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24 16:30:30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

            一、班級概況:

            我們班組有38名幼兒,男生比女生多。我們大班的幼兒,在經(jīng)過兩年的幼兒園學習生活后,幼兒的健康情況得到較好發(fā)展,不管是在基本動作以及身體素質(zhì)上,每一個幼兒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在把握基本動作的同時,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正確性得到發(fā)展,對動作的感知和領悟的能力有所進步,喜歡用各種運動器械鍛煉身體,早操動作發(fā)展較好,幼兒喜歡參加早操活動,提高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愛好提高了,同時發(fā)展幼兒了的基本動作。因此制定以下體格計劃:

            二、總目標:

            1.養(yǎng)成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喜歡到大自然中去鍛煉身體。

            2.用幼兒趕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

            3.幫助和改進幼兒的走、跑、跳、投擲、鉆爬等基本動作,幫助幼兒掌握有關的粗淺知識,使其動作靈敏、協(xié)調(diào)、姿勢正確。

            4.幫助體弱幼兒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幫助肥胖兒增加鍛煉強度、密度,有效控制體重的增加。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zhì),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團結合作、遵守規(guī)則、勇敢競爭、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質(zhì)。

            7.逐步提高幼兒的做操興趣和能力,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概念。

            三、具體實施:

            9月份

            夾球接力(跑)、倫敦橋(鉆)、跳、跳、跳(跳)、貼鐵餅(跑)、

            主要鍛煉幼兒跑、跳、鉆三項能力,要求幼兒能夠快速跑動、連續(xù)跳躍以及靈活穿越,使幼兒的動作更加靈敏、快速,并且確保姿勢準確。

            10月份

            扔沙包(投擲)、海獅玩球(拍)、老鷹捉小雞(跑)、炸碉堡(投擲)

            主要鍛煉幼兒跑、投擲、拍、踢的能力,要求幼兒能夠快速跑動、揮臂投擲、用手連續(xù)拍球以及用腳踢球,使幼兒在運動過程中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增強幼兒各方面的協(xié)調(diào)性。

            11月份

            老鷹捉小雞(跑)、夾物跳(跳)、玩圈(鉆)、排球障礙賽(拍)。

            培養(yǎng)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培養(yǎng)自信、友愛、勇敢、守紀律等良好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

            12月份

            跳格子(跳)、木頭人(跑)、鉆電網(wǎng)(鉆)、立定跳遠(跳)、進背簍(投擲)

            練習幼兒跑、跳、投擲、鉆爬、基本動作,幫助幼兒掌握有關的粗淺知識,能輕松自然地雙腳同時向前跳、向上跳,使其動作協(xié)調(diào)、姿勢正確。

            1月份

            合作踢球(踢)、打保齡球(投擲)、信號燈(走、跑)、磁鐵和鐵(跑)

            培養(yǎng)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團結合作、遵守規(guī)則、勇敢競爭、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質(zhì)。

            我們采取增強合理的運動,幫助幼兒的體格發(fā)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增強體質(zhì)。對于體弱兒我們將在活動方面多注意,降低活動密度。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2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因此,幼兒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同時,社會學習又是一個漫長累積的過程,僅靠一兩次活動的教育是不夠的,要以各種形式帶領幼兒走進社會,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使幼兒獲得感性的社會經(jīng)驗,努力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幼兒在2~3歲時已能聽懂老師及家長的要求,并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5~6歲的幼兒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并且面臨著進入小學接受小學教育,因此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顯得尤其重要。

            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日常生活習慣:此時的幼兒已具備較強的自理能力和較強的獨立意識,渴望自己做一些事情,我們要充分開發(fā)利用幼兒這一時期的生理特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同時,養(yǎng)成早睡早起,講究衛(wèi)生等好的生活習慣。

            2、學習習慣;

            大班幼兒將進入小學,成為小學生,因此要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諸如自己整理文具,按時上幼兒園,上課認真聽講等。幼兒在家中多是大人照顧過細,時間概念淡漠,做事拖拉,所以,在大班階段要加強幼兒時間概念的培養(yǎng),通過競賽等活動幫助寶寶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時間概念強等必備的學習習慣。

            3、社會生活中的規(guī)則;

            幼兒走入社會后成為社會中的人,要了解其中的各種規(guī)則,不能隨心所欲,總以自我為中心,要學會與他人相處,交流、合作。因此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生活規(guī)則,如上幼兒園有哪些規(guī)則,到各種公共場所應遵守哪些規(guī)則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二、各種標志的認識

            社會生活中尤其在公共場所存在多種的標志,以表示各種意義。幼兒要學會看各種標志,理解標志含義,并按照標志的要求進行各種活動,真正形成自我約束力,形成自律而非他律。所以,要以各種形式、生活結合引導幼兒認識各種標志,以便幼兒能及時、準確的理解各個含義。

            三、認識家鄉(xiāng)、了解祖國

            了解家鄉(xiāng)的各種物產(chǎn),及環(huán)境,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繼而引申到祖國,引導幼兒了解祖國,了解祖國的過去、現(xiàn)狀,構想祖國的未來。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為祖國自豪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為祖國的發(fā)展而振奮的精神,培養(yǎng)幼兒愿意為祖國的振興而貢獻力量的責任感使命感。

            社會領域的教育要改變以往“只求課堂效果,忽略幼兒情感體驗”的作風,。要以幼兒的情感體驗為主,要讓孩子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獲得直接的,感性的認識,在與人的交往中,在生活中去主動的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而非從老師的表達陳述中接受知識,要改變老師為主、課堂為主,要讓家長、社會群體參與到教育生活中,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第一學期大班教學總結_秋季學期大班教學總結10-14

          第一學期大班教學總結11-19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8-18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精選5篇)03-25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0-20

          第一學期大班教學工作計劃04-18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1-29

          大班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3-14

          大班第一學期的工作計劃05-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视频网 |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在线午夜视频网站 | 最新日韩中文有码在线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