掌握管理、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式方法,認真踐行發展措施,學會科學評價職業生涯發展。

            教學內容

            1.管理規劃,夯實終身發展的基礎

            (1)認真執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項措施。

            (2)定期檢查職業規劃執行實效。

            (3)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終身學習基礎。

            2.調整規劃,適應發展條件變化

            (1)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2)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時機。

            (3)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

            3.科學評價職業生涯發展

            (1)評價職業生涯成功的不同價值取向。

            (2)評價職業生涯發展的要素。

            (3)評價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教學原則和方式方法

            1.教學原則

            在落實方向性、科學性原則的前提下,應遵照以下原則開展教學活動。

            (1)知識傳授、能力訓練與行為養成相結合。教學要把知識傳授、能力訓練同陶冶情操、提高覺悟、行為養成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

            (2)面向全體與個別指導相結合。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加強個別指導。要用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看待學生,真誠地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并及時給予激勵,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3)課堂教學與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學相結合。教學要與多種德育渠道結合起來,發揮德育課教師在教師集體中提高德育針對性、實效性的引領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把落實職業生涯規劃中的發展措施,轉化為發自內心的需要,要把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和管理置于集體之中,發揮他律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德育實效。

            2.教學方法

            (1)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年齡、學科特點、社會經濟發展及專業實際,從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2)著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為學生加強交流、互相啟發創造條件;在規劃落實過程中,為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創造條件。

            (3)教學方法評價要以實現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應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興趣,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制訂既實事求是、又富有激勵功能的發展規劃,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態,有助于學生主動按照職業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4.活動建議

            職業生涯演講和藝術形式的表演、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調查、行業發展趨勢和就業市場調查,以及社會實踐、社會服務、參觀訪問、模擬演練、小組討論、主題辯論、角色扮演等活動是“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重要形式。多數實踐內容應安排在班會、實訓、實習或課余、假期進行。分析發展條件、確立發展目標、構建發展臺階、制定發展措施、調整發展規劃等設計過程,應該以預留作業的形式完成,并結合作業開展相應主題活動。

            教師要當好班主任、團委、學生科(德育處)開展學生活動的參謀,調動學生、家長、用人單位以及畢業生和社會等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德育課教師在學校和班級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活動中應有的引領作用。

            5.教學資源

            教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開發事業有成的畢業生、用人單位、企業家、勞動模范和先進人物等德育資源,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重視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和開發。

          【中職德育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中職計算機教學計劃04-28

          中職體育年度教學計劃(精選5篇)05-17

          中職體育學科學期教學計劃(精選5篇)05-16

          中職生勵志名言12-15

          《中職旅游概論》說課稿12-27

          中職語文聽課記錄10-12

          中職生高考誓師口號04-20

          中職生自我介紹05-21

          中職語文教學反思04-06

          中職學生學期評語04-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 亚洲先锋资源AV在线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午夜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