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2 09:38:0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

            人教版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梯形的認識》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當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觀察梯形的特點,概括歸納出定義,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稱;通過動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對所學四邊形進行建構,能用集合圖表示它們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獲取新知,對知識進行建構,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的過程,獲取新知,親身經歷知識的再現過程。

            教學具 :

            實物投影、剪刀、一張16k白紙、等腰梯形紙、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組梯形的題卡等。

            教學過程:

            一、從經驗出發導入新課。

            通過收集展示學生課前所畫的各種四邊形,并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課題。

            (評析:學生對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對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整理,為后面進行四邊形的建構奠定基礎。)

            二、從需要出發合作探究。

            1.了解學生的需要

            師:憑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經驗,你們想從哪些方面認識梯形呢?

            預設:生可能從以下方面回答:

            (1)定義

            (2)各部分名稱

            (3)特性

            (4)特征

            師:那我們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樣的圖形是梯形。

            (評析:學生已經學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對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教學以關注學生需求,教師可就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是教師跟著學生走,而不是教師拽著學生走,學生跟著教師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義

            學生選擇老師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組梯形的題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獨立思考,再以小組匯總意見討論。(學生以組討論,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

            組織小組匯報交流,預設:小組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圖形是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等特點歸納為“四邊形”

            (2)有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兩句話歸為一句話。

            (3)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提問:“只有”起什么作用。

            (評析: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學生由于有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基礎,自己利用準備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學習任務。)

            3.動手操作,創作梯形。

            學生創作梯形,然后交流學生的作品及方法。

            (評析:通過畫、折、剪等操作活動,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1)學生自學課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稱,同桌拿起剛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2)匯報交流,重點說說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學生把剪的梯形(標出各部分名稱的)貼在黑板上展示。

            5。 觀察發現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學生拿出老師給準備的等腰梯形,以小組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找一找這樣的梯形特殊在哪兒。

            (2)匯報交流,互相補充,達成共識。

            可能出現的情況:a兩條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別相等

            c 對角度數的和是180

            6。知識建構

            師:現在,我們認識的四邊形家族中又多了一個成員,你們能把這幾位成員間的關系想辦法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學生分類整理學過的四邊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結果,組織互評,激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學生可能用集合圖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評析:通過對所學過的四邊形進行分類整理,學生系統整理掌握的知識。)

            三、從興趣出發實踐應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嗎?

            (評析: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也體現了玩數學的教學理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

            2.找一找,數一數。在下面的圖形中找我們學過的圖形,數數分別有幾個?

            [總評]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凡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學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師絕不要代替。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創設學生活動的空間,學生充分利用學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說一說等操作活動,在猜想、爭論、驗證、互相補充中匯報交流、親自參與、親身感知、再現知識發展的過程,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發展了自己的數學思想,學會進行數學交流,傾聽別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學生對四邊形的建構,使其理清關系、形成系統、完整的認識。力爭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設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梯形》教學設計09-30

          《梯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8-09

          梯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關于梯形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7-06

          《梯形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07-06

          梯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4-06

          認識梯形(數學)01-19

          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6-21

          數學梯形的認識說課稿11-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思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午夜福利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