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教學課件

          時間:2021-03-20 17:23:37 教學課件 我要投稿

          荀子勸學教學課件

            想要進行荀子勸學的教學需要進行教學的準備,那么關于勸學的課件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荀子勸學教學課件

            教學目的

            1、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2、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4、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虛詞和實詞。

            教學難點:對荀子的學習觀的理解。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2、介紹作者、解題;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5、試譯難句。

            教學過程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注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結合“思考和練習”二,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布置作業。

            1.認真閱讀注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思考和練習”二、三、四。

            3.熟讀課文,初步自析課文,思考題:

            (1)課文的三段各是從什么角度論述的?

            (2)課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在聯系?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每組比喻的意義和內在聯系;

            2、論述中心的三個角度;

            3、設喻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二、研讀課文。

            圍繞三個問題討論:

            第一題: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題:本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育什么內在聯系?

            第三題:本文設喻有什么特點?

            由學生分段試譯,試講,教師重點點撥。

            1.結合課文段落層次分析,討論第一、二題: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

            “青出于藍”、

            “冰寒于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

            “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

            ——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

            “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

            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不積跌步”、“不積小流”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

            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

            “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

            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

            ——本段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2.討論第三題: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②正反設喻、③反復設喻,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

            三、布置作業。

            1.書面作業:“思考和練習”一;補充練習。

            2背誦全文。

            3、用一個寓言故事;用五個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體的比喻

          【荀子勸學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荀子勸學拼音版04-11

          荀子《勸學》學生讀后感12-08

          荀子勸學篇讀后感04-06

          荀子《勸學》讀后感(3篇)12-13

          荀子《勸學》讀后感3篇12-13

          荀子勸學讀后感2篇09-26

          荀子勸學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1-11

          荀子《勸學》韓愈《師說》比較閱讀附答案11-09

          荀子的名言02-15

          《勸學》教學反思(15篇)04-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