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3 17:33: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成語故事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我們的頭腦里已經記了不少成語了,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聽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

            板書:6、成語故事三則

            二、初讀指導

            1、布置課內預習。

            過渡:課文中講了哪三則成語故事呢?

            ⑴輕讀課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讀生字,記住字音,字形。

            ⑶朗讀課文,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⑷畫出不理解的詞。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⑴出示生字詞(幻燈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錯。

            ⑶文中哪些詞不理解。

            ⑷指名讀課文。

            三、指名書寫。

            四、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

            2、填詞。

            自相(矛)盾畫龍點(睛)(濫)(竽)充數張口(結)舌

            二、精讀《自相矛盾》。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這個故事講的是件什么事?

            2、討論:"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么大話?"張口結舌"的意思。那人為什么張口結舌說不出話的呢?

            3、聯系實際說說有沒有犯過與此人同樣的錯誤?.

            三、精讀《濫竽充數》。

            1、查字典:濫、竽、充、數4個字分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為什么也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俸祿?

            理解句子: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3、后來他怎么又裝不下去了呢?

            4、朗讀課文。

            四、精讀《畫龍點睛》。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⑴張畫的龍為什么不"點"睛?

            ⑵后來為什么又給龍畫上眼睛了?

            ⑶"點睛"的結果怎樣?

            2、逐題討論,指導朗讀

            3、啟發想象,領悟寓意。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造句:不要……而要……

            推敲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14個生字,其中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5、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推敲"的含義。復述故事。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語,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4、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出示:鳥宿池邊樹,僧(seng)敲月下門。

            (1)指名讀詩名,注意讀準"僧"

            (2)說說詩句的意思。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嗎?

            (1)出示:唐(tang)朝賈(jia)島

            (2)指名認讀。

            3、簡介賈島。

            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在曾因家境貧寒,出家做過和尚,后因韓愈欣賞他的詩才而還俗。他作詩的態度非常認真,字字斟酌,被稱為"苦吟詩人".

            (1)認讀詞語:和尚(shang)("尚"翹舌音,讀輕聲)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適當。

            (2)賈島為了斟酌詩句中的"敲"字,至今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哩!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板書:11推敲)

            二、聽讀課文

            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輕聲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2、默讀,借助字典并聯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幽居皎潔吟哦妥帖沖撞

            寬恕莽撞儀仗隊猶豫不決簇擁

            四、檢查自讀效果

            1、檢查字音,了解詞義。

            (1)認讀生字詞。

            皎潔騎著妥帖避讓韓愈

            簇擁寬恕門閂莽撞

            (2)指導理解詞語。

            皎潔:形容月光明亮而潔白。

            妥帖:恰當,十分合適。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著。

            寬恕:寬恕饒恕。

            莽撞:魯莽冒失。

            幽居:隱蔽的或僻靜的住處。

            吟哦:有節奏地朗讀詩文。

            儀仗隊:在古代,指帝王、官員等外出時的護衛隊。

            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散文家、詩人。

            2、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師生共同評議。

            指導分段

            五、指導寫字

            1、讓學生根據字音、字形、字的書寫注意點來進行同桌之間的討論并上臺來進行自主教學。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2、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3、能根據課文表演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推敲"一詞還有一段來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好好讀讀、演演這個故事。

            3、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細讀第2-7自然段

            1、細讀第2自然段。

            (1)出示圖畫,說說圖意。

            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掛在空中。賈島來到友人家門前,輕輕叩響了朋友家的門,敲門聲驚醞釀醒了正在池邊樹上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啊!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

            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

            指導朗讀這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賈島和李凝是好朋友。從"拜訪、找了好久、才、把一這首《題李凝幽居》的詩留了下來,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的友情非常深厚。

            (4)練讀這一自然段。

            (5)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生。

            2、細讀第3自然段。

            (1)出示圖畫。

            圖上畫了誰,正在干什么?(賈島騎著毛驢,一副思考的樣子,只見他右手拉著韁繩,左手正正做著"推"的動作,看上去很可笑)

            ⑵指名動作表演

            (2)指名讀課文,思考: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讀后討論。

            (3)出示句子。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①指名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話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邊……一邊……、不知不覺",就把賈島斟酌字句時的那種認真專注的樣子形象地寫出來了)

            ②指導朗讀第2句。(要把賈島此時那樣如癡如醉的樣子讀出來)

            (4)自由練讀這一自然段,加上動作。

            (5)小結: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展。

            3、細讀第4-6自然段。

            (1)分組學習,提出要求。

            ①自由讀,邊讀邊想:當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行人怎么樣,賈島又是怎么樣?他為什么要這樣?

            ②讀后討論、練習表演。

            (2)全班交流。

            韓愈"迎面而來",路上行人紛紛避讓,而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完全沉浸在創作之中,對韓愈的到來渾然不知,不覺闖進了儀仗隊。

            (3)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韓愈的話用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用誠懇的、請求原諒的語氣讀。

            自由練讀,分角色朗讀。表演

            4.細讀第7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韓愈對賈島沖撞儀仗隊的態度。

            (2)仔細讀一讀韓愈的話,理解其意。

            韓愈為什么說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禮貌的行為,讀起來聲音響亮,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

            (3)賈島聽了,有什么反應?(連連點頭)

            (4)練習朗讀、表演。

            (5)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過渡:同學們,讀完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三、齊讀第8自然段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造句。

            即使……也……

            3、分組排演課本劇

            嫦娥奔月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疊詞的特點,積累這兩類詞語。

            3、學會5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多音字"濟",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落大意。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課文的意境美,體會嫦娥的品質。

            情感目標: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受課文的意境美。

            媒體設計: 課文錄音、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知識目標:

            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

            能力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落大意。

            一、賞"月"吟詩,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任務:

            (1)讀要過關(正確地讀,流利地讀)

            (2)自學好生字新詞(會讀、會寫、理解),常規:比較組詞、課后描紅。

            2、自學情況交流。

            (1)認讀生字詞。

            遠古昆侖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奸詐貪婪接濟寶劍時值中秋迫不及待

            威逼翻箱倒柜灑滿銀輝焦急樹影婆娑企盼

            (2)指名開火車朗讀課文,不足處及時指導練習。

            (3)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歸為一段。

            討論交流后總結。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講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九個太陽。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講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講人們想念嫦娥,企盼團圓。

            再讓學生試著用簡練的語言給三段分別列一個小標題,交流后板書: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詞語串講課文。

            三、布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弟弟妹妹聽;

            2、采記"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有關中秋、月亮的傳說。

            3、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教時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

            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情感目標:

            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從圖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讀美麗的民間故事——(讀題)《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們頭腦里就會出現一幅畫。什么樣的畫?

            2、(課件出示)看,引說: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感覺怎樣?(美)

            3、課文中有一段話具體描寫了嫦娥奔月的這幅畫面,能找到嗎?

            4、讀一讀。讀文字有什么感覺?(同樣"美",板書)(激發)向往美的同學一定爭著讀;心中擁有美的同學一定渴望讀)

            5、老師也想讀:(老師讀,不同,我們來對照讀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別。)

            飄飄悠悠——飄悠(更輕更柔、有一種飄蕩的美感)

            碧藍碧藍——碧藍(喜愛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這段文字抽出來讀我們感覺很美,現在請同學們將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課文整體讀一讀,留意一下,當你再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你還認為嫦娥奔月僅是畫面的美嗎?

            2、學生輕聲讀課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體說說嗎?先默讀,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語句用線畫下來。

            三、升華情感

            1、嫦娥深愛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從課文里哪些細節得知的?讀7小節,我不想聽你說,我想聽你讀。(放音樂)

            2、、后羿對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鑒。"嫦娥!嫦娥!"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對嫦娥說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嫦娥說啊。但萬語千言,一切均濃縮在這連聲的呼喚聲中,全體男生讀。

            3、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她與丈夫……意味她美滿的家庭將……意味鄉親們再不能……現在再讀這段話(第六小節),你的心情怎樣?(交流后)讓我們帶著對嫦娥的敬意,帶著美好事物破裂帶給我們的無奈、傷痛再來讀這段話吧。

            4、因為這樣的美好情感,也就產生一個美好的節日,那就是——讀最后一小節。

            讀書莫放"攔路虎"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行體會課文所要闡述的含義。

            3.養成讀書的正確習慣。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反復誦讀,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難點:朗讀,理解重點詞句,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學方法:自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談話:

            在學習中,如果你遇到了攔路虎,那該怎么辦呢?

            出示課題:讀書莫放"攔路虎".指名讀,齊讀。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什么是"攔路虎"?在學習中,如果你遇到了"攔路虎",該怎么辦呢?

            2.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指導我們讀書的新課文。

            3.復習指導幾種查字典的方法。

            (1)指名說

            (2)教師總結。

            a音序查字法

            如果只知道某個字的讀音,還想知道這個字的寫法和字義時就用音序查字法。

            b部首查字法

            知道某一個字的字形,還想知道這個字的讀音和字義時就用部首查字法。

            c筆畫查字法

            不知道某個字的讀音,也不知道字形時就用筆畫查字法。這個較少用,不要求學生記。

            4.導入:今天我們學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讀書莫放"攔路虎",指名讀,齊讀

            二、點撥自學課文

            1.師提出閱讀要求:認真閱讀課文,并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點句理解課文,然后思考下列問題:

            (1)什么叫"攔路虎"?

            (2)面對"攔路虎"繞著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滅讀書時的攔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2.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

            3.學生分組學習。四人一組,其中一人做組長,把大家討論的結果在課本中做上標記,并做代表發言。

            4.討論、交流,讀課文。

            三、匯報自學情況,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指名讀課文,并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2.匯報自學情況

            (1)什么叫"攔路虎"?(結合教學第一自然段)

            (2)面對"攔路虎"繞著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一、二自然段)

            (3)你是如何消滅讀書時的攔路虎的?(第三、四自然段)

            (4)如何查字典?(第三、四自然段)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學生分別回答四個思考題,回答不全的可以互相補充。對于第三個小問題,可以提升一下,如追問學生:你平時還有什么的方法消滅"攔路虎"嗎?

            3.小結:學習本篇課文,我們知道讀書遇到"攔路虎"不能饒著走,應該迎難而上,勇于戰勝它。

            四、熟讀積累

            1.采用打擂臺、師生比試、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練讀全文。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反復朗讀。

            3.交流讀你喜愛的段落;

            4.齊讀全文。

            5.談談學了本文后的感受。

            作業布置:

            寫一段話,談談自己學習課文后的感受

            伊索寓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閱讀《伊索寓言》,了解有關《伊索寓言》的資料。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那你們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

            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

            2、簡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曾經是一個奴隸。

            二、引入課題,初讀寓言。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伊索的寓言,課文共有三個故事。我們首先來學習《狐貍和葡萄》。(板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提出初讀要求: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讀通讀順句子。

            3、匯報初讀情況。學生說說自己對寓言內容的理解。提醒學生注意"狐貍"在一起連讀時,"貍"讀輕聲,"讒"讀翹舌音,"酸"讀平舌音。

            三、細讀課文,領會寓意。

            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2、自讀每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饞得直流口水 想盡各種辦法自己先找出來讀一讀。師生交流。

            3、小組合作討論:狐貍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

            4、"白費勁"說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時狐貍的'神情嗎?

            5、自讀第二段。思考: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貍在"白費勁"、"無望"的情況下,仍然對葡萄戀戀不舍?

            6、同學們吃過成熟的葡萄嗎?是什么滋味?狐貍為什么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四、積累遷移,指導寫字。

            貍、葡、萄、饞、酸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提示課題。

            1、大家還記得我們熟悉的那個《狼來了》的故事嗎?誰來給同學們講一講。

            2、這個故事也是選自《伊索寓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寓言,了解內容。

            1、自讀寓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

            2、指名讀,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寓言,領會寓意。

            1、默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在"好幾次"和"后來"發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一步讀懂課文。

            2、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經歷過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四、遷移積累,指導寫字。

            慌、貫、謊、糞、戒

            閱讀〈伊索寓言集〉

            教學要求:

            1、讓學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通過過導讀,讓學生學會讀整本的書的基本方法,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讀引路,激發興趣。

            1、請同學介紹《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請一兩個同學講伊索寓言故事。

            二、明確讀書要求,制訂讀書計劃。

            1、伊索寓言版本較多,選擇合適自己的一本進行閱讀,要持之以恒,讀完整本書。

            2、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制訂讀書計劃,鼓勵學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據自己的情況大體的、規定一個時間表,一般可在一個月左右完成。

            三、后繼活動,深化閱讀效果。

            在全班同學都讀完《伊索寓言集》后,組織學生交流心得體會,聯系具體故事談談自己讀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獲得怎樣的思想啟迪,對"我讀書我快樂"有哪些體會。

            習作3

            教學目標:

            1、養成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通過野外采風活動培養收集標本、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

            2、學習狀物的寫法,寫出秋天樹葉形狀、色彩的變化,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采集秋葉,制作標本、貼畫、串鏈等秋葉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二、交流指導

            三、練寫片段

            為了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語句更生動,我們要練寫一個重點片段,寫什么?(我最喜歡的一片秋葉,我的秋葉作品)

            給你一段時間,看誰寫得精彩?

            指名朗讀幾個不同內容的片段,進行指導和評析。

            四、順序點撥

            給我們這篇作文起個什么題目?

            寫的時候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練習3

            教學目標:

            1、學會聯系劇情領會唱詞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戲曲有關的諺語。

            2、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重點:學會聯系劇情領會唱詞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戲曲有關的諺語。

            教學難點: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導入:同學們,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而現代京劇在對傳統京劇進行變革的基礎上,更講究唱詞的優美和內涵。

            (2)(教師放錄音)教師要求學生對照題中唱詞來聽。

            (3)教師簡介《紅燈記》的劇情。(可以出示一些劇照)重點把這段唱詞的前因后果說清楚。

            (4)學生再認真看唱詞,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間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講解。

            (5)學生聯系劇情來想一想這段話的弦外之音。(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這樣說)

            (6)學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礎上,再細讀這段話。

            2.教學第二部分。

            (1)教師再次放錄音,學生對照這段話聽。(引導、培養學生的興趣)

            (2)引導學生來學唱。

            3.教學第三部分。

            (1)指名讀諺語,學生交流,理解這些諺語的意思。

            (2)教師根據諺語適當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系)

            (3)學生抄寫這些諺語。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師重點指導"郊野、碧藍、嫦娥"等詞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背《幸福》,通過和續寫的對比誦讀增加積累。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讀背《幸福》,通過和續寫的對比誦讀增加積累。

            教學難點: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第三題(誦讀與感悟)

            1.讀背《幸福》。

            (1)指名讀題,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學生自由地讀,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同學。

            (3)教師范讀。

            (4)學生討論"幸福"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著去讀背。

            (5)集體練讀,同座練背。

            2.拓展。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這個結論。

            (2)根據得出的結論,學生自由討論"河流、蜜蜂、小鳥、我"的幸福是什么。,

            (3)按學生討論的結果來續寫。

            (4)學生將自己續寫的部分跟原作連在一起誦讀,感受兩種文字在讀時的感覺是怎樣的。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學生談感受。

            3.審題。

            4.指導。

            (1)教師邊范寫邊講解虎字頭、病字頭的書寫方法。

            (2)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3)教師講解"虎、病"的寫法,學生練寫。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語文第三單元復習09-08

          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2-02

          小學語文第三單元復習匯總09-02

          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語文教學計劃范文12-17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單元測試07-29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試卷07-14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復習要點08-25

          五年級語文上冊《桂花雨》教學設計(精選13篇)08-19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三單元測試07-17

          關于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復習卷09-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真人三级在线A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手机版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