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簡易方程

          時間:2021-06-12 09:56: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簡易方程

            教學設計:簡易方程

          教學設計:簡易方程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53-54頁。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方程的認識過程,體驗觀察、比較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促進學生公平公正人格的形成,養成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定義,會根據定義判斷是不是方程。

            難點; 會根據方程的意義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突破方法:在實踐生活中理解方程的意義。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直觀演示,啟發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思考。

            學法:獨立思考與小組交流相結合。

            五、教學準備

            教學PPT

            六、教學過程

            1、回顧復習:

            ①小故事:()找學生給大家講一講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會說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頭的重量,用課件展現學生剛才所講的故事,讓學生集體說出等量關系“大象的重量=石頭的重量”

            ②等式

            每組中的兩個式子,如果是結果相同的( )就畫“√”,不同的畫“×”。

            a×2和a? ( × )

            x+x和2x ( √ )

            72×2和72+2 ( × )

            2.在下面各題( )的里,填入“<”、“>”或“=”

            1.8+5.2(=)7 3×6(> )19

            20+20(>)35 37-17(= )20

            a+b(=)b+a 80÷20(<)5

            (再觀察畫有橫線的算式左右兩邊的特征)

            學生會說出劃橫線的'都是等號左右兩邊相等,是等式。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等式的概念,課件放映出

            定義:數學中用等號來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師提問學生對等與衡的理解

            學生會說 相同;一樣:相等、等價 。

            2、探究新知

            教師:大家說說生活種常見的一些稱量工具

            學生:桿秤、電子秤、天平。

            教師著重介紹天平。

            ①用課件投影展示,天平秤量有一個空水杯,當天平兩邊保持平衡時,天平右邊托盤中的砝碼為100克。讓學生回答說出杯子有多重?

            學生會說出:杯子的重量=100克

            ②給杯子中加入水,用課件投影呈現天平傾斜的過程,讓學生觀察并說出那邊的重量中一些,學生會說出現在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引導學生列出100+加入的水(x)>100.

            ③教師提問當天平的左邊比右邊重的時候,不改變左邊,要怎樣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學生回答:對天平右邊加砝碼。

            教師:加多重的砝碼呢?

            學生:加到天平再次平衡的重量就可以

            課件投影出示加砝碼的過程,加100克重的砝碼的時候,發現天平依然左邊重,并引導學生列式100+x>200;學生會說還要再加砝碼,再加100克,列式得到100+x<300;學生會建議加個150克重的砝碼,用多媒體呈現此時天平的狀態。天平左右兩頓平衡。重量相等。

            ④得到此時天平上的等量關系:100+x=250

            ⑤讓學生觀察上式和我們之前學過的等式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會說出,在等式的基礎上出現了用字母表示的數。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出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教師強調定義中的關鍵字,未知數、等式。

            ⑥這三組式子中哪個是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樣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1)100+200=100+200(2)100+x>200;

            (3)100+x=250

            學生回答第三個是方程,判斷方法,根據定義判斷。

            ⑥思考:方程與等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各小組匯報交流結果,教師總結: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教師提示學生舉反例

            學生:

            6+x=14(是等式是方程) 50÷2=2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3、知識應用

            課件放映圖片,學生根據天平上標注的數字列出方程

            (1)x+x =500 或 500=2x

            (2)小濤:我能拍球25個 小梅:我能拍球y個 兩個人共拍球70個(情境中的數量關系是什么?)

            25+Y=703)12+x =20或20-12=x或20-x=12

            (4)看圖列方程一條長166的線段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73,一部分為x,存在的數量關系 166-73=x學生說出其他的列式。

            4、小結,讓學生交流我們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到了什么。

            七、課時作業

            練習十一:第二題第三題

          【教學設計:簡易方程】相關文章:

          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1-19

          簡易方程教學設計11-01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4-09

          簡易方程數學教學設計04-04

          《簡易方程》教學設計模板05-18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4-07

          小學數學《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7-16

          《簡易方程復習課》教學設計08-31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4-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午夜影院先锋在线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在线精品电影91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