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示例

          時間:2021-03-25 18:52:58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教學計劃示例

            在授課前做好每一課的教學計劃,將能幫助老師們更加高效的傳授知識。以下是教學計劃示例,歡迎閱讀。

          教學計劃示例

            【教學時間】45分鐘

            【教學對象】高中一年級學生

            【教材選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節

            【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學完力與運動、牛頓運動定律之后,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部分,旨在讓學生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現象,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牛頓運動定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航天科技的興趣。

            2.課程標準的要求

            通過實驗活動認識超重與失重的現象,理解超重與失重產生的條件與實質。

            3.教材內容安排

            本節教材利用稱體重和乘電梯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出本節課課題,通過對超重與失重概念的理解,學會分析和解釋超重與失重現象,然后再進一步了解完全失重的狀態。

            4.教材特點

            (1)教材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由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再引導學生帶著所學知識進一步了解航天技術。

            (2)教材強調通過實驗探究,借助已學的牛頓運動規律的知識,分析和解釋超重與失重的產生條件。

            (3)教材重視實踐活動,有力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力與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相關知識,為超重與失重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學生的興趣特點

            高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其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意識與接受能力較強,對于學習內容貼近生活及有動手操作的物理課堂有較強的學習興趣。

            3.學生的認知困難

            學習了重力的概念之后,有的學生可能會望文生義,簡單認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減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超重和失重現象時會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響,不能正確地觀察,縝密地推理,由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

            【教材處理】

            超重與失重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比如電梯的升降、過山車等等,教材選取在電梯里稱體重的模型來對超重與失重現象進行解釋,這種方法難于在課堂上演示,不利于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超重和失重。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我通過改裝彈簧測力計,制作了簡易的超重與失重演示儀,讓學生切身地、直觀地感受超重與失重現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現象,理解產生超重和失重現象的條件,能夠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和解決超重和失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受生活中超重和失重的現象,理解超重與失重的概念,分析解釋產生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原因,學會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主實驗和逐步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

            超重與失重的概念及其產生條件

            【教學難點】

            超重和失重現象的本質

            【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

            (1)實驗法

            本節課注重以生活中實際問題為先導,以實驗為基礎,將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轉化為直觀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進行科學思維,分析歸納,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超重與失重的產生條件和本質,突出學習重點。

            (2)講授法

            通過教師形象生動、富有引導式的講解,輔以實驗演示、圖片等,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對超重與失重概念的理解;同時綜合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2.學法指導

            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思考并自己嘗試分析原因,從而得出結論,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物理思維。

            3.教學媒體設計

            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圖像等,為學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時通過自制教具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自制超重與失重演示儀、鉤碼、紙帶、彈簧測力計等。


          【教學計劃示例】相關文章:

          《觀潮》教學示例11-07

          述職報告結尾示例02-10

          高考英語作文示例10-21

          《將進酒》教案示例10-28

          《觀滄海》教案示例08-26

          觀潮教學教案示例11-01

          觀潮教學示例教案10-31

          《化石吟》賞析示例11-14

          “愛心暖冬”活動總結示例01-22

          我愛春雨作文示例1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一本久久α久久免费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