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數學教學課件

          時間:2021-03-30 11:47:54 教學課件 我要投稿

          平均分數學教學課件

            平均分數學教學課件

          平均分數學教學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教科書第12頁準備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圖或課件;按例1內容,讓學生準備實物卡片,準備10張正方形卡片、15個○卡片、2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準備

            1.出示準備春游食品的情境圖。以小精靈聰聰的身份說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著準備春游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2.讓學生觀察畫面,并請學生說一說了解到的情況。

            二、新課

            1.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師:我們來幫助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游食品好嗎?!請各組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每種食品“應該每份同樣多”。

           。2)動手分一分。分好后,請各組推代表展示分配結果。

            (3)讓學生觀察各組為二(1)班小朋友準備的春游食品,發現:每份中的各種食品同樣多。說明: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13頁“做一做”。

            請學生看題,并說一說題意。特別請學生說一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讓學生用10張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檢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樣多。然后,按分的結果填空。

            3.嘗試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書第14頁例2提出: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請各組用實物圖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分的結果。

           。4)教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4.獨立進行平均分。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礦泉水,獨立完成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練習

            1.練習三的第1題。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花,動手往3個花瓶里*花。

            說明:想怎么*花就怎么*。最少設計兩種*花的方案。

           。2)交流。請學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花方案,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評價。讓學生相互評價,欣賞自己的作品。然后,請學生選出每瓶*同樣多枝花的*花方案。

            強調:這幾種*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進3個花瓶里。

            此題的“*花活動”為使學生對平均分的印象更深,開始可以讓學生喜歡怎么*就怎么*,以顯示題目的開放性。教學時,還可讓學生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個花瓶里*花。借助*花活動,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練習三的第2題。

            讓學生根據“平均分”概念判斷“誰分得對”。練習時,先讓學生弄明白題目要求,再讓學生獨立進行判斷。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3.練習三的第3題。

            (1)讓學生根據題意準備學具卡片。

            請學生說一說,準備了幾個“梨”,為什么。

           。2)讓學生獨立完成把梨平均放進4個盤里的任務。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后,每份分得同樣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把12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中,想一想應該怎樣放?

            把12個蘋果放在4個盤中,想一想應該怎樣放?

            比較:這兩句話一樣嗎?不同點是什么?(強調“平均分)

            二、新授課

            1.出示教科書第15頁的例題3。計算機課件演示教科書第15頁的例題3的畫面。

            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畫面的內容。(每條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幾條船?) 教師:每4人為一小組討論一下,應該租幾條船?

            學生匯報:每條船限乘4人,就是每條船只能坐4個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個4人,所以應該租6條船。

            教師:如果每條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幾條船?(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2.練習:科教科書第15頁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觀察畫面:圖上畫的是什么?

            提問:一共有幾只小動物?每位一雙,一雙是幾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幾份?夠分嗎?

            教師:這一道題就是問12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三的第4題。

            用情境圖呈現分蘿卜活動。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畫面,并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和問題,確定“把多少個蘿卜平均分給小兔”“按每只小兔幾個蘿卜來分”,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

            在學生明白把16個蘿卜,按每只小兔4個蘿卜分之后,讓學生獨立“圈一圈”完成分蘿卜任務。然后讓學生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比如學生說出“沒4個蘿卜圈在一起”通過圈和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對平均分的認識。

            2.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三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問:你是怎樣想的?(有18個香蕉,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幾個?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問:香蕉的數量都是18個,為什么兩次每只猴子分的數量不一樣呢?(因為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倲迪嗤骄值姆輸翟蕉嗝糠菥驮缴,平均分的份數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讓學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結果,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平均分數學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課件模板04-02

          《平均分》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小學趣味數學教學課件04-01

          優秀數學教學課件分享04-01

          學前班數學教學課件04-02

          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課件02-24

          小學數學課件《對稱》教學反思02-22

          五年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4-04

          初一上數學教學課件04-02

          論多媒體課件優化小學數學教學03-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无遮挡国产精品网站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