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采薇》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

          時間:2021-06-12 13:52:08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詩經(jīng)·采薇》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

            [設計依據(jù)與教學目標]

          《詩經(jīng)·采薇》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

            古詩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體現(xiàn)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與民族的智慧,具有永久的藝術(shù)魅力。《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習中華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chǔ)。”“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采薇》是《詩經(jīng)·小雅》中的名篇。是一首描寫戍卒生活的詩。這首詩用士兵的口吻,在戰(zhàn)后歸家途中,追述戍邊作戰(zhàn)時的苦況,猶如電影用一連串的回憶鏡頭,再現(xiàn)從軍生活的勞苦悲傷,用痛定思痛的反思,多層次地表現(xiàn)行役之苦。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及同學間的相互合作,讀懂課文大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習慣;二是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想象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和領(lǐng)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與文本對話,探索人物內(nèi)心深處強烈的厭戰(zhàn)情緒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3)賞析本文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4)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講到“戰(zhàn)爭”,你會聯(lián)想到哪些描寫戰(zhàn)爭的詞語?(如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尸橫遍野、狼煙四起、兵慌馬亂、千瘡百孔、滿目瘡痍、背井離鄉(xiāng)、妻離子散……)這些詞語寫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那么對處在戰(zhàn)爭一線的古代士兵來說,面對戰(zhàn)爭他們又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采薇》一課。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文中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

            2、同桌合作,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3、分四人小組,交流譯作,老師選擇其中幾個投影給大家,指出優(yōu)劣。

            如對最后一段的翻譯

            生1:想起我離開家的時候,楊柳依依隨風飄飛。如今我在歸鄉(xiāng)的途中,紛紛揚揚雪花漫天,路途泥濘步履艱難,饑渴交加滿身疲憊。我的心是多么凄涼悲傷,滿心的傷痛又有誰能體會。

            生2:回想當初上征途,楊柳依依隨風舞。如今回家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一路隨隊緩緩行,又渴又饑真勞累。我心傷悲感慨多,此中哀苦誰體會!

            ……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堂討論,讓學生真正了解文章大意。此外,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課文,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化語言。)

            譯文參考:

            (1)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芽尖。說回家呀道回家,轉(zhuǎn)眼又到了年末。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有家等同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不停地奔走沒有空閑。

            (2)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么鮮嫩。說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憂悶。悶的心兒好像烈火在燃燒,饑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方總是沒有固定,無法叫人向家里捎信。

            (3)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經(jīng)又老又硬。說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陽春。王室的差事沒有盡頭,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誰來慰問。

            (4)那開得茂盛的是什么花?是常棣的花密密層層。那駛過的大車是什么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坐乘。兵車已經(jīng)起駕,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坐下,一個月的交戰(zhàn)就有幾輪。

            (5)、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jīng)嫻熟,還有象耳裝飾的弓和魚皮箭囊。怎能不天天警戒,

            獫狁入侵,戰(zhàn)事十分緊張。

            (6)、想起我離開家的時候,楊柳依依隨風飄飛。如今我在歸鄉(xiāng)的途中,紛紛揚揚雪花漫天,路途泥濘步履艱難,饑渴交加滿身疲憊。我的心是多么凄涼悲傷,滿心的傷痛又有誰能體會。

            5、討論分段,歸納段意。

            一、(1-3節(jié))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的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二、(4-6節(jié))直接寫戰(zhàn)事。

            三、(第6節(jié))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6、再次朗讀課文。

            三、研討課文、體味情感

            1、戍卒的全部生活,可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悲苦”。因何而“悲”,緣何而“苦”?請同學們仔細研究課文,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分四人小組,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情況。

            3、課堂交流討論

            答案參考:

            (1)久役在外。①“薇亦作業(yè)”、“薇亦柔止”、“薇亦剛止”,“作”、“柔”、“剛”三字顯示了薇生長期的三個不同階段,在時間上是遞進的,它象征戍卒的久久不歸。同時“歲亦莫止”、“歲亦陽止”,從歲暮年終到夏歷十月,時間的流駛,物換星移,不知給征人帶來多少痛苦。隨著時間的遞進,征人的痛苦也與日俱增。②[投影]朱熹引用程子的話:“古者戍役,兩期而還,明年夏代者至,復留備秋,至過十一月而歸。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詩集傳)這段話告訴我們,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為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zhàn)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滿和對家鄉(xiāng)強烈的思念。

            (2)寢食難安。因“獫狁孔棘”,他們疲于奔命,時時處于戒備狀態(tài),無暇休息,身體與精神同處于極度疲勞狀態(tài)。“載饑載渴”也是它們戍邊作戰(zhàn)生活苦況的反映。

            (3)戰(zhàn)斗慘烈。從“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描寫當時士兵的裝束、武器、作戰(zhàn)方式等詞中可以想見他們進行了怎樣殘酷地拼殺。

            (4)音訊隔絕。從軍在外,沒有固定的駐所,無法找人捎信回家。與家人音訊阻隔,彼此的生存難以預卜,其悲苦之狀可見一斑。

            (5)歸鄉(xiāng)路遙。九死一生的戰(zhàn)爭幸存者們,歷經(jīng)磨難后,內(nèi)心深處依舊凄涼,悲傷。因為歸鄉(xiāng)的路依舊那么艱難,家中可否還有人倚門而望?

            4、請同學們在研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展開想象,從白天激烈的戰(zhàn)斗中幸存下來的`士兵們在荒涼的邊塞營地會談些什么呢?

            (1)兩人一組進行交談。

            (2)請兩組當堂表演,師生點評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提出自已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綜合訓練,提高能力

            1、《采薇》末章的前四句,歷代傳誦不已。那么它永久的藝術(shù)魅力究竟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說說你的理解。

            先獨立思考,再組織課堂討論。

            查閱有關(guān)古人對這兩句話的評價資料。

            參考答案:

            ①物中有我,景中生情,情景交融。“依依”既表現(xiàn)楊柳之態(tài),又表示人們送別時依依不舍之情。

            ②一語雙關(guān)。因“柳”與“留”諧音,古人折柳送別,以表示挽留之意。

            ③美好祝愿。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

            ④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春風楊柳萬千條”的美麗時節(jié),征人卻不得不與親人分別,也許一別之后永遠無相見之日,良辰美景,并無賞心樂事,所以美景不過是形同虛設罷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離死別的哀愁,以樂景襯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鮮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藝術(shù)效果。

            2、下面是古人對《采薇》的評價,談談你對這些評價的看法。

            “謝公(指謝安)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世說新語·文學》

            “《詩》日‘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見整而靜也,顏之推愛之。‘楊柳依依'、‘雨雪霏霏',寫物態(tài)慰人情也,謝玄愛之。‘遠猷辰告',謝安以為佳句。”

            ——宋祁《宋景文筆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為樂,一倍增其哀樂。”

            -——王夫之《姜齋詩話》

            “此詩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時傷事,別有深情,非可言喻。”

            ——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3、《采薇》一詩,在題材上可稱為邊塞詩的鼻祖。征人思鄉(xiāng)是后代邊塞詩的重要主題。請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征人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如唐朝高適

            岑參

            王之渙

            王昌齡

            李頎

            李益……

            4、[投影]比較下列兩首詩的異同

            《涼州詞》

            王之渙

            《邊塞》

            王昌齡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答案參考:

            相同之處:都是邊塞詩,都反映征人思鄉(xiāng)這一主題,都寫了戰(zhàn)士們的不幸遭遇和鄉(xiāng)愁離恨,起筆都不凡,意境開闊壯美……

            不同之處:王之渙詩描寫塞外荒寒壯闊的景物,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艱苦和思家的哀怨。情調(diào)是悲而壯……王昌齡詩卻未把征人的愁思描寫一番,而是慨嘆征人不還的原因是沒有名將守邊,以致外患頻仍,使詩另開辟出一層新意……

            5、以競賽的方式背誦課文。

            [評析]

            以上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古文,誦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但因古詩文文字本身的艱深及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又遠離學生的生活,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誦讀效率,沒有興趣肯定是不行的。在本教學設計中,誦讀貫徹始終。在“感知課文”階段,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了解文章大意后,讓學生齊讀課文。在文章結(jié)束階段,又讓學生以競賽的方式來背誦課文。這些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言語感,也一改以往學生單調(diào)乏味、苦不堪言的背誦情狀。

            2、注重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整體感知,疏通文意”階段讓學生自己借助工具書及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字詞,此種方式好處有三:①可以改變在古文課上老師唱“獨角戲”的吃力不討好的局面;②學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真正不理解的地方;③可以訓練和提高學生跟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研討課文,體會情感”階段,只圍繞“悲苦”設計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學生一般不會面面俱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它。但此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理解了它,也就真正理解了詩中人物的感情。在師生共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只要發(fā)現(xiàn)一點和老師相同甚至老師沒有想到的答案時,他們便會產(chǎn)生強烈的喜悅之情。這種喜悅之情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注重學生語言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研討課文,體味情感”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以說話的方式走進文本,走進古代士兵的內(nèi)心世界,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文意的理解。“讓學生說說征人思鄉(xiāng)的古詩詞”,這實際上是為學生做知識儲備,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詩經(jīng)·采薇》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采薇》創(chuàng)新教學09-19

          詩經(jīng)采薇采薇的意思10-31

          采薇《詩經(jīng)》11-12

          詩經(jīng)·采薇03-24

          詩經(jīng)·采薇09-25

          詩經(jīng)--采薇09-19

          詩經(jīng):采薇09-17

          詩經(jīng) 《采薇》09-16

          詩經(jīng)《采薇》09-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先锋亚洲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