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3 12:38:4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第一冊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能鑒賞“新月派”詩歌的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

            2.能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簡介,整體把握其詩歌特點。

            教學設計:

            1.學情:現代詩歌較之于當代詩歌,思想內容比較容易把握。因為《再別康橋》是新詩中的名作,特別適宜朗誦,所以課堂上應少作分析,多多朗誦,進而把握詩歌的感情變化流程。

            2.教材:對這首詩的理解有兩種說法:一是作者為了躲避與陸小曼的感情糾纏,再次到英國尋找以前與林徽音的舊夢,聊作排遣,另一種是說此詩就是表達對康橋的留戀與熱愛。教學中,可以根據文本寫景抒情的特點,采用第二種說法。

            3.教法:誦讀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928年夏天。倫敦。一個三十開外、身材頎長、面容清秀的年輕人在康河邊長久的躑躅。他看不倦河畔水色,聽不厭近村晚鐘。這康河以及河上的康橋,還有那上游的拜倫潭,潭邊的果樹園……一切是那么熟悉,而如今卻又不得不向它們告別。

            這位風度瀟灑、相貌英俊而又略帶倦容的人是誰?他為什么要到這里?

            他就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一個風流倜儻、灑脫不羈、放浪形骸的短命詩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生于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卻又是痛苦的,這個我并不多說,有興趣的自己動手去查閱資料,我要說的是詩人的“康橋情結”:

            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談道:在24歲以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后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煙與文化》)1928年夏天,詩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歸國途中的輪船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其他名作:《偶然》、《沙揚娜拉》等。

            胡適說:“他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由愛、自由、美三朵鮮花所編制的詩的世界——

            二、整體感知

            1、題目:題目中的“再”,交代了這是詩人第二次離開,第一次的離開,作者寫就《康橋,再會吧》,如今情難自控,再次揮筆成詩,可見作者對康橋的依戀。此外,告別的對象不是人,而是物,是優美寧靜的康橋風光。就從這點上說,這首詩較之于一般的離別詩,就顯得新穎而又含蓄。

            2、朗讀。要求入情入境地誦讀這首詩。

            ①正音,正字。青荇 榆陰 漫溯 斑斕 笙蕭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朗讀。

            ④交流誦讀感受。(感情變化:依戀-歡欣-陶醉-執著-激動-沉默-平靜)

            三、討論:

            1、胡適所說的詩人的“愛、自由、美”的人生觀可以在詩中那些地方可以找到?

            提示:①無限眷念,難舍難分——真愛無聲

            (開頭的三個“輕輕”,使我們體會到,康橋的寧靜與優美已經深深印刻在詩人的內心深處,以致于詩人在即將告別之際,也不忍打破康橋寧靜之美,這種細膩而真實的惜愛之情緣自詩人對康橋對美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熱愛,也為全詩確定了情感基調。結尾處的三個“悄悄”,比起“輕輕”,略顯沉重,但是,通過詩歌主體部分感情變化可知,詩人在壯懷激烈準備高歌一曲的時候,讀懂了“悄悄是別離的笙蕭”這一清淡雅致的離別主題,因此以沉默的姿態悄悄告別,可以說,感情上更是加深對康橋的尊重和熱愛。可謂真愛無聲。)

            學生也可以從選擇美好的自然物象(比如“做一條水草”表明永不分離等)來表現熱愛自然這一角度作答。

            ②尋夢放歌,瀟灑揮手——自由無邊

            (儒雅的文人也當是性情中人,尋夢就是尋找自由,尋找愛情。當唱欲唱,卻又不唱,看似矛盾,好象感情受到了壓制,實際上卻體現了詩人還給靜謐的康河風光以自由而獲取自己心靈上的更大自由。從開頭的招手到結尾的揮一揮衣袖,感情由眷念到灑脫,境界頓出。)

            學生也可以從“做一條水草“等語句分析詩人對待“物”的民主、平等態度。

            ③如夢如幻,如畫如歌——大美無形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著陶淵明的動人幻想。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著徐志摩的美好理想。可以說,這是詩人現實中的桃花源。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優美的意象,描繪出一幅靜美悠閑的西方油畫。加上整齊的詩行,鮮明的節奏,平平仄仄起來,聲調舒緩有致,參差錯落,就像一支動聽的小提琴樂曲。那旋律真是太悅耳、太讓人陶醉了!每節的換韻,又使得我們聽出了旋律的流動之美。首尾的呼應,又使得樂章的回環嚴密。而這一切的造化了無痕跡,得益于詩人那顆敏感纖細的心,到這里我們可以悟出:康橋是美麗的,康河的河畔是美麗的,而最美麗的當時詩人那顆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的心了!)

            學生可以從意象上進行分析,可以抓住色彩進行想象。不贅言。

            2、進一步通過誦讀感受“新月派”詩歌的“三美”主張

            建筑美:四行一節 錯落排列 字數相近 回環呼應——(形式)

            音樂美:節奏感 旋律美 彈跳性——(語言)

            繪畫美:金柳 新娘 招搖 彩虹似的夢——(意境)

            四、課堂練習

          【第一冊再別康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 教學設計02-23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7-29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8-02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8-02

          《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08-02

          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08-02

          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06-01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5-31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5-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