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 》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1 12:23: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歸園田居 》精品教學設計

            《歸園田居 (其三)》教學設計

          《歸園田居 》精品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詩人在南山下種豆,"草盛豆苗稀",很顯然他不善于種田,但是早出晚歸,不辭勞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說"但使愿無違".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但把這首詩和作者的其他詩結合起來看,作者的"愿"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

            陶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詩風彌漫文壇的魏晉時代顯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鐘嶸《詩品》僅把陶詩列為"中品".陶詩樸質的風貌實際上開啟了隋唐詩風的先河。這首詩樸素如隨口出,"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語不見絲毫修飾,平淡的口語和醇美的詩意和諧統一,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形成陶詩的藝術特點。

            學情分析

            每個孩子都是一名充滿詩性的詩人,他們與古詩的對話,也正是建立在詩性的兒童世界里的。細細研讀這首古詩,生字不多,對于已經具備一定識字能力的六年級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因此,生字教學主要以自學為主。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領會其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對詩句含義適當講解,不宜作煩瑣分析。重點在于對陶淵明思想的`初步認識。為孩子升入初中后,進一步學習陶淵明的其他作品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歸園田居(其三)》。

            2. 了解陶淵明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中描繪的田園生活情態,感悟詩人保持自己清高節操、不與污濁社會同流合污的志向。

            3. 初步感受陶詩的藝術風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歌內涵和詩人思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憶 古人訴說

            1.吟誦古詩,追憶情懷

            你們即將小學畢業,在六年的學習時光里,你們一定誦讀過許多古詩吧,你最喜歡哪一首或者哪一句?

            (指名吟詩,評價引導)

            這些古詩如歌如畫,有苦有樂,是詩人在向我們訴說。

            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再來聽聽詩人的訴說吧!

            2.激趣導入,板書詩題

            《歸園田居》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寫的一組詩,一共五首,我們今天學習其中第三首。(齊讀詩題)

            "園田居"是陶淵明為自己鄉下的住所取的名字,"歸"乃回到。這首詩就是陶淵明回到鄉下的"園田居",隱居生活大約一年后所寫的。(再讀詩題)

            二、讀 《歸園》其三

            1.檢查預習,通文識字

            通過預習,相信你們一定能把字音讀準了。(指名逐句讀詩)

            ①多音字正音:根據意思選擇讀音"盛""興""荷""長".

            ②難讀字正音:"穢"看偏旁理解字義。

            2.注意停連,讀出節奏

            按這樣的韻律,自己試一試,停頓處注意:聲斷氣不斷,音段意相連。

            三、品 詩中景色

            1.再讀古詩,詩中有畫詩中描繪了什么?

            2.交流互動,引導生疑

            理——除

            荷——扛 對比、辨析,體會詩人的悠閑、隨性。

            沾——濕

            在這月下,陶淵明心中……?

            不急,讓我們先來了解陶淵明。

            四、悟 詩人情懷

            1.師生共述,了解生平

            學生簡介:陶淵明(約365-427),東晉詩人。又名潛,字元亮,私謚號靖節,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長于詩文辭賦,語言樸實自然而又極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被稱為"田園詩人".作品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飲酒》《五柳先生傳》等。

            教師補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念舊林,池魚思故淵。"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2. 用心品析,悟情釋疑

            用你喜歡的方式自讀,可動情朗誦,可小聲輕吟,可靜心默讀,想想,在這輪月下,陶淵明的心中……把你的感悟簡單批注在旁邊,一兩個詞即可。(自主學習)

            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教師相機引導:解脫、自由、閑適、快樂、獨善其身……

            3.感悟其"愿",師生小結

            有了這樣的心境,月已不再是月,而是無言的知己。

            農事再苦,也不覺得苦,反而覺得樂。(板書:樂農事)

            即使夕露沾衣也……(板書:夕露沾衣不足惜)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收成不好,生活清貧也不足惜。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農事辛苦也不足惜。

            從官場到田園,從書生到農夫,陶淵明的生活中還會有哪些"不足惜"?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惜",是因為陶淵明心中的"愿".

            陶淵明"愿"什么?

            陶淵明淡泊名利、不慕富貴,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板書:素心高潔愿無違)

            詩如其人,陶淵明的詩也率真質樸。縱觀全詩,淡淡著墨,不假雕飾,卻道出了最真切的心愿,寫出了最醇美的意蘊。(板書:言語自然意醇美)

            4.動情引誦,升華情感

            五、觀 文學成就

            1.詩如其人,影響深遠

            他給詩壇帶來了新的氣息,開創了新的詩歌流派——田園詩。然而,在他生活的時代,人們崇尚駢儷,輕視質樸,他的詩作并不受重視,更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經典是不會被歷史淹埋的。陶淵明蔑視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激勵著后人追求美好,鄙棄丑惡。

            200多年后的唐代:

            "王孟韋柳"繼承了陶淵明的田園詩,并發展成獨特的唐代山水田園詩歌流派。(《山居秋暝》、《春曉》、《滁州西澗》、《江雪》)

            "詩仙"李白仰慕陶淵明,他那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是一脈相承的。

            "詩圣"杜甫把陶淵明視若知己: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詩王"白居易頌揚陶淵明:"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

            500多年后的宋代:

            文學家歐陽修盛贊陶淵明: "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蘇軾稱贊陶詩:"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1300多年后的近代:

            著名作家林語堂說:"陶淵明是整個中國文學傳統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風格是簡樸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聰明與諳于世故的人自慚形穢。"

            1600多年后的今天:

            在課堂上,我們體會到陶淵明(引讀板書)

            2.課內得法,延展課外

            東晉時期產生過許多文學作品,但早已經不住歷史的考驗而消聲匿跡,唯有陶淵明,在千年的文學長河里閃爍著耀人的光輝。

            有道是"開卷有益",大家可把陶淵明的詩歌、散文、辭賦找來讀一讀,品一品,你一定會感悟到一個更豐滿、更有血有肉的陶淵明。

            3.師生吟唱,意猶未盡

            最后,讓我們用吟唱來結束今天這節課。(師生吟唱)

            謝謝你們,是你們讓陶淵明那穿越千年的真情述說,又在今天的課堂上綻放出了新的生命。

            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東晉)

            月夜歸耕樂農事,夕露沾衣不足惜。

            素心高潔愿無違,言語自然意醇美。

          【《歸園田居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07-29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09-25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12-18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07-30

          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教學設計06-30

          《歸園田居》 教學設計范文06-30

          歸園田居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范文02-02

          《歸園田居》教案教學設計12-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 |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 真人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