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課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2 13:45: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一

          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這兩首古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但《天門山》主要寫所見,抒發了贊美之情;《體西林壁》側重講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課后注釋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其中一首。

            三、教學重點、難點:

            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四、教學方法:

            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掛圖、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最近的課外時間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能怎樣來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歸納出臺下順序(如果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沒有這樣的練習,有可能總結不出來,教師可以進行引導):

            3、解古詩的作者及背景;

           。1)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大體了解詩意;

           。2)體會作者的感情;

           。3)感情誦讀。

            二、學習古詩。

            第一步:

            1、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作者李白的了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第二步:

            1、組合作,利用字典、課后注釋和文中的插圖(投影出示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2、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弄明白下面幾個重點的詞語的意思:天門、楚江、中斷(中間斷開)、開(通)、至此回(在這里拐彎),通過理解這些重點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意圖:運用小組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3、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直解決。

            4、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畫面簡單畫出來,在交流時結合畫面敘述。(建議教師在交流中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強求學生敘述得太一致,將大概詩意敘述好即可。)

            第三步:

            1、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交流。

            第四步:

            1、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這首詩歌所描寫的雄偉的景象,體會了作者的贊美之情,讓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先自由讀,再請學生讀給全班同學聽。

            2、背誦這首詩。(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學生配樂朗讀。)

            三、拓展閱讀。

            交流課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誦讀。

            [意圖:將課前的搜集與課內的相結合,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望天門山》,誰來背誦一下?先個人背誦,再集體背誦。

            2、把你搜集到的李白的作品背誦給大家聽。

            3、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另一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意圖:檢查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情況,給學生一個展示背誦搜集到的古詩的機會,體會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學古詩,明白大意。

            1、自由朗讀古詩,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以及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小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課后注釋、課文插圖來理解這首詩歌。)

            2、請各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幾項內容:

           。1)對作者蘇軾的了解:

           。2)對題目的理解;

           。3)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題(書寫)、西林、壁(墻壁)、橫看(從下面看)、緣(因為);

           。4)對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教師不要強求學生裝的理解完全一致,大體把握詩意即可。)

            [意圖:由于這首詩的詞句比較易懂,教師可以更大程度地放手學生自主學習,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學生間相互交流,體會古詩的意思。]

            3、大家對這首詩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估計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作者在這座山中會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可以用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古詩的意思。)

            4、出示廬山不同角度的畫面,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決疑問。[意圖:這首詩的后兩句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電教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很直觀地弄明白。]

            三、體會詩境,感悟道理。

            1、剛才大家通過自學。明白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邊聽老師誦讀這首詩,一邊閉上眼睛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教師配樂誦讀,學生想象。

            2、交流,估計學生可能想象到廬山雄偉的景象,比如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有創意的想象。

            3、討論,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2)從《題西林壁》一詩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意圖: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比較淺顯地感悟這首詩中蘊含的道理,在討論中明白這首詩蘊含的道理,受到啟發。]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學生配樂朗讀。)

            四、拓展閱讀。

            交流課前搜集的蘇軾的其他作品,全班誦讀。

            ▲教學小結:

            這兩首古詩或繪畫或悟理意境深遠,是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好詩篇,課后我們通過背誦來更好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古詩課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古詩兩首的教學設計06-27

          《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設計書07-17

          《古詩兩首》的課文教學設計及反思07-17

          《古詩二首》優秀課文教學設計06-27

          《古詩三首》的課文教學設計之一07-17

          古詩教學設計06-20

          古詩教學設計05-24

          古詩的教學設計03-29

          古詩教學設計08-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