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20 15:40:20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必備】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4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4篇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致力于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提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的崇高品質,進一步發揮地理課程的多功能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要求:

            1.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地理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3.注重基本素養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進程:

            人教版高一地理共分八個單元,分別是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陸地環境、人類生產活動方式、聚落、人類活動地域聯系方式、環境保護。計劃第一學期上完前三個單元,后五個單元在第二個學期完成教學。

            具體實施:

            努力實施以“說、授、評、測、結”為步驟的“單元教學法”,聽課要有聽課記錄;利用閑暇時間督促學生完成作業。

            作業安排:

            本學期完成配套的基礎訓練,督促學生閱讀3—4本天文和地理方面的課外書籍。

            課外實踐:

            兩次野外活動:

            1、認識長沙市周圍的地形地貌

            2、了解長沙市城市化的過程和發展以及給環境帶來的問題 文章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

            高一地理教學以人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以自然地理知識為主,要從了解人類生存環境的角度組織教學,加強綜合性,讓地理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讓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益的自然地理和相關人文地理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獲得相對完整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地理;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努力工作,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雖然高一學生初中學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對世界和中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成績較低,他們對地理教學的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即認為地理是“輔修課”,所以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可以說是非常有限的。

            四、教學要求

            1、認真學習大綱,深刻理解大綱中的內容和要求,鉆研教材,加快教學觀念的轉變。

            2、在教學中,要體現教育改革對當今教學的要求,即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它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圖表和數據進行地理觀察、學習、調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學會運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來分析和評價地理問題。

            4、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開展章傳檢查。

            5、課本上的圖片,圖片下面的小字,活動的內容都作為正文處理。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組織安排教學。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

            我所擔任的2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學生的基礎不盡相同,對地理的重要性認識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學生本身對學習的興趣不濃,求知欲不強,這樣的情況對地理的教學任務就顯的較重,并且不易出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內容,是高中地理課的重中之重。通過本學期的學習讓同學們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學期的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都從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其中前三單元是本教材的重點,占授課時間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針對班級參次不齊的情況,試圖采取以下措施:

            1、讓學生試著了解地理這門新的學科,盡量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的知識資料,從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如手。

            2、課堂上多關注“弱勢群體”,對那些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的學生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也感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在自己的解答過程中找回自信。

            3、盡量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自己在生活中證明教材中的結論。

            4、抓落實工作,為構建大廈打好根基。

            四、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授課階段2月———4月,第五、六單元,第七單元的前兩節)

            第二階段期中考試復習階段(4月中旬)

            第三階段授課階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單元)

            第四階段期末考試總復習階段(歸類、過課本、試題訓練)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應好好鉆研教材,學習大綱,吃透難點知識點,備好課,上好課,做好課外輔導,爭取每個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到位。

            高秀珍譚蓓蓓翟崔峰

            凡事預先則立,不立則廢,輕拂三月的春風,又開始了20xx年的教學,想在語文教學的天地中上繪上絢麗的一筆,就先從通讀教材,制定新學年的教學計劃開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32篇,略讀課文9篇。全書共分8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個部分。課文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第八單元兩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面有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和詞語花籃。略讀課文后面有要求認識的字,有思考練習和詞語花籃。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學習鏈接”,分別編排了張衡,陶行知,阿蘭。圖靈、宋慶齡幾個人物的簡介,還介紹了清明節、雪頓節的來歷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單元各安排了:“指南針”,分別講了“在觀察中展開想象,使說話寫文章更生動精彩”和“結合課文內容閱讀、搜集資料”。

            本冊教科書繼前五冊仍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單元。他們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與動物、科學精神、人與自然、親情關愛,意志品質、愛國精神、中外文化。每個單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1、識字與寫字

            (1)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2)認識250個生字,會寫300個生字。

            (3)繼續練習用硬筆熟練的書寫楷字,做到規范、整潔。

            2、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5)繼續學習略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7)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3、習作

            (1)留心觀察,展開想象,樂于書面表達。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學習寫感謝信。

            (3)能夠在習作中合理的運用收集的資料。

            (4)能夠有順序的安排文章內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寫具體。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繼續培養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具體生動的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5、綜合性學習

            (1)綜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表達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與農村。絕大多數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書寫認真,愛好讀書,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并能進行課外拓展。對寫作也有一定的興趣,有個別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責,懶惰成性。家庭教育環境也較差。本學期對這類學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斷轉化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上學期的'考試成績來看,有些學生對基礎性的東西掌握的不夠好,靈活運用知識能力也欠佳。這也成為本學期教學的聚焦點。

            四、本學期奮斗目標

            1,本學期要扎實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努力鉆研教材教學,準確掌握學生的學情,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不照搬別人的東西,不搞形式主義。

            2,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學風。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成績。

            3,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通過各種途徑聯系家長,使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

            五,為能達到目標所采取的方法,教學措施。

            1,教師要樹立努力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要摒棄得過且過的思想。要在實踐中思索。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養,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凈化學生。

            2,開好新學期的家長會。由于本班學生農村學生居多,家長在教育意識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導致好多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在他們的意識中孩子送到學校就學好學壞就是教師的了。使教師的教學很被動。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教者:時常武 毛麗菊

            日期:20xx年2月13日

            課程安排:

            周 次章 節課時

            第一周第一章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2

            第二周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2

            第三周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問題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 第一節 城市與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

            第六周第三節 城市化 問題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2

            第八周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

            第九周第三節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

            第十周復習第一章到第三章內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第二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問題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 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節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問題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 第一節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2

            第十八周第二節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問題研究2

            第十九周期終復習2

            第二十周期終考試

            實施過程: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一、教學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2、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3、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人口增長模式的時空差異

            2、人口遷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發展如何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三、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

            1、收集、閱讀資料,了解農民工現狀

            2、分析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3、探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對策和途徑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一、教學目的

            1、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2、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3、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4、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并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城市的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2、城市內部的特點及其形成過程

            3、不同規模城市的服務功能的差異

            4、城市化所要經歷的過程及每個過程的特點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三、問題研究:從市中心到市區,你選擇住在哪里

            1、收集、閱讀資料,了解人們選擇不同住房位置的情況

            2、分析人們選擇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選擇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選擇恰當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一、教學目的: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

            2、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3、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的特點

            4、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的特點

            三、問題研究:家鄉的農業園區是什么樣

            1、分析資料,了解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理念。收集當地的氣溫、降水、日照等基本數據,了解適宜在當地生長的農作物品種

            2、為家鄉的農業園區選擇適宜的農業種類

            3、根據所給的地圖,描述出農業示范區的藍圖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一、教學目的:

            1、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2、舉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工業的區位因素

            2、工業地域的形成過程

            3、傳統工業區和新興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

            三、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閱讀資料,了解焦作市概況

            2、分析焦作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潛在的優勢

            3、探討對策,尋求解決焦作市城市轉型的途徑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教學目的:

            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交通布局的影響因素

            三、問題研究: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1、收集、閱讀資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車現狀

            2、分析北京市交通擁堵是否與自行車有關

            3、發表意見,探究北京自行車的發展方向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教學目的

            1、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

            2、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3、聯系“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4、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人地思想關系的演變

            2、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其空間分布特點

            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三、問題研究:綠色食品知多少

            使學生了解綠色食品和綠色消費的概念,引導學生初不建立對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觀念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學期地理教學反思06-20

          高一的地理的教學反思范文01-13

          高一地理教學的工作計劃09-02

          地理教師工作計劃高一07-21

          新課程高一的地理教學反思01-14

          高一地理教學教師工作計劃11-29

          高一地理教學的工作計劃范文09-02

          高一地理教學教師工作計劃08-22

          高一地理的教學工作計劃07-13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1-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色婷婷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