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0-12-14 10:56:31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三篇

          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學情分析

          關于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三篇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本學期,我們四年級的每位任課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感受閱讀的樂趣,使閱讀成為自己一種主動的、快樂的閱讀。

            2、在閱讀過程中,能主動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斷。能主動做讀書筆記,隨時汲取閱讀材料和生活中的好詞佳句,經常寫讀后感

            3、在閱讀敘事性作品,包括故事與人物傳記中,注意領悟內容體驗情感。

            4、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集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加大整本書的主題探討。

            5、誦讀課內外優秀詩文12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0萬字。

            三、教學安排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

            第1—5周 中華經典誦讀

            第6—7周 小學生必備古詩

            第8—12周 神話童話故事

            第13—16周 外國經典科幻故事

            第17—22周 自選課外讀物

            四、提質措施

            1、做好圖書推薦工作。依據讀書活動的要求,結合實際,為學生推薦一批好書。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動學生借閱、傳閱、網上閱讀、有條件的家庭自己購買等,確保讀書活動的順利進行。

            2、加強對學生的讀書指導。教師的指導要建立在共同閱讀的基礎上,要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3、深入開展讀書活動。按照計劃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寫好讀書筆記,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如讀書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期末展出優秀讀書筆記或評選出班級讀書先進個人。

            4、 在班里成立圖書角,使學生都能沉浸在濃郁的讀書氛圍中

            5、布置學生每天讀不少于半小時的課外書。每周做1到2篇詳細的讀書筆記

            6、定期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讀書情況。

            五、檢查形式

            1、古詩文背誦比賽。

            2、講神話故事比賽。

            3、“古今中外名著知識知多少”比賽。

            4、讀書筆記征文比賽。

            根據以上比賽結果,確定學生本學期閱讀情況等級,評價等級分為一般、良、優,并發放獎品,以資鼓勵。

          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后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并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于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征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征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并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三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目標

            一

            至

            五

            10

            第一章《植物》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和樹葉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利用課外時間在校內外進行一些觀察植物和搜集樹葉的活動;讓學生在對大樹和美麗的樹葉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產生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愛護草木,保護環境"的教育。

            2、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取關于葉的顏色、形狀、大小、構成、葉脈、葉柄等多方面的知識。

            六

            至

            十

            10

            第二章《動物》

            1、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并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2、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于動物的觀察特征、分類特征、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十一

            至

            十五

            10

            第三章《我們周圍的材料》

            1、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

            2、對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從材料角度進行分類。總結木頭、紙、金屬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質。

            十六

            至

            二十

            10

            第四章《水和空氣》

            1、學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簡單的器材(瓶子、臉盤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關于水的資料,發現和提出關于水的相關問題,并能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通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

            2、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并比較溶液的多少。

            二十一

            2

            期末復習

            二十二

            期末考試

          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常規教育方面

            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因此首先對學生強化常規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安全教育。要通過班隊活動、黑板報、晨會課等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游泳、食品衛生、防火教育。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山。安全教育要天天講,時時強調。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確,安全無小事,生命寶貴,一定定要珍愛生命,防范未然。

            二、班干部的培養和使用

            1、正確選擇和使用班干部。班干部是同學的榜樣,又是老師的小助手。他的位置處于老師和同學之間,他受老師管理,但還要協助老師管理好其他同學。班干部必須是關心集體、辦事認真、愿為同學服務的積極分子,能得到大家充分肯定的班干部,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責任意識和榜樣意識。同時使每個同學意識到,班干部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一點錯誤不能犯的。這樣一來,全班學生積極向上努力追趕,使班干部的隊伍不斷壯大。

            2、發揮班干部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對班內的所有干部進行培養和使用,讓他們在不同領域發揮作用。如:路隊制、課外活動、體育課、課間活動、集體勞動、外出參觀等,都要對班干部提出特殊要求,明確職責,讓班干部成為安全教育的執行者、遵守安全規章的領頭人。

            三、嚴格制度,加強教育。

            落到實處,杜絕事故,確保平安。

            四、嚴肅課堂紀律。

            1、按時上下課,不準遲到、早退或中途溜走。

            2、不準隨便調課,考試時不許提前下課或放學。

            3、體育課或其他活動課出現學生自由活動教師不在場的現象,學生在哪活動,教師要在哪指導。

            五、加強勞動安全管理。

            在勞動時,體弱多病的學生提出請假休息時要給予批準。活動和勞動強度要適合學生的體力狀況。禁止不按學生體力攤派勞動任務。勞動前班主任要點名。勞動時要陪伴始終指導,結束時也要點名。

            六、在流行病期間要實行晨檢制度。

            汛期要加強巡查。

            七、班級設施定期檢查。

            及時上報。

            八、做好安全評價教育。

            對學生適時進行合理的評價,如定期評選“安全小標兵”,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班主任自身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樹立辦主任的權威,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班級中健康地成長。

          【關于三年級教學教學計劃三篇】相關文章:

          關于地理教學計劃05-07

          關于書法教學計劃05-04

          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05-08

          高三年級教學計劃05-01

          三年級體育教學計劃05-06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5-10

          高三年級教學計劃05-01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28

          關于《雷雨》教學計劃三篇04-18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5-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系列国产专区亚洲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