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時間:2021-03-04 19:56:4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集錦8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集錦8篇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1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目的任務:

            1、通過啟發(fā)聯(lián)想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xiàn)方法,學習色彩表現(xiàn)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和美術創(chuàng)造的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和美術創(chuàng)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yǎng)。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情況分析

            浙美版第7冊實驗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針,以教育部制定并頒發(fā)《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主要依據(jù),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jié)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yǎng)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jié)構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3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5課,分為6個隱性單元,內(nèi)容涵蓋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xiàn)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nèi)容外,其余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

            二、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教材編寫的主要指導思想。

            2.以教育部制定頒發(fā)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教材編寫的主要依據(jù)。

            3.根據(j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關于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和六項具體目標,努力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為素質(zhì)教育服務的、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體系。

            4.以新的教材觀指導教材的編寫工作。明確教材既不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xiàn),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 對象和內(nèi)容,而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教材應力求向?qū)W生提供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象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2.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涵養(yǎng)人文精神。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

            6.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7.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8.廣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四、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1.審美性原則

            美術教育應把審美教育作為主線貫穿教學全過程,通過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xiàn),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思想性原則

            教師要善于發(fā)掘教材內(nèi)在的思想性,在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中有機地融進思想教育。

            3.量力性原則

            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應適應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淺顯易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4.創(chuàng)造性原則

            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啟發(f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5.實踐性原則

            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手、腦協(xié)調(diào)并用。

            6.趣味性原則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內(nèi)容、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因材施教原則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面向集體和個別指導相結(jié)合的方法。

            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時間 課題 學習領域 美術、人文內(nèi)容 課時數(shù)

            1 9.1 ~9.3 首頁圖版 欣賞、評述 提高欣賞能力、了解生活 1

            2 9.6~9.10 臺燈設計 設計、應用 立體造型、美化生活 1

            3 9.13~9.17 水資源 綜合、探索 海報設計、環(huán)保理念 2

            4 9.20~9.24 漫畫與生活 欣賞、評述 觀察領悟、幽默生活 1

            5 9.27~10.1 戲曲人物 造型、表現(xiàn) 水墨練習、熱愛傳統(tǒng) 1

            6 10.4~10.8 喜氣洋洋 設計、應用 傳統(tǒng)手藝、社會習俗 2

            7 10.11~10.15 龍的傳人 綜合、探索 立體構成、傳統(tǒng)文化 2

            8 10.18~10.22 線條的魅力 造型、表現(xiàn) 觀察表現(xiàn)、感受自然 2

            9 10.25~10.29 風兒吹過 造型、表現(xiàn) 觀察想象、熱愛自然 1

            10 11.1~11.5 蟲蟲大聚會 造型、表現(xiàn) 紙藝造型、表現(xiàn)自然美 1

            11 11.8~11.12 生長的植物 造型、表現(xiàn) 觀察表現(xiàn)、熱愛自然 1

            12 11.15~11.19 材料妙用 造型、表現(xiàn) 材料造型、創(chuàng)意生活 3

            13 11.22~11.26 材料妙用 造型、表現(xiàn) 材料造型、創(chuàng)意生活

            14 11.29~12.3 塔

            造型、表現(xiàn) 觀察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 2

            15 12.6~12.10 瓶子新生代 設計、應用 創(chuàng)意設計、豐富生活 2

            16 12.13~12.17 瓶子新生代 設計、應用 創(chuàng)意設計、豐富生活 2

            17 12.20~12.24 盤盤轉(zhuǎn)轉(zhuǎn) 造型、表現(xiàn) 線條組合、特殊效果 1

            18 12.27~12.31 秦陵兵馬俑博物館 欣賞、評述 提高欣賞能力、熱愛傳統(tǒng) 1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全冊教學目標:

            (一)繪畫

            1、自己選擇顏色,描繪景和物。

            2、用記憶畫、想象畫等形式,表現(xiàn)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內(nèi)容。

            (二)工藝

            1、制作簡單的紙版拓印畫。

            2、用撕或剪的方法制作紙工圖形。

            3、用各種平面材料貼面。

            4、制作簡單的泥工模型。

            (三)欣賞

            1、觀賞可愛的動植物。

            2、欣賞學生喜愛的兒童畫。

            3、欣賞民間玩具。

            二、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用記憶畫、想象畫等形式,用大膽和諧的顏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

            2、制作簡單的紙版拓印畫,及各種平面材料貼畫,進一步提高撕紙和剪紙拼貼的能力。

            3、欣賞兒童畫及自然物,提高欣賞能力。

            (二)難點:

            1、在繪畫中要求大膽想象,用色大膽較真實,造型較生動自然。

            2、在紙工制作中培養(yǎng)其動手制作的精神,動手的協(xié)同性,在泥塑中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

            三、教學情況分析:

            從上學期教學情況看,該年級段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xiàn)欲望,色彩表現(xiàn)力強,同時對工藝制作非常喜歡,繪畫作業(yè)普遍水平較高。

            但也有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整體的差距比較大。

            2、構圖布局還不夠完整。

            3、工藝制作能力比繪畫技能差點。

            四、措施: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

            3、通過課堂講評作業(yè),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jié)合,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xiàn)。

            五、全冊課時安排:

            本學期新授教學30課時,機動5-6課時,補充教學4-5課時,考核1-2課時(考查)。

            六、全冊教學內(nèi)容、課時及單元課時計劃

            課題

            課時

            教學目標

            教 學 重 難 點

            教具準備

            一、

            中外兒童美術作品欣賞

            1

            1、欣賞中外兒童美術作品,了解其特點,表現(xiàn)內(nèi)容。

            2、提高欣賞能力,學習欣賞方法。

            重點:欣賞中外兒童美術作品,提高欣賞能力。

            難點:了解中外兒童作品的特點。

            師:投影片。

            二、

            蘑菇

            1

            1、了解蘑菇的一般常識。

            2、從各種角度觀察蘑菇,畫幾棵不同形狀和花紋的蘑菇。

            3、培養(yǎng)對自然植物的觀察興趣。

            重點:引導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去觀察蘑菇的形狀和色彩,并通過寫生反映蘑菇的特征,要求學生大膽選用鮮艷漂亮的顏色畫出外形不同,花紋不同的蘑菇。

            難點:從各種角度表現(xiàn)蘑菇的特征。

            師:新鮮蘑菇若干個,或有關蘑菇的圖片、幻燈片若干張

            生:有條件的地方可讓學生自帶蘑菇

            三、

            想象中的蘑菇

            1

            1、運用擬人手法,按自己的意愿畫一幅想象中的蘑菇圖。

            2、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和大膽創(chuàng)造的精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難點: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楊象中的蘑菇。

            師:投影片

            生:水彩筆

            四、

            小樹林

            1

            1、學習簡單物體前后重疊的表現(xiàn)方法。

            2、培養(yǎng)簡單的構圖能力。

            3、知道美的環(huán)境,要靠人去創(chuàng)造、保護、體驗。

            重點:在畫面上表現(xiàn)樹木前后重疊的關系。

            難點:能表現(xiàn)出樹林的環(huán)境。

            課前帶學生觀看校園內(nèi)外的小樹林,并告知觀察方法。

            師:若干張范畫

            生:水彩筆

            五、

            房子和樹

            1

            1、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房子和樹。

            2、畫一張有房子和樹的畫,進一步學習構圖知識。

            3、進一步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意識。

            重點:能畫出小樹和房子的遮擋關系,關心周圍環(huán)境。

            難點:處理好樹木與樹木、樹木與房子的遮擋關系,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前后關系。

            師:各種房子和樹的圖片,投影片。

            生;觀察房子和樹,水彩筆。

            課題

            課時

            教學目標

            教 學 重 難 點

            教具準備

            六、

            印出來的畫

            1

            1、學習印畫的方法。

            2、用印畫的方法表現(xiàn)自己熟悉和喜歡的景物。

            3、欣賞同伴與自己的作品,體驗進行創(chuàng)作后獲得的愉快。

            重點:探索新的作畫方式,學習印畫的技法,培養(yǎng)學生大膽選用顏色作平涂練習。

            難點:根據(jù)一定的范例進行改畫。

            師:范畫若干,示范用具若干

            生:油畫棒,硬鉛筆或圓珠筆及常規(guī)用品

            七、

            刮出來的畫

            1

            1、初步學習用刮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

            2、通過刮畫培養(yǎng)學生大膽而細心的素質(zhì)和習慣。

            重點:學習刮畫的方法。

            難點:在于學習掌握運用不同刮器,不同的力度,產(chǎn)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師:范例若干。

            生:準備下列工具中的一、二種:小釘子,廢圓珠筆芯,小刀,做泥工用的小刻刀等。

            八、

            各種各樣的汽車

            1

            1、了解汽車的有關知識。

            2、能用線條構畫出一、二種不同種類汽車。

            3、樹立趕超先進,為國爭光的志向。

            重點:深入觀察和表現(xiàn)汽車外觀的長寬,結(jié)構,比例,不同的汽車各自的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觀察和概括物象特征的能力。

            難點:用簡練概括的線條畫出汽車的主要特征。

            師:范畫若干,幻燈片。

            生:收集各種各樣的汽車照片,圖片,玩具汽車,實地觀察各種汽車,豐富有關汽車的知識,繪畫工具。

            九、

            汽車運輸忙

            1

            1、畫一張能表現(xiàn)汽車運輸忙的圖畫。

            2、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主要建設成就,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情感。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運輸場景。

            難點:如何表現(xiàn)出“忙”的主題。

            師:課前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上街觀察來往的貨車。

            生:繪畫工具。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4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造精神。

            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fā)聯(lián)想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xiàn)方法,學習色彩表現(xiàn)方 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美術創(chuàng)造和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 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和美術創(chuàng)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的培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yǎng)。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進 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課時安排:

            第一周:參觀和旅游

            第二周:游樂場 中外民居

            第三周:粉印版畫 生活用品

            第四周:老房子

            第五周:點、線、面

            第六周:會變的花 會變的樹

            第七周:水墨游戲

            第八周:剪紙

            第九周:十二生肖

            第十周:紙卷造型

            第十一周:近大遠小

            第十二周: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

            第十三周:新老街道

            第十四周:小設施 我設計的小設施

            第十五周:我制作的小設施

            第十六周:摸物背形

            第十七周:實物的聯(lián)想

            第十八周:染紙

            第十九周:書簽 民間年畫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xiàn)。 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并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多給學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xiàn)力。

            1. 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xiàn)。

            2. 貫徹啟發(fā)式原則,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波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三、教材分析:

            1、目標:綜觀整冊教材,我認為側(cè)重目標不外乎兩點:一是基本的“欣賞評述”。我認為,欣賞課,是訓練學生評述能力的最好載體。我們美術課是一門人文學科,和人文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欣賞評述”領域。二是于設計應用領域。要通過動手能力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一邊動手設計一邊思考一邊借鑒,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2、重點::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形﹑色的簡單組合﹑裝飾與欣賞表述

            3、難點:走近——仿生科學樂園。要求: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極地、生動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教學方法:

            1、豐富多樣,靈活有趣。

            2、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校、班級特色引導學生設計;、班徽,讓學生感知標識的實用價值。這一類課,要注意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通過設立“最佳設計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夠思”等獎項,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五、教學措施 。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xiàn)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2、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

            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3、創(chuàng)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yǎng)人文精神。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調(diào)查了解美術與傳統(tǒng)文化及環(huán)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guī)劃與制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xiàn)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教師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wǎng)絡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檢索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有兩個班,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xiàn)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fā)揮想象,作品內(nèi)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zhì)。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課堂紀律表現(xiàn)情況,四年級一班要比二班好一些。

            二、教材分析

            湖南版四年級下冊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的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立足培養(yǎng)學生審美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智力品質(zhì),力求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造型藝術語言,科學的設計教材知識結(jié)構,是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美術課程實驗教材。

            本教材以促進人格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重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fā)性。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nèi)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lián),穿插并行。主要內(nèi)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nèi)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lián),穿插并行。主要內(nèi)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方面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生感受并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chuàng)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diào)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材重點與難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強調(diào)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fā)展方向。

            五、教學措施

            1、認真貫徹美術大綱精神,在教學中溶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yǎng)于一體。

            2、貫徹啟發(fā)式教學原則,采取多種教學形式。

            3、充分利用美術課的示范作用,進行直觀教學。

            4、在教學中進行教研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

            六、遇見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容易對范作形成依賴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引導學生從自己貼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畫出特色,養(yǎng)成資助學習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學生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不善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7

            一、班級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xiàn)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fā)揮想象,作品內(nèi)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對于一些繪畫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夠深,學生普遍創(chuàng)造性不夠,在本學期將加強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據(jù)《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育養(yǎng)成,滿足學生不斷發(fā)展的需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關注學生長期的健康成長。本冊教材共13課,每一課即為一個單元。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造型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色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nèi)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lián),穿插并行。主要內(nèi)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欣賞等,這些美術活動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加強美術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才能的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的形象記憶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從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無處不在。

            四、教學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深鉆教材結(jié)合學生實際精心準備,做好課前準備。

            2、將美術課程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diào)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價值。

            3、在課堂上運用范畫,手工范品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充分發(fā)揮美術學科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nèi)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xiàn)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5、教師加強學習,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教研水平和業(yè)務能力。

            6、推薦美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1、教室一角(一)(二)

            第二周:2、花手帕(一)(二)

            第三周:3、紙品樂陶陶(一)(二)

            第四周:4、時間告訴我(一) 補充教材(一)

            第五、六周:4、時間告訴我(二)

            第七周:5、蔬果的聯(lián)想(一)6、玻璃水彩(一)

            第八周: 7、窗口(一)補充教材(二)

            第九周:7、窗口(二)8、剪紙故事(一)

            第十周:8、剪紙故事(二)

            第十一周:9、新年吉祥(一)

            第十二周:9、新年吉祥(一)10、拼泥板

            第十三周:11、雪花飄飄(一)(二)

            第十四周:12、色彩ABC(一)

            第十五周:12、色彩ABC(二)

            第十六周:13、乘風破浪(一)(二)

            第十七周:復習

            第十八周:考試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xiàn)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fā)揮想象,作品內(nèi)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zhì)。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采用散點式的結(jié)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nèi)容涵蓋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xiàn)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三、教學目標:

           。ㄒ唬┛偰繕藢W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qū)W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qū)別。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zhì)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造型游戲的方式,結(jié)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nèi)容,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和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xiàn)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xiàn)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象并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xiàn)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并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nèi)容與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貢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教師的評價要體現(xiàn)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六、教學進度:

            第一周:參觀和旅游

            第二周:游樂場中外民居

            第三周:粉印版畫生活用品

            第四周:老房子

            第五周:點、線、面

            第六周:會變的花會變的樹

            第七周:水墨游戲

            第八周:剪紙(一、二)

            第九周:十二生肖

            第十周:紙卷造型

            第十一周:近大遠小

            第十二周: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

            第十三周:新老街道

            第十四周:小設施我設計的小設施

            第十五周:我制作的小設施(一、二)

            第十六周:摸物背形

            第十七周:實物的聯(lián)想(一、二、三)

            第十八周:染紙

            第十九周:書簽民間年畫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文章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集錦8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05-07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05-07

          美術教學計劃05-11

          美術教學計劃05-11

          小學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05-03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04-30

          大班美術教學計劃04-30

          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7篇04-02

          美術教師崗位教學計劃05-05

          初一美術教學計劃04-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一二区精品在线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