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5 14:45: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會“數字”社會里,常常需要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根據大量紛繁雜蕪的數據做出一個合理的決策,而統計正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為人們更好地制定決策提供依據及建議。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是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3個統計特征量,是幫助學生學會用數據說話的基本概念。本節內容是繼平均數學習之后的后續內容,既是對前

            面所學知識的深化與拓展,又是聯系現實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課時安排和說明

            參照新教材教師用書建議:“10.2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一節準備安排三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承上啟下地回顧探索平均數的一些性質及簡單應用。第二課時探索得到眾數和中位數的概念,并會正確計算眾數和中位數,了解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的各自適用范圍。 第三課時是練習實踐課,目的是鞏固和深化本節知識及會用計算器計算平均數,用計算機計算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本次說課內容為第二課時。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眾數和中位數兩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兩概念的簡單運用。

            教學難點:利用收集的數據整理分析,對剛接觸統計不久的學生來說,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尚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經驗,因此,對統計數據從多角度進行全面分析,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統計觀念(即數據感)是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認知分析:學生已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及會計算平均數,這兩者形成了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

            能力分析:學生已初步具備一定的歸納、猜想能力,但在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方面尚需進一步培養。

            情感分析: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識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有待加強;少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尚需通過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來加以帶動。

            基于以上分析,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與互相協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研究,并最終學會學習。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設置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理解眾數和中位數的含義,會正確計算眾數和中位數。

          【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05-28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說課稿06-27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選用》教學反思06-20

          《中位數和眾數》數學教學反思08-09

          《中位數和眾數》數學教學反思06-21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設計范文07-07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7-05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初中數學說課稿08-06

          中位數與眾數的教學設計12-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